- 19.50 KB
- 2022-06-16 12:02: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时堰小学周冬梅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1、师: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2、出示图片,师介绍: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界精英汇集于此,出席的人数达到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须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庄重的晚礼服。瞧,瑞典国王及王后出席并参与授奖。3、你知道这是什么盛会吗?——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4、出示课文第二节,师生问答读句子。男女生分读句子。师:你发现这一节的写法与我们平时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课文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地问?问着问着,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个个疑问?(诺贝尔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品文析句,感悟“百折不挠”,对科学的爱:1、过渡:2、浏览课文3——8小节,说说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那几个过程?3、在诺贝尔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那个过程最能打动你?诺贝尔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在有关词句旁边圈圈划划,还可以在书上写上批注。 交流: (1)、1864年,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师:“气馁”什么意思?“毫不气馁”呢?你在生活中有过气馁或“毫不气馁”的事吗?看来,同学们对于人生中的小挫折或勇于面对或退缩不前。那么,我们看看诺贝尔生命中的挫折是什么?补充资料如果你是他的亲人、朋友或邻居,你会对他说些什么?面对众人的劝解、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交流) 这就叫做“毫不气馁”。(板书)师:在诺贝尔研制固体炸药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打动了你?(板书:坚持不懈) (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师:我们做简单的乘法:365*4=1461,我们可以说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天。 这样读:一次、十次、上百次、几百次的失败。 齐读句子。 交流: (3)、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 生:从“亲自”这个词语,看出他为了发明炸药连生命也不顾。他自己的生命非常危险。 齐读句子。 师:如果是你,你有这样的勇气?一旦爆炸,自己的命可能没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板书:舍生忘死 师:从哪里看出炸药威力大? 生:从声音的巨响;从滚滚浓烟等这些地方说明炸药的威力很大。 自己练读。 指名读。 师:还有两个词说明实验获得成功,爆炸力非常大。
生:呼喊浑身是血 师:要是你第一个反应是怎样? 生:我会非常恐惧,马上到医院。 师:可是诺贝尔是什么反映啊?他是怎样的神情? 生:欣喜若狂激动万分…… 师:为什么这样?他想到了什么? 齐读句子。 师:是什么力量让诺贝尔如此投入? 其实就是在想为人类造福,多么崇高的境界。齐读句子。汇报“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高举双手呼喊着:……他,就是诺贝尔。” (1)你会注意到哪些词,这些词给你怎样的体会? “亲自”紧盯、仍然盯着”,盯着什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盯着火星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为了科学实验,不怕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指读 (2)此时诺贝尔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出示“近了!近了!火星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指读(至少2个):A你为什么读得这样慢?(一丝害怕、恐惧)B你为什么读得有些急促?(期待、激动) 是的,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意味着(死亡)更接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意味着(成功)更接近了! 此时,虽有一丝恐惧,三分害怕,但更多的是十分期待,万分憧憬,诺贝尔坚持着,读“有一次……不放” (3)“轰……诺贝尔完了”,人们的惊呼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悲痛、叹息、哭泣)诺贝尔想到过吗?他心中想到的更多的是什么? 付出的实在太多了,成功应该属于诺贝尔! (4)齐读第9节,从“冲”“高举双手”“呼喊”这些动作、语言中,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诺贝尔的心情吗?(欣喜若狂) 他,就是诺贝尔,他就是(舍生忘死 热爱科学)的诺贝尔。(板书:舍生忘死 热爱科学) (5)同学们,这部分内容作者抓住了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细节描写)其中对于心理活动的描写老师认为特别值得一学,你看“近了!近了!火星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这种反复强调,语言简洁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心理活动,举个例子来说:考试时间快到,但你题目还没有写完,你可以这样形容“慢一点,慢一点,时间过得再慢一点”,考试成绩出来了,报分时,你可以怎样形容?(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保佑我考得好一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回到文中,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细节描写中诺贝尔的为了科学实验、舍生忘死。三、链接课外,感悟崇高人格,对人类的爱多少个日日夜夜,像这样的危险实验,诺贝尔做了成千上百次,我们不由得想问一声:诺贝尔,你真的不怕死吗?(板书:热爱科学热爱人类)你们怎么知道的?出示第四小节、第十小节。 齐读名言:生命那是自然……我的理想……
三、文本拓展,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你知道他的墓碑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图片,背景音乐响起。)课前,老师搜集了资料:诺贝尔墓周围有10多棵柏树,灰白色的墓碑高约3米,碑身为长方体,顶端呈圆锥形。碑的中央仅刻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几个字。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无华。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用纪念碑对死者进行缅怀”。我再一次被他的博大的爱及谦逊打动了。诺贝尔先生一生没有照过相,他的墓碑上也没有写下他的功绩,但他的光辉成就以及崇高的人格却永远刻在我们心里。你能为诺贝尔先生写一个简单的小传吗?下面就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的小传贴上诺贝尔的墓碑,深情地读出来四、作业:1、完成、修改诺贝尔先生的小传;2、推荐阅读:《诺贝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诺贝尔.doc
- 诺贝尔经济学家埃尔文·2013中国行
- 诺贝尔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 诺贝尔第二课时
-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案)
- 拉夏贝尔合伙人制度
- 诺贝尔(第一课时)
- 《诺贝尔》教学设计.
-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翻译模式卡特福德翻译转换
- 诺贝尔 天火之谜整合课
- 《诺贝尔》第二课时
- 2018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地理
- 2016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 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数学试卷(A)含答案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第七中学2014年九年级第四次月考英语试卷
- 2018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历史
- 呼伦贝尔西旗羊肉营销策略研究——以呼伦贝尔XL肉业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