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75 KB
- 2022-06-16 12:02: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诺贝尔介绍材料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求学阶段1841年,诺贝尔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学校。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1842年,诺贝尔全家移居俄国的彼得堡。9岁的诺贝尔因不懂俄语,身体又不好,不
能进当地学校。他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文化。老师经常进行成绩考核,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诺贝尔进步很快。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便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1850年,为研究化学留学美国。1852年,回到圣彼得堡。1858年,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前往伦敦。1859年,因父亲生意失败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研究阶段1860年,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4] 该年秋季,诺贝尔成功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雷管;10月,获得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1864年,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关闭瑞典工厂,前往在德国建厂;10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1865年,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并在克鲁伯建厂。1866年,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同时发明了甘油炸药。1867年5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1867年,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1871年,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与保罗·鲍合作创业。1873年,定居巴黎。1876年,雇用斯陀夫人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1878年,完成发明可塑炸药;5月,加入石油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1880年,获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1893年,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1896年12月10日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去世,终年63岁。主要贡献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科研成就1863年10月,诺贝尔获得炸药发爆剂的发明专利权。这项发明人们称之为“诺贝尔引燃器”。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药发明的专利权。1865年,他多次实验,反复钻研,研制成了固体韧性燃料,并先后在瑞典、英国和美国取得炸药的专利。1866年,制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并且像粘土一样软硬适中的“矽藻土炸药”,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1888年,发明了用来制造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的无烟炸药,亦称诺贝尔爆破炸药。1896年,取得开有细孔的玻璃制压榨喷嘴的专利,发明对纺织工业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4] 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诺贝尔奖诺贝尔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时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颁发。人物评价诺贝尔毕生致力于科学发明的实用普及,死后都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出来成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这种精神值得赞叹。(腾讯网评)诺贝尔是位崇尚科学的人、是个有文学企图心的热情读者。(诺贝尔传记作者佛瑞迪克森评)诺贝尔不愧是一位19世纪典型的、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中青网评)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人民网评)诺贝尔对金钱和财物并不贪得无厌,对旁人慷慨施舍,对发展科学大力援助,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生在艰苦中度过。他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文明财富,给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不慕功利与虚名的精神。(北方网评)诺贝尔不善言辞,爱好孤独且易于畏缩,所以对一般大众只将他视为战争与破坏工具的发明人而不多做辩解。他喜欢思考,具有空想的诗人及梦想家本质、敏锐的洞察力及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憎恨战争,对炸药被转为军事用途而感到忧心。总之,他的性格中有相当显着的对立性。他对人生常保持着诗人的态度。(南方网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效沟通与团队关系贝尔
-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览
- 呼伦贝尔旅游
- 呼伦贝尔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及考试说明
-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说明
- 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
- 贝尔实验室-晶体管
- The Abel Prize—The Missing Nobel失踪的若贝尔奖
- 语文:21《诺贝尔》过关试题(13-14苏教版五年级上)
- 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范特霍夫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功绩
- 诺贝尔获奖简介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WCDMA外协工程师技术认
-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民族小学生血脂状况分析
- 呼伦贝尔阿荣旗物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 如果你的爱停留在呼伦贝尔
- 川端康成的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之一
-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