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 MB
  • 2022-06-16 12:01:40 发布

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思想研究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文题目: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思想研究学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申请人:黄超指导教师:陈蓉霞教授摘要西方医学的发展总体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传统经验医学阶段和现代实验医学阶段。现代医学以其无与伦比的科学性,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引导着医学发展的方向。那么,传统医学是如何实现向现代医学转型的昵?在追溯这种转变过程中发现,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ClaudeBernard,1813—1878)在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借助于贝尔纳著作及相关文献研究,梳理和挖掘贝尔纳有关实验医学等方面的思想。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离不开古希腊文化的丰功伟绩,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这部分主要以希波克拉底医学、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及其影响下的活力论思想以及中世纪时期的经院医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主要论述对象,并以此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背景。第二章探讨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的。解剖学的引入让人们开始关注人体结构,维萨里在盖伦解剖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人体结构的伟大探索。而人体的疾病并非了解结构就可以治愈,因此,医学需要继续发展,下一步就是对具体生理功能的研究。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克洛德·贝尔纳的生平及他在生理学中的重大发现做了阐述。其次重点探讨了克洛德·贝尔纳在使传统经验医学成为现代实验医学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贝尔纳对经验医学的评估以及他如何将实验引入医学来论述医学何以成为实验医学。贝尔纳的实验生理学涉及实验的定义,内环境概念的提出,医学在对待疾病方面应是主动干预而非被动等待以及在医学实验中对动物活体解剖而带来的伦理学方面的思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贝尔纳实验医学精神的重新解读,充分认识到贝尔纳作为法国唯一一位死后享受国葬待遇的生理学家,在西方医学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关键词:克洛德·贝尔纳;经验医学;内环境;实验医学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AbstractGenerallyspeaking,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medicineCallbesummarizedastwostages:traditionalmedicineandmodemexperimentalmedicine.Themodemmedicinehasbecomethemainstreamaroundtheworld,andguidesthedirectionofthedevelopmentofmedicinewithitsuniquescientificalheSS.Then,howthetraditionalmedicinetransforinintothemodernexperimentalmedicine?Intracingtheshiftprocess,theauthorfindthatFrenchphysiologistClaudeBernardhasplayedaconsiderablerole.TllispaperwiiIexploreBernard’Sthoughtaboutexperimentalmedicineaccordingtohisworksandsomerelatedliteratureresearch.Thispaperhasthreeparts.Thefirst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developmentcourseofwesternmedicine.ThewesternculturecannotleaveancientGreekculture.thedevelopmentofmedicineisnoexception.Thispartincludeshippocraticmedicine,Aristotle’SSOUltheoryanditsdynamictheoryandthemedievalscholasticismmedicine,theauthorwantstousetheseasthebackgroundofthedevelopmentofmodemmedicine.Thesecondchapterdiscussestherootsanditsriseoftheexperimentalmedicine.ModernmedicineiSbasedonanatomyandphysiology.Theintroductionoftheanatomyletpeoplebegintopaycloseattentiontothebodystructure.AndreasVesaliuacompletedthegreatexplorationtothehumanbodystructurewhichbasedonGalen’Sanatomicaltheory.Humandiseasesarenotcuredifonlyaccordingtounderstandthestructure,SOthenextstepistostudyofspecificphysiologicalfunctions.Thelastchapteristhemainpartofthearticle.Firstly,theauthorintroducesClaudeBernard’Slifeandhismajorachievementinphysiology.Secondly.theessaydiscussestherolewhichClaudeBemardplayedinthetransformation.ByBemard’Sexperienceofmedicalassessmentaswellashowheintroducedexperimentalmethodtothemedicine,thepaperdiscussedhowexperiencemedicinebecomeexperimentalmedicine.Bernard’Sexperimentalphysiologyinvolvedinfourparts:thedefinitionofexperiment,theconceptofintemalenvironment.activeinterventiontothediseaseratherthanpassivewaitingandtheethicthinkingofvivisection.Accordingtothere—interpretationBernard’Sspiritofexperimentalmedicine,werealizethatBernard,astheonlyphysiologistinFrancewhoenjoysthebenefitsofastatefuneralafterdeath,madethegreatcontributionto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medicine.Keywords:ClaudeBernard;experiencemedicine;intemalenvironment;experimentalmedicine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前言..⋯..⋯⋯⋯⋯⋯⋯⋯..⋯.⋯....⋯⋯...⋯⋯⋯⋯..⋯....1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31.1希波克拉底医学⋯⋯.....⋯⋯⋯⋯.....⋯⋯⋯.⋯.⋯.......⋯31.2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与活力论....⋯,⋯...⋯....⋯.⋯⋯....⋯51.3中世纪神学映照下的医学..⋯⋯⋯⋯.。⋯⋯⋯⋯.。。..⋯⋯⋯⋯.71.3.1修道院医学⋯......⋯...⋯....⋯⋯⋯⋯.......⋯⋯..⋯71.3.2拜占庭医学..........⋯⋯...⋯...⋯⋯........⋯...⋯....9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ll2.1盖伦和盖伦医学....⋯......⋯⋯⋯......⋯...........⋯........112.2安德烈·维萨里一一《人体结构》⋯⋯....⋯⋯.⋯.⋯..⋯⋯⋯..132.3威廉·哈维一一《心血运动论》...⋯⋯.⋯⋯⋯⋯.⋯.⋯⋯...⋯162.4物理学、化学在医学中的移植⋯...⋯......⋯....⋯......⋯.......182.4.1医学物理学派...⋯..⋯.....⋯.........,...⋯...............182.4.2医学化学派⋯...⋯.⋯.....⋯....⋯......⋯⋯⋯⋯.⋯..20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223.1贝尔纳生平..............................................⋯.........223.2贝尔纳在生理学中的重大发现...........................⋯............223.3对经验医学的重新评估.⋯...⋯⋯..⋯.⋯..⋯..⋯.⋯⋯⋯⋯⋯253.3.1对希波克拉底学派和经验医学的评估..⋯.....⋯⋯⋯..⋯⋯...253.3.2对中世纪哲学及个人崇拜的批判⋯..⋯⋯⋯......⋯.⋯....⋯273.3.3对于活力论的批判.................⋯⋯...........⋯.........293.4实验医学的确立.....⋯⋯.....⋯.⋯..⋯.⋯......................323.4.1实验的定义....................................................323.4.2“内环境”概念的提出.............⋯........⋯⋯............353.4.3主动干预而非被动等待..⋯...⋯............⋯.....⋯...,....383.4.4活体解剖引发的生命伦理学的思考................................40结语⋯......⋯..........⋯........⋯.................................42致谢⋯⋯.⋯⋯,......⋯.⋯.⋯..⋯........⋯..........⋯⋯......43参考文献.....⋯.....⋯....,..................⋯....................⋯...4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H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上-J一刖吾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尤其是现代医学的兴起,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通过对现代医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不难看出,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为其铺垫了基础。克洛德·贝尔纳作为19世纪法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对实验生理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贝尔纳一生的研究几乎遍及生理学的各个领域,主要有对胰腺的消化功能、肝脏的糖原生成功能、血管的运动机制、箭毒和一氧化碳等毒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贝尔纳在生理学上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中。该书于1865年出版,文兹伯尔在《世界医学五千年史》中评价此书为“医学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书中系统阐述了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医学的方法论等问题,鉴于此,也有人认为贝尔纳从一个自然科学家提升到了哲人的高度。尤为难得的是,在机械论和活力论主导生理学的年代里,贝尔纳通过对生命现象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内环境”这一重要概念,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贝尔纳作为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将实验方法引入生理学之中而且还对当时盛行的活力论加以反驳。所以分析贝尔纳的实验医学思想在与经验医学的对比中所体现的特点和先进性,以及“内环境”概念的提出对现代医学所产生的影响,对研究经验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文章的研究的意义所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专门研究克洛德·贝尔纳的相关的学术文献并不算多,根据搜集到的文章发表情况显示,早在1980年北京医学院的阮芳赋就曾撰文《“稳态”概念的发展》以及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傅愫和也在《医学与哲学》的期:孙{.,发表过《伯尔纳和他的医学力‘法沦》对克;符德·叭尔纳的生理学发现和《实验阪学研究导沦》所沦述的}勺容?向‘过介绍。之后对叭尔纳研究并发表沦文较多的 翮舌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的任瑛、李晓敏等人撰写的《克劳德·伯尔纳对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贡献》等几篇文章。在对这些文章的仔细阅读和理解中,笔者总结出现阶段国内对其研究的总体现状,并且通过阅读贝尔纳的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阮芳赋在他的《“稳态”概念的发展》中介绍了克劳德·贝尔纳对于生理学的一个最大的贡献一一“内环境”概念的提出。他将“稳态”概念的发展历程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这一时期是指1774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C·Blagden等人所进行的自体实验,即进入室温120。的室内,证明人的体温能在外界温度有着剧烈变动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第二个阶段就是指贝尔纳草创“内环境”及其稳定的思想的阶段,并阐述说明贝尔纳获得这一功绩绝非偶然,因贝尔纳对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第三个阶段是坎农确立“稳态”概念的阶段。第四个阶段也就是对“稳态”概念的深化和扩展的阶段。文章简述了“稳态”概念的发展,并对贝尔纳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和支持。傅愫和的《伯尔纳和他的医学方法论》是对于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中的医学方法论的总结和介绍。着重介绍了贝尔纳的认识论思想,贝尔纳认为经验只是搜集到的事实,而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刘远明的《贝尔纳的生命观对现代生理学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下半叶,机械还原论主导生理学领域。然而贝尔纳却大力提倡有机、整体的生命观,并提出了生物内环境的概念。他的思想和方法,对20世纪初期生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任瑛等人写的《克劳德·伯尔纳一一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是一篇论著性文章,对贝尔纳生理学的发现给予总结和评价,并指出贝尔纳的研究为现代生理学以及巴甫洛夫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实验生理学的先河。由于资料有限,笔者在搜集资料时,有关国外对贝尔纳生理学思想的研究方面的内容掌握甚少,这是论文的不足之处。所以,这篇文章是基于现有的国内研究资料的分析以及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基础上完成的。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1.1希波克拉底医学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疾病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来,甚至于要早于人类的产生。人类得了病自然要设法去医治,于是便出现了医治者和医治所需要的药物和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的发展同人类自身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轨迹。在人类无法用科学解释未知现象之前,习惯于将其原因归之于鬼神,医学也是如此。早在6000多年前的埃及,原始的医术就常常与迷信混在一起,而且医生的角色多由巫师来充当。那时所谓的治疗不过是巫师向上天的祷告或者是驱鬼行为;在古巴比伦和亚述地区,人们将人体看作是与天体这一大宇宙相比照的小宇宙,利用动物肝脏进行占卜以测吉凶和疾病的病因,而且在疾病治疗方法上也是与巫术密切相关的。但是同时期的古希腊医学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格,它受宗教思想影响较小,而且巫医也并不占主导地位。它是在吸收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亚述地区的实用医学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哲学思维传统,概括出的一系列完整的医学理论系统。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如果要追溯西方医学的起源,则必然也要从古希腊时期说起。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海、开放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与其他文明频繁地接触,这一方面开阔了希腊人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让它有充分的条件发展自身的经济。只有经济上富足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精力放在思考上。所以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一时间涌现出大批的哲学家和哲学著作。而古希腊的医学之所以在同时期医学中脱颖而出,就是得益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发展。古希腊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盖伦(Galen;公元前129~公元前199)称他为“圣者,一切美好的奇迹的创造者”,而在中世纪,他则被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抟底于公元前460或459年出生于希腊的科斯岛,卒‘丁.公死前377牟fi,:足父和秕父都是医生。他!卜活的I-I"1代正是希腊坜殳卜最歹’;J繁ij糊勺¨iJ‘矧。商‘4=-l-f‘‘沙2iJ、夕J希波-芭jIt底j芒帝‘jj昔I丢十q,I;ii』』9i-tt“’l匕、I|,(Asclepiusi\csc。tI:q一,it-、)n勺J。jf℃,j 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启蒙老师就是他父亲,后来他毕业于科斯学校: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他可能跟随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和高尔吉尔(corgias公元前483~公元前375年)学习过哲学,不过这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关于他的传记大都带有传奇色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名医生,他死的时候已经八十三岁,在当时说来,己属高寿。他曾多次外出远航,以此来增长见闻,提高医术。希波克拉底属于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科斯医学学派,代表他一生医学成就的是公元前3世纪初,亚历山大的学者们奉王室之命所编撰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希波克拉底文集》中不仅包含希波克拉底自己的作品,也有其他人的著作。希波克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们大都兼论医学,如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年一公元前430年),他既是一名哲学家又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提出万物都是由火、气、水、土四种元素构成的,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性质和比例可组成不同的物体。希波克拉底就是在“四元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四体液”学说。他认为人体是由四种体液所构成,它们分别是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血从心来,代表热;粘液由脑制造,代表冷;肝分泌黄胆汁,代表干;脾和胃制造黑胆汁,代表湿。四种体液分布均匀,身体才会健康,如若四种体液配合不当,便会出现疾病。疾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身体对疾病的反应表现了患者的症状,医生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激发自身力量,以使病人痊愈。在治疗过程中,他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拮抗疗法和顺势疗法。具体方法有:臼光浴,静脉放血、药物及手术治疗等等。他还特别注重疾病的预后,并且强调临床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比如他对一位喉部患病的妇女的描述:疼苦始于舌端,发音含糊,舌质红,干燥。第一天先发冷后发热;第二天到第三天恶寒,急性发热,颈胸两侧肿胀,四肢冰冷苍白,呼吸急促,饮食可以从鼻腔逆流而出,不能下咽,无尿;第四天病情恶化;第五天死亡。①这一描述与中国汉代记载的病例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希波克拉底时代医学注重观察,重视疾病的过程。《希波克拉底文集》中不仅对疾病和治疗有着详细的论述,而且还提出了作为一名医生所需要具备的医德。众所周知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就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关于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医生行为规范的准则。“誓言”中写道:“······无论何时登堂入室,吾将以病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无论遇自王晓春.陈尔齐.简明一jt夕卜医学史fM】.苏州I: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茅93兜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由人或奴隶吾都将戒绝滥用职权,或放纵于男女之情。·····099①直到今日,从医者在毕业仪式上还是要选读“誓言”,虽然内容已经做了部分修改,但是医者所应具备的医德是没有改变的。希波克拉底对如何规范医者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在医学史上是第一次,对后世医者的道德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希波克拉底时代,解剖学知识是很少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宗教不允许解剖尸体。所以医生几乎不去观察尸体,仅有的解剖学认识也只是建立在解剖动物尸体的经验之上。而且,古希腊时期的许多医学名词所指代的意思与现代医学意义是不同的。当时“动脉”一词最初主要用来表达气管和支气管的意思;后来,则认为凡是含气的血管都用这个名称。这是因为当时人们看到人死后这种含气的气管是空的。“静脉”一词则是表达那些包含血液的血管咎。对于动脉含气不含血液的问题直到盖伦时期才得以纠正。希波克拉底时期的生理学也还处于幼稚的阶段,病理学在当时也是模糊不清的。如果把希波克拉底比作一座巍峨的山峰,那么另一座巍峨山峰的出现则要出现在500年后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将希腊纳入到其势力范围之内。罗马人重实用而轻理论的习惯是对希腊传统的颠覆,重实用的作法很快渗透到古希腊文化的各个方面。罗马时期的医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当时最著名的医生一一盖伦的努力。1.2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与活力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出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菲利普的御医。他被后世视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不仅是柏拉图的学生,跟随柏拉图学习长达20多年之久,而且还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深受亚历山大的尊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涉及各个学科的所有内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即“隐德莱希”,成为影响西方医学“活力论”的源泉,他也被德国哲学家杜里舒(HansDriesch1867~194I)称为“活力论”的第一入。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密切相关的是他的目的论学说。目的论是贯穿亚里j}:多德自然哲学思想的一。个根本观ti。Ⅺ巨里:j‘j多德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变化都是fff网种原冈所致,这pq种原冈足:质料因、形式冈、动力区l、目的冈。):l‘妙。f,fl·|J£j^-者.多【J}殍【笑j‘≯殳\1.?::J:!j、7r?i。ikf,::i’。}j、人民fl;;;嗄f|.2000.讹‘,3‘!.j、I}、jIji,^;j0JdZ。{)j+’j!’殳f、11.曩7,三.j?卜;i:i;.}乍:J:j【∥j,ij?Ji‘’I:’“{B次H.2003.:#’jl一-pI,j{ 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料因是构成事物最初的原材料;形式因就是指原材料所要变成的样子;动力因是使事物形成的推动者;目的因则是指一件事物的产生所为了何种目的,事物形成的理由。以雕像为例,大理石是质料,设计图纸或者模型是形式因,雕刻师是动力因,雕刻这个雕像的目的用途就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论是人造物还是自然界都遵从这四种原因。“与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_公元前399)和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一公元前347年)宣扬的外在目的论不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内在的目的论。他把目的规定为自然事物本身的内在决定性,坚持终极性存在于自然之中,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①从实际情况上看,形式和目的或者说目标其实是一致的,目的就是形式的实现。总而言之,只存在两种原因,即形式因和质料因。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在思想上可以区分。拿生物界来说,每一个有机体之所以会变成那样,是因为有一定的目的在发挥着作用。形式因和质料因相结合,就会产生运动变化,事物沿着形式所规定的方向而运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现存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生物学著作占据三分之一的分量,主要有《论动物的各部分》、《动物的产生》和《动物的历史》等。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动物机体的研究和讨论,论证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目的的,而且这种目的决定了事物变化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不同于柏拉图所谓的灵魂加诸于自然界之上的神学目的论,而是一种自然目的论,更是一种活力目的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生物的形式是灵魂,即‘隐德莱希’,它赋予有机体以行为完善性和合目的性。灵魂的性质决定有机体结构和功能。”@他强调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归结为各自的目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样具有灵魂,但是它的这种灵魂概念又是区别于动物和植物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动物和植物共有的是营养繁殖灵魂,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感觉运动灵魂,人所独有的是理性灵魂,因此也可以说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动物,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理性灵魂。理性灵魂作为人的现实,它既是人的形式,也是人的目的。所以人之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我们把人自身的这种自然目的暂时成为‘(理性灵魂的)活动’。”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目的论灵魂说观点,被后世生物学以各种方式继承了下来,成为”黄天授.亚早士多德的H的论与生物学.自然辩证法研究[I】.1994.IO(8):4。黄天授.亚里十多德的目的沦与牛物学.白然辩证法研究【I].1994.10(8):5。金建体.亚里十多德自然目的沦思想硪宠fD),抗州:浙江大学.2006,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活力论学说的源头。持这种观点入认为生命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类型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和化学方法,而是一种无形的,神秘的力量,可以称为生命力或者灵魂。这种观点源自于亚里士多德,他的灵魂学说“隐德莱希”一直影响着医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将灵魂当做人体内在变化的活力的观点,一直到17世纪,仍然被一些学者继承和发展着。德国的化学家兼医学家斯塔尔(GeorgErnstStahl,1659--1734)就认为,人体内的活动是受“感觉灵魂”所控制,人体内的各个器官的机能都是在“感觉灵魂”的介入下发生作用。他拥护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的“感觉灵魂”的性质出自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概念。他发表《燃素论》一书,反对笛卡尔(Ren6Descartes1596--1650)的二元论,认为控制生命体机能的规则与非生命的不同。他使用“感觉灵魂”概念代替亚里士多德的“隐德莱希”,强调生命现象被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活力论者妄图克服物理化学学派无法解释生命整体功能现象,但缺乏方法论的支持。这种观点不仅不能对生命现象做科学分析,而且还片面夸大了生命的特殊性以及否定了生命的物质性,给生命现象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所以说,医学活力论观点不仅是一种倒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理学的发展。1.3中世纪神学映照下的医学1.3.1修道院医学提及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欧洲的黑暗时代,指的是公元2~16世纪。从医学史的角度来说,是从盖伦之后到文艺复兴解剖学兴起这段时间。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作拜占庭帝国,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北方蛮族所侵占。此时的欧洲,人心惶惶、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划混乱,排水系统落后,脏乱的城市环境助长了瘟疫的流行。当时肆虐的瘟疫主要有黑死病和麻风病。黑死病是一系列传染病的统称,包括霍乱、腺鼠疫、伤寒等多种烈性传染病。混乱的社会环境不能为知识|,|勺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虽然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却催牛了修道院医学,, 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生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在创教伊始就被视为医治人类的宗教。耶稣基督也是作为一位治疗者的形象出现的,有关他的神迹大多与疾病的治疗和复活有关。在人心绝望的这个时期,行医布道的基督教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而被广泛信奉。然而,关于中世纪西方医学是发展还是倒退的讨论至今都没有定论。倒退论者认为医学在这个时期似乎已经退化到原始医学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希腊和罗马时期,医学和科学只掌握在当时上层社会的一小部分人手中,随着古希腊和吉罗马帝国被外族入侵,它们也随着贵族的消失而消失了。到了中世纪,教会思想成为文化领域的最高权威,甚至具有法律效益。其教义认为,天堂是人间的极乐之地,要寻求神的保护,灵魂是最贵的,肉体是邪恶的。一旦肉体妨碍了灵魂修行,神便降下惩罚、审判和磨难,甚至死去舍弃肉体。人生病时,最好的办法是向神去祈祷而非求助于世俗的医药。即使用药物将人治愈,寺院的修道士们也会把成功治愈的功劳归之于神的作用。在这种教义宣传下,医学自然而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第二个原因就是“经院哲学”的影响。“它为基督教义寻找理论根据,解释和论证《圣经》的真实性,宣扬神创论。经院哲学所讨论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空洞的、毫无价值的哲学问题,ILia:天使长什么样子?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夏娃的时候,亚当疼不疼?亚当的肋骨是否有23根?夏娃的肋骨是否有25根?这些都是经典的命题,只有贵族才能讨论。”①如此荒唐的问题在那个时期竟然成为中心议题,宁愿空洞争论,也不亲自观察。所以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极为缓慢,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让位于对上帝的追求。第三点,即当时瘟疫的流行,让人们无暇顾及文化的发展。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瘟疫,它席卷了整个欧洲,造成2000万一一2500万人死亡。面对肆虐的疾病,人们更多地是祈求上帝的救赎。总体上看,中世纪的医学方法上确实少有发展,但在一些防御措施上确有进步。比如,瘟疫的流行带来了积极应对措施的出现。首先是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针对污秽的街道,狭小的住宅空间,房屋缺少日光和通风设备等等现象提出改进的措施;再次是隔离医院的出现,一旦出现疑似患病的人,就会将其安置到特定的地方进行隔离观察;最后就是港口的检疫制度的制定,政府要求出海归来的海员,必须进行为期“三十天”,后来改为四十天的隔离观察。这些措施都有效地阻止了疾病的传染与扩王烧春,陈尔齐.简明,J哕}医学尖fMl.苏州:苏州t大学出版砖."2-008.第100臾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散,直至今日它们还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世纪最大的医学上的成就就是出现了医院。“中世纪的医院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但它的主要目的是宗教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①这些医院虽然多数是与修道院、教堂有密切联系,它们的主要性质还是慈善,但是也提供安慰、护理和医学照顾。到了ll世纪,一些医院开始培养自己的医生,医学开始成为一门专业。这个时期,希波克拉底医学被封为经典,追随者众多。“中世纪的医生保持着某种程度的专业自主性,并且一直以传统的希波克拉底智慧为荣,但他们不得不学会把所有治愈的最后功劳归于上帝。”②医学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只是作为一种学问,被认为是低于并且从属于神学的。1.3.2拜占庭医学中世纪西方医学一般被认为是指拜占庭医学。从罗马分出来的东罗马帝国,建都于君士坦丁堡,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存在了大约一千多年,几乎贯穿了整个中世纪。拜占庭医学同样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但是医学依附于宗教却为医学自身的发展寻找到一个保护壳。“科学隶属于教会之下,教会的神父成了科学的保护人,也就靠着这些神父,古代希腊医学的传统才得以保存下来。”@中世纪传染病的流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致使教会在13世纪时设立了一些济贫院,收容病人进行治疗,由此发展成为现代医院的雏形。最早带有医院性质的治疗机构应该是古希腊时期的阿斯克雷庇亚神庙,以及古罗马战时的军队医院,这些与产生于中世纪的医院的不同在于,拜占庭帝国的医院是由教会建立的,主旨在于服务病人。到了拜占庭后期,出现了药房,并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拜占庭帝国的医学主要体现在医学书籍的编撰上,尤其是对古希腊及古罗马医学知识的整理与总结。“著名的医学家有奥列巴修斯,他所著的医书代表作是《医学全书》,该书共70卷,内容包括⋯般疗法、药物、生理学、解剖学、卫生学、护理学、诊断学、预后学、病理各论、治疗各论、外科学等,⋯⋯阿哀修斯,他著有《网卷集》,实际为16卷,著作设计医学各个领域,其中对眼、耳、鼻、n¨-、.VUⅢⅢ砒1一,一..吧,f,r1一蔓,H.,,。匕,L."人人孙,j≯..‘.,r.._,一L,L-.=:=:,,Ⅵ彬:一卜卜.,。馊碘盼o_.t¨¨¨文嵌n尖.i,q..,置a叫rL七■t¨.。.一,二二,o¨\。\儿%。珥0h卜足。"_,,_ 第一章西方经验医学溯源及其特点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喉、齿病的描述可以称得上是最简练准确的‘经典式描述’····√’①这些学者多为百科全书型的作家,他们在促进医学交流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罗马和希腊的文化向拜占庭基督教的转变过程中,受到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权术、无限奢侈、道德观念松弛等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影响,所以说,拜占庭医学应当认为是一个衰落的时期。”②纵观西方医学发展史,中世纪时期的医学以其极为缓慢的速度前进着,但是这与之前和之后的医学发展速度相比,简直可谓是停滞不前。所以,拜占庭医学是西方经验医学发展的低谷。王晓春.陈尔齐.简明一I一外医学史【M】,苏州:苏州I大学m版社.2008.第105贞.f意】墨斯蒂廖尼著。医学史fM】,程之范主译.挂林:广西师范大学舟:舨技.2003.第207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2.1盖伦和盖伦医学西方实验医学特征是开始关注人体的结构,重视细节的研究,因此解剖学的发展可以看成是近代医学兴起的标志。而盖伦作为西方解剖学始祖式的人物,对西方解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盖伦出生于帕加蒙,他的父亲是一名有学识的建筑师,盖伦从小就从父亲那里接触到数学和自然哲学知识。盖伦17岁开始学医,游历过埃及、土耳其等国家进行医学学习。公元157年,他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角斗士医生。盖伦酷爱解剖学,但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禁止尸体解剖,他们认为人体是属于上帝的,不能随便拿来亵渎。作为一名角斗士医生,盖伦利用职务之便还是能得到一些关于人体结构的认识。后来出于对大城市的渴望,公元162年盖伦移居罗马,并因为治好了一位有名的哲学家和一位大官的妻子而名声大噪。于是他开始专注于医学著作的写作和解剖学的探索。在罗马期间,他还因为医术超群而成为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的御医。盖伦一生著述400多本,大多数都是医书,流传下来的有83本,其中重要的有《解剖学研究》、《关于身体各部分的功用》、《医术》等。盖伦的主要的成就主要在于解剖学、血液的运动理论和对三种灵气学说的发展。“在医学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在解剖学、生理学、治疗学和哲学方面与盖伦相提并论。盖伦被称为中世纪的‘医学教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的导师。””由此可见盖伦在医学史,尤其是在解剖学上的贡献无人能及。他曾经通过解剖来证明动脉中流淌的是血液而非空气。他先将一截动脉裸露在身体之外,然后扎紧动脉的两端,用刀划开动脉,结果显而易见,流出的是血液而非气体。盖伦对解剖学的痴迷让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的机会,在《论骨骼》一一书中,就曾记载他常有机会观察到人的骨骼。比如,坟墓被破坏后,尸体裸露出米:洪水将坟墓中的∥骨冲⋯等等情况,但是总的来说,他解剖的丰要对象还是i莨、狗、衍、!F等厶力物。通过自罕音【J,一ft世i:‘F纠fI{堵述J’’fi]’肖蠢fII彤¨蠢J的静利一构造。他一:是l;矗⋯断·N·f‘;睽身j。冀.{jj。‘;jL。i,|、JJ.谚.1:砭::j、j!’j:ij[:≯.I:巧:};巧人lt_lJ;Hii(-H.二(JfJu.:#JfJ10il 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仅将骨骼分为长骨、短骨和扁骨等类型,而且指出关节有动关节和不动关节。①当然由于解剖对象基本上是动物,因此出现了不少的错误。比如他认为肝的形状是五叶的,其实只有狗的肝脏形状才是如此;还有所谓的“迷网”,实际上只有反刍动物身上才有。盖伦的血液运动学说源自于他对心脏和血液运动关系的思考。他认为血液是通过食物消化而不断合成后沿着一个方向流到全身各处,最后到达右心室的。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血液经过肺部排出废物,其他的则流到手臂及头部。而血液从右心室到左心室是通过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来完成的。盖伦认为,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单向而非循环的。他的这一学说统治西方医学界几百年之久,对医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盖伦看来,“血液是从体内所消化的食物中被连续制造出来的。摄取食物的有用部分以乳糜状物从小肠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内部能力的作用下转变成暗红的静脉血液,然后在身体特殊选择能力的作用下,各组织从血液中吸取它们所需要的营养。”②尽管盖伦并没有准确把握血液运动的规律,也没有对人体生理功能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的学说却影响到后来人们对新陈代谢现象的认识。在生理学方面,盖伦接受了柏拉图的三种灵魂学说。他认为生命过程是由“灵气”控制的。灵气是生命的要素,他将灵气分为三种:脑中的是“动物灵气”,控制感觉和动作;“生命灵气"在心内与血液相混合,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并且是身体内调节热的中心;“自然灵气”在肝中产生,控制着营养和新陈代谢。盖伦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工具。盖伦的这个系统是复杂的,但也是模糊不清的。“盖伦认为最好的医生也应是一个哲学家,一个真正的医生必须精通哲学的三个部分:逻辑,即如何思考的科学;物理,即自然的科学;伦理道德,即怎样去做的科学。”③所以盖伦吸收柏拉图的灵魂说论证自己的生理学理论,除此之外,他还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认为身体器官也遵循目的论。所以在盖伦的生理学体系中,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目的,自然以完善的智慧运行着,并且不做无用之事;器官完全是相应于其功能而构成的,而且机体的每一部分都与一种预先固定好了的目的相配合。。汪了春,田铭.易华.世界生物学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第18页.一[美】洛倒斯·N·玛格纳著医学史[M1.第二版.刘学礼主译卜海:I’海人民卅版社.2009.筇106页!’【美】洛伊斯·N·玛格纳著.医学尘fM{.菊二版。刘学礼主译.㈠每:}。海人民出版剃+.2009.第103受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盖伦对解剖理论的推崇与对血液运动规律的探索是他之前的医学所不曾关注的内容,他的这种大胆尝试的革新精神对医学事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这不仅开创了医学发展的新思路,而且为后世的医者树立了坚持改革精神的典范。2.2安德烈-维萨里——《人体结构》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出现衰竭之势。文艺复兴的精神率先出现在意大利,随后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催生了现代科学的诞生。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复古,15世纪人们自教条的经院哲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相信人类的尊严;一是个性的复活,表现在对人体及人体美的重新重视,缅怀古希腊的精神,争取荣誉;表现在对思想自由及言论自由的不可抵制的渴望。”’文艺复兴的初期,人们对医学和艺术的理解与现在不同,艺术家、医生和药剂师都隶属于同一个行会。在对于医学的复兴与发展,艺术家充当起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当时的艺术家认为,如果不对人体进行研究就无法认识那完整的美,一个不直接研究人体的艺术家是不配描绘人体的,从而促使艺术家们对人体解剖的兴趣。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DiSerPier·0DaVinci1452一1519),这位文艺复兴时期天才的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对人体的描绘充分体现了当时解剖学对于绘画的作用。据安拉根红衣主教回忆,达·芬奇为研究人体静脉就曾解剖过三十具尸体。他对人体的描述直到现在都堪称经典,但是由于他所做的这些都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因此并没有给医学解剖学的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真正为近代解剖学奠定基础的是当时年轻的帕多瓦大学教授维萨里。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Vesaliua1514一1564)出生于{514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他父亲是皇帝御用药剂师,他很早就接触解剖学的知识,在童年时就学会解剖狗、兔和鸟类,并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1533年维萨里离家赴巴黎学习医术,但是他对于学校的解剖课程非常不满。因为在文艺复兴初期,尽管对于尸体解剖方面的禁忌已经放松,但是观察和解剖尸体的机会仍然很稀少。当时的教授都是经院模式下训练出来的,在~卜.解剖课的时候,教授居高临下坐在椅子上,予里捧着厚厚的盖伦著作,照本宣科似地朗读着解剖fJ,O步骤,助手在旁边指导,m真正动于去向犁音0J。体的觅然是对解剖知识知之甚少的理发帅:阻其操怍也比较 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简单,只是将人体开膛破肚,露出也许都己腐烂的器官。对于像维萨里这样想了解知识的人来说确实没有多大的益处。维萨里曾经做过老师的助手演示解剖,在当时受到同学的嘲笑,认为他从事了低级的医学活动。公元1537年维萨里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习,当时的帕多瓦大学处于其声望的鼎盛时期,欧洲各地的学生都慕名前来学习。宽松的学术氛圉,给予维萨里新的思想发挥的空间,不久他便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并留校担任解剖学和外科教授。课堂上的维萨里不以盖伦教条为依据,而是用批判的眼光传授着医学知识。他的这一新颖的授课方式为他赢来了大批的听众。其实,早期的维萨里也是一位忠诚的盖伦拥护者,但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增加并于1541年参与翻译盖伦的著作,让他认识到盖伦的错误。维萨里对于解剖可谓是痴迷,学生时代就曾为了一块腿骨而去野狗的口中夺取;做老师的时候他也和学生~起去盗取尸体。就是在这些努力下,维萨里积累了丰富的解剖学知识,为他的不朽著作《人体结构》积累了大量素材。154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一1543)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发表《天体运行论》一书,向中世纪经院哲学所依赖的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约90年~168年)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挑战。随后年仅29岁的维萨里发表《人体结构》。正如哥白尼开创了地球和天体运动方式的新思维一样,维萨里改变了西方关于人体结构的lR观念。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该书并没有在威尼斯发行,而是在著名的人文学者,出版商奥柏林的支持下在巴塞尔出版。该书一经问世就在当时的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者不乏其人,如他的同学兼好友塞尔维特(MichaelServetus151l~1553),这个被教会处死过两次的人,支持维萨里,并且在《论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提出了小循环学说(肺循环)。而那些保守的盖伦主义者则联合起来对维萨里进行攻击。他的老师西尔维厄斯斥责他是“疯子、肮脏、邪恶、说谎的人。”“《人体结构》是实事求是地描述人体的一次革命性地尝试,它依据的是从解剖实践中得出的事实,而不是屈服于盖伦的理论。”①在《人体结构》中,维萨里指出了盖伦200多处错误,如针对《创世纪》中所说的“上帝创造了人”,《圣经》中的“男人的肋骨比女人少一根,因为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人体身上都有一块不怕火烧,不会腐烂的复活骨等”,维萨里通过亲身的f美i洛伊斯·N·玛挤纳著.医学史fM】,第二版.刘学亭L主译.卜海:卜海人民H{版社.2009.第t80兜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解剖经历在书中将这些全都予以否定。对于盖伦认为人有一块分离的上颌骨,而且存在“神奇的迷网”的说法,维萨里则认为,盖伦所论述的这些在人体中根本就不存在,只有狗才有盖伦所说的分离的上颌骨和“神奇的迷网”。盖伦的解剖学是建立在狗,猿和动物基础上而非真正的人体。而针对于人腿骨的弯曲一说,维萨里指出入的腿骨是直的,只有动物的才是弯的。他的老师西尔维厄斯竟然荒谬地反驳说,人的腿骨在盖伦时代是弯曲的,现在人的腿骨之所以是直的,是因为经过数百年穿着直腿裤才造成的。时代的特征注定维萨里并不能完全摆脱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羁绊。在解剖人体心脏时他并没有发现盖伦所说的血液通过左右心室的小孔,只发现了一些凹凸面。但这并没有引起维萨里的足够注意,或者说他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去反驳盖伦的错误。于是,他把这种发现表述为:“我们被驱使对全能上帝的亲手业绩感到惊诧不已。例如,血液从右心室渗到左心室去的通道就是人眼所看不到的。”①在生理学方面,他相比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消化被他解释成为腹部对食物的“烹调”、呼吸,是为了将血液冷却而进行的活动;关于生殖和胚胎方面的观点,他也遵循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维萨里的关于人体结构的观点,受到了他帕多瓦大学的同行们的攻击,也引起了教会的注意。也许出于愤怒亦或是害怕,维萨里辞去了帕多瓦大学的职位,烧掉了自己辛苦而得的手稿。他应招做了查理五世的御医,而后又成为菲利普二世的贴身侍医。但是保守主义者和教会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甚至于污蔑他曾解剖过活人。要判处他死刑,后来在菲利普二世的介入下改为徒步去耶路撒冷朝圣。不幸的是在归途中遇难而客死异乡,年仅50岁。尽管盖伦体系中存在着错误和矛盾,但是解剖学家们却仍然接受盖伦的观点,这归结于盖伦体系与宗教神学所谓的“灵魂”之间的密切关系。维萨里虽然对盖伦体系的核心内容批判的不够彻底,但是他倡导的解剖学传统在之后的医学研究中一直没有中断,“这样就打开了盖伦主义堡垒的第一个缺口。”32.3威廉-哈维——《心血运动论》“文艺复兴叫均J生理。、r:最.:仃意义的一一页,尢疑是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这个0:I,矗fji蛳·\·,lij7.}*身’{式.’I·惫{::}’’≯卫I\1lj、Ⅶ,fp..j;!f=j乏!革0.Ii、弛;一,“iT!霉jt砖.1"J,i’≯止l、11.i‘一,2爿ii}f㈡.¨、:I心irj 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问题是生理知识的重点。实际上,在循环的秘密没有揭开以前是谈不上生理学的真正进步的。”∞那么是谁最早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了清晰的认识呢?历史把这个荣誉给了威廉·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哈维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在全家七个孩子当中,他是唯一一个从事于学术的人。他对于医学的喜爱也许从小就开始了。据说,在他小时候就曾玩过从农场里弄来的动物心脏。哈维先是在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然后师从帕多瓦大学的法布里修斯学习医学。法布里修斯是维萨里的学生法罗比斯的学生。但在医学思想上,法布里修斯受盖伦思想影响较深,这也同样影响到了哈维。法布里修斯发现的静脉瓣膜为哈维以后发现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602年在帕多瓦获得博士学位的哈维回到伦敦,并迎娶了E·布朗为妻。布朗的父亲是詹姆士一世的御医。显然这段婚姻为他的政治生涯提供了便利,因为哈维后来成为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御医。他同查理一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查理一世甚至把皇家园林里的鹿送给哈维用以研究。他也毫不掩饰对于英国皇室的忠诚,即使是在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前,他都主动要求陪伴左右。作为一个昔日的保皇派分子,哈维在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并没有受到太多责难,他回到了伦敦郊外的家里,并在那里去世。16世纪解剖学的发展,让人们热衷于研究人体的“结构”(design),而到了17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人和动物的“机理”(Machine)产生了兴趣。文艺复兴开始后不久,这种研究传统很快便传播到了英国。1545年维萨里的著作在英国出版,获得了好评。当时英国的学者大多模仿或者抄袭盖伦和维萨里的学说。这一现象直到威廉·哈维才得以改观。哈维生活的时代,医学领域被两个人的思想所主宰,一位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另一位则是古罗马医生盖伦。哈维确切的说是~位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在他的不朽著作《心血运动论》中,他阐述了血液在身体中循环流动的思想。而在书中他也提到了他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理论的支持和思想上的启发。在书的第八章中哈维写道“我们可以将这种运动称作循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空气与雨水形成的表面体的循环运动一样:潮湿的大地受到太阳热度的影响,从而蒸发,水汽上升而凝结,下降后成为雨,重新湿润大地。正是由于循环运动,生物一代又一代的产生,正是由于循环系运动,f意】’等斯蒂廖尼著.医学史【M1.程之范主译.桂林:j、曲师范大学】L};版社.2003.第367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正是由于太阳的出现于隐没,产生了暴风雨和流星。”①哈维对于心脏的重视也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因为亚里士多德将心脏看做是灵魂和智慧的中-t3,,大脑只不过是用来分泌粘液和冷却血液。虽然这一思想仅仅来源于常识和经验,但足以给予哈维思想上的启发。他设想血液在身体中是循环运行的,血液中携带着营养、活力和灵气在身体内运行,在这个过程中血液消耗掉所携带的物质,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一一心脏中。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哈维认为血液的运动完全依赖于心脏的运动。如果将太阳比作宇宙的中心,那么人体的中心就是心脏。盖伦的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医学的各个方面。在血液的流动方面,他认为血液是单向流动而且在流动的过程中是会慢慢消耗掉,血液是食物消化变成的“食糜”在肝脏中制造出来的,动脉血提供热量,静脉血提供营养。哈维经过解剖研究认为,人体的心脏是肌肉质的,主要运动是收缩,心脏的搏动是血液循环的唯一原因。关于血液的肝脏制造说和消耗说,哈维首次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学上的证明以彻底否定盖伦血液运动说。“让我们假定,无论为了方便还是从实验上看,左心室在扩张时,可以容纳两盎司、三盎司、一盎司和半盎司的血量,我在尸体中曾经发现左一t3,室中含有两盎司的血量······心脏在每一次收缩时,会将心脏所含血量的1/4、1/5、116或1/8输入动脉,也就是说,心脏在每一次搏动时挤到动脉的血量是半盎司、3/8盎司或1/8盎司。由于大动脉瓣膜的存在,这些血液绝不会回到心脏······从-t3,脏流到动脉,这已经超出了全身所含的血量!”∞虽然这些仅仅是哈维的估计值,但是却足以支持他的结论。他还证明了他的老师法布里修斯发现的静脉瓣膜的作用,法布里修斯认为静脉瓣膜就像水池里的阀门一样是用来储存水量的,然而哈维在他老师研究基础上继续钻研并得出结论:静脉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的倒流。不仅如此,他还从结果上证明循环的必然性。“这些现象涉及疾病传染、中毒、蛇和狂兽的咬伤、梅毒等。我们有时看到一个人全身都被感染,而首先感染的部位却完好无损。有时梅毒能使肩和头感到头疼,而生殖器却安然无恙。我们还知道,即使被狂犬咬伤过的伤口痊愈了,但是发烧及其他严重的症状却依然存在。显然,某一部位受到侵染后,病原由回流的血液带到-6,1]Y,通过这一器官而感染了全身。”;一)iItIU氍.i!托忙篝.一tL、l『:I迂●!li.,kl(f!·喻ffi.爵.一tL,Im三一)!I,。t豫!“0橥并.心|f:ij』f、●一¨¨;”n9U-、~一、一¨V,¨一n,¨r1,,,,/)一,一1一ft+,二.二_^.w~.h‘、{,,f1J、●、_.h.hLiLI●t、iLihi摹,,r,foHono¨、.\、,”o一¨、:巴hj.:=Ji=_, 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然,他的《心血运动论》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盛行的机械论的影响。哈维作为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和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同时代的人,认为强有力的证据和敏锐的观察比那些古老的教条更有说服力。这一观点同培根所表述的“人作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中或思想中对自然进程所己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以外,他是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①如出一辙。哈维将心脏挤压动脉的搏动类比成吹气的手套,将心脏各部分的协调运动形容成机械齿轮运动,而且他还将心脏、动脉、静脉以及相关的器官从人的这个整体中拿出来考虑,给予血液循环以机械论的解释,这种研究方法具有典型的现代实验特征。坚韧不拔的性格加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成就了哈维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心血运动论》的出版,让医学从解剖学时代进入了生理学时代。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1820--1895)曾经说过:“由于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一门科学。”我们由此可见哈维为生理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哈维的学说在当时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嘲讽,迫于教会的压力,学校也被要求禁止讲授血液循环学说。直到1661年马尔比基(MarcelloMalpighi1628.1694)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联系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的存在才使得血液循环学说进一步完善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4物理学~化学在医学中的移植17世纪,随着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显著发展,传统的医学理论大都受到了这些新兴学科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些新兴学科的促进下,这时期的欧洲医学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医学流派:以笛卡尔、博雷利(G.Boralli,1608--1697)为代表的医学物理学派;以海尔蒙特、西尔维斯为代表的医学化学学派。2.4.1医学物理学派医学物理学派,顾名思义,就是主张生命体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学的知识给予解释的学派。他们将人体看做一部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被看做水泵,骨骼是杠杆,消化过程被比喻成锅炉燃烧,食物提供能量,神经则起着(英l培根著.新工具fMj.许宗骥译.j匕京:商务印一}s馆.1986.第7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联络全身的作用。最早在医学中使用物理学知识的是桑塔雷欧(SantorioSantorio1561--1636)和哈维。哈维将心脏比喻成液泵而将血液类比成为吹气的手套。桑塔雷欧则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用一架特制的天平来测量他所说的“察觉不到的出汗”现象。早期物理学知识在生理学方面的应用所取得的成功,有效地促使人们在医学中使用物理学知识,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以及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博雷利。笛卡尔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论宇宙》中,但由于当时听闻伽利略所受到的迫害,以致于这一学说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发表。其中有关生理学的著述有《论人类》和《论胚胎的形成》。1662年,笛卡尔就曾表明:“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机器,人的身体也是一部精细的机器,从宏观到微观,所有物体无一不是可用机械原理来阐明的。”∞笛卡尔将动物和人体看做是一部机器,人体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存在一种非机械可以解释的“理性灵魂”。他用物理学的术语来描述人体的器官和功能。他将心脏形容成是一部“热机”,心脏中存在有无光之火,提供心脏热量。他认为“存在于我所描绘的这部机器中的心脏之火,除了具有使血液膨胀和趋于精细,以及给血液加温的功能之外,别无其他任何作用。在此作用下,血液一滴一滴持续地经过腔静脉的通道而进入心脏右腔,再从此处散发到肺部····..,鸣。他还用磨、研和筛漏等词汇来描述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和吸收。为了解决作为一部机器的人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运动的,笛卡尔用松果腺作为灵魂的所在之所,并指出松果腺是非物质灵魂和人体这部机器联系的场所。同笛卡尔一样,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博雷利也喜欢用机械物理学的方式来解释生理学现象。在比萨大学的时候,他让这所学校的数学和医学变得闻名起来。在1676年出版的他的名著《动物之活动》中,博雷利尝试完全使用数学和机械的原理来解释肌肉的功能。他将生理学视为物理学的分支,企图用数学来完善生理学研究。他认为肌肉的运动完全遵从于力学的原理,他提出“肌纤维是由菱形块串成的链:收缩时由于大量的楔形相互嵌插而引起的膨胀”的观点。关于心脏,他则将其比作压榨机或活塞:对于消化作用,在f尊雷利看来,基本上是机械的过程。他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m’i"j"}ir,-动。他:l等玻璃球、钳块、小块和一些je他的东西导入火吲甚厶:.豫记’.甜’j!】;?叫’;:+’■!⋯|,引卜.撕叫、。’矗:ili断m2008.%I30i.咒l;lfj!mi·N·:’j}鼻j?只.7{-:耱}r,!Ll\{Ij、i征."!F2i蒙if’i一’:11lfi,(。2.;}j:j爱纠.:(1(J二j;:4(J8·ji 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鸡的胃里,之后发现这些物质要么被腐蚀要么变成了粉末。于是博雷利认为胃的作用是把食物捣碎成为食糜,这明显带有机械论色彩。虽然用机械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生命现象过于片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4.2医学化学派医学化学派与医学物理派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生命现象可以解释为化学变化。关于医学化学派的创立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拉赛尔苏斯。在大学任教时,他总是以烧毁阿维森纳和盖伦的书籍的做法开始他的讲演。他认为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化学的过程,这一革命性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拥护,与此相反,却激起了他的同行们的怨恨。他在炼金术上的造诣让他有机会制造出新药,而这些药物治愈了他的同行们束手无策的病症。在生理学上,他认为人体的疾病现象是因为身体内部化学的不平衡所致。巴拉赛尔苏斯以炼金术概念为基础的生理学概念,导致了理解上的晦涩,使生理学变得神秘莫测起来。巴拉赛尔苏斯认为,身体内部化学变化是由“生基”所控制。“生基”发生错误则身体生病,“生基”消失则代表生命的消亡。在药物使用方面,他提倡用简单、纯粹的药物取代那时候的“万灵丹”般的药物。他的理论如今己被证实是很有价值的。17世纪时,海尔蒙特(JanBaptistvanHelmont1577一1644)以及西尔维斯(syloius1614一1672)把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进~步推广。海尔蒙特是巴拉赛尔苏斯的忠实信徒,他同样认为生命是一种化学现象。而与巴拉赛尔苏斯不同的是,他将“气体”这一术语引入到化学当中,他还是第一个发现碳酸气的人,这使得海尔蒙特在化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位。对于消化过程的解释,海尔蒙特依照的是希波克拉底的传统,他将消化分成了六个过程,创造了六种酶学说。另一位杰出的医学化学家西尔维斯,他认识到酸和碱的特性,进而他认为疾病是由于酸碱失衡引起的,治疗疾病的办法是恢复身体里面的酸碱平衡。西尔维斯在其著作中写道“生命体的化学过程和非生命体的化学过程是一回事”“’这样,凡是在生命体中所体现的化学过程,同样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再现。通过这些人的努力与倡导,化学派在医学中逐渐占有了~席之地。化学医学派的真正的创始人应归于莱顿大学教授西尔维斯,他是哈维学说的f美l洛伊I斯·N·玛格纳著.峰俞科学史fM】.李雄.崔极谦译.天津:百蓖文艺m舨社.2002.第434臾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实验医学溯源及其兴起支持者,但是在将化学引入医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体液生理学强调唾液、胰液及胆汁三体执政之说,认为身体的所有的力量皆由化学发酵变化而来。”①西尔维斯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化学变化解释,而且所有疾病也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来治疗,如当血液呈黑色时,表示强酸性;若呈红色,则表示胆汁过剩。医学化学派在解释人体生理学现象方面,特别是在消化生理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用化学变化来解释唾液、胃液以及胰液的功能是正确的,这为之后的生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及在医学研究上的广泛应用,生理学逐渐找到了支持自身的理论的基础及方法。“19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有机化学的发展,细胞学说的建立,显微镜的普遍使用,生理学在对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概括的同时进入了理论领域。”@这一时期,在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下,学者们摒弃那种传统的形而上学层面上的思考,将目光转向对大自然各种生命形式的探索。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并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这为生物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科学家不再依靠哲学的推理,而是通过客观的、可供人控制的实验观察来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这种新的研究趋势很快被引入生理学的研究领域。生理学研究的这种新的、质的转变,离不开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的努力。I,蠹、Ilj嘶},^;1害J己冀:}天、I止I\1I.P!,,二,‘点卜if.曩’1t:I’。jb』;iI】:’Jj、。‘』:‘“:ji“.2()03:-:468睫州嗨礼¨阳”I他lMo、:j::,』也◇K‘‘∥-挣’九II.Iu83.I212l:2I 笙兰堡堡笙垄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311贝尔纳生平克洛德·贝尔纳(ClaudeBernard,1813~1878)是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也是实验生理学真正的奠基者。他是第一个在死后获得国家为其举行国葬的科学家。贝尔纳出生于法国的博若莱,这是一个以葡萄闻名的地方。他家境贫寒,只能在教会办的学校里学习一些传统知识。后来为了补贴家用,在19岁的时候,他来到里昂的一家药房做了一名学徒,做一些打杂的工作,但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药物疗法的原始实验。在学徒期间,贝尔纳喜欢上了文学,并创作了一篇关于万灵药的剧作。万灵药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药物,顾名患义,看起名字就知道是能够治疗所有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这种药物多是随意配制而成的,里面的成分多达60多种,而且每两种万灵药中的成分都不会相同。贝尔纳借此剧来讽刺当时医学的不规范现象。后来他到了巴黎,打算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但后来经人劝说在1834年,贝尔纳进入到巴黎医学院学习医学,这期间他有幸成为著名生理学家马让迪(MagendieFrancois1783一1855)的助手,贝尔纳从此踏上生理学研究的道路。1847年,贝尔纳和马让迪两人轮流负责法兰西学院的医学教学工作,马让迪退休后,贝尔纳便正式接替了马让迪的职务。贝尔纳的妻子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对动物活体解剖极力反对。为此贝尔纳不得不在又潮又湿的地下室进行工作,长期恶劣的工作环境给他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贝尔纳在47岁时,因为患了消化道和肝脏疾病回到他的家乡。养病期间,他依旧将全部精力放在生理学研究上,他将自己从事多年的生理学和医学实验做了系统的整理,写成了著名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此书的问世,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实验生理学的诞生。3.2贝尔纳在生理学中的重大发现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的,如果说解剖学为医学呈现出了详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的人体结构,那么生理学则在人体结构的机能上为现代医学的建立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可以说,没有研究人体结构机制的生理学就没有现代医学。贝尔纳认为“生理学是一门科学,其目的在于研究生物现象,并确定它们表现的物质条件。"①“他指出实验生理学是为医学科学提供根据的唯一途径,是医学中最科学的部分。”②贝尔纳的生理学思想深受他的老师马让迪的影响,马让迪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活体解剖为中心进行的。贝尔纳通过不断地学习,熟练的掌握了解剖技术,并培养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及严谨地思维方式。最后连马让迪也不得不承认贝尔纳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自己。贝尔纳与马让迪的不同在于“他并不把自己的学说和信念完全局限于他本人的实验结论,还在于他伟大的发现。”③贝尔纳在生理学上的发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肝脏的糖原生成功能的研究。1843年,贝尔纳就开始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新陈代谢问题并独立开辟了一条道路。当时的传统观点认为:食肉动物身体里所需要的糖分完全是由摄取的食物经过氧化分解得到的,动物体本身不能产生糖类。但贝尔纳经过对狗进行的喂食试验中证明,即使喂狗不含糖类的碳水化合物,之后经过解剖发现在体内同样含有糖分。他的论文《人与动物肝脏的新功能》指出:哺乳动物体内糖的产生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作用。第二,对胰腺的消化功能的研究。对于胰腺的消化作用,出自于贝尔纳一次偶然的观察。有一次,贝尔纳从集市买回几只兔子打算做解剖实验,后来因为事情而忘记了,等想起的时候,兔子已经被饿了好几天。但他发现兔子排除的尿液竟然与食肉类动物排除的尿液相同,清澈而且呈酸性。在喂食青草之后,尿液又变成了浑浊呈碱性。天才的贝尔纳进而进行试验,验证了任何动物在饥饿状态下都是食肉的,并且说明了胰腺的消化功能。第三,血管的舒缩神经研究。贝尔纳“研究收缩、舒张机制,发现发现小动脉管壁也有肌纤维;刺激交感神经会引起腹腔内脏的末梢血管及皮肤末梢血管的收缩:发现机体皮肤血管在在气温高的环境中舒张,在气温低的环境中收缩。”工1852年,贝尔纳发现交感神经是缩血管神经。之后又证明了舒』fIL管神经的存在。这一发现是继哈维之后,血液运动理论上的一火进步。ijiI屯;舟恐·U!≈:自jj并.。丈0::j≮+jq计)i譬【2l\1I.爱壤1父.蛩恐尔汗.fbi(:商务印}5辩.1996苇nu;j!ft—j≯.克j一戆_{』|≈:纠{-一一丈g:’{.j:{。:。。一jt蔓2;人.·t7丘”j‘卫址,上1.II.211(JI.31(3}:I53.,盘¨断,⋯i7引d膏.㈨’i’殳⋯I.⋯上.乜㈠i:㈦{、:·削幡0.■州㈨im2003:{‘:6{17r疋州继暇jj剥∥j『。}内键j-If‘~l—j:巩{两-}f|!J、;!jjj.、:儿II2008.42(I(JJ:n3.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毒性物质的作用。贝尔纳主要研究南美箭毒以及~氧化碳的作用机制。贝尔纳早在1846年就对一氧化碳血液颜色变化有所认识,但直到1856年才开始进行专项研究。通过实验贝尔纳揭示出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一氧化碳置换出了红血球中的氧气,致使机体所需的红血球生理特性的消失而使生命体死亡。对于箭毒的研究,始于他的一位朋友佩芦兹从美洲带回的印第安人涂抹的毒箭。当时贝尔纳对这一物质的了解几乎为零,通过将箭毒注入青蛙的皮下组织解剖后发现,引起死亡的原因是“箭毒是通过毁坏一切运动神经而不损害感觉神经使动物致死的”。①贝尔纳在研究发现的过程中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提倡科学“决定论”,反对当时流行的活力论和机械论,认为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哲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将医学从迷失的道路上拉回到科学大道上来。贝尔纳在经验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型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现代医学史上,各种方法论思想充斥其中。到了17世纪后期,牛顿将经典力学发展到了一个项峰,紧接着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开始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的领域。但是,由于机械论解释方式无法说明像生长、营养和繁殖等等这些生物体特有的生命现象,因此,活力论再度流行起来。进入19世纪,由于物理和化学的快速发展,为解释机械论不能解释的问题,同时也是被活力论者所神秘化的现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针对19世纪生物学或者说医学存在的上述现象,贝尔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活力论和机械论是毫无价值的哲学,它们常常阻碍科学的进步。为了取代它们,他(贝尔纳)提倡‘决定论’,即相信实验方法及对生命有机体的适用性。”回他认为若想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引入实验方法,发现事物的必然性,也就是产生某一现象的近因,从而才能掌握规律。在将实验方法引入医学研究之前,他对西方经验医学进行了重新评估和定位。[法】克洛德·贝尔纳著文验医学研究导论[M】.夏康农.管光东译.北京:商务印啦馆.1996.第166臾f美】洛伊斯·N·玛格纳著.事命科学l史[Mj李难.崔极谦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第459贞,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3.3对经验医学的重新评估3.3.1对希波克拉底学派和经验医学的评估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学派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四种体液构成,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四种体液分布不均衡导致的。对于出现的疾病现象,希波克拉底学派要求医生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疾病发展的过程,而对于疾病的应对手段或者说治疗方式,希波克拉底学派主张通过详细的临床观察发现疾病的自然规律。这个过程中医生不会采用积极的医疗手段治愈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也就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希波克拉底学派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注意到有些病人在不经过治疗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痊愈的。因此,希波克拉底医学的精髓就在于用谨慎的观察来发现并预见健康的或者疾病的现象的发展过程,但永远不要试图改变这一自然进程。贝尔纳将其称为“观察医学”。他认为“观察科学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并预测规律;但是这门科学既不能按它的意愿改变,又不能主宰规律。”哪但是真正坚持希波克拉底医学治疗方式的医生很少,他们或多或少地凭借着自己在从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事医疗活动。经验式的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为病人选择认为治愈成功率最大的药物。他们根据用这种药物能够治愈的人数来评价这种治疗方式是否可以使用。甚至他们会认为通过医学灵感的获得就可以掌握医学。经验被认为是在日常生活里领会到的。经验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使用药物,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一药物为什么会对这种疾病起作用。如果在大多数人身上成功,他们就会认为这种药物可以治愈这种疾病,而不去考虑外表上看似同样的病症的患者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够被治愈,甚至于忽略或者自欺欺人地漠视这些失败的尝试。贝尔纳认为“经验医学说到底是‘经验’,只是通过日常观察事实,从中自己产生实验方法而取得的无意识的或没有推理的经验。”互贝尔纳对于希波克拉底学派学说以及经验医学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贝尔纳称希波克拉底医学是“看一看”医学。与贝尔纳所提倡的实验医学不同点在于,它们的目的不同。希波克拉底学派认为通过观察所发现的自然规律需要顺应,才能够治如:疾病。但步!力i纳则认为要魁把医学建设成为⋯|、J科学的医学,必须提倡纠怠;鼻黪·01:j:纳等j.I-:!江悠·『∥】:纳爵疋刊,j1、≈∞i导iof\if刈刊∥≈¨:-号㈦刈i+j匕j.if.㈦J::fi‘j簪11j};:j:.1996.:j’;206ji‘o乜1、泳.1㈠::崩符!。川潍‘j,1996.∞2I4ji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而“实验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不仅为了预测它们,而且为了任意调节它们和做它们的支配者一··一。”①他认为医学作为-f-3实验科学,要深入到机体的内部,不能只是停留在观察上。经验式的医学,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凭借着公认的成功率最高的治疗方法或者个人的经验进行治疗。他们不了解生命的机制,因此完全不能肯定某种药物的绝对可靠性。贝尔纳在对待“观察医学”、“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的态度上是两分的,他不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绝对的界限,但他认为它们之间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是医学通往科学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它们有的可以借鉴,但有的必须舍弃。“观察医学”和“经验医学”本身存在着各自的不完备性。比如当一个病人发烧时,观察医学的做法就是要观察病人的状态,预测疾病的发展方向。而经验医学则会采取另一种做法,利用药物阻止发烧现象。当然,如果药物选择适当的话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但是如果错误呢,则会贻误治疗的时机。经验医学派的医生,他们是不会担心没有药物去治疗疾病的,即使这种药物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他们同样还会去用另外一种药物。对比这两种经验医学,第一种只是记录观察的现象并期待病人靠身体的自愈能力恢复,这往往导致病人的死亡;而经验医学在对于药物的选择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不知道这种药物为什么能在这种疾病上起作用或者不起作用。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或者期待的心态去治疗己知的或者未知的疾病,所得结果也自然是不确定的。很显然,这两种医学方式都存在着不足,它们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是医学向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贝尔纳认为要想使医学成为名符其实的科学,就必须将疾病的治疗建立在一定的规律上,这种规律就是了解机体内的生命活动,既要研究健康状态下的原因也要知道病理状态下的情况。所以他指出,医学转向科学的必要基础就是生理学,除此之外,不可能建立科学的医学。将实验引入生理学研究,不仅在于了解疾病的原因上,甚至在分析药物的效用上,都是占有优先地位的。用生理学解释病理现象对于疾病的治愈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贝尔纳提倡分析治疗的方法:首先要提出医学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病理现象,最后寻求生理学上的解释。通过一步步的分析,得出病理的原因,然后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可能有些人会认为,科学家医生在处理疾病方面是迟钝的,没有经验医生处置得那么迅速,甚至不如f法】克洛德·贝尔纳著.亥张;医学研究导论fM】.夏糜农.管光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207突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观察医学利用自身理论所作出的判断来得快。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目光是短浅的,要知道实验医学在研究对待生命现象上要走得更远,他们不局限于只观察能够预测疾病的结果,也不像经验主义医生那样只要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治好某种病就满足了。实验医学所要做的是通过实验研究生命体的机制,明确药效,科学地考虑问题。“对于实验医生来讲,必须借助实验深入研究生命机器的内部现象,同时确定其正常状态和病理状态的机制。”①实验医学家们,用哲学的怀疑精神,通过在合适的动物或者人体身上做实验来判断疾病的治疗方案。当了解了病理机制和原因之后,实验医生将会变成最可靠的、必然治愈病人的医生。贝尔纳认为,在当前的阶段,实验医学必须要建立在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上。如果将实验医学看做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那么观察医学和经验医学就是医学的第一个阶段。实验医学是要在吸收前二者的有用部分基础上得以充实。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并非不相容,相反,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根据观察医学和经验医学所认识到的现象,再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才能够达到对机体现象和机制的了解。LLjzn,知道奎宁可以治好发热现象,这是经验医学已经验证的事实,实验医学要在此基础上,对发热现象进行生理学上的实验,以便能够了解为什么奎宁能够治愈发热。将经验医学作为科学医学的一个阶段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将经验医学与实验医学看做是一个体系,那么将是反科学的。经验医学的医生所遵循的是由经验推理出来的一套逻辑上看似合理的准则,而科学的医学遵循的必须是经过实验验证的准则。3.3.2对中世纪哲学及个人崇拜的批判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进入到了中世纪时期,史称科学的“黑暗时期”,基督教思想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欧洲的主导思想。“在中世纪,权威、恭顺和服从这些字眼是生活词汇中的重要名词。”;教会作为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和真理获得的源泉,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宣扬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得到真理,既然如此,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寻求真理。这一时期传统和权威占据了首要的地位,(-j:医i≯方面,由-丁r基督教教义中有着治病牧人甚至于复活的思想,因此中世纪前驯⋯教会成立的}爹道院舀:翻译和f杖存。L。币‘腊医。一映亲身卜了丁着‘定的贡献。m爹道院.几”U,一.onU~"∥.o7嚣0~机■化?一尔。疗步■l又眦●二"矗野¨力h卜站一导=;!、,u=:二殳¨J舨删.511、.儿om。=淘箜,吖,“..、二_,ⅢL.,,、●,』●1i..、.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应对中世纪时期的传染病上面也起到了类似于现代医院的作用,中世纪后期成立的大学也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中世纪时期的医学整体上是退化的,这主要是由于对医学思想的禁锢造成的。在中世纪,神学被看做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科学则沦为宗教的婢女。凡是质疑或者违背宗教教义的做法都被视作异端。古希腊时期自由探讨的学术传统在此时被迫屈从于权威,这使得医学也同样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更为糟糕的是,在医学领域一些迷信思想死灰复燃。那时患病被认为是神降下的惩罚,患者只要祈祷,依靠精神的力量就可以康复;死亡也被认为是灵魂重归天堂的表现。当时的医学理论家,往往将一些不确定的观念视为真理,并依据形式逻辑进行推理,企图推理出一套令人惊艳的逻辑体系。这种毫无科学价值的推理结果,很多都是被当做真理和权威来对待的。经院派医学理论家只关注那些充分证实了的事情,除此之外不进行相关的实际研究。经院派理论家,永远是从一个亘古不变的或者无法怀疑的出发点开始推理,当找不到这种出发点时,他们就会求助于神,进而从权威的话语中出发,然后推演出逻辑的结论。这个过程中他们引用一些对他们的逻辑推演有力的事实或者情况,妄图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确定性。因为盖伦医学思想与基督教义的契合性,使得盖伦医学成为中世纪的正统医学理论。贝尔纳认为,这种以名人权威取代事实真相、禁止人们自由探索的行为是严重阻碍医学发展的原因。在医学思想方面,他倡导实验者应该保持思想上的自由,在医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中要有怀疑的精神,不能盲目地迷信和崇拜权威。“他著名的格言是:一个人进入实验室就应该像脱去外衣那样摒弃自己的想象,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即走出实验室就应该恢复自己的想象力。”①既保持自由的想象力又具备高度的实验能力,怕是只有贝尔纳才能做到。哲学上的怀疑精神,要求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者必须具有思想的自由,不能迷信权威或者前代学者的理论而将这些视作真理不加批判地接受。具有怀疑态度并不是要成为一名怀疑论者,相反,而是要相信科学,坚持决定论,坚信事物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物理和化学的研究中,在生物界也是如此。古希腊时期自由的学术氛围,为自然哲学家们创造出辉煌的希腊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作为一名实验者要保持这种思想上的自由态度,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自由f意j譬斯蒂廖尼著.医学史fMl,程之范主译.桂林:J、‘曲师笾大学片;版衬、2003.第607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是要建立在哲学怀疑态度以及相信科学的决定论的基础上。中世纪推理的不可靠性是因为推理的出发点的确定性。经院派理论家将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设想成像数学真理一样,认为推理出的结论也是真理。但在生物科学领域,由于生物体自身的复杂性,导致所有的理论和现象都是如此的不稳定,所以要求实验科学家要保持头脑的自由。单纯的推理过程是不够的,一种理论的诞生必须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立。即便如此,得到的真理也只是暂时的真理。这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累的时候在台阶上休息,只是暂时的。经院院派推理所依据的出发点,要么是不确定的,要么是神学的,所得出的结论关于自然的想象成为绝对真理,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对于真理,我们只能不断去接近,随着科学的发展,真理的程度也在变化。在生理学上,这种看重推理的倾向常常将生理学简单化,将医学理想化。经院派学家缺乏对自然现象复杂性的直觉判断。因此,经院派的医学讨论,尽管看起来光彩华丽,但其实空有其表,偏离了医学发展的轨道。盖伦在研究医学的过程中也是注重观察的。为了研究人体的结构,他也进行了大量的骨骼观察甚至亲自动手进行动物解剖。贝尔纳认为从经典中不是为了去寻找答案,而是要去找寻科学家对待研究的态度。过分的追求个人权威就会变成一种迷信,成为科学发展路途上的绊脚石。科学家们正是在前辈功绩的基础上,用一种怀疑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去丰富科学的内容的。正视权威的精神,是试验方法的一个重要信条,它与我们对前辈的尊敬没有矛盾,因为前辈学者也愿意别人用一种怀疑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学说。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医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准则,那就是应用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进步在于真理的总和逐时增加,而错误的总和则逐时减少。”n3.3.3对于活力论的批判活力论,又称生命力论或生机论,英文f】L{作vitalism,是一种有关生命本质的学说。活力论的思想源自于古希腊【j寸期的距里士多德。他认为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髟式构成事物,在事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物体的形式是灵魂,又称作“隐德菜希”,灵魂指导生命体的行动的合理性。牛命体的ILII⋯灵魂所控制。随物只:仃控制营养和繁殖的灵魂,i(1i-"ilIII则具有另外1IiI,感j.I。?,ji‘;孽·!疋j:纳爵.。’I:≯K+‘j::洲窀譬》I、¨1ti殳J又.1恐j、球毙j一;:,jI宁#-川}j%.1900∞Jj,i1U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觉灵魂和理性灵魂。活力论思想在人类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近代活力论者如斯塔尔提出“有感觉的灵魂”来代替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为生命现象是由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所控制。将生命运动的特殊性凌驾于物理特性之上,认为只有生命体才能合成有机物,片面地夸大了这种超自然力量,否定了生命的物质性,把有机物和无机物绝对地隔离开来。由于当时物理化学发展的限制无法用研究无机物的方法来解释生命现象,因此,活力论思想风靡一时。直到19世纪维勒合成尿素,才有利地冲击了活力论思想。但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在解释生命现象上一直有着一种神秘性,活力论思想仍然影响着科学家们对于生命体的研究。贝尔纳反对活力论,他从两个方面对活力论赖以存在的条件发起了攻击。贝尔纳认为,从实验目的上,研究生物和无机物都是一样的,不能将其理解成一个研究内部现象一个研究表面现象。“实际上,两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研究现象的近因。我们称为某一现象的近因只是指现象存在或表现的物理和物质的条件,而不是其他情况。”固研究生物和无机物一样都是为了得到产生某一现象的原因,只要掌握了原因,我们就有了控制某一种现象产生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命体内部现象的生理学,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现象的物质条件,而非现象产生的本质。生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同理化科学的目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生命现象的复杂所带来的现象的多变。无机物的表现形式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生物体看起来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反应很小,以至于生命的表现似乎完全取决于生命力的作用。贝尔纳看来这都是表面现象,都是一些已经确定的机制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只出现在高等动物(温血动物)身上,而低等动物(凉血动物)同样随着外界温度和湿度等等外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高等动物体内有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在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保证生物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贝尔纳确信,生物的现象与物理和化学现象有着必然的联系,生命现象可以通过无机物现象来认识,因此,生物科学必须以理化科学为基础,充分吸收其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在生物体自发性方面,活力论者认为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力量支配着生命的表现形式,越是高等动物似乎越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立性。所以他们声称物理和化学的力量是不能够影响到这种生命力,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方法30f法l克洛德·贝尔纳著.实骖医学研究导沦}MJ.夏康农.管光东译.北京:两务印书馆.t996.第69灸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也就不适用于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另外,生命体作为一个整体所呈现出的生命现象,如若将其分割研究势必会引起一些扰乱的现象,无法正确地认识生命的特征。法国的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GeorgesCuvier1769--1832)就曾说:“一个生物中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的活动牵连着整体的活动,要从整体中分离出一部分来,等于将这一部分送进死的物质堆里去,也就是完全改变了生命的本质。”①赞同他的这一看法的学者不在少数,其中包括许多医生和理论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对于这种现象贝尔纳认为,这种活力论思想观念,是实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真正障碍。他认为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必须要引入实验,而且他相信生命现象和无机现象一样存在一种必然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支配无机现象一样支配生命现象。活力论思想会导致无知甚至产生一些江湖骗术,同时贝尔纳认为有机生物和无机物一样都不存在任何的自发性。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体内所包含的物质有了清楚的认识,生物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化学单分子元素,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有机体细胞。有机单分子元素在生命体中是以其本身状态存在的,从生命体中提取出的化合物也与外界环境有着相同的特性,而且它并不是活的。唯一有生命的是细胞,但是细胞只有在体内受N乡"t-界刺激的时候才表现出生命特性,一旦脱离人体也就会死亡或者说“丧失生命力”。因此生命体内所包含的物质无论是理化的还是生命的,如若不接受外界理化的刺激是不会表现出所谓的自发性的。生命体所包含的物质只有与另外的物质发生关系才能表现出运动现象,否则就会处于他们的原始状态,也就是说他们本身是无活性的。因此,不应当将生命现象和物理、化学现象认为是一种完全对立的现象,它们之间是一种平行的关系。生命的变化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只要通过实验发现了这种必然性关系,人们就可以主宰生命现象。活力论思想在生物学和医学中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人类本性中有着--t0追求事物本源的冲动,但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只需要考虑现象的决定原因是付‘么,就达到了科学的目的。对于生物的性质和本原我们也许永远也没法知道,即使是无机世界里,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也无法明了。科学的精神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要用理智和实验去研究,并指明我们现阶段研究的局F陡性。L-t础n我们}!i需要知道两个氢原予和一个氧原于形成水,¨我们彳j知道为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什么他们的结合会形成水。达到目的的手段有很多,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现象原因的了解的基础上。因此,生物体外表看起来似乎不受理化科学的影响,其实只是当时因为实验手段有限的因素,没法解释现象的机制。贝尔纳认为“·····.因果关系一致性的决定论是一条科学的公理,这一公理用于生命科学比起无机科学来更不能违背。”①贝尔纳对于活力论的批判被后来的实验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所证实,生命现象完全服从于物质规律,也就是说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研究都同样符合必然性的原则。相信科学的决定论,医学才能够走出这种超自然的迷信(活力论)而到达真正的科学,而且只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才能够激励我们去学习,科学才能够进步。3.4实验医学的确立3.4.1实验的定义现代科学又被称之为实验科学,可见实验在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通过观察所得到的现象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大多数自然现象都超出人类感官也就是肉眼所能及的范畴。然而由于人类的求知欲,于是一些辅助性的观察工具便应运而生。比如,天文学家要更好地观察天空,辅以使用的工具便是望远镜。但是人类的欲望不会因为观察便得到满足,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一点是能够进行思考,有着自己所独有的思想方式,渴望了解观察到的现象的意义。为此就要进行推理、比较和考察,为了从中得到答案,便要对它们依次加以检验,这种检验所使用的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实验”。实验方法的使用最早是在物理学和化学当中,医学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实验方法的引入上晚于理化科学。而贝尔纳关于实验方法的科学哲学方面的探讨,以及将实验方法真正应用于生理学当中,使得医学完成了从经验医学向实现医学的转变。早期的科学家关于观察与实验的意义多有混淆,甚至连被称为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的弗朗西斯·培根也包括在内。在其名著《新工具》中他说到:“观察与实验是为了收集材料,归纳与演绎是为了对材料进行加工:这就是唯一的最好的智[法】龙洛德·贝尔纳菩实验医学研究导沦fM】.夏康农.管光尔译,北京:商务印二}5馆.1996.笳88贞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慧的法宝。”①观察是为了收集材料是正确的,但是实验却是为了获得知识。到了19世纪关于观察和实验的定义被普遍认可的是,观察得到的知识是现象主动呈现出来的,而实验则是实验者创造或者决定的现象,也可以说实验者迫使自然展示现象背后的真像。而另有一些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则认为只要是现象的正常状况就算是观察,而实验则是“有意的"改变或扰乱正常现象的条件。这种实验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盖伦,解剖学家为了知道尸体解剖后各个器官的功能,于是在动物身上切除掉某一器官,根据之后身体出现的扰乱现象来判断这一器官的功能。贝尔纳称其为“毁坏性实验”。这种以分析为基础的实验方法,现今仍为生理学界所使用。关于实验的概念贝尔纳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实验其实只是一种判断,它必然要求两种事实的比较;所谓积极的、有意义的实验,正是精神活动想作的一种比较。”@针对毁坏性实验,贝尔纳认为自然界不存在反常现象,一切都是遵循着自然规律进行的。现象的不同在于表现条件的不同带来的差异,而实验中精神活动的比较其实就是一种推理的过程。因此他将实验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通过观察看到一件事实;第二步,这件事实在大脑中形成一种观念:第三步,通过这一观念进行推理,考虑实验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准备实验所需;第四步,观察实验结果产生的新现象。如此再次回到第一步工作中,循环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既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又要作为实验者从事实验,最后结果出来后,又要回到观察者的角色当中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用先前的观念去验证新事实。在实验结果产生后,实验者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抱成见,保持精神的自由。相信科学,相信决定论,相信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绝对必然的联系。即使实验结果验证了之前的观念设想,也要明白,这只是暂时的真理,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进步。贝尔纳将实验所得的事实看做对思想的验证的态度,与物理学中最先引入实验方法的伽利略的思想如出一辙。伽利略在经典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把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催生出了近代科学,实验本身则为理想与现实世界的沟通提供了桥梁。实验在伽利略那里只是~种验证工具,验证推理所得出的结论。伽I利略以常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但他却能超越常识进入一种理想的状态,如对于真=i兰的假设。无独有偶,当比尔纳的前辈学者认为身体中的糖分全都是从食物剐曩氍托衙I:Ⅷ\Il矗曩≯:F褂j:‘囊等Lii∞:.iuNn.西j!扎!、H:。.;I硅·2Ji:!:11只‘jj‘ji计。、’’J’::蚓龙号if:I、¨砭i.韭‘!:.∞tj、i}..1}:-i:商备|IJ{j蕾.It,u“吼I二Ui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摄取的时候,贝尔纳却能超越常识理解,大胆假设,认为人体中的糖分不仅来自于外界食物而且很有可能身体的某一器官也能合成糖分,后来他通过实验验证了他的这一假设。经验医学如希波克拉底医学和盖伦医学可以看做是一种观察的医学,通过对事实的单纯的观察积累总结出一些规律。但这些都只能算作常识,正因如此,医学才被看做是一种臆测的科学,一种特殊性频繁出现的学科。而贝尔纳不仅将实验引入医学当中,而且超越常识使医学进入科学的范畴之内。这种突破如同伽利略在经典物理学中的贡献一样。贝尔纳对于实验的看法与他生活的时代是分不开的,19世纪的法国在大革命之后,大多数思想家渴望改造社会,因此特别重视实际的问题。世界科技的中心也逐渐从意大利向英国和法国转移。而奥古斯都·孔德(IsidoreMarieAugusteFranqoisXavierComte1798一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顺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孔德的实证主义原则:除了观察到的以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之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我们只能获得关于现象的相对知识,不能获得关于现象背后的实体或第一因的绝对知识。①孔德的思想是一种历史演绎的产物,孔德将人类认识分成三个阶段。即指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人类知识发展过程或人生成长的过程。神学阶段如同人的童年,充满幻想,把现象看做超自然的表现,人神同体同性。而形而上学阶段,如同人的青年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爱用抽象的表达方式,以抽象的力量来代替人格化的神。也就是经院哲学统治时期。这两个阶段有这一个共同点就是探寻事物的内在本质也就是本源。认为只要认识了事物的本源就可以推知其结果。到了实证主义阶段,即人的壮老年时期,此时的人不在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踏实地,认真务实。意识到追求事物本源的不可能,因此摒弃事物的内在本质,不再去追问“为什么”,转而去研究“怎么样”的问题。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就是实证科学的典型代表。一位生理学家如果想将他所研究的事实资料概括成为理论,那么他就必须要借助哲学。贝尔纳也不例外,在19世纪后期,贝尔纳曾大量阅读孔德等人的著作,并深受启发。他在《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中写到“人类精神活动的演变经历了连续三个阶段:“直觉”、“理智”与“实验”。”回实证主义者注重对于自然规律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发现,认为本源不可知。贝尔纳也认为“外界事物的最初原因及其客观现实对“张志伟主编._凸方哲学史【M】北京:一I一国人民大学m版社.2006筇732贞。【法】克洛德·贝尔纳著吏验医学研究导论fMj.夏康衣.管光东译.北京:商务日J书馆.1996.第3()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人类来讲永远是宇宙的神秘,他只能认识‘事物间的关系’。”①因此可以说贝尔纳是一位孔德实证主义的重要支持者和传承者。3.4.2“内环境"概念的提出科学成功的前提是实验方法的使用,那么生理学或者医学如果要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入实验的方法。但是生命现象的特殊性也可以说“自发性”让我们感到生命体内似乎存在一种内在的力量,这在高等动物中尤为显著。比如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极端条件除外),人体在健康状况下总能保持37。的体温。活力论者以此认为,生命体内存在的这种活力,一旦引入实验就将会被破坏消失。在这种背景下,贝尔纳提出了生理学上著名的“内环境”学说。实验医学催生了现代医学,它与经验医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对生命现象机制的探讨。在经验医学中,对生命机制的解释往往归结于常识。西方经验医学传承于希波克拉底及盖伦体系,西方经验医学理论是与当时哲学思想结合的产物,而作为影响最大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则是以常识作为基础的。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经阶段,在中国也一样。比如说中医认为,大枣可以用来补血,因为大枣是红色的,血液也是红色的;核桃可以用来补脑,因为核桃仁的形状像极了大脑;骨头受损就熬制一些骨头汤喝,因为吃什么补什么。这种看似合理的回答其实是不符合实验医学研究实质的。实验医学要求探寻现象产生的原因,只要找到现象产生的近因就可以成为现象的主宰。例如核桃之所以补脑是因为核桃中含有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保健作用,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防治动脉硬化。经验医学在向现代医学转变的过程中,实验方法的引入是重要的因素。同时贝尔纳认为,生理学家或医学家首先要从观念上坚信,生理学是一门科学,就如物理化学一般。我们必须承认:生物界和无机物界一切现象的存在条件都具有绝对的必然性。有着活力论思想的人从常识或者说经验出发就认定生命体的特殊性,但贝尔纳则坚持认为生命科学只能以无机物科:学作为基础,别无他法。在任何科学领域中都存在一种绝对的必然性,因为每⋯种现象都与物理化学条件有箫必然的联系。见机物’j外界环境有荇卣接的l戊系,实验肖通过对-rI外界]+不境的掌握饮可以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掌控无机物现象的产生与消失。而生命体乍看起来似乎不受外界理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特立独行。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活力论者通过这一点便认定存在着一种“生命力”与外界环境进行抗争,保持生命体的自发性。很明显,这是一种经验论的看法,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生命体的这种自发性其实也是受理化条件影响的结果。首先这种自发性只存在于高等动物之中,低等生物、冷血动物和植物同样受外界湿度、温度、光线等等条件的影响,一旦缺少某一种外界环境就有可能导致该种动植物生命的终结。而温血动物看似不受影响,但其实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保护环境,只要这种环境保持稳定,生命体就会看起来不受外界影响而自由活动。其实生命体体内的这种环境在生命之初是自身的产物,它同样与外界环境有着直接的接触和交换。对于生命体的进化来说,身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体内环境逐渐与外界环境产生隔离,但这种体内环境同样发生着理化反应,因此贝尔纳得出结论,生物体虽然由于自身的复杂性表现出区别于无机科学的特性,但是所有生命现象中都有绝对的决定论。由于生命体自身的复杂性,在研究生命现象时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困难,若要寻找生命现象的机制,只能借助理化科学的方法一一实验。生理学与理化科学一样都是为了研究生物的现象,确定现象产生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寻找生命现象的近因,只有通过实验和分析的方法才能使现象回到确定和尽可能简单的实验条件中去。对研究者来说,只有现象要研究,现象产生的条件要认识,现象的规律要确定。而对于一切现象产生的最初原因,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我们也永远无法知道,生理学家或医学家在研究生命现象时要像伽利略看待重力,牛顿对待万有引力一样,只去研究现象产生的过程,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伽利略的实验也是从经验常识出发,但“伽利略的非同寻常之处在于,尽管他依赖经验常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但他又能突破经验常识进入到某种理想境界······川D贝尔纳关于内环境的概念其实也是从观察到的现象出发,通过大胆的推理假设,贝尔纳认为“生命现象只是生物机体的各细胞与‘体内生理环境’发生接触的结果。”@这便是贝尔纳对“内环境”概念的最初表述。实际上,“内环境”这一概念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了萌芽。在十八世纪有科学家对蛇、老鼠、鸡等动物的体温进行过详细的测量,形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陈蓉霞.伽利略的实验:主题先行【’I】.哲学分析.20I1年6月菊2卷第3期.矗去j克洛德·贝尔纳著.实骖医学研究导论【M1.夏康农.管光东译,北京:商务印书绾.1996.第98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概念,并得出高等动物有着保持自身体温恒定的能力结论。但人们把“内环境”概念归功于贝尔纳,并不是偶然。因为贝尔纳在发展实验生理学的过程中,通过推理对体内环境概念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贝尔纳认为,活力论者之所以得出生命体具有一种“生命力”的错误观点,是因为把生命体看得过于简单。事实上生命现象具有异乎寻常的复杂性,之所以与外界环境接触时表现出独立性,是由于体内细胞的稳定,而细胞的表现又与它们所身处的体内环境的理化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生命现象之所以困难是因为细胞所处的这种环境的复杂性,贝尔纳将细胞所处的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并认为“一切体内流动的液体:血液和各种体液真正构成体内环境。”∞这种内环境的稳定让高等动物看起来似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活力论者抓住此点,认为生物体研究不适合实验方法,但贝尔纳声称,我们要坚信生命现象中绝对的决定论。“他(贝尔纳)认为这个‘内环境’是有机体本身的产物,它具有物质交换和保持体内外平衡的功能。动物越高级,‘内环境’越完备,摆脱外部条件压力的作用就越大,表现为保护机制越发进步。生命的变化正是由‘内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圆从病理学和治疗学上来看,细胞的活动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生命是否健康,而细胞活动是与体内环境密切相关的,在治疗上是要通过药物注射到体内,而这个体内就是指“内环境”,药物通过改善体内环境的条件,以使细胞能够正常活动。因此,研究生命现象就要从个体器官所处的体内环境入手,而体内环境中所呈现的理化现象就必须通过实验进行研究说明。然而在贝尔纳时代,对于“内环境”的认识并不全面,直到二十世纪这一概念才得到完善和充实。亨德森(Henderson)_;f1]坎农(WaiterBradfordCannon)两人一起求学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之后在哈佛一起共事,在对于贝尔纳“内环境”概念的宣传和充实上两人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亨德森在美国大力宣传贝尔纳的思想,并在1927年将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翻译成英语。亨德森将贝尔纳的内环境思想与自己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在研究酸碱平衡问题时,他发现了血液的缓冲作用,从体液平衡角度支持了贝尔纳内环境学说。而他的同事坎农,在贝尔纳的基础上将内环境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了内稳态理论。现今对于lJ,JJq:境稳态的解释并一i足指阑定刁i变II:2;I-:翌-l!;IJ(念,而足一种动态平兜,W,宁尔娶蔓.j嗽|至_.t.沁"二J寸==:≯■k土骖0¨¨⋯川雏他疋..iⅥ孙m祷乩⋯、i■,“.卜卫%om: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衡状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是有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稳态的概念现今己不仅仅是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成为控制论、生态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中的重要概念。3.4.3主动干预而非被动等待在生命现象的机制通过实验得到确认之后,实验医学在对待疾病的态度上主张对症下药,就是说主动根据实验的结果对相同原因引起的病症进行治疗,其结果必然会治愈。它不像经验医学那般,面对疾病采取顺应的方式,要求尽量发挥人体自身的作用,经验医学在这种情况下是处在一种被动观察等待的情况,如希波克拉底医学就要求医者要顺应病患的身体情况,发挥身体自身的自愈能力己达到治病的目的。贝尔纳反对经验医学的这种消极等待的处理方式,提倡主动干预治疗疾病,即通过科学的方法,比如药物、手术等手段进行医治活动。医学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引入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一种存在于现象之间的绝对必然的因果关系。主动干预是在实验确定了生命现象的机制后作出的有效行为,而作为医学方法的平均值和统计学方法在贝尔纳看来却是错误的。平均值在生理学上的使用很广泛,有些生理学家企图用摇动测血仪器观察一天内脉搏的次数和血压的强度,进而得出真实的脉搏和血压数字。但事实上,这种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因为在饥饿或者运动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下,脉搏和血压的情况是不同的。还有一位异想天开的生理学家试图分析得出整个欧洲人的尿液平均值,他在火车站收集各国人的尿液,竟然认为这样分析得出的便是欧洲人的平均尿液值。还有的生理学家为了观察某~动物在~天内消耗掉了多少食物,竟然用体重除以食物的分量得出结果。这些实验看起来似乎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其实抹杀了生物现象的实质。贝尔纳认为平均值在生物现象中的使用只能产生一种结果“想包括其实搞混淆;想简单反倒出错误。’’?’在生理学研究上使用平均值的方法,忽略了生物现象的复杂性,而且“在生理学上,永远也不可能产生平均实验的描述,因为生理现象的真正关系不会在平均值中体现。”“平均值只能用在归纳差异极微的有关数据于极其确定且又‘绝对简单的’现象之中。’’霉;统计学的起源很早,它同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密切相关,并伴随着人类生活“(法】克洛德·贝尔纳著.实验医学研宄导论[M】.夏康农.管光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39贞=‘【法j克洛德·贝尔纳簧.灰骖医学研究导沦fMJ.夏康农.管光尔译。北京:商务[1』书馆.i996.第139受3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产生和发展起来。自从十七世纪中叶统计学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后,它便被广泛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中。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统计学的价值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医学也不例外。由于统计学在指导医生临床诊断上所起到的作用,致使一些医生将统计学视为医学的基础。这样医学就被认为是一门臆测的科学,而医生则是一名艺术家,他凭借经验来弥补特殊情况下的不足。贝尔纳认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导致医学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只要我们确实认清楚治愈和死亡的原因,那么在确定的情况下,病总是会被治好的。统计学的使用条件必须要求所列举的事实必须是通过正确观察获得的,可在医学上,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这种情况是不容易被满足的。利用统计学所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种“概率”问题,永远不会具有“可靠性”。而医学应是一门追求确定原因的科学,在面对医学问题时应该像知道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合成的一样确定。由于实验的引入,医学正向着确定必然的道路前进,再使用统计学就变得荒唐了。适合统计方式使用的情况是在某一现象产生的条件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在医学发展的早期阶段,统计学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贝尔纳看来统计学若作为一个医学问题来研究时是不能产生科学真理的,因此也就算不上一种决定性的科学方法。例如在生理学研究中对于脊髓神经的前根是否具有感觉性上,一些实验者发现脊髓神经的前根具有感觉性,而另外一些实验者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发现脊髓神经的前根不具有感觉性。若使用统计的方法便会得出诸如:前根在百分之三十的情况下是有感觉的诸如此类的结论。在贝尔纳看来这种说法是非常可笑的,他经过实验已经证明,在不同的确定的条件下,脊髓神经的前根要么永远有感觉,要么永远不会有感觉。“所以统计学只能产生臆测的科学,但永远也不能产生积极的和实验的科学,也就是依据确定的规律来控制现象的科学。”吐’对于数学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在贝尔纳看来还为时尚早。他相信在现象的“定量”研究之前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定性”研究。“所以我认为现在对于生理学与医学来说要寻求最有用的途径是竭力发现新的事实,而不是忙着将科学具有的~切纳入方程式。”{.=叭炙斗、1●+.斗、J:.q::q^nqUo宁_:纾i..0f、}~lL,0,q卜L¨~泛,六,f,,__吒_\\冬~》L峙.二】.=.一亿~tkt.譬一%..■.吖、o¨o¨“1二00=~、一.V.:|j●矾~=.三_一一rz¨L钆i儿,一 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4活体解剖引发的生命伦理学的思考19世纪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动物活体解剖在医学被广泛应用,这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理化科学的飞速发展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德国、法国一些实验室相继建立,使医学的研究中心从医院转向了实验室。而19世纪医学实验室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动物的活体解剖。动物主要被用于一种扰乱性实验当中,这种实验的创始人被认为是古希腊的盖伦。这类实验的内容是通过损伤、毁坏、或切除动物的某一器官或部分,通过观察结果以了解这一器官的功能。解剖学被认为是近代医学的基础,贝尔纳在他的老师马让迪的影响下大力提倡动物的活体解剖,并且他认为没有活体解剖就不会有生理学,更不可能有科学的医学。贝尔纳通过对青蛙、兔子、狗等动物活体解剖实验,成功地研究出南美箭毒、一氧化碳以及肝的产糖作用,取得了生理学上的重大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正在医学界满怀信心地打算通过动物活体解剖来建立医学大厦的时候,学术界针对动物的权利以及生命伦理方面引发了一场争论。19世纪人类对于动物的大量猎杀导致一些动物的稀缺甚至于灭绝,这唤起了人类保护动物的意识并陆续建立起了一些动物保护协会,其最初的宗旨是反对猎杀动物。但是很快,这种思想蔓延到医学研究领域,医学实验中动物的活体解剖也成为攻击对象。在法国,贝尔纳及其老师马让迪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马让迪是一位严谨的实验大师,对于任何未经证实的事情从不相信。贝尔纳也说过“生理学家不是普通的人,他是一个科学家,是一个被他追求的科学观念所贯注和所吸引的人;他听不见动物发出的叫喊,他看不见流血····..,圳’更糟糕的是,贝尔纳不仅受到社会反对人士的责难,回到家中也难得安宁。因为他的妻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极为反感他的活体解剖研究。19世纪围绕动物活体解剖的争论,实质上是科学与伦理道德、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碰撞。④动物的活体解剖对于生理学乃至科学的医学都是绝对必要的,一些著名的科学人物,如达尔文、魏尔啸等人都从科学的立场为动物活体解剖进行辩论。反对者则指出,若论实验的价值,用人作实验是最好的。为什么不选择人而选择动物呢?其实在古代就有用死囚做实验的记载,而一些医生为了”【法】克洛德·贝尔纳著.文骀医学研宄导论【M】.夏康农.管光尔译,北京:商务叫书馆.1996.筇107负。支||远明.19世纪有芙动物活体解剥的争沦-ft华医史杂志Ⅲ.2005,35(1):58.4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贝尔纳在医学中的地位:使经验医学成为实验医学试验某一药物的功效也会亲身试药。比如说古代中国传说:神农尝百草,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时也亲自尝试了很多药物的功效。这是一种高尚的医学精神的体现。之所以用动物而不用人做活体解剖是因为有着一层难以逾越的道德底线。基督教教义指出,不能对同类加害。而对于动物活体解剖,反对者大多是一些宗教人士或者人文主义者,他们援引洛克(JohnLocke)的哲学,“洛克认为,动物既不能被剥夺感情也不能被剥夺理性,它们与人的唯一区别只是不能明确表达其普遍性思想。因此,无视动物的痛苦,毫无必要地伤害动物是一种道德上的错误行为。这种错误行为会败坏人类的德性,使施暴者对他人冷酷无情。”①贝尔纳则认为,人类既然能够食用、役使动物,那么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活体解剖就更不存在问题。况且牺牲小部分的动物,是为了救活更多的动物乃至人类。正常的解剖学只能告诉我们身体的器官构造,无法凭空猜测各个构造的功能,只有经过活体解剖实验,才能够对其了解。在贝尔纳看来活体解剖最好是选择先在动物身上研究,比如狗、兔、猪等。而反对者则认为,如果只是站在科学研究的角度而缺乏道德尺度,那么从动物解剖到弱势群体的解剖也就是一步之遥。到了现代,动物的福利问题再一次成为医学实验中关注的焦点,反对者指出动物也有感知高兴和痛苦的能力,只考虑人的权利而忽视动物的生存权和自主权是一种伦理上的局限。反对者认为动物和人体存在差异,所以实验使用动物是无用的,事实上,大量的实验事实己经证明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比如白喉病就是对马进行的实验,糖尿病则是使用狗进行实验而得出。而且动物的心脏,肝等器官与人类是及其相似的。当然对于实验上对动物的使用,的确需要得到改善,现如今国际流行3R原则。即,减少(reduce)减少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refine)优化实验流程和方法,尽量降低动物的疼苦;替代(replace)需求其他手段来替代动物实验。但动物的福利问题并没有否定科学有效的动物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动物使用上应坚持在选择合适物种的基础上,保证在最小伤害下获得最多的有用信息。 结语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克洛德·贝尔纳作为19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对经验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对经验医学中的经验方法进行批判,将实验引入生理学研究,开辟了实验医学的新领域。贝尔纳摒弃了当时盛行的活力论思想,他认为有机生物和无机物一样都不存在任何的自发性,生命的变化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他反对将生命活动看成是形而上的“隐德莱希”决定的,而是使用实验方法分析出生命现象机制的本质是人体的“内环境”作用的结果。虽然贝尔纳并没有完全把握“内环境”的概念,只是将内环境看作有机体本身的产物,它具有物质交换和保持体内外平衡的功能。但是这种思想却指导着后来的医学家将细胞概念与之相结合发展出“内环境稳态”等概念,丰富了生理学的内容。贝尔纳的实验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的,他提倡通过动物活体解剖来进一步认识人体的生理结构。贝尔纳的解剖对象多是些兔子、青蛙等动物。虽然这些解剖依旧引发了生命伦理方面的争论,但是如果把医学的发展变成如物理、化学等无生命的科学研究一样,则会失去医学研究的优势。毕竟人体是有生命的、有意识的,这就决定了人体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医学研究的复杂性。贝尔纳将实验的概念真正引入医学研究,使得实验医学具有了经验医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阶段发展出的医学检验的理化指标的定量分析,让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更加精确,这正是贝尔纳所期望的科学的医学形式。贝尔纳的追求就是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但医学不是科学,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人不仅是~种生理性的存在,还具有丰富的情感等。这就决定了实验医学的特征,必须以生理学作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还原为生理学。这正是贝尔纳之后现代医学面临的困惑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致谢寒来暑往,求学三载,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了毕业的季节。硕士三年的学习是我求学十多年来收获最大的三年。在这里我要对教导过我,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表达深深的谢意。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陈蓉霞教授,她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的影响到我。想当初,在得知需要调剂的时候,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因为我知道,这里有一位值得我去追随的人。回顾三年来陈老师对我的帮助,不仅让我在专业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让我在个人性格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从选题到定稿都包含了陈老师的心血。她的认真、执着让我受益终生。我时常想,我是幸运的,可以投于恩师的门下,是我人生最不后悔的选择。其次我还要感谢我们专业199孑L庆典老师和王幼军老师。是你们的付出让我逐渐成长。忘不了上孔老师的专业课时他被人误认为成学生时的些许脸红,忘不掉王老师因脚骨折而让我们去她家上课对我们说的多次抱歉。再次我要感谢陪伴我的同门师兄弟妹们,我们是~家人,你们让我感到温暖,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包容。最后我要再次感谢陈老师,您,让我感动!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女朋友,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所有的一切我将铭记于心!黄超 参考文献著作类:[1】【法】克洛德·贝尔纳著,夏康农,管光东译.实验医学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2】[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学史(上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美】罗伊·波特著,张大庆等译.剑桥医学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4】[美】加兰E哎伦著,田沼译.20世纪的生命科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英]培根著,许宝骥译.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6】【德意志民主共和国]w-普勒塞D·鲁克斯著,燕宏远,周厚基,顾俊礼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7】陈蓉霞著.科学名著赏析——生物卷[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王晓春,陈尔齐等著.简明中外医学史[MI.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9】[意】卡斯蒂格略尼著,北京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主译.世界医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10】[美]坎农著,范岳年,魏有仁译.躯体的智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1l】汪子春,田铭,易华著.世界生物学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美】威廉.牙斗尔曼著,严晴燕译.19世纪的生物学和人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3】【英】威廉·F·拜纳姆著,操珍芬译.19世纪医学科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4】张大庆著.医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5】[美】洛伊斯·N·玛格纳著,李难,崔极谦,王水平译.生命科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6】[英】威廉·哈维著,田溜译.心血运动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7】【美]安东尼。M·阿里奥托著,鲁旭东,张敦敏,刘刚,赵培杰译.西方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18】[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张今校.科学史一一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19】[美】詹姆斯.E唛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20】【美】雷·斯潘根贝格,黛安娜·莫泽著,郭奕玲,陈蓉霞,沈慧君译.科学的旅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l】【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22】[英】约翰·H·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舨社,2000年.【23】邱仁宗著.生命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4]曾建著.生命科学哲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25】【美】恩格尔哈特著,范瑞平译.生命伦理学的基础[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26]【荷兰】斯宾诺莎著,贺麟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27】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论文类:【28】阮芳赋.“稳态”概念的发展【J】.生理科学进展,1980年第ll卷第3期.[29】傅愫和,伯尔纳和他的医学方法论【J】.医学与哲学,1983年第2期.[30】刘远明.贝尔纳的生命观对现代生理学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1月第33卷第l期.[3】】任瑛,李晓敏,徐维廉等.克劳德·伯尔纳一一实验生理学的奠基人[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7月第3l卷第3期.【32】任瑛,李晓敏,徐维康.克劳德·伯尔纳对分析与综合方法的贡献【J】.医学与哲学,1995年第16卷第10期.[33】傅维康.实验医学奠基者一一伯尔纳【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42卷第10期.【34】李振良.哈维“生理学革命”的社会历史背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第34卷第1期.f3jl炎冰.一C,/ill运动,。j昕腑机械一沦喻维l’i"J:f:K:行‘j:‘m⋯:I⋯J1..Iotu’hal01、Huaiyin。Feachet’SCollegeSocialScienceV01.28j.2006.Ji 【36]张大庆.西方医学中的整体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2月第3l卷第2期.[37】刘远明.19世纪有关动物活体解剖的争论明.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1月第35卷第l期。【38】王春水.动物实验在伦理学上可以得到辩护吗?【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6月第20卷第3期.[391刘远明.中世纪的修道院医学对近代西医体制化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4月第28卷第4期.【40】黎娟.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评述叨.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l卷第l期.[4l】蒋功成.生命伦理学与科学实验之间的一种折衷主义选择——3R理论在动物实验应用中的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6月第23卷第3期.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入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虢尝遗吼如.吁;.i,7ci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舔考日期:加I坪岁"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