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5 KB
  • 2022-06-17 16:06:47 发布

中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训练(附答案)+中考满分作文:家和万事兴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训练(附答案)+中考满分作文:家和万事兴主题六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1.(2018中考)“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2.(2018模拟)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单位:万两)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项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1849 3281 969 …… 42501885 3071 3923 …… 7708 A.洋务运动的推进    B.商业的发展C.民族企业的产生    D.外商大举开设工厂3.(2018中考)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A.产生  B.初步发展  C.黄金时代  D.衰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2018模拟)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    )A.整体水平落后    B.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C.地区分布不平衡   D.行业分布不平衡6.(2018中考)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7.(2018中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D.盲目崇尚西方文明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8.(2018模拟)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水平落后,力量弱小,行业发展和地域分布也都不平衡。(    )9.(2019改编题)辛亥革命后,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但是保留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    )三、综合题10.(2018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 事件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创立1872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 大生纱厂开始筹办1898年 百日维新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材料二 ……帝国主义各国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减少,同时它们对中国的原料和部分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这就使原来在帝国主义控制下变得十分狭窄的中国市场稍稍出现了一些空隙,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这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材料三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比例发展变化 (1)请从材料一中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请指出材料二中“黄金时期”出现的时期和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所示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你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感想和认识?    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C 2.D 3.C 4.B 5.C 6.D 7.C 8.T 9.F10.(1)《马关条约》签订→大生纱厂开始筹办→百日维新。理由:《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大量赔款导致了财政危机,为了扩大财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大生纱厂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百日维新。(2)1912-1919年。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和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4)民族独立和统一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前提;民族企业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和统一。  中考满分作文:家和万事兴  妈妈和姨妈可真是一对“冤家”。住在同一层楼上,这姊妹俩没少为鸡毛蒜皮、芝麻绿豆大的事儿瞎吵吵,而我和姨姐间磕磕碰碰,对关系紧张的两家来说,无疑更是火上浇油。终于,在一次旧城改造中,这“水深火热”的两家人总算分开了。  可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上了初中,我和姨姐竟在一个学校读书!我坚守着对妈妈的承诺:打死也不和她来往!  然而,就在前几天,我的承诺却成了一纸空文。   ──恰恰在放晚学时,雨下得很大,我顶着书包向校外跑去。这时候,一个披着红雨衣的身影,骑着一辆自行车向我这边飞快地驶来。随着地上溅起的一串水花,红雨衣头也不回地飘了过去。  我心里憋闷得很,加快脚步去赶公交车。好险,一辆机动三轮车从我身旁疾驰而过!正当我惊魂未定时,耳边传来一声惨叫。三轮车刮倒了红雨衣,“人仰马翻”!开三轮的年轻人愣了一下,一溜烟跑了!  我也想假装一切没看见,继续往前走。可是,眼睛却清楚地看见姨姐倒在地上,耳边清楚地听见她痛苦的呻吟声。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你想丢下她吗?!即使不是你的姨姐也应该帮助她啊!  “对!”我鼓足了勇气,跑过去扶起自行车,把她从地上搀了起来。姨姐的眼中又是痛苦又是惊讶。“我送你回去!”我推起自行车,不顾浑身上下的雨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姨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小路上满是泥泞,我的鞋子都湿透了。我已经忘记了劳累,忘记了寒冷,更忘记了积怨。而姨姐也把雨衣披在我的身上……  天晚了,我是怎样把她送到家的,都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在和姨父姨妈道别的一瞬间,隐约听到了姨父的一句话:“我们这些大人啊,心眼儿竟比不上一个孩子!”   我也想,是啊,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为什么你我之间要隔那么深的一条沟呢?不是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吗?  第二天一早,姨妈和姨姐给我送来了香喷喷的粽子。妈妈在一夜之间似乎也明白了很多,迎出门口请她们屋里坐。看着他们老姊妹俩手拉着手,我和姨姐相视而笑。  外面的天晴了,阳光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