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82 KB
  • 2022-06-17 15:54:16 发布

王维与刘禹锡诗歌禅意比较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内容摘要1关键词1引言1正文一、凝神冥思,穷观极照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本M语比较1二、拈花微笑,梵我合一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本M趣比较3(一)王之“空而寂灭”与刘之“空而高远”3(二)王之“物我合一”与刘之“心在净中”4三、一灯除暗,当下了知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本M理比较6(一)王之“色空”观与刘之“心论”观6(二)王之“聚散无常”与刘之“境由心生”8结语10注释10参考文献11英文摘要12 王维与刘禹锡诗歌禅意比较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学生:指导老师:【内容摘要】从王刘二人诗歌中的禅语、禅趣、禅理三方面比较,发现:王诗多用“安禅”、“毒龙”、“飞鸟”、“空”等禅语,刘诗多出现“法”、“有住”等禅语;王维因“无我”、“无常”而“空”,故诗歌有着“梵我如一”的禅趣,其“空”终于寂灭,而刘禹锡强调“净心”,因“我”在禅中,物我两思,心净方能“心安”,故诗歌常有“心在净中”的禅思;王维诗歌中“空”、“寂”的境界,正是禅宗“色空”思想的显现,“色即是空”,故而悟出万物“聚散无常”的禅理;而刘禹锡的“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是禅宗“心论”思想的精髓所在,诗歌悟有我之禅,源于“境由心生”。【关键词】王维;刘禹锡;诗歌;禅意引言:唐朝是我国文坛上诗歌的繁盛时期,受佛教兴盛带动而繁荣的禅诗,是唐代诗歌兼容并蓄并继续发展的一个表现。关于盛唐诗人王维与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研究专著很多,但从来没有人将二人诗歌的禅意放在一起比较。本文试图从二人诗歌中的禅语、禅趣、禅理三方面对他们的诗歌禅意进行比较研究。一、凝神冥思,穷观极照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禅语比较同为唐朝的士大夫,禅宗影响着二人诗歌的创作艺术,两人受到佛教经典的影响,和自身的不同思索,决定了两人常用的禅语不同。在王维的诗中多出现“安禅”、“毒龙”、“飞鸟”、“空”等禅语。如《投道一师兰若宿》中:“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1]还有著名的《过香积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2]其中“安禅”是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毒龙”典出《涅槃经》卷二十九:“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又如《华子冈》中云:“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3]其中“飞鸟”是许多佛经中均可见的一个譬喻。诸如《增一阿含经》中有:“如鸟飞空,无有挂碍”。《涅槃经》:“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华严经》:“诸法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法句经》卷上《罗汉品》云:“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以上一类型假飞鸟而说法的譬喻文字,宗旨都在强调佛教徒依法修习三昧妙用无边,能于诸法处无有挂碍而得大自在。所以王维在描写自然美的清空澄淡的画面中,经常体现着一个佛教居士对周围世界的观照和静虑。12 再如《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大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4]其中“空病空”语出《维摩诘经》:“得是平等,无有余病。惟有空病,空病亦空”。佛教说万法皆空,修行者既以“空”破诸烦恼,如不舍“空”,则“空”复为累,是谓空病。犹如以药治病,病已痊愈,如不舍药,则反为累。又如“山河大眼里”亦有出处,《法苑珠林》中说:“昔佛在世时,诸弟子中阿那律大眼第一,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微细,无幽不睹。”《翻译名义》:“天眼有两种,一从报得,二从修得。”诗中山河在大眼里,大眼能看到人眼看不到处,巨细不遗,谓佛法无边。再有“世界法身中”,《大乘义章》卷十八云:“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即宇宙万物之本体,佛之金刚真身),名为法身;二、从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即修行至于功德圆满,成就常住不坏之身),名为法身。”此处指前一义,谓世界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法身的显现。而在刘禹锡诗中多出现“法”、“有住”等禅语。如“相欢如相识,问法到无言。”[5](《赠别君素上人》)其中“法”出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又如《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之二:“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身如传舍,阅世任东流。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6]而“法为因缘立”源于小乘佛法“四圣谛”中苦集灭三谛的偈文说:“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有住”亦语出《金刚经》,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为留住或安住义,即不要让烦恼、杂念安住在心。刘诗“有住是吾忧”,即将烦恼、杂念安住在心,就是一种忧患。刘诗除了直接引用禅语外,还引用了佛家的典故。如《元和十一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7]诗中的“刘郎”是刘禹锡的自称,同时也借用了典故。据《法苑珠林》卷四一引《幽明录》中记载:“刘晨、阮肇共入大台山,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新鲜,复一杯流出,便共汲水……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乃相见,而悉问来何晚,因邀还家。遂停半年……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相识,问讯得七世孙。”此处兼用刘晨、阮肇入天台山事,写自己久贬归后世事沧桑之感慨。总之,王诗多出现“安禅”、“毒龙”、“飞鸟”、“空”等禅语,刘诗多出现“法”、“有住”等禅语。王维对佛家经典如《金刚经》、《涅槃经》、《维摩诘经》、《华严经》等均有涉猎,而引用《涅槃经》、《维摩诘经》的禅语较多;刘禹锡对《金刚经》、《华严经》、《维摩诘经》、《心经》等典籍也比较推崇,在诗中对《金刚经》的禅语引用、借鉴较多。12 二、拈花微笑,梵我合一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禅趣比较所谓“禅趣”,“指进入禅定时那种清安愉悦、闲淡自然的意味,又称作‘禅悦‘、‘禅味‘。"[8]王刘诗歌的禅趣不同。(一)王之“空而寂灭”与刘之“空而高远”王维专心学佛,其诗禅趣盎然。尤其是山水诗,意境淡远,经常显现出宁静闲适的禅趣,表现出解脱尘嚣的怡悦安适心境。如《过积香寺》中,诗人在夕阳中面对“空”潭,在寂然的心境中观照“空潭曲”,通过安禅修行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和自在。这里“空”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诗中有禅的诗歌境界。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皇叔灿在《唐诗笺注》一书中评此诗:“写山居之景,幽绝清绝”。“一副清新生动的山中晚景,反映出一个‘空’字,这是一种蝉蜕尘埃之外的禅悦境界。‘空山’显然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心灵的感受,由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10]“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时所获得的那种澄明宁静、静谧空灵的心理体验。王维尤喜“空”的境界,再如“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11](《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笛”[12](《积雨帖川庄作》),“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13](《登辨觉寺》)等,这种“空”,是“无心”、“无念”的,同时也是寂灭的。正如胡应麟在《诗薮》中称王维的诗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同时他还喜欢描绘空中的飞鸟,《涅槃经》中有“如鸟飞空,迹不可寻”之说,王维诗中的飞鸟意象是超绝(“无迹”)的、寂灭的,它是自然之空性的直观。空中的飞鸟迅速消逝容易使人联想世界万类的“虚空寂灭”。刘禹锡的诗歌因受北宗禅的“净心”、“安心”、“守心”思想的影响,其诗歌有对“性空”的思考,但其“空”更多一些高远清明之境。如《送鸿举师游江南》中:“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14]再如《竞渡曲》中“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空”是宽广的,无障无碍水车注”[15]之句,皆可看出刘诗“空”中包涵的意蕴深刻的,宇宙万物,皆可为“空”,同时“空”又是难以界定的,没有形迹的,又是空虚的,正当彷徨迷茫之际,诗人已指点了迷津:“想得高斋师子吼”与“招屈亭前水车注”的结局,让人颇有“柳暗花明”之感,这就是不同于王诗视野停驻的静默而直待寂灭,柳暗花明之后等待诗人的是晴空万里视野无阻,眼前豁然开朗,看得更高、更远。又如《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法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16]刘禹锡官场失意,长期遭贬,12 备受打击,但却仍然抗厉不屈。“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句写了诗人的两个动作:看和想。并从所看所想的内容展现出诗人美好的心灵。池边花草丛生,蜜蜂飞舞。他掏“空”心灵,静心看去,“繁布金房,垒构玉室。咀嚼华滋,酿以为蜜”(郭璞《蜜蜂赋》)的蜜蜂,一生不曾偷闲;对于敌害,它们群起而攻,万死不辞,临战从不退却。这就引起诗人深沉的思考。想象出“鹤仪形”的神态,修德至勤,表现了“身闲志不闲”的高尚情操。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价刘禹锡诗歌“一往深情,寄言无限,随物感兴,往往调笑而成。”由此可见刘写诗意境之高远无际。诗人既“看”且“想”,还“听”,借清琴以陶冶性灵,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其高远之态尽显。尾联再一合,感情伏流不平静,但心态却依然乐观,恬淡闲雅,高远无垠。(二)王之“物我合一”与刘之“心在净中”王维诗歌善写无我之境,悟无我之禅。如《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17]诗中对令人“不得意”的现实有着不满,且对超离世事的隐逸生活有着向往。即使有对隐居的欣羡,有对人世间荣华富贵的否定,也隐约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诗人告诫友人,白云无形无相,也无拘无束,更无时空限制而亘古永恒。要友人随意率性,生活得洒脱自在。“归卧南山”,这是禅宗达到的境界,忘怀得失,出世寂灭。尾句“白云无尽时”,意境顿出,舒卷自由的“白云”,超越束缚,与天地融合,正是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生活的象征,也是“禅心”的流露一一我与自然的这些景物无差别,我的心亦是如此。《归帖川作》中也写到白云:“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18]看到白云,也即看到自己生活的理想,从而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心性之洁。又如《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19]白云是随缘任运、无心自在、随意舒展的,这是诗人自我本性的流露。所谓“禅门闲向白云开”,“云”由外在的自然物象转化为悠然自在的禅意象征,自此而与心灵融为一体,一起自在无碍。《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20]黄生在《唐诗摘抄》中说:“意谓中岁虽颇参究此事,不免东投西奔,茫无着落,至晚年,方知有安身立命之处。得此把柄,则行至洒落,冷暖自知;水穷云起。尽是禅机,林叟闲谈,无非妙谛矣。以人我相忘作结,有悠悠自得之意。”周裕楷说:“坐看云起时‘体现了王维的观物方式。近禅的诗人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空寂宁静的自然物境之中。于是,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情水态之中。"(《中国禅宗与诗歌》)[21]诗中所体现出的心态是平和冲淡的,他有穷途之时一一“行到水穷处”,但他的心态却是极平和地“坐看云起时”,既是诗境也是心境,物我如一"o又如《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中“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22]野花盛开,谷幽鸟鸣,夜静林寂.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寄寓着诗人的幽独情12 怀。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静有机结合,即山水审美体验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使人在欣赏到幽美画面的同时,也体味到作者所追求的没有烦扰的寂静禅意。如《酬张少府》:“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23]告诉我们禅的悟解方式是会心领略的,冉如《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4]刘纲纪说:“《鸟鸣涧》真正达到空且静,使我们被诗的美丽境界所吸引,进入一种万念俱息的超越性感受。”(《略论唐代佛学与王维诗歌》)王树海也说:“这是宇宙精神包在状态的通然了悟,明月千古复万古,山鸟’时鸣春涧中’,亘古与时下打成一片,令人深深地感觉到‘见心‘、‘见性‘、‘梵我如一’的妙谛。"(《禅魄诗魂》)[25]刘禹锡诗大多写有我之境,悟有我之禅。“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6]被用来形容禅家达到顿悟的内在体验的境界。刘禹锡强调“心在净中观”[27],其诗歌有我有思,自我鼓励鞭策。如《赠日本僧智藏》:“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28]“浮杯”指代僧人云游四方,智藏不远万里来中国,目的是“适性灵”,即学习佛法,修养心性。“降龙”比喻禅家降伏妄念之心。“放鹤”,是用晋代高僧支道林爱鹤养鹤以及放鹤的典故,生动地刻画出智藏彻底放下思想包袱而获得了心灵的解脱。“身无彼我”,即泯灭是非人我界限,无人相、无我相、人我平等。主体和客体,人和我,日本和大唐,故土和他乡,在清净自性上是本无区别的,区别只在于人心。《楞严经》卷二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故而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谓“心安即是家”。“真如",永恒不变的真心,即佛性。禅的终极关怀就是明心见性,既然已经证悟真如自性,就不必再读经书。尾句的发问,也是直指人心。全诗我在禅中,物我两思。再如《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9]刘禹锡正当春风得意时被贬朗州,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在世人的眼中,秋是萧条、寂寥的,但诗人却认为秋高气爽使人心胸开阔。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天气里,诗人以“鹤”自喻,一“排”凌云的鹤,是诗人不屈的化身,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其诗意盎然,“平常心是道”,诗人反其道而“道”,可见其禅机。又如《海阳湖别浩初师》:“近郭看殊境,独游常鲜欢。逢君驻缁锡,观貌称林峦。湖满景方霁,野香春未阑。爱泉移席近,闻石辍棋看。风止松犹韵,花繁露未干。桥形出树曲,岩影落池寒。别路千嶂里,诗情暮云端。他年买山处,似此得糜官。”[30]于千万景之中得一畅意一一“别路千嶂里,诗情暮云端”。是景语,也是情语,且我在景中,情在景中,寓情于景。因为我心高远,所以能“预见”峰回路转的开阔。再如《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昔事庐山远,精舍虎溪东。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骋望羡游云,振衣若秋蓬。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古寺历头陀,奇峰扳祝融。南登小桂岭,却望归塞鸿。衣械贮文章,自言学雕虫。抢榆念陵厉,覆簧图穹崇。远郡多暇日,有诗访禅宫。石门耸峭绝,竹院含12 空濠。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海云悬飓母,山果属狙公。忽忆吴兴郡,白St正葱茏。愿言挹风采,邈若窥华嵩。桂水夏澜急,火山宵焰红。三衣濡菌露,一锡飞烟空。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古来赏音者,燃爨得孤桐。”[31]全诗既有叙事情由,又有实景清幽。果真是心在“净”中,故而所观所感都是禅思与诗情的有机结合。简言之,王维之“空”,是一种蝉蜕尘埃之外的禅悦境界,是心灵的感受,由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虚空而终于寂灭;刘禹锡诗歌的“空”则是宽广的,无障无碍的,意蕴深刻的,在他眼里宇宙万物,皆可为“空”,没有形迹,视野无阻,让人豁然开朗,眼界广阔,故而有着高远的意境。同时王维因为“无我”、“无常”而“空”,悟无我之禅,故而又有着“梵我如一”的妙趣;而刘禹锡强调“净心”,所谓“心安即是家”,因为我在禅中,物我两思,心净方能“心安”,故常有“心在净中”的禅思。得、一灯除暗,当下了知一一王维与刘禹锡诗禅理比较禅的实质,是通过自我调整,试图达到主体与自然界的最大和谐,达到精神上的超脱。“禅宗修持的目标是悟解自性本自清静,即‘明心见性‘。"[32]禅理,即佛学之义理,一般而言就是通过禅诗阐述一定的道理。(一)王之“色空”观与刘之“心论”观王维以“诗佛”著称于中国诗坛,“似禅”、“入禅”是后人评价王维诗的话头。他生前的友人评论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其诗歌作品深受禅宗“色空”思想的影响。禅宗的“色空”观在论述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时,总把“寂灭”作为依据,最终力图说明一切都不存在。如《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33]以闪烁迷离的手法,写夕阳在秋山中隐去,彩翠分明的斑斓色彩模糊不清,仿佛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只是暂时的、变幻莫测的一种假象。再者如《登辨觉寺》:“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13]阐述了灵魂从现实世界的幻觉进入涅槃境界的过程。又如《鹿柴》写山之空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4]深林中一片寂静,不见人迹,只偶尔听到人语的回响。一缕夕阳透过深林照射在青蔷上,更加衬托出山中的幽暗,给人“淡而愈浓、近而愈远”的印象。“通篇无一禅语,只写空山一隅,于薄暮光景明灭之间,表现出了禅宗的色空思想。”[35]还有《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6]在一片幽深的竹林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相伴。一股幽冷、孤消的气氛笼罩其中。诗人在纯粹的自然世界中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将明月予以人性化,展现出超越世俗的空、静之美。还有王维把参弹领悟到的意境渗入作品中.12 使他的山水诗蕴含着一种禅意,体现出蕴含禅理趣味的优美的意境。这种“空”、“寂”的境界,真是禅宗“色空”思想的体现。刘禹锡素有“诗豪”的美称。仕途失意后,他因困而援佛,常与禅僧一起研习佛典,切磋禅理。他曾在《澈上人文集纪》中写到:“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37]“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刘禹锡明确指出“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赠别君素上人》的引言),这正是禅宗“心论”思想的精髓。南宗北宗都讲“悟”,只是有南顿北渐之别。刘禹锡生活的时代,正是马祖系兴盛之时,马祖门下高徒众多,他们把马祖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道不在修”、“平常心是道”等思想传遍各地,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特别对文人士大夫造成很大的影响。它把佛教的心性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处世态度结合起来,同时处理了出世和入世的问题。”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以闻于耳也”也正是禅宗不立文字,要不断讲“悟”的道理,禅宗的“棒喝”、“磨砖”等做法都是在“开悟”弟子。如《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宿习修来得慈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38]“便门”是方便法门的简称。禅宗讲“教外别传”,对“三乘”教法不那么看重,而注重“直指人心”的方便法门。唐代禅宗由主张“看心”、“守静”转化为“无念”、“见性”,再转化为“平常心是道”,这是基于肯定现实一切皆妄转而认为现实一切皆真在“心”性论上的不断深化。“禅宗理论的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自性本净,圆满具足;见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39]贬谪后的刘禹锡,为求得内心的宁静,开始进一步领味禅宗的“心”性学说。如《赠长沙赞头陀》:“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40]禅宗把内心的欲念视作“毒龙”,而要克服内心的欲念,只有通过“顿悟”之径方可达到“色空”之境。止匕外,再如《送景玄师东归》:“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41]也是一首被称为与王维《终南别业》相媲美的禅意诗。和王诗“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的任运自然、高逸无住的盛唐禅意相比,刘诗透析出的中唐禅机则明显具有世俗化的倾向,但其一花一叶、一景一物,无不是“心”的写照。(二)王之“聚散无常”与刘之“境由心生”因受禅宗的影响,王维的山水诗,普遍地写空、写静、写闲逸。他诗歌人生哲学中的禅意,只表现为万有皆空的清静观念和随缘适意的生活态度。如《终南别业》写的就是他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此诗中,王维所求的不仅是泉石之美,他还悟出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理,告诉人们一切都在生生灭灭,穷尽复通。又如《辛夷坞》写山之寂静:“12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42]寂静无人的山涧里,人迹罕至,自红自艳的芙蓉花悄悄开放,又纷纷落去。诗中“涧户寂无人”,形象地点明了诗人在山涧谷中品味空与寂,将心引向静默,体味细微之境。所以诗人在含蓄无垠的空寂中去凝神幽思,冥想顿悟:芙蓉花自在无拘,自由地”纷纷开且落”的惬意代表着不人为不造作的生命过程,景幽而情深。此诗很典型地体现着王维悟禅的体会:诗中的“空”、“静”氛围,表现了其“色即是空”的悟禅状态;而诗中的勃勃生机,正是“空即是色”的悟禅结果的显露。《圣经》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因为你是灰尘,然要归于灰尘。”所以人生于大千世界不过尘海一粟,微不足道,生死得失,都是自然之道,又何必为此伤神呢?顺应自然之道,生则生,死则死,无忧无虑,恬淡自然,多么静谧淡泊的人生境界。这就是《辛夷坞》的真正含义。而这冷清、淡漠、空灵、宁寂的心怀在诗中却一语不露,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中虽然也写了动景,但并未揭示出自然界运动变化发展所展示的勃勃生机。王维只是借此“动”来烘托自己所认识的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一一“毕竟空寂”: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空虚的,同时也在这种寂寞中默默逝去。他点出一切美好事物尽数生命无常,宇宙间万象演变的结果终归于寂灭。正如陈允吉在《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一书中说的那样:“这首诗并没有真正揭示出自然界运动变化而展示的蓬勃生机,它所写到的所谓‘动‘,不过是诗人自然所说的那种‘空虚’的聚散生灭。”[43]王维喜欢描写瞬间的花开花落,因为这种纷纷藉藉的“刹那生灭”现象,最能用来形象地表现诗中的佛理,让人体会到一切事物的“聚散无常”。受禅宗“心”、“境”之说的影响,刘禹锡的创作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启和拓导。这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的引言就有很好的体现:“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倏然以清。由惹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信禅林之借曹,而诫河之珠矶耳。”[44]“华言去欲”即是诗歌创作之前所应该有的一种禅寂的心态。“澄心静虑”,方能“空纳万境”。如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其三中的“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45]虽是追求语言的委婉,细腻、淡泊、幽深的境界,但如若没有淡泊幽深的心境,又何来淡泊幽深的诗境。又如《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正文:“看画长廊遍,寻僧一迳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月去,相望水悠悠。”诗人紧扣秋日访僧这一特定的情景和氛围,用僧侣居处的“池鹤”、“古木”、“茶烟”、“归禽”等物象构筑出一种悄然冷寂但却随意自然的禅家意境。篇末点题,诗人遥想明日即将伫立江边,怅望友人远去。禅宗“本心清净”,禅宗思维强调“凝神观照”与“沉思冥想”。如《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西北秋12 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46]此诗起首两句以精炼的十六字描绘了一幅开阔萧飒的洞庭秋景图,乃是“观照”之功。全诗如一滩秋水,用笔自然,有着泠然澄清的意境,此乃“冥想”之果,亦是“心境”,“象外之致”不言而喻。唐代佛教正逢鼎盛时期,刘禹锡被贬地朗州也是佛教圣地。刘禹锡与佛教结缘的原因之一可从《赠眼医婆罗门僧》一诗中可窥见一二。佛教思想对刘禹锡的思想和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影响。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刘禹锡虽屡屡贬谪,但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作为一个诗人,刘禹锡写有许多阐释佛理,表达自己对佛教前途和未来关注的诗歌。刘禹锡写有赞颂高僧说法的精深圆融的诗歌。如《赠别君素上人》:“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5]结下佛缘后,刘禹锡对佛教兴衰甚是关注,如《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座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47]这首诗是对金陵的一处古刹凄凉景象的感叹。佛教思想对刘禹锡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如《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笫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48]全诗气氛亲切感人,没有半点地方长官的架子。对朋友的招待也是有礼有序,同时也表现出刘禹锡的豁达大度和对佛理的领会。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境由心生”最好的佐证。其实,王维在诗歌中善于营造“空”、“寂”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禅宗“色空”思想的显现,“色即是空”,总是力图说明一切都不存在,所以总把“寂灭”作为依据,故而悟出万物“聚散无常”的禅理;而刘禹锡的“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是禅宗“心论”思想的精髓所在,所谓的“平常心是道”,也不过是“心”性论的不断深化,“空纳万境”的前提是“澄心静虑”,所以刘诗因“境由心生”,而悟有我之禅。结语:唐朝士大夫的诗大多把人与人的感情融注在山水景物之中,透过宁静、平淡、悠远的山水田园隐隐约约、半含半露地散发人与人的感情的高洁、澹泊,并在这些意境中追求与画一样的“禅趣”与“玄思”。清净本心须“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王善于悟无我之禅,其诗“无常”、“无我”,终“空而寂灭”,悟出宇宙万物“聚散无常”的禅理;刘则常悟有我之禅,其视野开阔,所以其诗歌有着“空而高远”的理趣,因“净心”、“守心”,最终“空即是色”,“境由心生”,心态高洁澹泊。12 【注释】[1][2][3][4][9][11][12][13][17][18][19][20][22][23][24][33][34][36][4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196;594;415;362;451;532;444;176;565;448;421;191;437;476;637;418;417;424;425.[5][6][7][14][15][16][27][28][29][30][31][37][38][40][41][44][45][46][47][48]瞿蜕园.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14;157;171;220;188;159;157;218;192;218;217;136;223;216;221;217;192;217;172;159.[8]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3.[10]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88.[21]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79-282.[25]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5.[26]高长江.禅宗与艺术审美[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166.[32]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2.[35]彭多.中国唐代禅宗诗歌的类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85.[39]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1.[43]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61.【参考文献】1.书籍[1]刘峋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3]瞿蜕园.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清)董诰等.全唐文1-11[M].北京:中华书局,1983.[5](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6]丁福保著.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7]姜剑云.禅诗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8.[8]孙昌武.禅思与诗情[M].北京:中华书局,1997.[9]谢思炜著.禅宗与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 [10]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陈铁民.王维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2]陈铁民.王维[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3]姜晓东.刘禹锡[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4]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周啸天等.性本爱丘山:田园・山水[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6]王小舒.神韵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7]郑茜.无.有:禅与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8]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9]高长江.禅宗与艺术审美[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20]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1]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期刊文章[1]孙正军.空明・禅趣・冲淡・宁静一一论佛教禅宗思想对王维后期山水诗歌创作的影响[J].安徽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2]林心治.论刘禹锡诗歌的精神美个性美及其成因[J].渝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3]孙金荣.论王维的禅宗思想及其诗歌的禅宗意象[J].齐鲁学刊,2006(3).[4]张伯娟.王维诗歌中的禅宗境界与自然意象[J].时代文学,2008(22).[5]杨洪波、邱建伟.王维诗歌中白^禅宗思想[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7).[6]李林.论刘禹锡诗歌与禅宗的关系[J].华章,2008(Z2).[7]彭多.中国唐代禅宗诗歌的类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WangWeiandLiuYuxipoetryZencomparisonZHUqiong-xian【Abstract!WangWeisuhasa"poetryBuddha",hispoemsandZenoriginsremarkable,especiallyhislandscapepoemshastraditionallybeenassociatedwithZenand.LateronWangWeiandhispoetryworkstohis12 poetryinmultitude,Zenisalsoaveryinvolved.LiuYuxiwastheperiodinHanMeng,Yuanwhitetwoschoolsoutsidethesingleshowexcellentpoet,hasalwaysbeentoLiupoetryresearchisverymuchalso,butslightlyinferiortoWangShi.ForLiupoemscontainZenistasted,nosystem.WhenitcomestoZen,thesameisindifferenttotaste,buteachhasa"Zen",seedifferent.SofartherehasbeenlittlekinginLiuErren"spoetrycametogethertomakeacomparativestudy,thisarticleattemptsfromtwopeopleinthepoetryofZen,Zen,ZeninterestthreeintermsoftheirpoetryZeniscompared.【Keywords】WangWei;LiuYuxi;poetry;Ze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