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49 KB
- 2022-06-17 14:59:5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年,月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F23A!""&第!!卷第,期F128<:31/G?:1>2:1;/.?:49?79;@7A(6/A.0;33<19>1B76:2C7.?:D7)?%&’(@%&4,’’1,4),$*@4%4),84*42%3?(A)!$%3(,5,(2"@%&0%&’(),’;1,6(B)!$*8$%3(,523:2"@%&0%&’(),’;1,6在上面的例子中,用?%&’(,$%3(,5,(和$*8$%3(,523:把时间推移到“过去”,比用一般现在时在口气上较为婉转客气[C](;>A>)。这样,用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的过去时来表示虚拟句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考察上面的例句,我们不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虚拟条件句的动词时态是在原事实句的基础上的“时间倒退一步”。原事实句是现在时的要倒退为过去时,如例(<);是过去时(含过去的过去)就倒退到过去的过去,如例(.)。这种“时间倒退一步”的内涵当然还包括:现在进行时倒退为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倒退为过去完成时(这里就不举例了)。形象的表达是:“现在”!“过去”和“过去”!“过去的过去”。连接起来就是“现在!过去!过去的过去”(“!”表示“倒退为”)。变换规则如图<所示:(说明:!“过完”是“过去完成时”的缩写,即过去的过去,下同;"遵照D&25E,4*’(/-和/+-?同属“容貌”这一范畴,(40)/(:,)@40、1)+和&/+4同属“体积”这一范畴,.1-.*+、6’)$*+/-$’和0)$(.*0同属“形状”这一范畴,其他依次类推;"“:”表示“等等”;#对立项越少的形容词传达的信息量相对越少、语义也越笼统。)根据万方数据申农(A&$**.*,!"BC)提出的信息论,一个信号((4,,$+4)所负载的信息量并
·!;7·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677!年!!!!!!!!!!!!!!!!!!!!!!!!!!!!!!!!!!!!!!!!!!!!!!!!!!!!!不敢决于信号本身,而是跟可供选选的信号的数量成正比。因此,从许多对立项中选出的一个符号(比如词语或单词中的一个字母),比从有限的对立项中选出的符号传递更多的信息[!!]。回到我们的论题上来,似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对立项少的定语(即信息量小的定语)位于对立项多的定语(即信息量大的定语)之前。我们知道,信息量小的成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容易加工的成分;信息量大的成分实质上就是不易加工的成分。句法上把容易加工的成分放在不易加工的成分之前,遵循了人类认知处理的一种最基本的策略:先处理简单的、容易加工的信息,后处理复杂的、不易加工的信息。相比较而言,人们对二分的事物容易知觉,因而先把握。而对于有多分的事物较难知觉,因而后把握。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儿童对事物、概念的认知是从笼统逐步趋向精细的。多个形容词定语的排序采取了由(分类)对立项少到对立项多,由笼统到精细的方式,这与认知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至于表示用途或类别的形容词或名词最贴近名词中心词的原因,我们认真思考一下,也不难作出解释。这是因为事物的用途(功能)和类别("#$%#)是每一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跟事物本身(名词中心词)是不可分割开的(中间不能有其他成份插入)。这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一种隐喻表达形式。不妨看作一个整体。于是有&$#’(#$)*+#,&(&$#)#)(-%.)/&%,而不是&$#’(#$)*+#)(-%.),&(&$#)#/&%。参考文献:[!]黄国文0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1],外语名家论要[2]0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0!333:!34567!0[6]夏纪梅,孔宪煊0“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8外语界8!339,::;<5;30[;]程可拉0“产品式大纲”与“过程式大纲”评析[,]8国外外语教学86777,;::45:30[:]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777:!60[4]李观仪0新编英语教程(修订本)[>]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0!339:3<5!790[?]张道真0实用英语语法(第三版)[>]0北京:商务印书馆0!336:!965!990[<]章振邦0新编英语语法(第三版)[>]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0!33<:?345?330[9]桂诗春0新编心理语言学[>]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06777:!7:0[3]袁毓林0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8中国社会科学,!333,6:!9456730!"#$%&%’(#)*"+$),-%#.%%"/%(0$%1+231%(#)4)#5("67"8’)+$91(::(1/%(0$)"8@1A=B#CBD&(E#(&%.F#$.-GH-%#*"$I&$"D&"#),JB&-"D&$K$*+#%)*.L,JB&-"D&$4!6774,2B*$&);<+#1(0#:2%#&.*+*.L*)D)#MB#%#*$*.)N-&%M)#$)#8O&)#M-$.B*)/-$/#(.*-$,.B#&D.B-%F&P#)&.#$.&.*+#).DML-GF#.B-M)-G/%#&.*+#.#&/B*$"NL.B#"%&FF&%.#&/B#%)-G.B#Q$"R*)BR&$"D&"#8S#&R)-(-*$.)-D..B&./%#&.*+#.#&/B*$"*),*$#))#$/#,(%-/#))C/#$.#%#M.#&/B*$"8=%5.*16+万方数据:"%&FF&%.#&/B*$";/%#&.*+*.L;(%-/#))5/#$.#%#M.#&/B*$"
试论教师创新与英语语法教学作者:阚哲华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外语系,刊名:韶关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年,卷(期):2001,22(7)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9条)1.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19992.夏纪梅.孔宪煊"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19983.程可拉"产品式大纲"与"过程式大纲"评析2000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5.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修订本6.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7.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8.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20009.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1999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陈祖雅创新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语法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教师版)2010,""(6)语法教学是语言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创新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运用"小组协作""语境""语篇""归纳""演绎""游戏"等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探索和运用内化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2.期刊论文魏晓鹏面向职业岗位能力创新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0,""(3)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然而多年来高职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依然强调的是语法规则的掌握,未能实现语法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导致高职学生语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创新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势在必行.3.期刊论文安贻书论大学英语语法教材的创新与应用——兼述《高职英语语法学习指南》的编写特点-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英语语法教学有没有必要"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争议热点.实际上,英语语法不是"教不教",而是"如何教"的问题,而英语语法教学教材的编写和语法教学都需要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语法学习指南>一书的编写,强调系统性和针对性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融、实用性和灵活性互补、较好地引入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教学一体化互动思维,突破了传统语法教学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使英语语法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语法学习变得有趣生动.因此,有效的语法教材与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准确性和综合运用能力.4.期刊论文李红军论大学英语语法教材的创新与应用——兼述《高职英语语法学习指南》的编写特点-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英语语法教学有没有必要"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争议热点.实际上,英语语法不是"教不教",而是"如何教"的问题,而英语语法教学教材的编写和语法教学都需要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语法学习指南>一书的编写,强调系统性和针对性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融、实用性和灵活性互补,较好地引入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教学一体化互动思维,突破了传统语法教学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使英语语法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语法学习变得有趣生动.因此,有效的语法教材与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准确性和综合运用能力.5.期刊论文王秀丽中学英语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内江科技2010,31(10)本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创新语法教学.6.期刊论文李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与创新-青年文学家2010,""(3)
近年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比较提倡口语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的语法翻译学习,这也形成了人们对交际重视对语法忽视的心态和观念,然而,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即便是口语学习,其中也不乏滥用误用等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对语法知识没有概念,对于英语只是单一输入性的学习和模仿,没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沉淀,这也是造成中式英语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口语与交际,在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开展语法课程显得非常必要,但如何开展,如何避免传统语法教学的缺点和弊端,使语法教学在高校更好的为英语交际服务是很多高校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语法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相应的教学观点,希望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7.期刊论文纪曼然英语课堂语法教学实践探究——还原语法本质创新课堂教学-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0)语法学习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英语课堂的一条主线.但是课堂语法教学绝不能够脱离语言的实践,如果不去大量地听、说、读、写,而只满足于照搬、背诵语法规则,那么语法则成了一大堆死教条,对提高英语能力和培养英语兴趣根本就没有多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内容呈现、情景设计、练习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实例剖析和阐述,提出英语课堂语法教学的新思路.8.学位论文许晓平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活化中学语法教学的思考与实践2009语法是语言的运用法则,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中学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该也必须由语法在言语实践中的作用和中学生对其的需要决定。语法教学是中学生语言学习中感性经验基础上必要的理性提升;语法教学是中学生心智发展的需要;语法教学是中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要明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首先要对传统的中学语法教学目的进行审视,本论文考察了自1956年起的教学大纲对语法教学目的的表述,发现人们的认识变化轨迹:从知识与能力并重转向着重运用、培养能力为主,体现了人们对语法教学目的的认识渐趋科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法总是徘徊在两个极端:要么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成了语法理论课,结果无法提高语感,且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要么变成完全不教语法,学生也不学语法,从“淡化”变成了“取消”语法。本论文提出了中学语法教学中教学目的的可能论述,并调查了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考察了语法体系的局限性和语文教材中语法的编排与内容的局限性。要精选语法教学内容,对传统中学语法教学中语法知识选择进行审视,考察了两套中学教学语法系统,即《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另外,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语法内容进行了调查,发现近几年高考的语法相关题题型灵活多变,但学生只有掌握坚实的语法知识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新的中学语法教学中语法知识的选择首先要以学生所需的语法能力为基础选择与学生所需的语法能力相关的语法知识,静态教学内容,它是一种知识教学,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了解规律。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法修养,还必须活化中学语法教学。要构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而以动态为主的开放的语法教学态势。静态与封闭使传统中学语法教学走向必然的没路,因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而以动态为主的语法教学之路,才是新的中学语法教学达成教学目的的光明正途。静态的教学集中进行,动态的教学在静态教学的基础上分散地循序渐进地但又是系统地渗透于写作、口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将语法运用于阅读教学是中国传统语法教学中语法运用的少有的途径之一,但它侧重于运用而非教学。在写作中渗透语法教学是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语法教学的决策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要构建语法与修辞相结合的语法教学,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活化静态的语法知识教学。合理安排语法训练。要搞好语法教学,语文教师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语法修养。9.期刊论文陈计庄.CHENJizhuang新课程要求与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的创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作者在对比分析国外流行的语法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及新课程要求,构建出新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并分别论证了模式的创新性、合理性、可行性及模式的操作策略,冀望以语法为突破口,带动词法、句法、语音,从而提高整个英语教学系统,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10.期刊论文徐翠琴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整合与语法教学的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本文通过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英语教材的创新使用,整合教材促进语法的教学.系统地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学生正确实施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有极大帮助的.而自行整合教材中语法教学,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知识是行之有效的.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gxyxb200107025.aspx授权使用:西安理工大学(xalgdx),授权号:78d6ac4b-00b3-4937-880d-9e43009d8719下载时间:2010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