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 KB
  • 2022-06-16 16:42:30 发布

关于一年级拼音学习的调查与思考.doc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一年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轻松自由的环境过渡到正式获取知识的课堂。这个阶段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习惯、性格以及学习态度等等方面,教师在这个特殊阶段应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汉语拼音是这个阶段学习的重点,他们在这个阶段正式接触书面语,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于此,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呢,下面是有关于一年级学生拼音学习的调查: 一教学现状这是以一个人数为53的学生的班级为单位展开的调查,其中男生为31人,女生为22人,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位学生都能流利的读出和背出字母表,但具体认读某一音节时并不能马上读出。将声韵母都写在黑板上,在单独抽查字母“i”时,能马上读出的学生为27人,其中男生为12人,女生为15人;还有17位学生要经过从“abcd......” 这个过程才能念出来,其中男生为11位,女生为6位,还有9位学生并不能单独读出来,男生为8位,女生为1位。由此可见,相对来说,男生在拼音学习方面比起女生要弱一点。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声韵母学习是重难点,他们还未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容易忘记。比如拼读“meili美丽”这个词,开始由老师带引导拼读,所有的学生都能跟着大声而流利的读出来,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抽这个词,仅16位学生能正确拼读出来,其他学生都无法将声韵母结合在一块拼读,刚刚学过的汉字“美丽”他们也表现出陌生的感觉。那些未能拼读出来的学生,多表现为不感兴趣的态度。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情况的发生呢?二原因总结1、拼音中声母、韵母比较多,学生发音有困难而且有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特点。 1、受方言影响发音不准。我们江阴地区的学生往往发不好翘舌音zh、ch、sh、r,平翘舌音容易混淆,该翘不翘,该平却翘。第二个发音难点是前后鼻音,鼻音丢失或不到位,前后鼻音混淆。一些外地学生在发“n、l”俩音时也有困难,把‘大脑’读成‘大老’。2、声调怪异,过分拖腔带调。一些新生在刚接触四声时,对第二声往往把握不好,像唱歌一样找不着调。在拼读过程中,韵母过分拖调,听起来很不舒服。3、受儿时启蒙语音的影响,说话养成“长舌头”或“短舌头”的坏习惯。4、在拼读学习中,辨析不对韵母,学生往往把复韵母读成两个单韵母,导致拼读不出。5、相似声母混淆,b与d总不分,p与q常混淆。6、 家长不重视,学生缺乏兴趣。有些家长认为拼音学不好没关系,只要把字学好就行,一开始对孩子的拼音学习不问不管。一些拼音悟性差的学生一开始落后了,慢慢地对拼音失去兴趣,越学越难,越难越怕,越怕越没劲。三解决措施第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教学策略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要让孩子们愉快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每一年都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1、组织学习心理学与教育学有关知识,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每年,我们要求每名教师写业务笔记20篇,教育随笔20篇,期末进行展览评比。通过学习,使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我们先后组织一年级教师参加了市、区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在培训中,我们注意激发学生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调动教师积极思考与实践,以主体的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中,提高了培训效果。   第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游戏。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aieiui”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uiui,我是小ai你是谁?”“uiui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儿歌。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ao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oe的发音。在学习“ch”时,教师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和图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们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   第四、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在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以外,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第五、校内外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争取家长支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和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个一年级入学之初,我们都及时召开家长会,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并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专题报告。并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力求及时沟通,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   2、加强幼小衔接。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其学校生活,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改变。为使学生顺利适应这一转变,我们积极与周围的幼儿园联系,派一年级的教师到幼儿园去听大班的课,也请幼儿园老师到学校来听课、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也向他们提出我们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