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2-06-16 15:38: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犹有桃花流水上——诗性水彩画解析口 彪犹桃流上—性彩画析王有花水—诗水解 HUNDD CRESH0SI 0L NART S文章编号:03—1421)7—24—21090(010060 犹有桃花流水上 诗性水彩画解析 王彪 (芜湖广播电视台,安徽芜湖210)400 摘 要:东方艺术内涵丰富,含了维系15
东方文明的中国诗词和书法等,国几千年的 包中文化形成的历代诗歌篇章魅力无穷,深地影响了一代代艺术家,彩画作为泊来画种,深水在 中国落地一百多年来,中国特有的诗歌文化氛围里,来越具有诗的韵味、的风格,步 在越诗逐形成了诗性的水彩。 关键词:彩画;术创作;术作品;词;方艺术;性水彩 水艺艺诗东诗中图分类号:2lJO 文献标识码:A TheeSi o ahBlso:PotclWaeclrPantngr tlFlwsPec osmleia troo ii WANG a Bio水彩画是泊来画种,落人中国古老东方国度近百年。从 陌生面孔、初试浅尝到民族诗意、如漆如胶,中国文化精神 在的特殊背景下,中国水15
彩画的民族情节愈加显著。其标志是 水彩画散发出来的赋予东方情调的写意意象,逸淋漓以透 飘明润泽。 地谈出了诗中水彩画所具有的可以不可见、可感不可感、可飘 动不可飘动的朦胧之美。杜甫的诗句“风起春灯乱,江呜夜雨 悬”。其中的“和“”乱”悬表现诗人在雨中与朋友告别时的那 种心烦意乱的心理状态,疑更有富于表现力。这给当下水 无彩画画面里的意象抒情作品提供了形象。李白《黄鹤楼送孟 让人着迷的中国彪炳千年的诗词篇章,势恢宏,气无处不 在影响着中国的水彩画发展。古人云:中有画、中有诗。诗画 诗与画相互融合,意的绘画作品,我们领略其独特美感。诗让 唐诗“海上生明月,涯共此时”物万象、天万丰盈透明。“豆 红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气氛柔和、旷色润,其意而出真情诗 空得话,美线15
条明媚透逸。“优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无形的造 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唯见长江天际流”就包含着 几个意象:孤帆、远影、长江、际等,天这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 和诗意的景象。从“”象中看是景色,意中看是别情。随着 从孤帆成为远影,没在长江天际尽头时,人的心也随着长江 隐诗水的起伏不定,滔滔远去。白居易词云:花非花,非雾,“雾夜 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朝云无觅处。这里究竟说 去”的是什么?是月亮,还是幽会的情人?读完让人觉得仿佛处 于某种特殊的境界里,获得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 意境是画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而创造出来的浑 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中的“意”不是画家信手拈来的,在 意境中“一切都是想象,一切都是象征”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 ,种心情,画家的心中的创造一切形象里跳动。“一块水田,一 座老桥下落日的雪山,山村老师课本上粉笔灰,15
甚至一根抽象 物本身,望山、望月、望水,凝望中便线条物化而透明。“菊 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味神会而悠长,是典型中国式意象水 彩画作品。现代诗人穆木天曾谈到对诗的看法:我喜欢用烟 “丝,用铜丝织的诗。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 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波,浓雾中若听见 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暮里若飘动若不动的淡淡光线,若 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世界”。作为诗人他有意无意 作者简介:王彪(90一),,安徽芜湖人,16 男汉,安徽芜湖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15
25l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1年第7期总第13期012 HUNDRED SCH00LSIARTS N 口 的线条,抽象形状——都有艺术的表现力。我们再看马致远 ”浪诗话》镜花水月,造境空幻,淡然之美,以及孔子“风乎舞雩 咏,咏而归”的情致。 艺术的变革历来总是源于多种文化的撞击,9世纪末2 10世纪初,东西文化理念正面接触,艺术家们方始觉得邂逅迥然 不同的民族文化很有互补性,特别是西方绘画印象派的后时 代,是东方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装饰性,推动了平面感的视 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诸15
多意象展示的意 义和情绪色彩都是独特而丰富的,时又不是杂乱的而是有 同内在的情感指向性。“藤”“枯、老树”“、昏鸦”三个意象构成 一种暗淡、衰败、凄惨的景象。“桥”“小、流水”“家”、人组成 幅离世索居的图画,表现出孤独的环境。“古道”“、西风” 、“马”瘦衬托一个浪迹天涯的人影,表现出伤悼的心绪。“断肠 一觉革命,从而涌现了一大批像凡高、更、尚这样的印象派 高赛画家。法国现代具象表现主义画家巴尔蒂斯谈到石涛的《苦 人在天涯”伤心人的游子的远离,深深怀恋的感情。想想,如 果用水彩画来表现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又 15
那瓜和尚语录》,时充满了敬佩之情,在艺术本质和东西方艺术 关系中有精辟见解。我国文化意象学对事物观察方法采用 “应用会心”,以小见大的观察方法,游动视点”用“主张动观 和游憩写意的浪漫主义手法,突破时间和空间对物象的局限, 作品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在用色上,传统思维观认为,色彩 只是综合观察中的一个环节,不追求细微复杂、色彩冷暖变化 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呢,该不逊色于我们传统的国画,反,应相 作为西画所擅长的极具表现力的色彩与造型能力,彩画将 水会再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空间情景。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也;秀也者;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 篇和光感效果,求把握宏观的色相,揉进自身创15
作。用联 追并想、设计、意念等再创作出一个物我两忘的色彩世界,有很 带强的主观能动性,调外造化,一生二,强“二生三,生万物的 三辩证理念”追求畅已达意的艺术境界,,如庄子的“与天地精 独神往来” 。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响傍通,秘伏 采潜发。隐即指含蓄。文外重旨为隐,”清楚地感受到含蓄之 美。 众所周知,彩画属西洋画范畴,洋画注重外察与分 水西析,擅长塑造空间与光与色,物理性反应真实再现事物表象, 而水彩画落地与古老东方就面朝太平洋春暖花开,长抒发 擅意念与情趣,诣在寄情达意的诗意化,水”具有东方文化 使“所灵性,使得中国画家在接受该画种的同时,以自己的认知思 就维去改造中西绘画观念在这一画种15
中自然磨合,现了大量 涌充满文人气息的作品,中国水彩画更敏感于水的特质、的透 水明流动,水色交融,妙含蓄地产生出空灵雅致。悠悠诗意,微 使这一画种的本体语言得到极大地挖掘和发挥,迅速完成了 摹写自然、走向内心、解创作过程,理画种地位形成嬗变,形成 了在油画与国画之外又一大画种,到关注而亲睐。受 孔夫子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是,就具有了哲学 ,水意味,是天下至清之物,禅宗主能为“融淡泊”老子抱 水从虚,朴至佛陀的“泊宁静”说的都是水的境界,子说“善若 淡,老上水”利万物而不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宋 朝理学家朱熹的名句,以理解为有活水才能使作品韵味,可灵 动,趣,意境。情有 东方水墨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几千年来, “、、、”笔墨纸砚构成了神奇的中国文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传 世宝藏。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书法作品独领风骚,剑气凌出,李 白在《草书歌行》中对怀素有极高的评价,“有15
少年上人号怀 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北冥鱼,笔锋杀尽中山免,恍如 恍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的诗篇。石涛虽是明皇室遗民, 却是苦瓜和尚,生浪迹天涯之游四方,一纵览五湖四海,搜遍 江南明秀,走遍万千丘壑,山山水水的千情万志,搜尽奇风打 “草稿”留下无数独树一帜、逸之致的作品,,精引来李白的“众 鸟边飞尽,云独去闲,看两不厌,有敬亭山” 孤相只。现代中国画家黄胄谈到绘画艺术时强调个人的修养“闲 抛闲掷野藤中”山深熟石榴,1便开V,山少人收,“向3I深颗颗 明珠走”之句。黄胄从另一个角度深入生活勤于实践,多画速 写可以成为写意的基础,也是实践所开辟的途径。基本线 这条的复线运用与提炼,墨准确精妙,笔尤其是在表现运动中的 物象或墨色的渲染,强化速写表15
现性,不以一笔一磨一线为精 水彩画也是因为有水才有它的魅力,的可溶性,的撞 水水击流动,的流淌线条,水在水的作用下,色更具有活力,富有节 律,从而产生空间、层次、实、暖、意、虚冷诗明冥的视觉效果, 水彩的过程在心与水与色的交融,趣千姿百态、幻莫测、情变 致目标,而寻求笔墨线交替所显现的丰富实感,看似不经意的 复线、废线甚至败笔,实有意为之,尤其对于多人物群像场面 的整体把握十分有益,复线的合理使用,表现了黄胄的泼辣和 强悍。追求生活速写的生动性,中锋用笔,侧锋、锋、笔、逆散 干笔运用自然,与笔之间,笔墨与墨之间,需要符合某种传 不统的格式,突破惯用的笔墨形式,形成黄胄艺术人生。 总之,国水彩画是中西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所产生具 15
中诗意盎然。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理上,水都具 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精神取向,韵生动,气物化意境,价值判断 超凡脱俗。 中国人充满诗意的浪漫潇洒情怀,成了其特有的审美 形意识,从文化渊源上看,、、儒道释互补,、、、、,天 虚灵空深远“有中国文化情节审美意味的水彩画,一方面保留了西洋水彩 画优秀经典作品的长处,另一方面又要融进中国画的写意、诗 人合一”的态度引导人与自然融合,渊源文化下诗的意境构成 了水彩画的中国民族性,唐代诗人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物 镜,情境,意境,早在千年之前就道出了水彩的三境,羽《严沧 歌的韵味、书法气势、散文的意境等特色。有中国诗意文化作 为水彩的新元素,水彩将带来斩新15
的艺术感觉,再加上国际艺 术视野,水彩画诗意美妙的时代正在向你展现。 ‘15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