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2-06-16 15:38: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澳洲水彩画家约瑟夫与他的作品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澳洲水彩画家约瑟夫与他的作品
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澳洲水彩画家约瑟夫与他的作品
文艺评论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澳洲水彩画家约瑟夫与他的作品陈晖(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出生于克罗地亚,后移民澳大利亚的约瑟夫(J0SePhZbukviC)是当代最出色的水彩画家之一.迄今,他已获得了200余项国际奖项,并在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阿德莱德,伦敦和圣安东尼奥举办了4O多场个人展览.现执教于查尔斯?斯特大学和米切尔艺术学校.约瑟夫的作品经常被描述为感性的,情绪化的,或者说是令人激动的,然而他的风格却不属于那种仅仅依靠牺牲画面精准度而去追求某种独特效果的类型.约瑟夫是…位负责的并且理性的画家,他以自己拥有的精湛技艺和微妙平衡感而自豪.同时,约瑟夫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把自己关于绘画的想法融入其绘画语言之中的艺术家之一,如同他把自己的优雅和对于绘画的热情融入他的水彩作品中一样.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他的艺术生命或是作品里从未有过枯燥乏味的瞬间,永远充满着激情.譬如作品《湿路》,尽管作者居住在此幅画面所描绘的场景附近已有将近20年的岁月,但街道上那种湿漉漉的味道,仍是扑面而来.《湿路》约瑟夫认为,绘画的过程开始于…个人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而不是开始于在纸上作画的时候.在选择作画地点的时候,约瑟夫认为一位画家在面对即将着手的作品时,他既是诗人,又像一名外科医生.如果对自己的绘画对象太过于感性,他就会忘了绘画的基本规则,那么他的病人必死无疑.同样,如果为了安全起见,对于自己的技巧又太过于谨慎,最终其作品会是完全缺乏情感的.很显然,这时最需要寻求一种平衡.约瑟夫坚信在室外写生绘画很有益处.因为只有当和眼前所画的景象面对面的时候,画家和他的绘画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不管去哪,约瑟夫都会带着一个小画匣,素描簿和几杆铅笔.无论在咖啡馆还是公园沙滩上,只要一有机会《山谷》在绘画技法上,约瑟夫曾经谈到自己所有的技法和表现手法都是经过了反复的失败与尝试之后获得的.约瑟夫认为自己早期作品的创作过程只是在画纸上简单地上色而已,经过不断地尝试和经验的积累,约瑟夫就会画画.约瑟夫有大量的素描簿,记录着形形色色的绘画.这个素描簿不仅是他作品发展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记录,同时也是他生活的一种记录.这样的素描作品,即使事后在画室丰富其色彩,也同样也可以保有那种”神奇笔触”的生命力..《晨》他逐渐意识到画面的整体层次感在整个画面中是非常重要的,制造画面深度远比记录景物本身的色彩重要.甚至可以说,除非有特别的要求,一幅画面的冷暖关系和明暗调子之外的其他色彩,几乎都是多余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说明水彩画颜料中的浓度与明度的关系,约瑟夫将由于颜料浓度不同所造成的五个明暗层次——最轻的浓度,1/4浓度,1/2浓度,3/4浓度,饱和的浓度分别比喻成了茶,咖啡,牛奶,奶油和黄油.茶:最轻的浓度,最好用在明亮,朦胧的,带有淡云和发白天空的部分.咖啡:比茶深一点,最适合用于背景,在细微处可用于刷法.牛奶:可能是最普遍的浓度.当被用在大面积上时会形成颗粒状效果.奶油:厚重的浓度,通常用于大块,暗色的区域,对于描画阴影,树木和岩石效果很好.黄油:很厚重,是很好的陪衬,能够带来强烈的对比效果.宜少量使用.苤最轻的例如作浓度的颜料,在画每’个波浪的时候一笔干脆利落的划过.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发现艺术家的风格与手法要比他所表现的主题更加吸引我们的注意.当看到约瑟夫的作品的时候,我几乎忽略了他所画的风景是什么,是在哪里,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了他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上.在约瑟夫的作品中我们不乏见到画面上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光影效果,欲突出光,就要把握住影,不同时间的光有不同效果的影,不同强度的阳光也会有不同明度的投影,光线在不停的变化,投影就在随之而变,例如作品《明亮的罗马假曰》.《波浪》《明亮的罗马假日》文艺评论要把金针度与人尹洁(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古书版本学概论》和《中国古籍版本学》系统整理并总结了版本学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版本学的整体水平,在版本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经验的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书体系完整,论述严密,史料丰富,实用性强,堪当后学入门津梁.关键词: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籍版本学;比较版本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相关论着却出现较晚.大量版本鉴定经验分散在书目,笔记,序跋中,直到清末民初叶德辉着《书林清话》,才出现第一本版本学专着.《书林清话》采摭广博,内容富赡,然凶采用笔记形式,行文自在,作为系统的入门之作多有不便.时至今Et,版本学专着纷纷涌现,各有所长,其中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和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第二版)脱颖而出,成为后学入门津梁.一,章节设置合理,脉络清晰《古书版本学概论》以版本鉴定为重点,全书十章自成系统,版本学理论和版本源流的有关知识纵贯始终.与同类专着相比本书章节安排看似分散,却具有内在合理性,如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汇为一节,做到了时间上的
前后连贯;义如将历代刻书特点单列一章,同时不拘成例,将明代刻书分成前中后三期,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读者大有裨益.《中国古籍版本学》作为近年来版本学理论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体例上更具独到之处.全书以三编统筹十八章,56万余字内容,呈现出清晰的框架结构,并将版本学各方面内容涵盖无遗.其结构虽仍有可商榷处,如在清代刻书一章中将琉璃厂刻书单设一节,与官刻,家刻并列,而对其他坊刻内容只做简要叙述,非但难以协调,更忽略了对作为存世古籍大端的清代坊刻本的系统论述,但瑕不抢瑜,这部书仍堪称迄今体系最为完善的一部版本学着作二,内容安排各有侧重《古书版本学概论》注重版本鉴定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章节设置上,更体现在全书行文中.作为全书第二章的版本鉴定经验内浅析两种版本学着作容虽少,却在导论之后真正起到开篇明义的作用.书中提到”古书版本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鉴定”.版本鉴定不仅要总结实践经验,更要具备丰富知识,全书分章详述各种与版本鉴定直接相关的知识,可以说其内容安排儿乎完全是围绕版本鉴定进行的.书中处处体现出经验的传递,如介绍古书用纸时提到”就笔者所见,竹纸经年容易变黄发脆,纸面与麻纸,皮纸迥然不同”,区别了粗细两种竹纸的异同,这样的经验之谈多处可见.或因篇幅所限,本书对于鉴定过程论述稍嫌不够具体,”没有提纲絮领地总结出操作原则,也没有说明遇到问题怎样去定向地查寻有关的资料,以及哪些资料在哪些方面对鉴定古书版本作用巨大.”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对初学者却是宝贵的经验.作为一部版本学专着,该书同样从理论上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对”善本”概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前人基础上深入本质,一一辨析.此时引入”三性”标准既顺理成章又明白晓畅,体现了着者清晰的思路.”三性”虽早已为今世所熟知,但本书既阐述其所从来,又举例说明其在善本遴选中的作用,经验难能可贵.又如在雕版印刷起源的考证上,作者注意区别”印书之始”与”印刷术发明”,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提出印刷术应当具有一个发明和发展的过程,认为印书之始”只能说明是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持论颇为公允.与李着相比,《中国古籍版本学》在版本学理论和版本学史方面用力更勤,阐述版本源流也十分详尽.重视基本理论可谓本书一大特色.作者认为”古籍版本学的基本理论关系到古籍版本学的体系建设,是古籍版本学的总纲”,其《试论古籍版本学的产生时期》中已初步确立了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四条标准.其后修订出版的《中国古籍版本学》中古籍版本学史略专为一章,四条标准的表述也得到进~步完善.全章以时代为经,四条标准为纬,使版本学史得到了系统整理.”当代古籍版本学”部分集中展现了民国迄今的版本学成就,更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古籍版本学》亦重版本鉴定.作者将内容和形式作为版本鉴定的两大途径,分列具体方法,佐以详赡史料.本编列举约瑟夫的绘画风格绝不是写实的,他可以充分地将自己的感受运用强烈的手法完完全全地融入他的作品之中.约瑟夫非常地喜爱描绘逆光下的城市景象,擅长将画面切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冷暖色调,光照的部分与建筑物投影的部分,并且将这些物体优雅地融入所在的色调之中.约瑟夫喜欢表现阳光的热烈,常常会被景象的光感而吸引.他会从构成,色调和当时的情绪去分析它,为了突出强烈的光感,约瑟夫的作品中投影部分的物体基本上都是处在一个艨胧的若隐若玑的状态之下的.然而尽管如此,在他的作晶中即使在光照的部分,也并非所有的物体景观都是那么的清晰.为了体现画面的层次效果,拉出画面强烈的空间感,除了画面所要表达的主体物之外,光照部的次要之物也同样是朦胧的,这就是约瑟夫所谓的:暗示的手法.中国传统画论中早有谨毛失貌之说,约瑟夫的追求不是单纯地为了避免”谨毛失貌”,而是重在表现象外之意.约瑟夫画面中的朦胧之处,乃是-re暗示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充分地激发了观赏者的好奇心,时也发挥了观者自己的想象力,观者对画面中若隐若现之处,总是遐想不已,会情不自禁地猜测——到达这条繁华的路的尽头该有多远?远处的人们又在做什么?景观是否怡人?充满了神秘的韵味,例如作品《旗帜与遮阳棚下的长路》.约瑟犬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他的勤奋和有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一位对生活充满爱和激情的画家,就像他所说的艺术的创作就像生命的过程一样,需要感性的和理性的平衡.作者简介:陈晖,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09水彩研究生.《旗帜与遮阳棚下的长路》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