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6-16 15:16:19 发布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剪纸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剪纸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向同学们传递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一、让幼儿了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之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以及它的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的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  二、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的剪纸粗犷朴拙,南方的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基本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  2.中国民间剪纸种类及其造型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2.平面图形的想象力和提高编辑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幼儿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  2.使幼儿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不同类别造型的艺术形式,培养幼儿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剪纸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  1.剪纸艺术的PPT课件  2.剪纸作品  3.国宝档案——剪纸的历史   4.剪刀、刻刀、蜡光纸  【学具准备】剪纸用的刀具及纸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打开多媒体课件,并宣布上课。  二、导入新课  让幼儿欣赏一组剪纸的作品,并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风格各异的剪纸作品,剪纸有哪些形式种类,有什么艺术特征呢?今天我就带领着大家进入剪纸的艺术天地。  三、讲授新课  (一)、剪纸的起源及其艺术风格  1.什么叫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采用剪、刻、镂的技法在纸张上创作出  来一种民间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2.剪纸的发展及用途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唐代剪纸——纸花唐代剪纸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  宋代剪纸——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并出现专业的剪纸艺人。  明清时期剪纸——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3.剪纸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 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  (二)、剪纸的种类及其应用  剪纸的种类极其丰富,用途十分广泛。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窗花——张贴用,喜花——摆衬用,鞋花——刺绣底样用等。  (三)、剪纸的艺术形式  剪纸的艺术形式多样具体大致可分为:单色剪纸、复色剪纸。  1.单色剪纸  单色剪纸就是用一种单一颜色的纸张来剪制作的剪纸作品。  2.复色剪纸,又称为彩色剪纸。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或以白纸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种颜色;或先剪成主版,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色。细分可为:  (1)衬色类,先用单色剪纸的方法剪做成图,再以彩纸为衬  (2)套色类,以单色剪纸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纸贴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将画稿所需的各色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沿稿线以次剪成,择取一张为主版,贴裱在衬底上,再将其余的部分添贴在主版之上。  (3)拼色类,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或见各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衬纸上。  (4)染色类,即用易于浸渍的白纸或浅色纸剪成各种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颜色;或先将纸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类,即先用黑色纸或深色纸剪出主版,裱贴在白纸上,再依稿填涂各种颜色;或用白纸剪成主题形象,裱贴后再填染所需颜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  (四)、剪纸的制作方法(单色剪纸)  1.剪纸工艺常见手法:  阳刻: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  阴刻: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2.剪纸的制作步骤  (1)起稿  用铅笔在纸上勾画好剪纸稿。可先画出大样,在剪制过程中再即兴发挥,进行二度创作;也可事先设计出精稿,然后再依稿剪制。有   经验的民间艺人往往擅长“随心剪”。不用起稿,便可开剪;剪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2)订纸  将样稿固定在纸上使两者不至于脱动,便于准确地剪刻称为订纸。传统的方法有针线订纸和纸捻订纸。现在多用浆糊和订书订。注意订纸的固定点要在样稿的外轮廓处和样稿内部空间部位,不要破坏作品本身。订纸要求纸面平整。  (3)剪制  剪制顺序视所用工具而定。如用剪刀制作单张作品,通常按先内后外、先繁后简、先圆后方、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也可按个人习惯和经验来确定剪制顺序。  (4)修正  检查完成的作品,看看有无漏剪(刻)部分或连刀连角(没有剪透、刻透)部分,有无走形或断线部分,及时修正或作补救处理。  (5)裱贴、装框  准备好衬纸、刷子、浆糊等裱贴工具。裱贴分正裱延与反裱。装框需选择与剪纸作品协调的镜框和衬纸。衬纸可仿照居室挂画的装框方式,用较厚的色卡纸做成立体效果。  四、课堂回顾  将本文知识要点再重点回顾一遍,加强幼儿们的理解  五、知识扩展  翻开《中国民间剪纸史》,一张《中国民间剪纸分布示意图》,安徽和县、阜阳、芜湖和宣城四个县区赫然在上,和县是图上标注的安徽唯一民间剪纸县。代表人物是省非物质文化传人--徐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