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1 MB
  • 2022-06-16 15:14:22 发布

库淑兰拼贴剪纸艺术对儿童插画的借鉴.pdf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文题目:库淑兰拼贴剪纸艺术对儿童插画的借鉴专业:设计艺术学硕士生:朱羚玮(签名)————指导老师:高晋民(签名)————摘要随着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以及越来越多儿童读物的出版,儿童插画的创作也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伴随着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不仅内容一般,而且国内儿童插画缺乏民族文化语言特色,一股脑儿的“山寨”,置品位、风格、本民族语言而不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关注。儿童插画艺术对儿童的教育、审美的培养至观重要,提高插画品质,扬民族文化之气,是当代插画艺术家的使命与职责。库淑兰的拼贴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以其古朴的艺术语言在表达着对生活美的追求与渴望,从题材、色彩到艺术的形式表现,无可非议的把中国剪纸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作品构思奇巧、造型独特、色彩华丽,洋溢着童趣、稚气与喜庆,圈圈点点,红红绿绿,如歌似诗,好似童话般的美妙!透着孩子般的灵气!库淑兰拼贴剪纸在现代儿童插画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的延续,对民族文化的弘扬、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插画和民间美术一样,都散发着一股拙朴、纯真、烂漫的气息。将优秀的民间美术设计语言吸收、运用到儿童插画中,并使之在转化过程中与儿童插画自身的特点相融合,可以使我国儿童插画的创作变得即有本国民族特色,而且更加丰富多彩。关键词:库淑兰剪纸色彩装饰性想象力儿童插画研究类型:理论研究 Subject:Illustratingchildren"sbooksbyusingtheexperiencesofKuShuLan"spapercuttingartSpecalty:DesignArtName:ZhuLingWei(Signature)_________Instructor:GaoJinMin(Signature)_________ABSTRACTTheartisticcreationof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hasbeguntoflourish,alongwiththemoreattentionandrespectbeingpaidonthechildren’seducation,andthemoreandmorenumberofchildren’sbookswaspublishedthanever.Therearesomeprominentproblemsexistinrespectofcreationof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theyarenotonlytheordinarinessofcontent,butthepoorqualityandlackofculture,andlanguagestyletheirown.Itbringsourdeepconcernthatthecreationof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isjusttoduplicateothers’stylewithoutourownculture,languagebeingconsidered.The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isveryimportantonthechildren’seducationandforthetrainingoftheirtasteofart.Itiscontemporaryillustrator’smissionandresponsibilitytoimprovethechildren’sbookqualityanddevelopnationalculture.KuShuLan’spaper-cutworkisaparticularwaytoexpressChinesefolkpapercutart.Itexpressestheeagernessandpursuingofbeautybyitssimpleandoldfashionedlanguageofart.Italsogathersthehappiness,shape,andcolortogetherbymeansoftopic,colorandthewayofartexpression.Itlikeswonderfulpoems,songswiththecreativityofchildren.KuShuLan’spaper-cutworkbecomesakindofculturalextensionbyusingitincreationofcontemporary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IthasveryimportantmeaningthatKuShuLan’spapercutworkswillenrichthenationalcultureanddevelopthecontemporaryartdesign.SameasChinesefinefolkart,the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hassuchcharacteristicsassimplicity,purity,brightness.ItwillmakeChinese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richandcolorfulwithourownnationalculturebycombiningthequalityChinesefolkartwiththecreationofchildren’sbookillustration.Keywords:KuShuLanPaper-cutColorDecorativenessImaginationChildren’Sillustration Studyatype:theoriesresearch 目录1、绪论………………………………………………………………011.1命题……………………………………………………………………011.2研究意义………………………………………………………………011.3研究现状………………………………………………………………022、库淑兰的拼贴剪纸艺术…………………………………………032.1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论……………………………………………032.2库淑兰其人……………………………………………………………042.3库淑兰其作……………………………………………………………073、“色彩”“造型”“装饰性”“想象力”在库淑兰艺术剪纸中的体现…………………………………………………083.1五行色的视觉震撼……………………………………………………083.1.1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色彩探析3.1.2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色彩感触3.2独树一帜的造型………………………………………………………103.2.1拙朴造型的古老溯源3.2.2造型特点及审美意义3.3华丽饱满的装饰………………………………………………………123.3.1库淑兰拼贴剪纸的构图特点3.3.2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装饰元素3.3.3库淑兰拼贴剪纸作品的装饰性意义及精神内涵3.4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133.4.1童话般的视觉图形表现3.4.2展开丰富联想的童趣题材3.4.3富有童趣的想象力对儿童插画的借鉴意义4、插画及儿童插画释义…………………………………………………164.1插画的定义……………………………………………………………164.2儿童插画的起源………………………………………………………164.3儿童插画的研究意义…………………………………………………164.4儿童插话画的现状与建议……………………………………………16 5、“色彩”“造型”“装饰性”“想象力”在儿童插画中的表现性………………………………………………………………185.1民俗色彩对儿童插画的帮助………………………………………185.2特色造型在儿童插画中的作用……………………………………215.3装饰性对儿童审美的教育性………………………………………235.4想象力在儿童插画中的重要性……………………………………246、库淑兰艺术剪纸对当代儿童插画的影响及运用………………266.1西方儿童插画的现状与特点………………………………………266.2中国儿童插画对民族文化的呼唤…………………………………266.3民俗儿童插画的自我实践…………………………………………277、结论……………………………………………………………31参考文献……………………………………………………………………33发表的学术论文……………………………………………………………34声明…………………………………………………………………………35致谢…………………………………………………………………………36 1、绪论1.1命题在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下,中国的父母普遍关注儿童早期的教育问题,家长们在儿童教育方面越来越舍得投资,于是出版社在利益的驱使下一拥而上,这就使得低幼读物市场越来越热。但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发售的低幼读物以及插画作品,有品位、有独特风格的却较少,和国外同类读物放在一起比较,其综合质量逊色不少。我们当今的儿童读物品质的提高,对今后儿童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插画更应该用心琢磨和研究,因为儿童面对读物,图画比文字更有兴趣。在儿童插画创作中,面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开创一支有中国民俗风格的儿童插画。对发展儿童教育和传承中国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库淑兰拼贴剪纸艺术,好似童话故事般美妙!透着孩子般的灵气!库淑兰本人没有经过任何美术教育,她的拼贴剪纸是自身创造出的一种最本原的生活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和孩子们用最本原的审美标准看世界不谋而和。库淑兰拼贴剪纸大都是内心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意象描绘,而孩子们也是意象的想象世界,极为符合了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库淑兰纯正的色彩、拙朴的造型这吻合了孩子们喜欢鲜艳色彩,简约形象的审美特征。库淑兰拼贴剪纸表现手法随意、有趣、充满想象力。孩子们也是随意的表现画面,符合了孩子们富有想象力的表现手法。库淑兰纯正的色彩、拙朴的造型、巧妙的装饰、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都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这符和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审美特点与表现手法,在内心单纯孩子们的眼中高深的艺术他们往往欣赏不了,而纯正的色彩、拙朴的造型却受他们喜爱。而且库淑兰拼贴剪纸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将拼贴剪纸艺术语言吸收、运用到儿童插画中,并使之在转化过程中与儿童插画自身的特点相融合,可以使我国儿童插画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1 1.2研究意义民间美术表现手法的研究与运用,对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儿童插画设计发展,提供了宽广的思路。在民间美术中取其精华借鉴到儿童插画的创作之中,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民间美术的表现语言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审美特点和表现手法极为吻合。民间美术中有许多值得儿童插画创作者学习和借鉴的表现手法,在民俗美术语言和儿童插画中找到两者的共通点,并使两者更好的融合和发展。对我国儿童插画创作,儿童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如库淑兰老人的剪纸,她的剪纸作品有着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都与创作儿童插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学习以丰富儿童插画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增加民族特色。将民间美术与儿童插图的设计语言组合,才能真正丰富我国的儿童插画创作,使我国的儿童插画创作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设计风格。以及将民间美术借鉴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对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3研究现状丰富多彩的儿童插画世界背后也存在着问题,那就是具有我们国家民族特色的儿童插画作品太少了。鲁迅先生曾对其他国家的儿童插图作品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英国沉着,德国粗放,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嘲我国也曾经有过民族特色作品的高峰期,甚至在国际也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曾几何时,在学习外来设计模式的同时,却渐渐忽略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很多方面都被中国传统美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美术也慢慢地被现代人所接受。拼贴剪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色彩与造型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现代平面设计、儿童设计等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乃至得到世界的认可。2 2、库淑兰的拼贴剪纸艺术库淑兰的拼贴剪纸是从传统民间剪纸中发展而来的。在剪纸艺术中,它的出现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极为古老而又极为现代的艺术领域,或者说是全新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这与我们所熟悉的民族传统体系有所不同。十余年来,经过库淑兰不断的精心探索,艰辛的追求与劳作,她的作品愈来愈丰厚,愈来愈神奇,从而形成一种自立的、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新品种,我们称这种剪纸叫民间剪贴剪纸画。库淑兰老人剪纸作品神奇的构思、造型的独特、色彩的大胆艳丽,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协调适度,画面效果如童话一般,乃天工神授。2.1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论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一般是以平面纸张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其基本元素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即将物体和景象由二维空间平面呈现,对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关系、虚实衬托、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用平面的眼光表现世界的平面化特征,即任何形象的塑造都共存于特定的可视平面内。无限伸远、无限复杂的形态被简化在平面上,扁平的轮廓成了剪纸的造型基础。剪纸历史悠久,在陕西农村极为普及,尤其在陕北,关中地区最为盛行,我们常见的民间剪纸,是单色的窗花,喜花,用于节日装饰环境或婚丧生辰等活动。它象征着吉祥,喻意着幸福安康,这匹马(见图2-1)就是剪纸镂空和透雕美的体现。单色剪纸精细秀劲,注重装饰美,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剪纸有单色、套色也有多色拼贴等多种艺术形式。图2-1单色剪纸图2-2拼贴剪纸拼色剪纸是以各种色纸剪成各个局部的形象,然后拼贴在一个画面上。拼色剪纸3 的代表人物是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王村的库淑兰。她十六岁学习剪花,六十岁后自创一种拼贴剪纸,作品构图饱满,人物造型拙朴可爱,色彩斑斓,繁而有序的在“剪花”中,凝聚着丰富的“人”的内容。方圆百里的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是“剪花娘"她大胆地使用色彩,并将自己的感情溶入色彩之中。她手中的马(见图2-2),色彩明快、亮丽、透射着老人质朴、本真的艺术灵光,每匹马似乎都寄寓了一种美好的感情。无论是赞美生活,还是赞美大自然,我们都折服于这些神秘组合的色彩所带给我们的温馨和美感。相对于传统文人的高雅、淡泊,民间艺术的五彩缤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雅俗并行而不悖,构成了传统文化特殊的张力和魅力。2.2库淑兰其人在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的旬邑县,生活着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她叫库淑兰(见图2-3)。她于1920年10月出生,2004年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享年85岁。图2-3库淑兰老人1920年农历10月12日,库淑兰出生在旬邑县王村,小名桃儿。小时候的桃儿精干聪明、争强好胜,村里人都称她为“猴桃儿”。库淑兰11岁时,家中还算是中产户,父母把她送去读书。在学校里库淑兰,无论识字、唱歌还是画画都很出众。学校不远处的城隍庙是她的最爱。这里有她既敬畏又神往的神像,也有精雕细刻的佛龛和绣工华丽的锦帷、绣片、庙里的彩绘壁画上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在库淑兰后来的许多作品中,这些神灵们图像对她剪纸艺术有很大的影响。早在4岁那年,父亲就给库淑兰订下了娃娃亲。由于公公家再三上门催婚,15岁后4 库淑兰没能继续上学,回家跟着妈妈学做女红,为自己备办嫁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心灵手巧的库淑兰很快就掌握了剪花绣叶。库淑兰17岁就被婆家迎走了。她带上精心绣制的嫁妆,连同她念过的书、砚台和一把口琴,这都是一个女孩子欢乐和幸福的梦。库淑兰的丈夫是家中老大,婆婆便要拿这首房媳妇做样子,实施她的权威。承受刁难与逼迫,几乎成了库淑兰的家常便饭。丈夫又是个五大三粗的愚顽汉子,不识字,因此与库淑兰水火不容。婚后的生活几乎是在棍棒拳脚的虐待中,提心吊胆地度过的。生活便是在这种绝望和艰辛中一天天熬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泯灭库淑兰的天性,她总是在艰难的夹缝中,在自己和乡亲们做手工活时,极力寻找生活的一丝丝乐趣。出于生计所迫,库淑兰和丈夫、孩子迁回了她的出生地王村。1985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库淑兰莫名地失足,尘埃卷着她的身体跌入家门前足有5米深的土崖下。她连续昏迷了近40天,老伴和儿女甚至开始为她操办后事。然而近40天后,她却从昏死中神奇地醒过来。睁开眼后,她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找剪刀剪纸。随着身体的恢复,她开始边剪边唱。唱词中说,她昏迷的这些日子里,是被天上的剪花娘子招去了,剪花娘子传给她所有秘技,从此她自己就是“剪花娘子”。此后她的剪纸风格大变,不再拘泥于任何固有的形式。她剪心中所想,边剪边唱,再也不是只用单色,她为中国剪纸增加了拼贴剪纸这一品种。她的线条开始柔顺圆润唯美,造型风格日趋神出鬼没,她手中的飞鸟真有轻盈欲飞之势,色彩更加缤纷绚烂。从此,她再也不愿放下那把剪刀了,她着魔似地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这其实是库淑兰常年积累在心中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宣泄,苦难的日子虽然艰辛,但并没能泯灭她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靠着这一幅幅精美绝纶的拼贴剪纸,来丰富她的精神世界,那些长四米,宽两米的大幅作品都是在这之后完成的。库淑兰是中国农村妇女的缩影,她们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依然秉承着对“美”的追求,把“母体文化”一代代传成着,并不断的发展创新,她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美好的。上世纪80年代初,旬邑县文化馆在组织民间艺人创作时,发现了库淑兰不同凡响的剪纸天赋。后来经过推荐,陕西美术学院教授杨学芹女士对库淑兰剪贴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把她推介给社会。从此,库淑兰的名字和她独树一帜的作品,走出了山沟沟,走出了中国国门,登上了大雅之堂。她的作品在北京展出。甚至在香港展出。慕名前来探访库淑兰的人不计其数。人们发现库淑兰在创作每幅作品时,从不打草稿,信手剪来,随手贴上。而且作品构图丰满,人物造型质朴,色彩运用绚丽而又统一。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授予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1年,剪纸艺人魏伊平拜到库淑兰门下,成为大师惟一的亲传女弟子。2004年12月19日,库淑兰病逝。库淑兰虽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美术教育,但她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对拼贴剪纸,不5 断的追求和探索,承载了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质朴与坚韧的精神,她的个人荣誉也更加肯定了她的艺术价值。生前曾担任过第二届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陕西省农民画协会理事。她的代表作品被法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收藏。1986年-1988年,其剪纸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和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争相收藏。1989年库淑兰用自己的创作赢来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有关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工作者前来考察、学习。1992年,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中她的剪纸获特别奖。1994年,作品获“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库淑兰剪纸个展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1996年,库淑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1997年,《剪花娘子库淑兰》(上、下册)编辑出版。同时,在台湾举办“库淑兰剪纸展览”。1997年11月,库淑兰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做剪纸表演和相关学术讲座活动。2004年12月19日,库淑兰去世,享年84岁。2005-2006年,库淑兰作品在巴尔的摩,美国民俗艺术博物馆展出。6 2.3库淑兰其作(1)剪花娘子(见图2-4)是以库淑兰本人为原形,自1985年后库淑兰从事一系列“剪花娘子”创作,把自己投入缤纷美满的理想世界。图2-4剪花娘子图2-5空空树剪花娘子的歌谣:“剪花娘子把言传,爬沟溜渠在外边。没有庙院实难堪,热里来了树梢钻,冷里来了烤暖暖1。进得库淑兰家里边,清清闲闲真好看,好似庙院把景观。叫来童子把花剪,把你的名誉往外传。人家剪的琴棋书画八宝如意,我剪花娘子铰的是红纸绿圈圈。”(2)空空树(见图2-5)(长78厘米宽54厘米)1988年作品空空树的歌谣:黑了明了,黑了明了,阴了晴了,吃了饱了,活了老了。正月里,三月中,我到菜园去壅葱,菜园有棵空空树,空空树2,树空空,空空树内一窝蜂,蜂螫我,我遮蜂,蜂把我螫哩虚腾腾3。1注:烤暖暖:晒太阳。注:2空空树:指古老的枯树3蜂将脑袋蛰的又种又大7 3、“色彩”“造型”“装饰性”“想象力”在库淑兰艺术剪纸中的体现库淑兰拼贴剪纸是中国民俗的奇葩,她的剪纸作品有着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饱满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3.1五行色的的视觉震撼库淑兰虽为普通妇女,却对色彩有极强的驾驭能力。色彩鲜艳丰富却不零乱,绚烂而明快,像珠宝般璀璨。中国绘画古称“丹青”,因为它所采用的颜料多为丹砂、石青、石绿之类矿物质,因而色彩艳丽沉稳,不易掉褪,而库淑兰剪纸的色彩,与之相比,也更为艳丽,饱满。“库淑兰体现的色彩确实在这方面非常绚丽非常缤纷。这样的色彩已经把民间的色彩观念整个做的很极致。中国民间的颜色它完全是一种内心状态,青赤黄白黑,这是和五行、和金木水火土紧密相连,两两对应,这样一种对应的关系,它实际上在民间各种各样的境况里渗透着,然后五行色通过内心的感悟,去体现这样的颜色。”——郭庆丰色彩的搭配,也是根据传统民间美术的五行色观,而不是根据固有色和条件色的规律。作品因而在形与色的创造上,置于自由随意的艺术境地。3.1.1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色彩探析她的颜色搭配是运用了传统的五行色,青、赤、黄、白、黑。五行色(木):绿。郁郁葱葱的树木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五行色(火):红。红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红色是民俗与文化的颜色。五行色(土):黄。黄色代表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黄色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五行色(金):白。“君子佩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佩玉为道德与修养的标志,“羊脂玉”更是玉中极品。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的象征。白色有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五行色(水):黑。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四合院民居的黑色,黑色具有朴素魅力。正是这些传统五行色的运用和巧妙搭配给人明亮与欢快的感觉。营造出鲜明的艺术效果。其特点大体分为4类。(见图3-1)(1)以五行色为主体库淑兰拼贴剪纸以青、赤、黄、白、黑等民间传统的五行色系为主体,来表现色彩缤纷,绚丽夺目的震撼视觉。(2)强烈对比的互补色8 在她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大红和大绿、明黄和艳紫、亮蓝和桔红等多种互补色的运用,甚至有蓝色的叶儿里点缀着桔红色的花,红色的花苞里镶嵌着蓝绿色的蕊。而这些极端互补色的巧妙运用,烘托出鲜明亮丽的色彩效果。图3-1丰富的色彩图3-2儿童喜欢的图案色彩(3)冷暖分明的渐变套色如暖色调里的红色,她通过深红、朱红、大红、和粉红到白等渐变色的使用,营造了色彩的层次。(4)颜色的堆叠呼应多容易杂乱,但库淑兰老人用自己超强的色彩驾驭能力,将颜色的堆叠呼应从而达到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而瑰丽多彩,鲜明亮丽,五彩缤纷,绚丽多姿,以及艳丽互补色的运用,如珠宝般夺目的视觉效果,都是儿童时期最喜欢的颜色。(见图3-2)3.1.2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色彩感触库淑兰对色彩的驾驭能力最是我们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深入总结、探讨的一个亮点。鲜明强烈的色彩对应和千变万化的装饰衬托,产生着强烈的喧嚣感和喜庆张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库淑兰剪纸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但凡见到她的巨幅作品的人,没有不被这种强烈、艳丽的色彩所打动、所感染的。原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先生称赞其为“繁而不乱、艳而不俗”。杨先让教授热情洋溢的9 赞扬道:“那五彩缤纷、充满欢乐气氛的、千姿百态的、美妙而神奇的剪纸作品……她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队伍中的佼佼者,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3.2独树一帜的造型3.2.1拙朴造型的古老溯源库淑兰作品既古老又创新。就古老一面来看,她的创作无论形式与内容都脱离不开传统民间文化。根据八十年代学者下乡寻根的结果,发现在偏僻山村,还保存着一些由妇女世代传承、与日常生活及生命礼俗密不可分的手艺项目,诸如剪纸、刺绣、面花、布贴花等技艺。由于传承紧密,有时村庄中一位未受过教育的农妇,手中制作出的剪纸或刺绣图样,竟能与当地出土的远古纹样、图案有惊人的类同性。这种活生生的当代民间艺术,居然能表现出史前图腾、远古以来的生殖及生命崇拜、历代流行纹饰及吉祥图样等,专家惊叹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把这种母女传承的民艺系统称作“母体文化”,是民族文化最深层的表现。而这些拙朴造型的溯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知、对神秘事物的崇拜、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创作出的民间造型精髓,通过“母体文化”千百年来的传承和演变而来。3.2.2造型特点及审美意义(1)造型符号的运用库淑兰的剪纸世界极为缤纷瑰丽,看每幅作品都像是很复杂,但若加以分析,则能发现作品大多由一些类似符号的基本纹样组合而成。这类纹饰,如圆点、太阳纹、梅花纹等,有些是单纯的几何造型符号,有些则具备渊源流长的文化象征意味。库淑兰使用纹样符号从事创作,有时将它们扩大成画面的主题结构,有时则担负画面各处散布的小装饰及描述功能,产生活泼跳跃的视觉变化。细观库淑兰的剪纸造型,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花枝、虫鱼,均以极其洗炼、单纯、开张、稳定的造型,作为主体造型符号。不追求动态的显示,也没有情节和表情的刻画,而以一种恒定性的观念型态造型符号,在其作品中反复运用,重复出现,仿佛没有休止。突出的强化了属于她自己造型语言。(见图3-3)(2)人物造型的特点就以剪花娘子的正面人物造型为例吧,她所创造的“剪花娘子”,既是库淑兰的心理偶像又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构图。这个艺术构图充分的标志着当地人朴素的审美观,也即“大脸盘高鼻梁,肤色白皙,眼睛大,眼黑多,口型小”的人是为美人。(见图3-4)10 库淑兰采用传统的对迭手法剪出极其稳定的宝葫芦形体,以求得端庄、稳定的姿态。面部是大大的眼睛,修长而又婉转的眉毛,桃形的鼻子和半月牙形的嘴巴,五官部位紧凑在一起体现面部的饱满与圆润。到处都是这样唯一的处理手法,不分男女老幼,其差异往往要在头饰和服装上去分辨。因此,这一造型的确定,也就标明了她只属于库淑兰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图3-3反复运用的花朵和人物图3-4剪花娘子造型郭庆丰:“剪花娘子,不管她是坐着,还是站着,她里面都有一个基本的构架,构成方式是天地人,三者的构成方式,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三种境界、三个关系,组合在一起,天人合一的方式,具体到剪花娘子,她都是基本的骨架相同。当然,库淑兰能用她自己的方式,跟她自己的经历融合在一起、自身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跟这个符号融为一体,跟大自然就赋予了她个人的色彩。”(见图3-5)图3-5剪花娘子和各种造型11 库淑兰的剪纸创作,其物体的造型都是民间的意念造型。和当今流行的日韩细致入微的动漫造型大不相同,但单纯,质朴,稚拙的意念形态却是那么形象,仿佛注入了生命和灵魂。这更符合了儿童对事物概括化认知的心理特征。3.3华丽饱满的装饰3.3.1库淑兰拼贴剪纸的构图特点她的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明快,画面给人一种满满当当的视觉效果。在民间剪纸承传和流变中,库淑兰继承和发扬的依然是传统的二维空间的平面构图。接受的是“母体文化”耳濡目染、口授心传的承传方式。因此,在她的脑海里,现代人的那套透视学原理、时空观念,甚至近大远小法、几何造型规律等等,一概没有。带给我们的是奇特构思、饱满构图,以及色彩的搭配与构图组合都十分独到。这样就形成了她既丰满鲜丽,又明快烂漫的构图风格。3.3.2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装饰元素她的“剪帖画”工艺极其复杂,其特点是用多色纸拼贴成画,她采用的是套色剪纸分层粘贴的手法。画面上一切围绕主体展开,既先给主体形象一个大的色块,再在上边做小纹样,而小纹样是能够独立存在的(见图3-6),尤其是那些多种多样小圆点纹样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点、线、面的交互辉映,而且,通过一层层各具形态的小花朵等纹饰的精心组合,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从而使人感到趣味无穷。同时,库淑兰的花枝多采用对迭手法,形成了中轴线对称形向外扩张的鹿头纹样,而饰以基本对应的花朵,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繁茂不息生命之树的丰富联想。(见图3-7)图3-6独立的装饰纹样图3-7装饰性的画面效果12 在装饰色彩的种类上,她有点近乎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有时甚至将废报纸、金属纸和印刷品的花炕围纸也用进自己的作品之中,然而,这样做却远远超出了用完整纸张或布料所达不到的艺术创造。或许这就是一种能耐,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潜能。库淑兰将布制作工艺和刺绣工艺上的一系列特点集中地反映在自己拼贴剪纸艺术之中,使色与色的搭配、衬托、过渡以及呼应等关系,得到完美的体现。正好是表现民间“神秘文化”的一种十分恰当的艺术语言,既那种呈现圣洁灵光,“繁而不乱,艳而不俗”的民间本源语言。3.3.3库淑兰拼贴剪纸作品的装饰性意义及精神内涵虽然库淑兰老人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美学教育,但她的作品无一不秉承了装饰美学的规律和构图,又溶入了她绝顶的天赋和创造思维,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造就了中国瑰丽的民间遗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民间剪纸,而是通过剪纸获得了生命底色和宗教情绪的合而归一。库淑兰的艺术主题以其生命历程为蓝本,用丰富而独特的剪纸语言来记录从生到死的生命体验。“生命在现实中历经困顿之后要在另一境界中寻求寄托的法则,同样重复在库淑兰身上。她的艺术中所表达的人本精神与宗教情绪,凝结了她青年时代的梦幻、中年的艰辛,以及她独具的思维方式”(梁澄清语)。3.4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3.4.1童话般视觉图形表现库淑兰拼贴剪纸艺术从色彩、造型、装饰、想象力以至时空跨度、跳跃幅度等的变化,都是比较大的,所以达到的成就也是空前的。这一方面客观地反映了她一生复杂多变的创作心境,另一方面显出她聪颖、活泼的艺术个性,以及那由于执著追求而展露的巧思与灵性。从她斑斓的色彩和独特造型的作品中,透者着充满童趣的灵性与童话般的想象力。(见图3-8、3-9)在她的“石榴树树开开花”4中果、枝、花平面摊开,互补遮挡,全面呈现,缤纷硕大的果实,炫丽夺目的色彩,整幅画面如童话般瑰丽,如同置身童话的殿堂之中,在画面中我们似乎感受到孩提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和憧憬。注:4“石榴树,树开开花”长108厘米,宽78厘米1988年创作13 5以及树下偷果的动物,和吵着要出家的女孩,这样巧妙的构思,童趣的想象力,让人忍俊不禁,可爱至极。图3-8石榴树图3-9石榴树树开开花3.4.2展开丰富联想的童趣题材库淑兰的剪纸基本上是反映乡村生活,向往童年情趣的作品,这是她区别于一般剪纸妇女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库淑兰的想象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她的作品不拘泥固有的章程,有她自己的读解和创造,就连一个鸡的纹样图(见图3-10)表现都让人展开联想,一只公鸡口叼蝎子,母鸡带领着小鸡欢快的吃米等,好一翻别开声面的生活气象。图3-10鸡的纹样图5“石榴树,树开开花”讲了一个女孩想进庙出家,嫂嫂、大娘都来劝阻的故事14 在《采花调》和《玩灯歌》是一组采用民间春节、元宵节等中国民间习俗的剪贴作品,前者以此来启迪心灵早已飞腾起来的花的天地。后者通过对玩灯儿童的表现,传递着美好生活的乐趣,寄托着新生命的情和爱。剪纸《大麦磨成面》、《绣姑娘》以及《婆婆给你说个经》等,均以童谣儿歌的风趣幽默之感,进而引发出画面奇异,斑斓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出一片天真烂漫的童话世界。出自怀旧心境而创作的剪纸《拍皮球》和《狮子娃6》,是库淑兰追怀童年的代表篇章。画面上那高高低低蹦跳的皮球进入蓝筐内。篮球以及孩子们推滚的铁环,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玩乐情景。另外,库淑兰还经常借用民间歌谣的娱乐性,挑逗性甚或是揶揄情调组成的画面,从而体现一种逗乐和捉弄的情趣。例如歌谣:“狮子娃,面貌恶,塌塌鼻子深眼窝。帽盖子一揭臭虱窝,捶头子就象二钵钵”这是民间用来取笑相貌恶憨,不讲卫生的男孩子的小料,而作者却剪出一个神情可掬的民间玩具狮子形象,别具一番情态。3.4.3富有童趣的想象力对儿童插画的借鉴意义我们需要想象力,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愈加显得弥住可贵。有了出色的想象我们才能创造和创新。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形象的创造。想象力是民间美术造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摆脱客观事物的束缚,通过艺术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人的创造性思维。而当今的儿童插画创作,我们也需要这样充满童趣的想象力。在儿童插画的创作中如何发挥想象力,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许多手法都是我们灵感的来源。儿童插画的创作可以利用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装饰、想象力等思维方式,海阔天空、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限制任意发挥想象,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符合儿童插画创作的特点。以及那种随心所欲的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的手法,也可以使儿童插画更具想象力。6注狮子音译虱子15 4、以中国民俗风格表现儿童插画的研究基础4.1插画的定义插画辞海中的解释是指插于书刊中的图画。从它的发展起源来看最早叫做插图(illustration)。在西方,illustration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的图象,我们也沿用到了今天。4.2儿童插画的起源西方最早的儿童读物插画是1580年在法兰克福出版的由乔斯特·阿曼(JostAmman,1539-1591)为{KunsttmdLehrbtlchlein)创作的木刻版画插画。19世纪,随着彩色印刷的发展,儿童读物插画进入了真正的繁荣期。在我国,儿童插画从“五四”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开始萌芽,1922年《儿童世界》的创办被视为我国插画书的开端。4.3儿童插画的研究意义插画在儿童读物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童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在他们的阅读中,插画显得尤其重要。优秀的儿童插画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鲜艳、亮丽的色彩,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书上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儿童的审美趣味,共且能够增加儿童读物的趣味性和娱乐性。1900年前后,德国的教育家就已经认识到,如何通过儿童图画书使儿童从读物中得到娱乐以及认知这是儿童读物对插画最基础的需求。4.4儿童插话画的现状与建议随着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以及越来越多儿童读物的出版,儿童插画的创作也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伴随着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不仅内容一般,而且国内儿童插画缺乏民族文化语言特色,一股脑儿的“山寨”,置品位、风格、本民族语言而不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关注。第一,儿童各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不同,因而儿童插画创作也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例如在一些低幼儿童读物的插画中,形象的描绘过于写实,色彩不够鲜亮;而在一些中学教材的插画中,有些形象又描绘得过于幼稚、朦胧。根据儿童年龄不同,心理阶段的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他们所阅读的儿童读物的插画无论在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应该有所不同。16 第二,儿童插画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很少,需要真正能令儿童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许多儿童读物中的插画经常会出现形象成人化、童趣不足、色彩搭配不够美观、表现手法陈旧等问题。因此象孙悟空、哪吒、阿凡提、葫芦娃、黑猫警长等这些深受几代小朋友喜欢的形象显得凤毛麟角。第三,儿童插画中不要存在大量怪异、不健康的内容。儿童插画应该给孩子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孩子在美好与快乐中健康成长。因此儿童插画的创作应注重画面题材的选择,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引导儿童。第四,多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儿童插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虽然这个口号在设计界喊了许多年,但却没有真正贯彻到儿童插画的创作中。以至于儿童读物插画中大面积充斥着日本、欧美风格的插画形象,中国儿童插画的创作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性。以上就是我国儿童插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和建议。不好的插画不但会影响儿童的阅读兴趣,甚至会产生歧义和负面影响,对儿童身心成长不利,片面地模仿外国插画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使得我国的儿童插画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民族的一些优秀的美术表现手法不能得以发挥。在为儿童画插画时,不仅要真正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兴趣、心理特点、爱好,还要对他们怀有一份爱心,并且在借鉴外来儿童插画表现形式的同时不丢弃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借鉴本民族文化的表现语言,以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儿童插画作品来。民间美术被许多艺术家看作是美术创作的第二源泉。同样,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给儿童插画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如我国漫画家柯明、缪印堂、等都把民间美术手法运用到儿童读物的插画创作中,画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民间美术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体现中国民族性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同时,民间美术的许多表现手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偏爱特点,许多民间美术作品中所散发出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都恰恰是儿童插画所应该具备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民间美术的表现语言中吸取一些灵感,来丰富我国的儿童插画创作。17 5、“色彩”“造型”“装饰性”“想象力”在儿童插花中的表现性5.1民俗色彩对儿童插画的帮助(1)鲜艳色彩对儿童的影响。慕尼黑心理试验中心的一项研究资料指出:“颜色对儿童精神状态的影响特别显著,甚至适当的颜色刺激,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商。”他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让一组儿童生活在淡蓝、明黄、草绿、橙红色的房间里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些儿童智商普遍提高;而另一组儿童生活在黑、暗红、白等颜色的房间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些儿童的智商有下降的迹象。对于这种智商增降情形,我们可以这么解释:生活在明亮高彩的环境中,幼儿情绪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愉悦、开朗,所以学习能力也随着增进,相反地,生活在色彩黯淡的色彩环境中,容易使人疲惫、焦躁,因此也让幼儿学习能力降低。(2)年龄与色彩的认知婴幼儿都喜欢看色彩鲜艳的东西,尤其是喜欢红、黄、绿等纯正的颜色,因此婴幼儿的玩具多半是明亮而高彩的,而且不论男孩或女孩,都喜欢纯正亮丽的色彩。根据调查,一般来说,0~6岁儿童被称为学龄前儿童,他们通过色彩、形状、声音等感官的刺激直观地感知世界,在他们眼里,没有流行的色彩,只要是对比反差大、明丽、鲜艳的纯色都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3~5岁的幼儿,不论男孩、女孩排行前四名的颜色,顺序分别为红、黄、蓝、绿等纯色色彩,而稍微大一点安静型的孩子,则喜欢的颜色和顺序会有些改变,改为喜欢蓝、红、绿、黑等纯色色彩。(3)民间艺术色彩的分析研究民间艺术色彩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通过民间彩绘泥塑的带领人---胡深先生的作品(见图5-1)分析研究中国民间传统色彩的运用。这件作品规格大约为90乘60厘米,在胡老先生自己的作品中已是上上品。无论是造型或是色彩都是最具有传统代表性的,下面是从这件典型作品中总结出来的色彩值。(见图5-2)我们通过这些民俗色彩的研究分析,可以借鉴到儿童插画的创作中,进而丰富到设计的各个领域。由于媒体转换的误差以及个体间的差异,加上泥塑作品的随意性的特点,使得其标准色彩值误差较大,为了方便识别,把其色彩值总结为下(见图5-3)18 31.11.32.41.12.33.21.34.22.42.23.43.24.35.13.36.14.37.25.44.26.38.45.27.39.15.46.16.310.28.29.47.17.48.210.49.311.211.18.312.19.212.313.110.410.411.213.214.111.314.215.图5-1民间艺术----凤翔泥塑色彩分析色彩CMYKRGB大红51009502103015绿80258552013075桃红59010022550155黄101590021019565图5-3标准色彩示意图19 传统色彩的的数值分析图如下(参照图5-1):大红CMYKRGB黄CMYKRGB1.179894020037214.11616900196188611.26999501961554.21116880211193651.329995021624134.31424920199175501.409995024337324.41116900209193561.549895021036174.51020930211186441.619995023034214.687840226218751.769995020235114.71012880215202631.819995022630214.8915780219198891.979995019625184.91218870207187661.179995019725144.10711800225207841.11119995017920184.11112590020717455平均5999502092917平均111687021119364桃红CMYKRGB绿CMYKRGB3.11396220187321172.182208708132773.269660209381282.2749750311531023.359650211301302.386318728115733.4108820231701802.491439611691493.5791240255541852.585259114124693.649080240591662.689369540106563.788960241671842.775878020155993.8397160218261232.8822696139123543.9291220251501602.9656720601641103.10591150241521702.10761876037138953.11590160246551722.11802183028133843.1249550218381372.12802184024132823.1359370226481532.13791785025138823.1499170204571302.149037965010352平均692120227481532.1587369231510863图5-2传统色彩的的数值分析平均8124862201287620 (4)库淑兰色彩的特点库淑兰的色彩大胆自由,不受事物的固有色局限,而是强调颜色的厚重和鲜亮,画面的色彩非常饱和,画中几乎包罗了色彩的原色和间色,完全不同于抄写自然光色的绘画,画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她的用色由于材料和技术上的限制,色彩的数量虽然是有限的,但画面的效果却是绚烂丰富的。在有限的色彩数量中,多用纯色和对比色,如红绿搭配、黄紫搭配和蓝橙搭配等,同时还特别讲究色彩上的明度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色彩冷暖对比以及色彩在构图和面积上的比例搭配等,非常强调色彩的特有张力、表现性,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5)“上色”与“下色”色彩从明度上有明亮和深沉的感觉,也就是说有的颜色会给人鲜明的感觉,而有的颜色会给人深沉厚重的的感觉。库淑兰把明亮的色彩称为“上色”深沉的颜色称为“下色”,在彩度低“下色”的烘托下,高彩色耀目生辉。(6)“喜形于色”民间美术中的喜乐、吉祥是永恒的主题,自然也渗透到着色用色方面,要求形象的设色实现这种美好的用意。人们在艺术造型的用色中,素有“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配绿,看不够”;“红和黄,喜煞娘”;“粉配黄,胜增光”;“红靠黄,亮晃晃”等设色画诀。来表现各类喜庆、吉祥的题材,给人吉祥、喜乐、希望、生命力、繁荣等被象征的意义当这些鲜亮的色彩像民间年画一样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时。会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带给他们快乐的感觉。因此在儿童插画的用色中,我们应该多借助库淑兰色彩中的那些鲜艳、明亮、纯正的色彩来表现美好画面,大胆使用那些能让儿童感觉幸福、快乐的色彩,为儿童搭建一个个属于他们的精神乐园。综上所述儿童喜欢的色彩以鲜艳、明亮、愉悦为选择方向。五彩斑斓的颜色不仅适合儿童天真的心理,而且鲜艳的色彩在其中会洋溢起希望与生机。而库淑兰剪纸的缤纷颜色恰恰符合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把库淑兰拼贴剪纸的色彩以及运用规律借鉴到儿童插画图案中,既满足了儿童对绚丽色彩的需求,又传承了中国瑰丽的民俗文化。5.2特色造型在儿童读物中的作用库淑兰拼贴剪纸中蕴涵着大量儿童插画创作所倡导的元素,如不求真实的简化、抽象、意念性的造型,正符合儿童对图画的审美偏爱特点。又恰恰迎合了儿童插画所追求21 的童趣、稚拙的风格。库淑兰有自己的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她塑造的形象变形性很大,敢于大胆的夸张这些造型特点也正是儿童插画创作时所应具备的。(1)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题材库淑兰的造型题材主要来源与民间,及对生活的感知。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从人类文明的开始,民间就产生了许多有关神话和英雄题材的传说故事,而这些故事通过民间美术画面,进而形象化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像“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如河南淮阳的民间泥塑造型是来自于神话典籍《山海经》里奇诡怪诞的动物形象,从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到景观、服饰、道具形象,每种艺术形式都能在民间艺术中有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素材,使民间美术在造型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2)造型中的想象力库淑兰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符合审美规律的表现。这些具有想象力的造型多是通过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库淑兰作品中往往把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大、变形,使其视觉感受更加直观,它与西方造型概念是不同的。“夸张”是不改变物象基本固有的特征为前提,甚至是为了强化表现这种固有的特征。但是“变形”则反之,以舍弃、改变事物的固有特征为前提,有时甚至可取“随心所欲”的态度。在这些看似“漫不经心”或“即兴发挥”的创作中,其实蕴涵了库淑兰丰富的想象力。为当今儿童插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儿童插画设计上要尽量去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描绘,把形象设计得更稚拙可爱。也就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喜欢。(3)造型的装饰化表现任何造型艺术,从形体的角度看,都是点、线、面的构成。库淑兰在造型上不仅使用点、线、面的运用,而且通过精美纹样和一层层各具形态的小花朵等精心刻划,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性与厚重感。从而使人感到充实新鲜,趣味无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显示出明显的装饰性效果。(4)儿童的心理与兴趣要创作出让儿童感兴趣的插画作品,就必须要熟悉所画的对象,熟悉和热爱儿童的生活。儿童有自己的审美偏爱,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看他们所看的,画他们所喜欢的。发现孩子眼中的不同特点和性格,并借以恰当的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儿童插画中。22 5.3装饰性对儿童审美的教育性(1)色彩库淑兰的画面色彩极具装饰性,和强烈的审美观。在儿童插画中运用这样的手法,可以使画面充满奇幻瑰丽的视觉效果。在库淑兰的装饰色彩中运用了刺绣工艺上的一系列色彩特点,使色与色的搭配、衬托、过渡以及呼应等关系,达到了一种绚丽的装饰风格。在对民间年画、寺庙中的精雕细刻的佛龛和绣工华丽的锦帷、绣片、彩绘壁画等装饰性色彩和搭配也进行了吸收。在她的画面里体现出了神秘的、传统的民俗装饰性。把这些装饰风格和美学通过巧妙的设计,运用到儿童插画中,可以提高儿童对画面的兴趣和从小培养其审美意识,从而无形中也加强了儿童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识。(2)构图她的构图繁实而又单纯明快,画面给人一种满满当当的视觉效果。色彩的搭配与构图组合都十分独到。这样就形成了她既丰满鲜丽,又明快烂漫的风格。也许受到民间剪纸的影响,她的构图多以对称方式为主,然后在其基础上开枝散叶,把画面装扮的热闹而又饱满。格子组合式(见图5-4)的构图也是她作品中的另一个特点,像今天漫画构图中的分格漫画一样,每个格子都有她的表现语言。更彰显了画面语言的丰富性。(3)装饰作为一种装饰手段,独立纹样在民间美术作品中运用得比较多。虽然只是一个单纯的纹样,却能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而独立纹样的反复运用会使画面呈现出,丰富性和秩序性。图5-1格子组合式的构图23 独立纹样以点的状态存在形式较多。常见的有纯圆点、梅花点、太阳点、菊花点、石榴点、鼠瓜点、瓜子点、三角点、刺松点、小方点、星点、菱角点、半月点、鱼鳞点、葡萄点、柳叶点、桃子点、葫芦点等等。这些多种形态的点,既能独立成为一些简单、细小的形象,又能组织成为更复杂更宏大的形象线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对角线、交叉线、转折线、弧线、波形线、飘带式曲线、旋涡纹曲线,以及各种组合形式的线,如网式交织线、经纬交织线、光芒线、发射线、梳式集合线或叠线、渐密或渐细的音纹线、盘长式花纹线等等都有出现。添了画面的美感和喜人情趣。5.4想象力在儿童插画中的重要性在儿童插画的创作中如何发挥想象力,库淑兰艺术作品中的许多手法都是我们灵感的来源。儿童插画创作者可以利用她的造型思维方式,海阔天空、自由自在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发挥想象,这种思维方式非常符合儿童插画创作的特点。同时运用夸张、拟人、象征、比喻的手法,也可以使儿童插画更具想象力。(1)寓教于乐启迪智力与想象优秀的儿童插画能寓教于乐,启发儿童的智力,让他们逐步的认识,了解世界。通过画面的巧妙设计,可以启发儿童明白一个道理,了解一个知识。如插画《“阿嚏”跑了》(见图5-5《婴儿世界》)是让幼儿了解一个感冒病毒传播的有趣小故事。在故事插画中,作者用了一团团变化不规则的形状,飞到一个个小动物身边去,去表示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感冒病毒传播的过程。通过画面让儿童自身产生联想,从而形象的向儿童阐述了一个科学知识。5-2“阿嚏”跑了5-3老鼠嫁女此外,还可以表现一些教育性质的画面,让孩子们自觉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24 7不对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库淑兰作品《狮子娃》中,通过揶揄长虱子的小朋友,来教育儿童要讲卫生目的。还有作品《我一家三口才团圆》来教育孩子们要孝敬父母。等此类的作品,寓理其画中,让儿童从中自己悟到道理。(2)夸张、比喻、拟人手法的应用象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可以使儿童插画的造型更加具有想象力。比如小朋友们喜欢的哪吒,就是被想象成从莲花中诞生的,代表圣洁、善良、智勇的化身。还有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他被赋予了人性,却又能上天入地、排除万难。是被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化身。他们的造型充满了想象力,不仅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同时也使一些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图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便于儿童理解的同时让孩子们产生联想。在民间艺人眼里,天地万物,不论花草树木禽兽鱼虫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通人性的,(见图5-6老鼠嫁女)都是他们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孩子们也一样,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多变,把周围的世界当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王国。在为儿童创作插画时,我们要大胆运用民间美术充满童趣带有拟人、比喻的想象力,利用各种表现手法让一切变得鲜活起来,面包娃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小动物一起开音乐会、能满足任何愿望的宝葫芦……这样的想象让万物都有了生命。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利用象征、拟人和比喻等表现手法使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小朋友们面前让他们感受到了插画带来的快乐,启迪他们的智力。7注见注释625 6、库淑兰艺术剪纸对当代儿童插画的影响及运用6.1西方儿童插画现状与特点欧美应该是儿童插画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从事插画职业的艺术家数不胜数,他们带给儿童插画的作品是深刻、随意、大气、独特创意、而与心俱来的童心并不会有衰退。具有新想法和新表现形式的艺术家不断从艺术学校中涌现,这些插画家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创意巧妙,风格也尽可能地不受限制。很多综合性的大学都开有儿童插画相关课程。例如英国牛津大学就有儿童插画艺术专业的硕士课程。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德国为中心向外辐射东欧国家的作品特别令人称赞,波兰值得关注,他们的儿童书籍一直保持着富有传统色彩的设计。在北欧国家,无论是文字还是插画,还保持着俏皮离奇的形式。丹麦的儿童书籍中几乎看不到死亡和性等不健康的题材,他们的插画总是极富原创性和民族性。俄罗斯这个一向以文学和艺术著称的辽阔国家也有着把欧洲文化和本民族传统结合完好的特色插画风格。而东欧一些国家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这个体现在他们的儿童插画中,并带到世界各地。儿童插画在欧洲发展的如此成熟,一切相应的工作都会与一起配合并完善。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常常会安排各种书展,让孩子们与他们喜爱的童书作者,插画家们见面的活动。法国童书插画的微妙语言和配套服务使他们显得独一无二,深受孩子们的倾爱。奥地利艺术家利贝斯.茨威格就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插画之一。她的作品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明暗调子及欧洲趣味的视觉语言结合在一起,在阐述民间传说方面尤为出色。她的作品总是令人惊讶,令人着迷,并且超前。她将非凡的技法,洞察力和极佳的幽默感等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贝斯.茨威格几乎获得了一个插画家获得的所有奖项。总之西方儿童插画发展的比较成熟,除了有着完善的体系,而且站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不但可以运用千百年来沉积的民俗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和创新,而且能更好的把本国的文化传给孩子们,走向世界。6.2中国儿童插画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呼唤民间美术的创作思维、设计手法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间美术的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内涵深厚、历史悠久,贮存了珍贵的知识、情感,蕴涵了中华民族在设计和审美上最本原有的精神。民间美术所散发的,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非常符合儿童插画的特点,对其创作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性。26 将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方面的一些表现手法运用到儿童插画的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儿童插画创作的手法并使我国儿童插画更具民族特色。而且使我国的儿童插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的同时又具有民族特色,真正发挥儿童插画作为审美对象和文化资源的双重作用。当然这种运用,不是把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造型和色彩直接移植到儿童插画中去,而是需要我们取之精华,从中找出真正适合儿童插画创作的部分,挖掘出其蕴涵的深层语言,真正创作出为中国儿童甚至是全世界儿童认可喜爱的插画作品来。6.3民俗儿童插画的自我实践创作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儿童插画,很早就提出过这个口号。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如图6-1)、高马得(如图6-2)柯明、等老一辈艺术家就为我们创做过一批优秀的儿童插画。缪印堂著名漫画家,被誉为“科普漫画第一人”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中国漫画最高奖“金猴奖”、全国美展“银牌”。高马得以画戏曲人物闻名,他把漫画艺术表现上的夸张特点和中国画技巧结合起来,并借鉴了中国京剧艺术的程式,随意点染,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插画风格。所绘人物以生动多趣见长。其彩墨连环画《宝葫芦》《三借芭蕉扇》《东郭先生》《牛郎织女》由外文出版社以美、法、德、日文出版。五十年代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漫画作品,如《鬼趣图》、《郭列仙酒粹》、《民间卦签》等多组作品,获93年漫画“金猴奖”。图6-1缪印堂图6-2高马得这些优秀的老一辈漫画家,始终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为路线,做出了深受我国甚至世界儿童喜爱的儿童插画作品,我们应该将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并发扬广大。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插画作品影响着下一代,并把中国文化传承下去。秉承着提高民俗儿童插画品质,扬民族文化之气,以民俗文化融入到儿童插画为目27 标。将库淑兰的拼贴剪纸艺术借鉴到儿童插画创作之中,在创作中把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为设计理念,创作出一系列以民俗为主题风格的儿童插画。在创作中运用了以下借鉴、继承、创新。(1)民俗标准色彩的借鉴虽然库淑兰的拼贴剪纸,色彩缤纷瑰丽,但其纯正的主体色彩,才是色彩剪纸中的本源,为了继承库淑兰纯正的剪纸色彩,以防媒体转换的误差以及个体间的差异,为了方便标准色彩识别,把其色彩值总结为下(见图6-3)色彩CMYKRGB大红51009502103015绿80258552013075桃红59010022550155黄101590021019565图6-3标准色彩示意图(2)民俗造型、构图的继承和创新库淑兰拼贴剪纸中的人物造型华美(如图2-4),其构图也是典型的“天地人,三者的构成方式”,天地人: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天人合一的方式,虽然拙朴,但庄重有余,童趣不足。因而在继承拼贴剪纸中造型的基础上,我加以创新改革,把之前拘谨的人物动作形象,设计的更加舒展、灵活,加上稚朴可爱的人物表情(如图6-4)。在构图上也打破了库淑兰的拼贴剪纸中传统的构图,而是用有现代设计感的儿童插画构图方式(如图6-5、6、7、8),将作品设计的更加贴近童心、充满童趣,作品拿到幼儿园,让孩子们观看,得到他们的喜欢和认可。图6-4儿童人物形象28 图6-5除夕迎春图6-6元宵花灯图6-7端午龙舟图6-8中秋望月(3)想象力的继承与运用想象力是创作儿童插画必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在这组插画作品创作中,充分运用29 想象力,如(如图6-5)除夕迎春中把舞狮、炮仗、在绚丽夜空的衬托下喜庆热闹。小孩子围在长辈身旁似乎在讨要压岁钱,在画面右下角,有鱼儿欢快的跃出水面,启发着孩子们“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在(如图6-8)中秋望月中,一家人团圆在一起,看着圆月,在月亮里有玉杵药,启发孩子们嫦娥奔月的传说,硕大的石榴和中秋吻合,等每幅画面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使画面即有美丽的画面效果,还启迪着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滋润着童心。这一系列以民俗为主题风格的儿童插画。主要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线。如“除夕迎春”(如图6-5)“元宵花灯”(如图6-6)“端午龙舟”(如图6-7)“中秋望月”(如图6-8)等中国传统节日。在这组插画作品创作中,我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孩子们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习俗,在创作手法上我以孩子们喜爱的绚丽色彩和民俗色彩相结合,满足孩子们对丰富色彩的需求,在构图造型中,我借鉴了库淑兰的剪纸艺术中拙朴的人物造型,并加以变换,更符合了孩子们的审美要求。整个作品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民俗文化中的构图、造型和色彩,以儿童插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把具有中国民俗特色的儿童插画发扬光大。通过将民间艺术与儿童插画的设计语言进行组合,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习俗的认知。孩子们得到读书看图的情趣,审美意识的提高和宏扬中国民间文化。对发展现代艺术设计也起着重要的帮助。30 7、结论总的来说,库淑兰拼贴剪纸有着炫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它所体现出来的许多创作特点与儿童插画的创作要求是非常相符的,迎合了儿童心理特点和审美偏爱。二者的共通性启示我们,要创作出更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受到儿童喜爱的插画,并使我国的儿童插画具有更多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我们可以尝试着将一些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运用到儿童插画创作中。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中保留最完整的一部分,这些世代相传的“母体文化”艺术形式,积淀了百姓的文化心态与最本原的审美观念。儿童插画创作可以从民间美术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运用民间艺术中优秀的表现语言,将会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很大的损失,对儿童插画的创作也是如此。民间艺术最富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最能唤起人们的民族情感。把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些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等表现手法运用到儿童插画创作中,可以使民间美术的美在儿童插画中得到展现,民族精神在儿童插画中得以颂扬,这对培养承传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文明的一代新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如果能把民间美术的一些表现语言恰当巧妙地运用到儿童插画中去,儿童在阅读插画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美,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儿童表现美与创造美的强烈愿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儿童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把握美的规律,提高审美的能力,对传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探索如何在儿童插画中灵活地运用民间美术语言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在儿童插画创作中,怎样把民间艺术巧妙的融合进去,国画大师李可染有这样一句话:“以最大的功夫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儿童插画创作者深思。这是一种境界,“打进去”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需要我们深入的探研课题,研究创作发展思路,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机械仿照民间艺术家的表现语言去套用儿童插画,孩子们也不会喜欢,应深入的研究两者更好的融合方式。而“打出来”这相当于研究过程,通过了解和探研慢慢琢磨出一套合理的创作思路,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囫囵吞枣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细细咀嚼后才可能很好的消化。只有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研究学习民间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精华,用以充实儿童插画的创作并使其展现出新的生机。我们把库淑兰艺术作品中绚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装饰风格、充满童趣的艺术想象力这些背后隐藏的创作理念和蕴涵的本质精神挖掘出来,将民间美术与儿童插画的设计语言进行31 组合,才能真正丰富我国的儿童插画创作,使我国的儿童插画创作真正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32 参考文献1.《剪花娘子库淑兰》,(上、下册)上海文章出版社编辑出版2009年2.《库淑兰剪花娘子传奇》,文为群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3.《英国儿童读物插画完全教程》,【英】马丁·萨利斯伯瑞著,谢冬梅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4.《儿童文学概论》,王兆彤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12月5.《儿童文学教程》,浦漫汀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6.《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张奇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7.《民间美术造型语言独特的真实性》,范涛著,美与时代,2007年07下8.《质朴纯情天真烂漫——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在儿童插图中的运用》王淼著,20089.《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4月10.《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内蕴的融合》,李立芳著,2002年10期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林琳朱家雄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2.《美的符号——论绘画的形式问题》,徐书城著,文艺研究,1991年13.《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唐家路著,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4.《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毛铭三著,新闻与写作,1995年15.《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胡潇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5月其他参考文献:16.《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杨景芝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17.《我的漫画生活——缪印堂》,缪印堂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2月18.《我的漫画生活——张乐平》,张乐平著,中国旅游山版社,2007年1月19.《老漫画》,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7月20.《儿童插画创作中媒质与材料的继续实践》,张婷著,2007年21.《插图设计艺术》,孙德珊吴冠英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年12月22.《动画造型设计》,吴冠英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23.《插图设计》,蒋啸镝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24.《儿童文学创作论》,王瑞祥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25.《民间剪纸》,许之敏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6.《中国乡土艺术》,新世界出版社,2000年1月27.《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3 发表的学术论文█《从二维动画看二十世纪中国动画的发展》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月9刊█《中国儿童插画在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借鉴-----库淑兰剪纸造型》发表于《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月3刊█《中国民俗拼贴剪纸其色彩的运用对儿童插画的借鉴与影响》发表于《华章》2010年月4刊34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35 致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高晋民教授,本篇论文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治学严谨、敬业奉献,求真务实,他对专业的执着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让我在研学之路上充满斗志。导师事必躬亲,办事高效又平易近人,他对事物客观灵活的认知和对人生积极进取的理念始终教育着我,让我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充满希望.高晋民老师不仅是我的学业导师,也是我的事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再次诚挚感谢导师给予我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在三年的学习中感谢任志宏、黄向东、等多位老师对我学业和事业的帮助,他们在开题和中期检查时给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同时感谢我的朋友马岚等也予以我不少启发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这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使我能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设计专业中。朱羚玮2010年3月于西安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