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5 KB
- 2022-06-16 15:13: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教材解读《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中的课文。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很不普通,她有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大家赞不绝口;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间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姥姥也很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1、姥姥的形象初读课文,姥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剪纸技艺高超,与外孙的感情十分深厚。深读课文发现,姥姥虽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老人,但她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爱的“艺术家”。因为心中有爱,姥姥待人热情,心地善良,有求必应,给乡亲们剪纸,需要什么就剪什么,不知不觉中美化了乡村人的生活,她是美的使者;因为心中有爱,她给自己的外孙剪纸,剪老牛、剪兔子,用剪纸拴住了调皮外孙的心,没有打,没有骂,不知不觉中让“我”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中逐渐长大,她是爱的化身。2、姥姥与剪纸剪纸在姥姥眼里并不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文中对剪纸作品的描述实际上是表现了姥姥的精神世界。姥姥不会骄傲于自己的剪纸绝活,因为姥姥与剪纸已融为一体。3、课文线索
本文有两条线索,“剪纸”是一条明线,贯穿于课文始终;“我”在剪纸生活中的成长是一条暗线,“从小→从那时候起→上学了越走越远”,“我”对剪纸越来越喜欢,对姥姥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课文中“我”的视角也一直贯穿课文始终。姚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