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2-06-16 15:10:22 发布

剪纸的花样与方法论文.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剪纸的花样与方法呼图壁县第二小学努尔比亚我在各种剪纸创造艺术形式,有各自独具的,不为别种艺术形式所能取代的独特表现力和形式美感。版画是这样,中国画是这样,油画是这样,剪纸艺术也是这样。它因此获得了在艺术之林独立存在的价值。所谓剪纸,顾名思义,一把小剪,几张纸片,基本造型手段不过是在一张平平的薄纸上剪出种种形状,其形式的制约性很大,不可能象绘画那样,可以运用笔的抑扬顿挫,墨与色的无穷变化,把物象的体积质感,浓淡虚实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艺术形式的特色通常恰好蕴藏在工具性能的局限性中,从“特性”中生发出特长来。单色剪纸与黑白木刻有些类似之处,比如,都是从单一底色中镂去不同形式的空白,区别在于,木刻刀铲去木版的局部表层,余下部分(阳线)仍牢牢的生根于木版上,它的点、线、面可断可连,可聚可散,随意分布在画面上的任何位置,而剪纸所用的薄纸,性娇柔,易起皱,易断损,剪完后要“提的起,贴的上”,线与线(阳线)必须相连交织而成一体,只有剪去的部分(阴线)才是互相隔断的。研究过民间剪纸的人几乎都认识到这一点。“剪纸的花样必须使纸条互相连接,没有断笔,所以构图和造型都需要单纯,切记过于纤细琐碎,不然,剪下来的花样即使没有破烂,也很难把它贴到窗纸上。”“如果把民间蓝印花布和剪纸互相比较研究,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特点,蓝印花布的线和面不许隔断,断的越短越好,否则即不适宜于印染,而剪纸的线(指阳线,例如红色剪纸上的红线条)和面,则必要相连,连的越紧越妙(里面的阴线则许断,不能相连)。否则剪纸就有变成“一盘沙”的危险。“连”是它的一个特点。剪纸的形式美必要顺乎这个先决条件才能自由的开拓出广阔的天地来。由上述特性所限制,同一般绘画比较起来,剪纸艺术的认识基础是独特的,绘画多依三度空间(高、宽、深)或四度空间(高、宽、深、时)观念进行形象思维2 和作为造型手段。体现三度空间观念的西洋写实主义绘画理论主张“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们勾描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是起伏在支配轮廓!”(罗丹)。他们虽然也利用轮廓线,却不承认“轮廓线”的存在。这一派采用一整套极严格的方法去训练画家的三度空间观念,既要求画家看到高与宽,又要注意体积、深度、和迎面而来的起伏,把平面的画纸看作是可以走进去的深度空间,最忌讳用平面的眼光把物象看作剪贴似的轮廓。恰好相反,剪剪贴贴的剪纸艺术,由于工具的限制,不长于表现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迎面而来的起伏”的所谓“第三空间”,就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另辟天地。它偏偏是用写实派绘画所忌讳的平面眼光去看世界,以两度空间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物象在作者眼中都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求“近大远小”的透视比例关系的剪影式形象,无限深渊的空间象是被“压扁”在一个平面上。形形色色的造型艺术形式,各有所长,在表现显示物象时并非面面俱到,而常常是各取几组线条,持两度空间观念的剪纸观察个表现物象的剪纸则重于对象的“轮廓”。民间艺人说“要先剪个大样”,“大样要有神气,有势,”这“大样”就是轮廓。物象借体现在轮廓上的形态,动势等富有特征的形象来传达情意。剪纸造型更趋于传情而不在写形,更趋于写意而不在写实,采取意象的、夸张的、象征的、装饰的、乃至抽象的手法去直抒其美。远近人物可以等大,人与鸟可以同高,一只眼可以装饰整张脸,生活原型可以完全服从艺人手中那一方小纸片,作适合纹样式的分布。有人认为,凡是画稿经剪刀剪过的就是剪纸。其实,那些低劣的出品只能叫“纸剪画”。因为他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剪纸语言,以为绘画万能,绘可以代替剪,以为苍白无味的框架可以取代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1.构思剪纸图案构思剪纸图案就是涉及到剪什么内容的问题。对于初学者,建议选用现有的简单图案,可以是线描图,也可以是一幅画,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当有了一定剪纸基础后,尽可能自己设计图案(绘成图稿或铭记于心),力求创新、个性化,这样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选用一幅图作为剪纸内容时,应根据剪纸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对画面进行勾勒处理,力争反映画面的全貌,最好不作取舍,否则剪下来会“走样”。 2.剪刻图案6剪刻前,首先确定剪纸成品的色彩基调。若是单色剪纸,应先选择自己喜欢、适合图案内容的蜡光纸;套色剪纸一般选择白色的宣纸即可。然后,把图案覆盖在选择的纸上,将图案的四角、周边和不用于造型之处用胶水(或透明胶)牢牢地粘在纸上。注意图案一定要粘平整,切勿粘住用于造型的内容,否则功亏一篑。当然,凭心构图的创作者,以上粘贴图案的过程是没有的。剪刻时,要掌握一定的剪纸基本技巧和方法。(1)从上至下。从图案的上方开始剪,从上到下一直剪完整个作品。(2)先中间后四周。从图案的中间开始剪,从中心向四周沿伸,直到剪完整个作品。(3)先小后大。先剪图案精细的部分,再剪粗大的部分。(4)应柔则柔,应刚则刚,一气呵成。根据造型的要求,圆滑的地方一定剪流畅,轮廓分明之处一定剪准确。同时,最好一气呵成,运刀时中途不要停顿,否则线条缺乏流畅感,影响造型。(5)能剪勿刻,连则勿断。剪纸有时要交替使用剪刀和刻刀,凡是能用剪刀剪出来的地方,一定用剪刀剪,不要用刻刀刻。同时,应尊重图稿,凡是图稿上连接在一起的地方,不要剪断了,否则影响作品美观;不能连的地方,千万不要强连,独立剪下来妥善保存好,粘贴作品时造型才完整。以上剪纸基本技巧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整幅作品,而且适用于一幅作品的局部。同时,这些技巧和方法是配合使用的,一切以有利于完成作品为前提的。3。粘贴图案粘贴图案是剪刻完图案后,用胶水把图案粘贴在衬纸(背景纸)上的过程。对于套色剪纸,还应在剪刻完图案后,及时给图案染上相应的各种颜色(染色方法同绘画一样),阴干。衬纸(背景纸)一般选用白色、较厚的图画纸(120克以上)或蜡光纸。粘贴图案时,先根据图案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衬纸;再将图案平铺在衬纸上,图案中间用物体压住。注意衬纸四周的“留白”一般左右对称、上稍窄下稍宽。然后,用少量的胶水迅速粘牢、固定好图案在衬纸上的位置。最后,移开压在图案中间的物体,从上到下依次粘贴好图案。粘贴时,一定要小心和精心,注意不要用胶水过多和全粘图案,把图案“贴死了”,缺乏灵气和动感,影响作品美观。 4.装裱和收藏剪纸作品易褪色,为了便于展示和收藏,装裱剪纸作品是必要的。粘贴完图案,阴干胶水后,应及时选择合适的“镜框”把作品装起来。若想剪纸作品“永远”如新,最好进框前给作7品塑封一层透明薄膜。剪纸作品应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以免作品变形和褪色;同时要定期用软布揩除作品上的灰尘,保持作品整洁。二、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单色剪纸1-1.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很浓,以中国河北蔚县的染色剪纸最为著名。中国浙江平阳的染色剪纸,在继承蔚县的传统点色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剪纸艺术包罗了民间生活万象。动物、植物、人物、劳动场面、世俗风情、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人物典故、戏曲情节……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总之,眼中看的、手中做的、心里想的,都可以剪成寓意丰富、妙趣横生、生动优美、令人陶醉的艺术形象。无论什么题材,一经剪纸妙手剪出,都洋溢着浓厚的民间情、乡土味,变成了吉祥喜庆、美满幸福、人寿年丰、祈福祈寿的象征,表现出民间剪纸作者深厚的生活经验,丰富的审美想像力和追求美、创造美的聪明才智。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透过传统图形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的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我们对民间剪纸造型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是从民间剪纸造型再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剪纸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是现代平面设计所必不可少的。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概括,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即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美的法则进行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从而达到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民间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折射,曾有过光辉的昨天与漫长的历程,民间剪纸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相当的稳定性、可变性、适应性。随着历史的变革,民间风俗的随移,各个朝代都要表现一些新剪纸纹样,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有许多艺术形式(如剪纸、年画、刺绣等)都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的,与平面构成有相类似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虽然是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但由于所构成要素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在视觉效果中并不是二维效果,而是立体效果,这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所在。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现实生活中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11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发射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常用的传达方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的形式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喷泉、伞骨等,就是发射的形态。发射构成给人以特定含义的美感,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传达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具有很强的聚焦,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心点;其二,具有极强的空间感和动感,使所有的图形都向中心集中或者扩散。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千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剪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继承传统只是让你的作品更有历史的厚重感,而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味重复前人只会流于形式,使剪纸真正成为“装饰”艺术。剪纸大师的时代已过去,剪纸的辉煌不再来。希望热爱剪纸的朋友们,拿起你的剪刀,大刀阔斧的表现自我,剪裁出自我,表达您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