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2-06-16 15:09:58 发布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方案.doc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方案学科语文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开课日期10.10.31执教徐德丽班级初一(6)班地点电教室课题姥姥的剪纸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学情分析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着和外婆相处的生活经验,但独生子女的娇惯和现代社会感情的淡漠使得孩子对外婆的那份情少有感悟和触动。本班学生思维反应比较敏捷,思想较活跃,表达水平较好教学教法启发,引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你喜欢姥姥的剪纸吗?那就请你走进课文,用心感受!研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情感基调。教师从引导学生观察剪纸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二、整体感受通过阅读,提出有关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及提示,回答对课文的初步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三、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中心。让学生分析讨论重点语段。点拨启发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加以概括总结。四、回顾与思考根据文章主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的含义。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畅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去珍惜亲情五、课外作业小练笔:1、任选一幅,仿照第二小节写一段话。熟能生巧,总捏,手都有准头了。熟能生巧,总扎,手都有准头了。熟能生巧,总打,手都有准头了。熟能生巧,总倒,手都有准头了。2、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练习写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让学生借助插图,感受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这不仅降低了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理解的难度,而且沟通了课堂内外,拓展了学习空间,把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着学生的心灵,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六、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剪纸                                  有声有色                                           拴                               姥姥―――――  “我”                                                              缠 七、教学反思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知道课文为什么以《姥姥的剪纸》为课题了吗?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由于本课作者所写的事情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由小见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时间放在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慢慢揣摩上,使学生从初读无感慨到细读感受深。全文内容浅显,理解上并无多少难度,只是感情比较深沉。所以,当学生圈划出要害语句后,我安排了几个说和写的练习,如(1)(姥姥剪纸),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熟能生巧,总(  ),(  )都(  )了。(2)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由文本材料进行迁移,从而把作者的感情变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再次将学生的感情激发到高潮。最后,通过两个拓展阅读,说感受,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