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2-06-16 15:09:56 发布

五年级手工制作剪纸教案.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五年级手工制作剪纸教案第一课《制作剪纸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剪纸画的基本知识.2.实践目标:掌握剪纸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体验感知剪纸画的艺术美.教学重点:剪纸画的制作方法.教学方法:欣赏学习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白纸,剪纸图案,胶水或双面胶,剪刀,蜡光纸,相关作品等.学生准备:白纸,胶水,剪刀,铅笔,尺子,蜡光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从幼儿园就接触剪纸画了,你们应该对剪纸画有一定的了解吧!活动一,让学生欣赏一些剪纸画作品,考虑问题.引入课题----剪纸画.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活动二,欣赏教师的剪纸作品.活动三,讨论-----让学生动手制作.造型手法----夸张,概括.造型风格----天真,纯朴,可爱.活动四,教师示范.活动五,让学生自己描述创作的作品内容.画稿:可以简单制作,直接在蜡光纸上画出图形.剪:先剪下完整的和大块形状,再局部的细小形状.贴:要安排好贴的循序,根据造型的需要来重叠和排放.三,课程小结.教学反思:情境设计可以再活跃些,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思考,成功的将课题引入。学生自主创作的时候,我的教学鼓励的方式太单一。巡堂指导学生制作,及时表扬好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展示中,我只表扬了优秀的作品,没有发现有缺点的作品,从而没能给第二次制作减少制作误区。  第二课《剪中国结》活动目标:  1.会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国结。  2.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  活动准备:《中国结》PPT;中国结图示;彩纸;剪刀;范例活动过程:  1.出示《中国结》PPT,初步认识中国结,感受其美。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悬挂着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我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呀?(中国结)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一条条的绳子串在一起就变出了这么多神奇的中国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呀。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 有红色的如意结,有红色的鱼,有金色的花生……图形真多呀。中国结的主色是红的,又配上了金色,蓝色,绿色,看上去特别的喜庆、美丽。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中国结形状漂亮还有这么多意义呀,难怪大家都喜欢它。它送给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看见过中国结呢?  这么多地方都悬挂着中国结,我们多喜欢呀。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工艺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出示《中国结》图示,制作中国结。  请学生看图,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请个别学生示范。  教师示范,重点讲述第三步的对折法。  3.学生操作,提出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看图示剪中国结,剪的时候要用力,但要细心不能剪断。4.张贴中国结,互相欣赏。  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请相互交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与学生之间既合作又分工,同时通过对他们创作的指导,我也更了解他们的喜好、兴趣、思想。我们之间有了一种“朋友”的关系。而在我的课堂里忘带书的、忘带工具的同学也没有了。同学们也喜欢上这种美术创作方式,甚至把它带给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细心、坚韧的品质。 第三课双喜字剪纸的剪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  教学难点 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准备: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学生分析 本课学生是五年级小学学生。对于较难的技法可能难于理解,手工实际操作可能会遇到障碍,所以教授的是一些简单剪纸技法。 教材分析 考虑到学生的剪纸知识不多,所以本课内容侧重简单的入门剪纸技法, 教学要求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并完成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 : (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纸上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5min) 导入,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3揭示课题:剪喜花  授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分析、思考,演示绘制过程与步骤1、展示双喜的剪纸作品  2、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1)、 喜全有直线构成。  (2)、横有七画和七个等距离的间距 如果将每一横画与每一间距都设计成一样宽,那七画加七个间距,则共为14等份。但一般每一横画之间的间距仅仅为横画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故剪的时候把每一横画与横画之间的间距相加视为一等份,即把竖长按七等份计算折剪比较方便。如此看来,数长的二分之一处在上一个“口”字的下横中间。  (3)、竖为两两对称的形状,即横宽可以分成完全相等的4等份。3、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1)将用来剪双喜的纸对边竖折两次。   (2)将折成长条的纸横折在三等份。  (3)将任意一头的一份对折两次。  (4)将已折好的现有总长度再对折。  (5)按图示意的样子剪两条口即成。 4、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5、学生试剪双喜 6、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学生动手, 学生们开始动手作画、手工、表演……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第四课风筝的制作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来达到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增进能力,增强创新思维目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锻炼勤于动手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发展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制作。知识目标:掌握风筝图案的装饰技巧。教学重难点:风筝裱面的色彩,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使之协调统一是重点,难点是找出风筝的重心解决方法: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灌输图案装饰的介绍与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创作。重心问题:采用“悬挂法”学生分析: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了一定的感受、认知、审美与造型的能力。所以教师要耐心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结合其他学科的自主能力。如风筝的重心问题是物理、数学的问题。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风筝样品。学生:剪子,钳子,火炉,酒精灯或蜡烛,锉刀,大小锯,大小剪刀,熨斗,单把和双把刨子,以及各种颜料,绑扎的绳。宣纸,高丽纸,皱纹纸,电力防塑薄膜等等。这些材料质地轻,纤维分布均匀,着色效果好。面粉糨糊,合成胶水,白乳胶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环境,导入新课。播放《村居》儿童朗诵。增加了情趣——引入风筝制作。二:多媒体展示图片:引起兴趣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制作一架风筝??学生活跃:想视频观看:风筝制作工艺(能节约时间)三:分组协作。制作步骤: 1、制作骨架,了解“轴对称”的物体平衡性。用料原则是:在不影响抗压和支撑能力的原则下尽量少用料,用轻料。风筝骨架结扎完成后,根据骨架裁剪裱糊面。2、(重点)设计装饰风筝。了解知识:装饰图案在风筝的应用。师生共同欣赏图片,进一步学习色彩搭配的规律:注意风筝的色彩装饰要注意:1、常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2、创作时并不拘泥于物象原本的色彩。 3、搭配多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可进行大胆的取舍。因此风筝的色彩风格:和谐统一,辉艳浓郁。风筝摆在室内,放到空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风筝上绘画着色,设计图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内容和加强图案的形式美感。所以色彩,描绘技法,也是风筝制作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通过图案和色彩在风筝造型骨架上表现直观效果,另一方面,又要能在放飞到高空时体现远视效果。正因为风筝本身的这些特点,他对绘画就有特殊的要求。    4、接下来的就是把彩绘的纸糊在上面,把扎好的骨架涂上乳胶,与画好的图纸裱糊在一起抹平。凉干后修理一下多余的纸。  5、确定重心,栓提绳线。指导学生采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将风筝悬挂,并使其平衡。采用二根提线为宜。这是因为二根提线在放飞时如果出现飞行不稳定的情况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   教师进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与学生制作的进度。     教师注意提示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回答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教师提示:今天,你的成功取决于能合作。合作的秘诀在于分工与配合。并开展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一组能取得:设计最佳质量最佳创艺最佳合作最佳的奖项   四:将完成的作业展览,交流评价。鼓励学生发言,畅谈体会。   五:试飞大行动 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六:课后总结,知识延伸    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美观实用的风筝。风筝挂在家里是一种静态的美,飞舞于天是一种动态美、空间美。风筝作为我们的民俗文化,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继承并发扬它。为我们的生活曾添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