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2-06-16 15:09:1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阮班青一、教材依据《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12课二、设计思想《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三、教学目标1、在知识能力方面,让学生能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2、过程方法方面,让学生学会默读,训练默读速度,初步掌握边读边想变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四、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五、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六、教法选择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七、学法指导
在学法方面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欣赏剪纸,复习导入1、板题,读题,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文中是怎么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1-6自然段。二、学习1—6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神”1、快速浏览1—6自然段,看谁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概括姥姥的剪纸技术?2、默读1—6自然段,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姥姥剪纸的神的?画出相关语句。3、汇报交流。(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a你从那些词读出了“神”?(“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工具、材料、,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b两个“普普通通”各表明了什么?(足见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2)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a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啧啧赞叹?人们是怎么赞叹姥姥?神在哪?b师范读。谁能像老师一样赞叹姥姥。齐赞。(通过乡亲们的赞叹,我们知道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这是侧面描写。前一句话是作者直接描写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这是正面描写。这段话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c姥姥仅仅是剪这四种动物剪得逼真吗?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姥姥还会剪什么?剪得怎么样?出示句型:剪——像——,剪——像——,剪——能——,剪——能——。(3)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a你从那些词读到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工夫不大、形象生动、无可挑剔”。b这么美丽的图案竟然是姥姥在眼睛被捂住的情况下剪出的,难怪“我”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谁来读这句?你从“嗬”字中读到了什么?(敬佩、喜悦、惊讶等)c我服什么了?那为什么还要耍赖?(姥姥剪得太好了,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这是真的。)d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作品吗?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4、姥姥的剪纸为什么那么神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1)“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a举例说说“熟能生巧”,“有准头”是什么意思?b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过渡:姥姥说得很轻松,练得可不容易!(2)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3)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俗语、谚语、名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姥姥是一个剪纸技艺高超的人,她的高超技艺来自长期的实践、训练,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学习也一样,只要肯下功夫,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学习搞好。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广结善缘、干脆利落。)6、作者仅仅写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吗?还写了什么?作者是通过那几幅剪纸来表达姥姥与我之间的浓浓深情的呢?三、学习7—13自然段,感悟姥姥剪纸的“情”
1、默读课文第7—13自然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分别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a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b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c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2、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姥姥对我的喜爱和呵护,对我的关心和照顾。)3、引读:所以“从那时候起,……充满了好感。”文中还写了怎样的兔子和老牛?为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老牛?(煮饭的老牛、洗衣服的老牛、喂猪的老牛……)4、姥姥的剪纸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5、姥姥的期待是什么?6、请你把目光移到这幅剪纸上,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无声的爱》《我的童年》《我是风筝,你是线》《联结》……)7、姥姥期待着我有所成就,牵挂着我,惦记着我,我是怎么做的呢?引读“事实上,……有声有色。”这段文字说明什么?8、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与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祖孙俩之间的距离。四、总结升华,学会感恩。1、那年远在外地工作的笑源得到姥姥重病的消息,连夜赶往姥姥家,她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姥姥,穿着老衣,慈祥的脸是那么的平静,不禁泪流满面,写下了这首小诗——听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想起月光下姥姥/还是那月光下的话语
还是那慈祥的面容/还是那恬静的微笑/真想再一次回到姥姥的身边/怀念姥姥亲切的话语怀念姥姥勤劳的身影/怀念姥姥剪纸的刷刷声好想/一切都回到从前好想/再回到姥姥的身边(引导学生配乐朗读)2、同学们,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称呼——姥姥!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最熟悉的亲人?是的,也许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一定和文中的姥姥一样,有一个永恒的动作、一个永恒的眼神、一句永恒的话语,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汤向你走来,也许只是一个当你晚归时焦急的眼神,也许只是一句让你早已厌倦的话语:“小心,别着凉﹗”……这些都值得我们捕捉、记忆、怀念和感恩。五、课外拓展,延伸亲情。1、文中的姥姥对作者无比疼爱与牵挂,作者对姥姥也是无尽的思念和依恋。在收到姥姥寄来的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的心境一定颇不宁静,眼前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2、推荐课外阅读:朱自清《背影》冰心《荷叶母亲》朱德《我的母亲》3、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欣赏《感恩的心》六、板书设计:12、姥姥的剪纸剪纸(神):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姥姥(情):广结善缘 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