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2-06-16 15:09: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乌金山高壁小学郭慧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过程方法:让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句子在个人感悟或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考、发现、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刻主旨。在关键部分,教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正确的指导。情感价值: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学习目标: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2..明确目标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笑源有一位不平常的姥姥,她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在笑源幼小时的记忆中,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引读: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3.预期效果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姥姥的剪纸,去认识这位可亲可敬的姥姥。?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感悟姥姥的“心灵手巧”(1)任务呈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3)展示交流1、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所不能、技艺高超、心灵手巧、出神入化、炉火纯青……)2、姥姥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呢?3、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A、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说一说你的体会。这里有一个字把姥姥剪纸的技艺说白了,说透了?(神)姥姥的剪纸这么神,她有什么特殊的工具吗?(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是的,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到了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引读)。姥姥神不神?想不想亲眼瞧瞧那些神奇的剪纸?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演示:一组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和器物的剪纸图片。看了这些剪纸,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出示)难怪人们说——(引读)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是别人的夸奖,那么你想怎样夸夸姥姥呢?能不能仿照着这句话来夸夸姥姥?过渡: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姥姥很神?B、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①能具体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的吗?②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幅“喜鹊登枝”?③(媒体出示“喜鹊登枝”)。这幅“喜鹊登枝”跟你想象的一样吗?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怎样的?你能读出这种惊喜吗? 4、姥姥神不神?看着这栩栩如生的剪纸,你有什么想要问姥姥的吗?是啊,她是如何练就这一手绝活的呢?姥姥告诉我们答案了吗?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C“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课文中有具体描写吗?(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2)姥姥的剪纸技艺是天生的吗?靠的是什么?(3)有句话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姥姥就是这样——(引读)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就叫做“熟能生巧”。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说一说(4)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举例说明:练习打字,实现盲打。)。熟能生巧,总( ),( )!熟能生巧,总( ),( )!熟能生巧,总( ),( )!……小结:是啊,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就能创造神奇!姥姥的绝活就是这样练就的。2、任务二感悟姥姥的“广结善缘”(1)任务呈现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句当中读出来的?(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1) 出示第三自然段(2) 抓住“广结善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3) 指导朗读。(4) 板书:勤劳善良 小结:姥姥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人,她勤劳善良。但是她又不普通,她身怀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过渡: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要告诉我们她的姥姥勤劳善良、剪纸技艺高超吗?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还能读出什么来?任务三:感悟作者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1)任务呈现:姥姥对乡亲们有求必应,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对外孙子的爱呢?
提示:默读课文第7-13自然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2)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3)展示交流:1.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1)一只顽皮的小兔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2)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3)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1)这三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2)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我的调皮可爱、姥姥对我的疼爱与呵护)理解:12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看着这头定定站着的老牛,你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思念、期望、回忆、关爱)期待什么?对身处外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身体……工作……家庭……)谁愿意做作者,满怀感激地读一读这幅剪纸?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姥姥就站在村头,翘首期盼她的外孙子的归来,我们仿佛听到姥姥对我的声声呼唤,对我的句句叮嘱……3、那么,作者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这几句话里,没有一句写到姥姥,只写到了家乡和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但家乡有我亲爱的姥姥,剪纸声里有我姥姥的欢声笑语我像姥姥思念我一样思念姥姥!试着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总结: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潮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牵挂,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
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1.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为题目?2.完成练习2、结果反馈:讨论交流,1.“剪纸”既是姥姥的高超技艺,更是姥姥和“我”的感情联结的纽带,是体现“我”和姥现姥深情的载体。2.出示答案3、反思小结: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呢?(师总结)也许在生活中,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并没有一手令人啧啧称赞的绝活,但是他们有着和文中的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你能不能也像作者一样,用手中的笔把那美丽的瞬间变成永恒的记忆呢?(写出他们令你感动的瞬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多去细心感受长辈对自己的爱,同时也多去表达你对他们的爱。附:板书设计12姥姥的剪纸 (浓浓的亲情)姥姥————————我心灵手巧不管……总……广结善缘只要……就……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一二件事的叙写,体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