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4.37 KB
  • 2022-06-16 15:09:08 发布

黄土地的记忆——民俗生活中的陕北老剪纸.pdf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黄土地的记忆民俗生活中的陕北老剪纸圃王洁摘要:陕北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当地民俗文化代表之一的老剪纸,它保留了太多古老文化的信息。在民风古朴的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剪纸是陕北人民俗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年节时分,还是嫁娶、生子、丧俗等重要时日场合,剪纸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长于烘托气氛,而且能够传达言语不能明示的深刻寓意。关键词:老剪纸窗花喜花抓髻娃娃刺绣花样老剪纸,是相对于现代商业剪纸而言的,一般是指我国早期限于贴在窗户上,在陕北农家的门楣、墙围、炕头、窑顶、粮仓、米的民间剪纸,由隐藏在民间的剪纸巧手们剪或刻制而成,包含着缸、面囤、碗架、柜子、箱子等等,家里每一处能贴的地方都要贴上古老的寓意,专为当地百姓的民俗生活服务。五颜六色的“窗花”,直到把平日里灰头灰脸的家装扮一新。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广大农村还到处保留着古朴的春节的窗花内容最为丰富,几乎囊括了陕北剪纸所有的题材民俗民风,每逢节Et、婚嫁、生死等重要时Et,正是各种当地民俗内容和花样形式,其中十二生肖动物是陕北大娘最喜爱剪的题集中演绎的时刻,地处黄土高原黄河西岸的陕北亦不例外。剪纸材。当地人都习惯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在陕北的民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节日里,它曾将陕北荒瘠的十二种属相进行记年,并根据农历季节安排生产活动,而且由于大地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按照陕北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十二属相中的大多数动物都与农家生活息息相关,受到剪纸大娘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春节窗花剪纸、人生礼仪剪纸、们的青睐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次,狮、鹿、鸟、鱼这些能辟邪和喻巫术宗教剪纸和刺绣花样剪纸四大类型。意吉祥的动物也是大娘们的最爱。动物题材的剪纸一般剪成小一、春节窗花剪纸幅的,正好在每个窗格里贴,有时也与花草组合剪成大幅的团花,在陕北人的节日里,除了当地百姓最看重的春节,其它时节在窗户的正中贴上一幅,两边对称再各贴一幅,叫转花。除动物很少见到剪纸。外,花草或单独或与动物、景物等组合成花样,小幅的为窗花,大诗人和画家艾青曾写道:“1943年春,我和刘建章、古元同志幅的为窑顶花,生机勃勃,变化万千。戏曲历史或神话传说的题到三边,沿途看见许多老百姓家的窗户上贴着窗花。”‘想必是在材一般剪成二方连续的形式,以展开情节,当作炕围花,既美化窑春节刚刚过后,艾青和古元一行人到陕北的三边地区采风时看洞,又为孩童们的启蒙知识画本。至于粮仓、米缸、面囤处贴些动到的景象。物和植物组合的图案花,希望来年米满仓面满囤,与此处张贴的在陕北的广大农村,每逢过年,窑里窑外都要贴上花花绿绿对联,如“米面常有”“粮食满仓”等喻意一致。贴在门上的多为狮的剪纸,只见那窑洞外的窗户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剪纸贴虎形象,作用等同与关中一带的门神,起辟邪作用。的满满当当,从远处看,大红的剪纸在白色的麻纸和整体土黄色三边地区的窗花比较特别,包括转花、角花、小窗花等,转花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和喜庆,走近再看,一幅幅剪纸又一般剪为四块,贴在窗子中间,四个格子四张,拼贴成圆形或一个如花似蝶,绽放着生命的光彩,把冬日萧条的农家小院装扮的生完整的动物。转花为中心图案,主要内容有花鸟、麒麟、狮子、老机盎然,因此,剪纸在陕北被亲切地称为“窗花”。虽然窗花并不虎。角花为三角形,贴在窗子的四角边上,因花草容易剪成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