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2-06-16 15:09:0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江苏省丹阳市蒋墅中心小学姜玉花教材解读:《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本文通过回忆童年时在姥姥剪纸的陪伴下长大几个温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纯朴的乡情、对姥姥深深的思念之情。这些普通、平凡的生活当中蕴含着生活大道理。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向我们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热爱生活,享受亲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3.能联系上下文,感知“熟能生巧”的理趣。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姥姥剪纸的神。2.从剪纸中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3.能联系上下文,感知“熟能生巧”的理趣。教学难点:1.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2.体会正面、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笑源走进她的回忆,走进她的童年,走进姥姥的剪纸。2.学生齐读课题。3.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技艺怎样?4.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技艺高)二、体会技艺之“神”(一)提出自读要求1.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第25
至第6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开始。2.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二)交流自学收获,体会姥姥剪纸技艺之“神”1.引导:同学们学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谁先来?2.学生交流:☆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1)从两个“普普通通”看出材料平常,结果却“要什么就有什么”“无所不能”,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技艺很高超!(2)评价: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很会学习。(3)还有谁对这句同样有感触的?(4)朗读: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5)生齐读。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1)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姥姥剪纸技艺十分高超?☆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2)生交流。(3)评价。(4)提问:有谁发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5)学生交流。(6)这句话读起来也特别有意思,自由读一读,感受感受。(7)学生自由读。(8)读起来感觉怎么样?(9)生交流。(10)指导朗读。(11)指名读,齐渎。(12)语言训练:能不能学着乡亲们的样子,来夸一夸姥姥的剪纸呢?(13)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14)小结。5
(15)比较写法:刚才探讨的两句话都在第二自然段中,都让我们体会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16)学生交流。4.继续交流:你还圈画了哪些能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句子三:“一天,我用双手死死捂住……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1)交流。(2)评价:从这个“嗬”字和感叹号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3)交流,朗读。(4)思考:姥姥是怎样练就如此高超的剪纸技艺的?(5)交流:“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数九隆冬剪……摸黑剪”(6)读着这些句子,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谚语?(7)引说:日日剪,月月剪,剪刀不离手。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8)学生说生活体验。(三)欣赏剪纸作品1.过渡:同学们,如此高超的技艺会剪出怎样的作品呢?让我们一睹为快。2.学生欣赏剪纸作品。3.你感觉这些剪纸作品怎么样?用一个成语说一说。4.学生交流。三、体味祖孙情深(一)品读“拴”字,体会剪纸的神奇力量1.过渡:其实,姥姥的剪纸不仅“神”在剪纸技艺上,更“神”的是它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2.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3.这句话中哪一个字传神地表现出了姥姥剪纸的另一种“神奇”?4.“拴”原来的意思是什么?5.这里的“拴”应该怎样理解?6.牢牢拴住“我”的是什么样的剪纸呢?请浏览第七至十二自然段,快速地找一找。7.学生浏览,交流。【“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5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8.这些牛和小兔的剪纸图其实反映的都是什么呢?9.学生交流。10.学生朗读。句子:“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二)想象生活画面,体会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1.启发想象:还有哪些生活画面会被定格在姥姥的剪纸中呢?2.学生交流。3.这样的生活画面让你感受到什么?4.小结。(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1.过渡:后来呀,“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仍一直牢牢地拴着“我”。这张剪纸就是最好的见证。2.指名读。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3.想一想,姥姥对“我”有着怎样的期待呢?“我”读懂姥姥的剪纸了吗?又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个角色写一写他们的心声。4.学生写话,师巡视。5.谁来读一读姥姥的心声?谁来读一读“我”的话?6.请2位学生对白。7.评价。(四)理解文章最后两句话1.师范读。出示句子:“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2.思考:如果说童年时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如今拴住的其实是“我”的心呀。时刻萦绕在“我”心中,出现在“我”梦中的会有些什么呢?3.学生交流。4.小结。5
5.师生合作朗读:四、课堂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