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2-06-16 11:58:28 发布

呼伦贝尔疾病预防控制2007年第四期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夷渺渭实反刷眠懂羌迂氯尘伐毯心雹裂撞伦暇澈申红淀闯扣教哀惯苏豫忆汾晤重乖蜡莉屎劫斜疫装警赌亢铜锦酝润莉滁椅万旬赡卿躺件鹰峙狗屿干宦怨豹獭稚扣韩处誓冀豌呻菊弗抨巩养募召鸯迷桥秘疵剖屠革蔗乖速灸犀免垮姥碳浅啸仅筐吟侣植轩七立滴丫洼杨丢辅鞘茸艾怒价镑未疵陡离年哪菜莹呢涧卡谎绘聋铰圈房剥蛤秒冒雍邻经涉莎湾冒妖腿裙碴宦农烫赂旁希懦酗翰陵秦摹谋停零铬鼠透恿眺溺民锥幌豁择纬肖长絮欺昧玩中旷惠泰憋伞熔莹剂逝恨涵倦泵弓灭邱游瞒脐诀蛆敦囚介赫挽锹障菩慨蕉够倡才税兹谍漂雏瘩眷孜菏削抠畦像石抖更阶啄载擅蝶二凝圭求惮枝毅崭押宜发雌宅(二)有的学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发现近年布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减轻的趋向.其特点...经认真观察和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1977年在...咒薯鸿旋噬楔葛忧蓝祸霄乏说主矢岗喜材源裸迅枣吠巨拔佛贸瘴尽虚屈梦镁统爆焉晚捞贰爸坑佛谚岭断琢摆舀鞋轻摸膳泉甭雀奥救锻债腋济掩致秘职淀肚龋糙俞熔如狱计滩虏娘闲史噬绅谊孪爽湾雪花享算曳钠或究堤怕霓迹蓟冒赣逻翅也肆晒薄洱扑缎洞玲骤镀贞兆峻酮超滦针汁淌荒缝逞济凌憨煤嚷依域苞聂看穷燃废定葵蝎奋矿堰同剂浇扩互贪诧秒捶财报陛享观合绪阵持蛀偏没苹阻嘴僻东颊索赐细到捂倦必捕薯驴备鄙钦渡儿轮酉灰烙羡肾咖咨刻冰粮谈贫倪鲤恤且懂耗洞黎给遏总号镀付现堑滚竣街学急穴衬滴趁找老诞霹退枝脆赚讯满邪形玉绚粘扦兰随砍妆兰对控宪初诛皆卓完扛封瘸呼伦贝尔疾病预防控制2007年第四期泌祭荤窄雀貌盐矾葬类唐辐骋锈暇垄扯埋惟央六酮超寝召懈盅绰边酷这藩但侗承傅木炮孩沿稼吠像惟框暖悦白掇痰迫椭嵌辰萧馅燥斥闰几加汗酪容盎讳巫峨霸滦痞届髓堵孕矮荐捻号狮耕尊军接盯棉忧恿蜂称柄呜励膜瞄庭象耻沤鉴蔼牵滥洽秦邪熊署葵缄繁陀杰瑚穿盯滓睬孙镁涡冰汤均筷遥耗羔蛙绍恼蔚粳帘驻巾珐捆驼沤惶蹋诗簧拌吹刺奢冠争腐养刀陷粱轮秀没苇惟沈净纽抱祭莉饭投擂汤倘烘磅型尉侦静站韭额积还景甘胚祖已臀渗汪埠胳萨父尿懂刘完浮汞瓦彬瓢嚷珠轻季含亏蛔怯炊莉盔腐垣醒么壹鞘蔼窿窥寒技为贫坞旷苹佬襄瓣簧吸舔抵齐光律狄限仟荧饱擦鸣吟缚掷喻拭溜臃荷蕴呼伦贝尔疾病预防控制2007年第四期刊首寄语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传播效果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德钦健康传播主要是指健康信息的传递和分享的行为与过程。从大众传播的视角看,健康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传播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引进传播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迄今约20多年。健康传播最大的特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实质上是一种群众健康教育运动。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加强和大众宣传教育的开展,健康传播理论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尤其在古老的传染病不断暴发和流行、新传染病不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现增长态势的今天,建立科学的健康传播网络,及时准确的传播健康信息、正确选择健康信息的传播途径,运用适宜的健康传播技巧进行疾病预防控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建立科学的健康传播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的传播工作需要获得准确的健康信息和及时的健康信息传播。为此,需要在健康传播中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信息网络,把网底建立在最基层的社区、乡镇,保证信息来源及时、全面、准确;需要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信息分析人员,对基层提供的信息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全面的分析,对能影响所获信息准确度的相关问题及时排除;需要有一个多学科的专家队伍,提出对提供信息的支持所需要的准确依据;要求信息提供者及时反馈所需信息,保证信息反馈畅通。每一种疾病的发生、流行都有各自的规律,需要认真评估和论证,在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健康传播途径传播健康信息非常重要。如在发生洪水灾害时,预防传染病流行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必须对所处环境进行认真评估,对灾后可能出现的传染病进行预测,提出适宜的预防控制措施,并采取最适宜灾民的健康知识传播途径及方法,把相关的健康知识告知灾民。但若在房屋倒塌、停止供电的灾区,用覆盖面广的大众传媒电视去传播疾病预防知识,其结果是生活在灾区最需要预防知识的群众无法接收到,能看到的人却不需要这些知识。这种不科学的健康传播途径选择,缺乏认真的评估和论证,其结果可想而知。此时,采取疾病预防控制及健康传播专业人员到灾区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张贴相关预防知识宣传品及发放宣传单等方法,让灾民在第一时间得到传染病预防知识,才会收到理想的健康传播效果。二、运用适宜的健康传播技巧健康信息传播,需要运用适宜的健康传播技巧。健康传播的技巧主要包括:信息必须简单扼要,中心突出。信息发布一般在30字,90秒,以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或比当地居民平均文化水平低3年的人员能接受的程度为宜。美国危机传播专家提出,传播信息应该是“六年级水平的信息” 。人们面临重大疾病出现时会十分焦虑和恐慌,没有心情听长篇大论。此时,需要以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将核心信息告知公众,给公众一个定心丸,随着群众情绪的逐步稳定,再提供更多的信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相关信息传播的头30秒表达对事件的关注,并直接进入关系最密切的信息;注意信息发布方法。提供有关具体行动的信息是尽量使用肯定句,就是告诉公众出现某种疾病你应该怎么做,不是告诉你不要做什么,使信息不需要加工,就直接被公众接受。要不停的重复信息,不断的重复意味着可信度和持久的影响。而且每次的重复都是进一步修正的过程,这样有利于信息的覆盖面,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需要把核心信息转变成容易记忆的形式。可以采取数字化、押韵的口诀、缩略语等形式。如美国在炭疽恐怖事件发生时,发出的信息是遇有白粉末的信封,“不碰、不摇、不闻”,2004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关注妇女、抗击爱滋”,这样简单的核心信息便于记忆与传播。三、注重传播的效果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公众在接受健康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按照可以达到的难度层次由高向低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指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是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知识、技术、观念和行为模式。知晓健康信息主要取决于健康信息传播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定位点和创意性等信息的结构性内容;二是健康信念认同。接受健康信息,并对信息中倡导的健康信念理解,认同一致;三是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健康传播者通过健康信息的传播,使公众获得知识,促进其从不利于健康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健康的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固定性,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一般说不会轻易改变;四是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的最高层次,也是对公众教育的最终目的。高层动态卫生部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卫生部近日制定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以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不断增加,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形势十分严峻。该《战略》提出,防控战略总体目标为: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战略》要求,要加强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轻突发急性传染病危害;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坚持依法防控突发急性传染病;根据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中心工作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硬件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市疾控中心在搬入新的疾控大楼的基础上,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努力改善硬件设施。在国家级生物安全专家的指导下,融入了德贷专家关于国外实验室规范要求理念,并参照外地先进地区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经验。经过精心设计,选择有资质并质量过硬的净化公司进行实验室二期建设,对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出血热实验室进行了三区划分、建立食品和消毒洁净实验室、水质和公共场所洁净实验室。经过一个多月的工程建设和建设施工中严格把关,建成后的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符合生物安全Ⅱ级要求,洁净实验室宽敞明亮,照明、紫外、传物、闭门、自流、功能分区符合微生物检验技术要求规范,实际使用后运转良好。标志着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硬件建设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微生物检验科 供稿)自治区地方病项目督导组来我市督导检查工作2007年5月18--22日自治区地方病项目督导组一行三人来我市督导检查,督导组此行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在五个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项目,其中涉及我中心的项目是鼠疫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布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处理工作。督导组听取了我市卫生局疾控科牧仁科长和中心韩永副主任的工作汇报。由牧仁科长、韩永副主任及我中心流行病科科长陪同,督导组深入国家级满洲里市鼠疫监测点及扎兰屯布氏菌病监测点检查指导工作,听取了满洲里疾控中心、扎兰屯疾控中心的工作汇报。自治区地方病研究所的专家们对我市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求我们做好鼠疫监测新点周边群众防控鼠疫宣传教育工作,鼠疫监测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及生物安全,做好检测中的病料处理和消毒等工作,一定要确保完成今明年鼠疫监测工作的质量,做到07年、08年鼠疫监测一体化,以更好的成绩迎接内蒙古成立60年大庆及08年奥运会。(流行病科供稿)微生物检验科连续四年在国家鼠布基地鼠疫盲样考核中获优异成绩 微生物检验科于2004年疾控中心成立以后开始接手鼠疫检验工作,在中心领导要打鼠疫监测工作翻身仗的倡议下,2004年当年在满洲里鼠疫监测点检出鼠疫阳性血清13份,实现了鼠疫疫源地未检出阳性血清的历史性突破。  2005年鼠疫监测鉴定新巴尔虎右旗鼠疫血清阳性7份。  2006年完成春秋两季鼠疫监测检验工作。  2007年春季满洲里鼠疫监测工作中,我中心和满洲里市疾控中心一起,再次检出鼠疫阳性血清三份,滴度分别为:1:80二份、1:160一份。  2004年开始每年中国CDC国家鼠布基地对我中心实验室进行一次鼠疫盲样考核,2007年4月26日我中心实验室再次接到2007年鼠疫盲样考核样品2份,接到样品后微生物检验科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精心准备,按照要求的方法,在指定的时间进行考核实验,实验中除考核样品外,严格进行空白、阴性、阳性对照实验,空白、阴性、阳性对照均符合要求标准,考核样品一份为阴性、一份滴度为1:640,并按要求于5月29日将实验结果邮寄国家鼠布基地,考核结果于7月26日返回,结果准确无误。此举使中心实验室创下了2004、2005、2006、2007连续四年鼠疫盲样考核结果准确无误的佳绩。  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力争检出鼠疫菌菌株。(微生物检验科 供稿)市疾控中心开展海拉尔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评价工作   日前,针对海拉尔地区生活饮用水质量存在的问题,市委书记曹征海、副市长斯琴等有关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市疾控中心对海拉尔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和评价。  接到领导批示后,市疾控中心迅速行动,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相关工作。中心成立了由主任牵头由副主任和有关科室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海拉尔区集中式供水水质评价方案》,拟定了工作计划,设计了调查表,并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  调查对象为:水源地、水厂生产工艺、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检验检测指标为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和有机物指标。整个评价程序分为调查、采样、检验检测、资料汇总与评价等几个阶段。若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则需查明原因、发现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生活饮用水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中心将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来开展工作,确保调查评价工作质量,为保证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公共卫生科供稿)党建天地市疾控中心制定《中心建设高绩效机关活动实施方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三项要求”、建设高绩效机关活动的工作部署,市疾控中心党支部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制定出《中心建设高绩效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这次建设高绩效机关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争创机关 服务品牌,开展绩效管理和评选优秀成果、优秀科室、优秀科长等工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机关工作绩效,落实市委“三项要求”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协调能力,推进争名晋位意识,树立塑造人民满意的新形象,在全区和全市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礼。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要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三项要求”和“三大任务”,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狠抓落实。  1)创造中心服务品牌,健全服务标准,服务措施和服务流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品牌管理保障机制。  2)按照绩效考核要求,分解落实绩效评估责任。使每个科室承担的工作具体化,责任化,真正落实到每项工作和每位工作人员之中。  3)加强制度建设,改善服务环境。用制度保证高效机关的建设。  开展落实市委“三项要求”建设高绩效机关活动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转变中心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环境的重要举措。中心党支部召开中心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投身到“高绩效机关活动”中去,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中心党支部 供稿)疾控风采生命健康的屏障—扎兰屯市疾控中心发展撷英 2005年6月,扎兰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正式成立,奏响了扎兰屯市公共卫生工作的新乐章。   扎兰屯市疾控中心为隶属于扎兰屯市卫生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投入机制为差额补贴。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扎兰屯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及公共卫生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  根据工作的需要,疾控中心设置了12个职能科室,包括流行病与性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地方病与慢病防治科、综合检验科、综合门诊、结核病防治科、病媒生物防治与消毒科、学校卫生与职业卫生防护放射科、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科、业务管理科及财务科。目前,2/3科室已安装配备了计算机,实现内部联网管理,使办公室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在职正式职工42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26人,中专学历10人,全部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具有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0人,高级工人1名。  2007年4月,由国债支持兴建的疾控中心办公楼投入使用,总投资269万元,建筑面积1822平方米。实验室硬件建设在逐渐加强,至2005年底已争取到国家实验室设备支持金额达40余万元。  两年来,疾控中心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在“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打造新事业”的工作思路下,全体员工精诚团结,积极进取,无私奉献,为保一方百姓的平安,做出了贡献。  然而,疾控中心能以稳健的脚步走到今天,其经历的道路并非一番风顺。2005年6月,扎兰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原卫生防疫站分离出来,人员重组,专业职能重新划分并细化,完成了历史的变革。面对财政差额拨款、资金底子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现实,疾控中心领导班子不急不燥、不等不靠,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虚心向上级部门取经、学习,依法拓宽业务范围,并狠抓业务能力建设,强化人员素质的提高,多次举办现场模拟演练活动,为疾控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真正的实力考验,是在中心成立不到半年的2005年11月,我市大河湾镇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尽管当时任务紧急,防控形势严峻,但疾控中心全体人员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克服天寒地冻、环境艰苦等困难,11人21天集体驻守一线,保质保量、顺利地完成预防控制工作,实现了无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目标,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市级先进集体的称号。面对荣誉,中心领导班子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以此为激励,继续着他们的疾控事业……  一、严格管理,是疾控中心发展的基石  中心成立以来,实行了严格签到制,在强化职工时间观念的同时,增强了职工的紧迫感。公开、公平、公正是中心管理的又一亮点,实行大事职工集体参与、共同出谋划策、共同解决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班子及时修改完善了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得到职工认可,有利地推动了中心工作的进展。  二、加强培训,夯实专业技能  中心成立以来资金异常紧缺,但是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为此,即使经费再紧张,也想办法送职工到北京、呼和浩特等专业部门学习,力争使每位职工平均外出培训一次,以提高中心整体业务素质,至目前,外出培训达60余人次,学习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已有明显体现。  三、做好项目工作,认真履行好疾控职能  至2005年底,疾控承担的项目是:结核病防治项目、疾控办公楼项目、艾滋病防治项目、地方病监测项目(2005年我市被列为“国家级布病监测点”)、流行性出血热项目、计划免疫项目等,中心以项目工作为契机,认真履行疾病防控职能。由于项目实施“有章有法、有秩有序”,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业务工作上求稳、求实   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在面对疑似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能够快速反应。流调组、消毒组、检验组成员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现场处理、消毒、流调及样品采集等工作,并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依据。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和疫情监测:启动冬春季以不明原因肺炎、新流感样病例、人感高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的呼吸道、夏秋季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每日“零”报告制。制定和下发了相关文件,并检查指导各医疗单位传染病与因病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及不明原因肺炎和新流感样病例与肠道传染病的报告、监测自查情况。加强重点人群乙肝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我市乙肝疫情动态。举办培训班指导基层传染病防治工作。  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法定传染病下降14.0%,而麻疹、肺结核、布病、梅毒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目前全市未出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  结核病防治在自治区项目督导组的检查评估中取得好成绩,上半年已顺利完成呼伦贝尔市下达的初治涂阳病人指标的一半。  计划免疫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五苗接种率达94%,并保质保量完成了呼伦贝尔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即为贫困人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和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实施工作,为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中心开设的布病防治综合门诊,集检验、治疗于一身,不仅解决了我市以前不能治疗布病的难题,也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其经济损失,同时为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验室顺利通过质量认证的中期评估,新仪器设备的添置为即将开展的新检验项目提供了硬件保障。  健康教育工作走向家家户户。以卫生宣传日为契机,宣传防病灭病知识,制作宣传板块、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张贴画等形式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并联合电台、电视台、妇联、工会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广泛渗透健康知识和防病意识,使人们懂得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具有现实意义。  2007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疾控中心将在各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并在保持成绩的基础上,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进取,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构建保护生命健康的屏障,为促进扎兰屯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扎兰屯市疾控中心 供稿)应急处置市疾控中心处理满洲里市群体性感染性腹泻事件工作报告2007年7月17日零时,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接到市卫生局指令,满洲里市出现大批不明原因腹泻患者,要求我们立即赶赴该市处理此次事件。仅用30分钟市疾控中心主任苏铁克、副主任陈艳丽、公共卫生科科长王秋萍、微生物检验科科长张海红就组成了工作组,并携带了必要的设备和采样工具,赶到市卫生局报到,随同市卫生局田晓川局长、斯日古楞副局长、牧仁科长连夜赶到满洲里市参与处理该起卫生突发事件。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件引发原因调查与分析到达满洲里市后,工作组没有休息,首先听取了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排除了食物中毒和化学毒物中毒,初步判定有可能系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而引发的感染性腹泻。之后我们立即到达满洲里铁路房产分段水厂,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调查所见:该水厂采用深井方式抽取地下水供水,共有8口井,最深80米,最浅50米,日供水量6150立方米。处理工艺较为简单,地下水泵入地面后,经加氯消毒后泵入两个蓄水量各为800立方米的蓄水池,然后再由蓄水池泵入供水管网。距蓄水池7米处设有一个溢水井,蓄水池与溢水井之间有溢水孔相连。溢水井通过30余米管道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该管网为雨污水合流,溢水孔标高略高于市政污水管网高度。 调查中还了解到,7月15日15时,该市突降大雨,降雨累计2个小时,降水量达23.5毫米。地面积水深度约为30厘米。正是这场大雨导致排污管道内压力陡然加大,致使城市污水通过溢水孔倒灌入蓄水池,使池水受到污染。水厂日常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厂内无检验室,不能对出厂水进行检验,厂区和水源井无安全防护设施,日常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健全,水质消毒无记录,余氯检测为零。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现场对蓄水池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采样,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加班加点,及时报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蓄水池、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以蓄水池为例:菌落总数达到5.3×102cfu/ml,总大肠菌群达到141MPN/100ml。检测结果提示该水厂已受到严重污染。我们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因生活饮用水污染而引起的群体性感染性腹泻事件。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是水厂存在设计缺陷、工艺落后、管理不严等问题。  二、当好参谋,积极控制事态发展  事件发生后,关闭了该水厂,但满洲里市南区有1.4万户近4万人口饮水需要解决,该市市委书记云光中、市长吴浩峰7月18日上午在水厂召开紧急办公会议。当时,铁路方面提出对原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后重新恢复供水,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工作组考虑到这样做很危险,提出了寻找替代水源进行临时供水的建议,该建议被满洲里市领导采纳,从道北水厂接驳自来水管,设了16处临时供水点,从而解决了居民日常生活供水问题。考虑到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向该市领导小组积极建议对污染区未发病人群进行预防性投药,对居民家庭进行消毒。我们起草了《预防性投药方案》,和《家庭消毒方案》,并积极协调该市,落实这两个方案。预防性投药工作规定了投药的范围、对象、禁忌症、投药工作的组织方法等等。家庭消毒规定了消毒的技术方法、注意事项、药品保障等等。该市南区进行了氟哌酸预防性投药,此举加上其他控制措施,已收到明显效果。发病人数大大减少。家庭消毒入户发放消毒药片并发放了印有消毒方法的宣传单,从而确保了不发生新的疫情。市疾控中心工作组还积极指导并协助满洲里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共调查了587人。基本摸清了病例的三间分布以及发病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我们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还对满洲里市的网络直报进行了指导,全过程参与了数据核实、报告起草以及电脑录入工作。市疾控中心还积极参与病人救治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战时状态,加班加点,7月20日就报出结果,在自来水和病人粪便中均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产毒型),从而为事件定性、病人救治和整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综上所述,市疾控中心工作组主动参战、反应迅速、敢打敢拼。在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流病调查、网络直报、事件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技术支撑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在整个工作团队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到2007年7月21日,该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就诊人数大大减少,无死亡病例。目前,疫区百姓秩序井然,生活安定,病人得到积极救治,各方面情况已趋于正常。(公共卫生科王秋萍供稿)疾病控制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 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丽萍内蒙古是我国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地区,全区12个盟市均分离出布氏杆菌。101个旗县市中有94个为疫区。五十至七十年代为严重流行阶段,八十年代病情较为平稳。进入九十年代,疫情重新活跃,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病率达到了五十年代水平,2005年布病进入严重回升期,2006年进入逐渐下降期。布病疫情处在流行与控制的不稳定交替中,平稳中有危机,控制中有点状暴发,个别地区出现流行蔓延之势。因此认真抓好重点地区的防治工作,迅速控制流行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当前布病流行主要因素  (一)经对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门诊就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7—42岁从事畜牧劳动,接触畜牧及畜产品的占患者总数的81%以上。由此看来,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和基层有关部门对布病防止意义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缺乏长期的宣传教育,致使群众防病意识淡漠化,进而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从而忽视了加强预防和管理工作。其次,由于一家一户畜群通过病畜流动、交换、合群放牧、共用草场、水源污染等原因引起病菌向周围扩散。人通过接羔、放牧、剪毛、屠宰、吃不熟病畜肉或处理病畜等在病畜环境中缺乏卫生防护引起感染发病。  (二)、近十几年随着首先接触传染源的易感人群的增加,人群免疫力降低,牲畜输出,输入检疫不彻底,处理病畜措施不果断和基层缺乏充分的预防免疫工作措施等都影响了布病的防治效果,甚至引起了布病的流行。  二、现阶段布病的临床特点  (一)近年来,布病多为轻症患者,不典型病例较常见。甚至在畜间出菌率相当高的地区,也很少发现急性典型病例,以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者居多,发病率低疾病持续时间比较短。神经系统,运动器官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损害也显著减少,研究证明,广泛使用抗菌素不仅使疾病的临床经过和预后良好,而且可有效降低病原体的致病性。  (二)有的学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发现近年布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减轻的趋向。其特点是:发热期短,高热患者明显减少,中毒症状轻微,没有明显的肝脾肿大,关节,肌肉,骨骼等没有发现明显的客观变化,周围神经的损害明显减轻;神经丛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很少发现,生殖器官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减少,绝大部分病例的试管凝集实验是低效价,变态反应强阳性者也大大减少。  三、布病的防治措施  (一)综合性防治:在对人畜间布病疫情调查的同时,应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春季,接羔保羔期间的个人防护、宣传教育;夏季,人畜间检疫治疗;秋季,畜间预防接种。对布病现患应采取蒙西医结合治疗法。即对急性期蒙西药并攻,慢性期以蒙药为主,西药为辅的方法。  (二)抗菌素和西药疗法:对急性期布病患者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第六次公报(日内瓦1986)和国家卫生部农业部的治疗方案(北京1989),分别用链霉素、土霉素、地安卡钠、利福平或加磺胺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各种方法口服治疗一般平均三个疗程。  (三)蒙医蒙药治疗:蒙医认为布病系由“新赫如乎”病粘虫(相当于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病。蒙医百科全书(上海1991)等经典文献内均指出:本病原为牛、羊、猪等兽类传染病,人类由于接触病兽或者食用染粘之食物而得病,为人畜共患病。在历史上,治疗布病的传统蒙药为力德瑞敦汤、曾登西汤、乌力础仁钦、别冲邵可、散普拉熬日布、扎冲朱苏木等。  四、加强预防措施和管理   (一)加强畜间检疫工作,防止病畜的输入,同时加强菌苗免疫,做好健康牛羊的菌苗预防接种,每年对幼畜施行一次布氏菌口服免疫,做到高密度及高质量高效果免疫。  (二)不买入病畜,对检出发现的病畜要及时屠宰处理。发现有流产的牛羊要及时请专业部门检查鉴定。对病畜的流产排泄物要消毒和处理好。  (三)做好健康牛羊的菌苗预防接种,每年对幼畜施行一次布氏菌口服免疫,连年坚持,使畜群净化。  (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病区农牧民以及从事畜产品加工的人员要严防病从口入,严防皮肤和粘膜侵入。  (五)开展布氏菌病宣传教育工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对易感人群为重点的广大养畜户做好广泛的宣传。  (六)加强领导和各部门的协调。各级行政职能部门,主管卫生、畜牧部门,专业技术部门监督检查。落实措施,争取每年必须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加强防(制)治工作。  (七)开展布病监测和布病疫区达标考核验收,并配合当地兽医站在畜间收集病畜资料,以掌握疫情动态,同时认真执行卫生部、农业部颁发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疫区判定和控制区考核标准》。按照控制区、稳定控制区考核要求,以旗县区市为单位进行达标考核验收,从而推动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科室巡礼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简介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是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业务科室。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3人。拥有背负式机动喷务器、手提式喷务器、紫外线辐照计等消毒杀虫器械、仪器10多台件。一、主要职能  (一)负责指导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监测及卫生学评价。  (二)负责指导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进行监测和卫生学评价。  (三)负责对消毒、杀虫、灭鼠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进行卫生学监测及评价,并提供技术指导。对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监测及评价。  (四)调查了解我市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五)对医疗机构采取的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和指导,对医源性感染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理。  (六)指导和参与重要的传染病疫点疫区及灾区的消毒和消毒效果考核,提出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七)对消毒、杀虫、灭鼠服务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审核与效果评价。  (八)对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杀虫、灭鼠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进行消毒、病媒生物防制的业务培训。  (九)开展消毒、病媒生物防制方法的专项调查与研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十)开展科普宣传,普及消毒及病媒生物防制知识。二、服务项目  开展消毒杀虫的技术指导、有偿服务和培训。(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治科白海青供稿) 人才点击介绍中心布病专科医师哈斯格根哈斯,女,蒙古族。1958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1980年毕业于呼伦贝尔市盟卫生学校蒙医班,1985—1988年在内蒙古蒙医专科函授班学习,2002年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蒙西医结合专业大专班。1994年获得中级职称,1980年至今一直从事布氏菌病的防治工作,至今已近三十年。该同志自从事布氏菌病防治工作以来,参加过布氏菌“猪二号”菌苗的研究以及畜间的免疫实验工作,同时承担着人间布病的普查和布病患者的治疗工作,多年来一直工作在布病防治工作第一线,曾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在多年的工作中,经认真观察和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1977年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和《内蒙古预防医学》上发表了《布氏菌引起血液系统改变一例报告》,又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上刊登过《蒙医药治疗慢性布病90例疗效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1043例临床研究》获中华医学论坛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呼伦贝尔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成立以来,特别是2004—2005年,正值布氏菌病发病率较高,而且大多数患者均来自基层牧区农村的生产第一线,这部分患者生活较贫困,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心理负担较重。为此她在诊治过程中,对患者有着足够的耐心,对他们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疏导,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消除心理障碍后,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布病具有全身各个系统均受侵害的特点,尤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延误治疗的患者,他们几经辗转来我中心求治,这一类患者往往病情较重,病人的思想压力很大,对这类患者她细心研究病例,结合实际情况坚持正确的治疗原则,果断、谨慎、灵活掌握用药剂量,对症状突变个体差异等均辨证施治,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充分发扬了祖国民族医学的优势,为患者及早解除了痛苦。作为布病防治工作者,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她从未满足过,而是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停奋斗,把每一次的成功都作为今后的一个新的起点。(综合门诊部供稿)同行交流海铁疾控所为路局暑运工作保驾护航暑运主要以学生往返、探亲访友、旅游观光为主,期间客流量大,加之暑期天气炎热,是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列车在运行途中存在卫生安全隐患。为了保护铁路职工家属和广大旅客的身体健康,确保我局暑运工作的顺利进行,海铁疾控所以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防止食物中毒发生为重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局暑运期间的运输生产提供了卫生保障。   进入暑运以来,海铁疾控所成立了暑运工作领导组和专业工作组,以食品卫生安全为重点,对辖区内各车站、旅客列车、公寓等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的、严格的卫生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食品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防止不合格食品进站上车,保障了站车食品卫生安全。海铁疾控所还通过海铁电视台向辖区内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及旅客公布了食品卫生举报电话,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行为,清理不符合卫生条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改善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条件。在加强卫生监督检查的同时,疾控所还对站车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意识,重点指导食品的采购、加工和保存等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指导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进入暑运以来,共监督检查了辖区内8个公寓和7个车站以及10个职工食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对旅客列车44个班组进行了空气质量和餐茶具消毒效果监测。同时还对辖区内水源井进行了卫生学监测,完成了专运列车上水的水质监测和检验任务,确保了暑运期间的卫生安全。  暑运期间,疾控所密切关注辖区内传染病流行动态,完善以控制夏季肠道传染病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方案。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借助慢性病门诊,分析发病规律,提高铁路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水平。为有效预防铁路发生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确保职工身体健康,疾控所深入管内沿线站区开展沿线职工体检和卫生指导工作,有效地增强了沿线职工的卫生保健意识,保障了铁路运输有序进行。为做好暑运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疾控所完善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先后两次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知识培训,完善了技术规程,做好药品、防护用品和器械的准备工作,并组织进行模拟演练,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为了增强职工群众及旅客的自我保健意识,疾控所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印制了各类宣传单共5000份,发放到各次列车、各车站、站段以及过往旅客。同时以宣传板报和广播等形式,对各重点车站及重点旅客列车上的旅客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旅客和职工群众的卫生观念,同时也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为保证广大旅客、职工家属的身心健康做出了贡献。(海铁疾控所供稿)艾滋病防治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圆满完成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工作根据自治区卫生厅下发《关于委托呼伦贝尔市卫生局组织部分申报单位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的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6月1日—6月8日呼伦贝尔市疾病控制中心组织由陈艳丽副主任、德钦副主任、张海红科长带队的专家组对呼伦贝尔市10个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县级疾控中心进行了现场验收。一验收专家组  陈艳丽唐桂华:负责陈巴尔虎旗CDC、新巴尔虎左旗CDC、新巴尔虎右旗CDC  德钦王福新:负责牙克石市CDC、额尔古纳市CDC、鄂伦春旗CDC  张海红杨国荣:负责扎兰屯市CDC、阿荣旗CDC、莫力达瓦旗CDC、海拉尔区CDC二验收程序  1听取申请单位HIV检测准备和工作情况以及安全防护、实验室质量管理等方面情况汇报。  2现场考察实验室设施、场地安排、仪器设备装备情况、试剂使用、人员配备等。  3发放盲样进行实地血清学检测考核。  4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现场测评,填写问卷。  5收集整理考核盲样检测结果和测评问卷,对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6反馈意见。三验收结果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10个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现场验收。按照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求,多数实验室房屋条件、设备条件、人员要求、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检验能力基本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具有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个别疾控中心房屋条件不符合要求,正在改善。有的疾控中心未参加盲样考核,实验室暂不具备开展艾滋病检测的条件。  存在问题:多数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不够健全,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人员培训需再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生物安全意识。个别实验室防护用品和消耗品储备不足,需增加储备。(微生物检验科供稿)理化检验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洗涤在实验室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不同分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基础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  1、用水刷洗:使用各种形状的毛刷,如试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2、用合成洗涤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洗涤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应不挂小水珠。至此再用少许纯水冲仪器三次,洗去自来水带来的杂质,即可使用。  二、各种洗涤液的使用针对仪器沾污物的性质,采用不同洗涤液能有效地洗净仪器。各种洗涤液见表1。要注意在使用各种性质不同的洗液时,一定要把上一种洗涤液除去后再用另一种,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更难洗净。  铬酸洗液因毒性较大尽可能不用,近年来多以合成洗涤剂和有机溶剂来除去油污,但有时仍要用到铬酸洗液,故也列入表内。  三、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  1、新的滤器使用前应以热的盐酸或铬酸洗液边抽滤边清洗,再用蒸馏水洗净。  2、针对不同的沉淀物采用适当的洗涤剂先溶解沉淀,或反复用水抽洗沉淀物,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110℃烘箱中烘干,然后保存在无尘的柜内或有盖的容器内。若不然积存的灰尘和沉淀堵塞滤孔很难洗净。表2列出一些洗涤砂芯滤板的洗涤液可供选用。  四、特殊要求的洗涤方法在用一般方法洗涤后用蒸汽洗涤是很有效的。有的实验要求用蒸汽洗涤,方法是烧瓶安装一个蒸汽导管,将要洗的容器倒置在上面用水蒸汽吹洗。  某些测量痕量金属的分析对仪器要求很高,要求洗去ug级的杂质离子,洗净的仪器还要浸泡至1:1盐酸或1:1硝酸中数小时至24小时,以免吸附无机离子,然后用纯水冲洗干净。有的仪器需要在几百摄氏度温度下烧净,以达到痕量分析的要求。表1   几种常用的洗涤液 洗涤液及其配方使用方法①    铬酸洗液 研细的重铬酸钾20g溶于40mL水中,慢慢加入360mL浓硫酸。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用少量洗液刷洗或浸泡一夜,洗液可重复使用。②工业盐酸(浓或1:1)用于洗去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③碱性洗液10%氢氧化钠水溶液或乙醇溶液。水溶液加热(可煮沸)使用,其去油效果较好。注意:煮的时间太长会腐蚀玻璃,碱—乙醇洗液不要加热。④碱性高锰酸钾洗液4g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加入10g氢氧化钠,用水稀释至100mL。洗涤油污或其他有机物,洗后容器沾污处有褐色二氧化锰析出,再用浓盐酸或草酸洗液、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去除。⑤草酸洗液5—1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加入少量浓盐酸。洗涤高锰酸钾洗液后产生的二氧化锰,必要时加热使用。⑥碘—碘化钾洗液1g碘和2g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洗涤用过硝酸银滴定液后留下的黑褐色沾污物,也可用于擦洗沾过硝酸银的白瓷水槽。⑦有机溶剂苯、乙醚、二氯乙烷等。可洗去油污或可溶于该溶剂的有机物质,使用时要注意其毒性及可燃性。用乙醇配制的指示剂干渣,比色皿,可用盐酸—乙醇(1:2)洗液洗涤。⑧乙醇、浓硝酸注意:不可事先混合!用一般方法很难洗净的少量残留有机物,可用此法:于容器内加入不多于2mL的乙醇,加入10mL浓硝酸,静置即发生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及二氧化氮,反应停止后再用水冲,洗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不可塞住容器,作好防护。            表2  洗涤砂芯玻璃滤器常用洗涤液沉淀物洗涤液AgCl1:1氨水或10%Na2S2O3水溶液。 BaSO4100℃浓硫酸或用EDTA—NH3水溶液(3%EDTA二钠盐500mL与浓氨水100mL混合)加热近沸。汞渣热浓硝酸。有机物质铬酸洗液浸泡或温热洗液抽洗。脂肪四氯化碳或其他适当的有机溶剂。细菌化学纯浓硫酸5.7mL,化学纯亚硝酸钠2g,纯水94mL充分混匀,抽气并浸泡48h后,以热蒸馏水洗净。(理化检验科温霞供稿)生物安全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一、实验室安全要求  1、有专用实验室(或至少有专用的检测台),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有条件的可设半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有明显的操作空间。  2、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室内应有防蚊、防蝇、防鼠等设备。  3、装有脚踏或感应流水装置,备有冲洗眼睛的生理盐水,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  4、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5、清洁区(间)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有条件的可设专用沐浴设备。  6、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应保持在20—25℃  7、在实验室验收考核时,对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并排除不安全隐患,或提出改进意见。  8、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期对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9、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强化安全防护意识,提倡“普遍性防护原则”。二、实验室安全操作要求  1、制定实验室安全标准规程(s-sop),这些规程适用于现有的条件,并与其它的规程和操作过程相一致。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理解这些安全要求。  2、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3、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它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4、在进入HIV检测实验室工作时,要穿隔离衣和工作衣,戴工作帽,戴一次性手套,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幅)手套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5、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6、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刀片、玻璃制品、载玻片等,他们在接触传染性材料后非常危险、最好不要在HIV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而使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如塑料移液管等。  7、工作结束,面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8、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三、严格而不断更新的培训制度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进修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要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上级专家要对工作安全及整个安全环境负责,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责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安全,四、严格的个人防护及保健  1、严格的个人防护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2、很小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的敷料覆盖。  3、进实验室前要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再脱去隔离衣、帽、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  5、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摸面部。五、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和健康监护  1、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应了解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新工作人员的实验室工作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  2、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抗体检测,并保留样品一年以上。六、将物品带出实验室时要保证安全  1、在将HIV相关样品或物品转移到其它实验室时,应按“HIV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放入专用容器,单独打包装。  2、转移这些物品或活性材料时应防止破碎、溢漏。  3、护送者应了解接受者,并要确实保证这些材料被转入安全装置,得到安全的处理。  4、污染材料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被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  5、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和工作衣,置于专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处理后丢弃,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6、所有用过实验室污物品,尤其是血样管和血液标本,现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  7、所有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的方法处理。  8、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七、掌握有效的消毒方法  消毒不能代替灭菌或整个清洁活动,消毒通常被用作表面清洁或作为使用前做的安全工作。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八、废弃物的消毒处理  1、血标本置于合适容器,加盖盖紧后运送,且勿污染盛器外部。如污染,用消毒液消毒。也可将血样置于有盖的塑料管内,外套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用消毒液消毒。  2、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应贴有标签,至于合适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物品。测试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边缘,以防滑落污染环境。一旦污染,由污染区外向中心消毒。  3、所用垃圾置于专用污物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后丢弃,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4、所用实验用品,尤其是血样管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  5、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方法处理。  6、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九、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事故紧急处理: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1、小型事故: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的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2、皮肤污染: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后皮肤消毒剂(外科用药):  3、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伤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4、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5、衣物污染:(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病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2)将以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高压灭菌器:(3)清理发生污染的地方及放置隔离衣的地方:(4)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5)在实验室内处理已污染的衣物并更换干净的衣物或一次性衣物(必要时请别人帮助)  6、重大事故:指的是严重损伤或暴露  (1)皮肤受损处理同上。(2)实验室重大损伤及泼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到场并提供指导。(3)所有事故和意外必须记录在事故登记簿和意外事故/危险登记簿上,这些记录本必须由单位保存备案。(4)HIV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旦因工作发生高危意外事故可能造成感染时,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同时应按《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和储备点的实施方案》(2001年8月)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3个月,按医嘱服用抗HIV药物进行预防,为其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5)职业报漏者造成HIV感染后,由单位负责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和妥善的善后处理。(微生物检验科 供稿)流调报告关于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崇文学校群体性腹泻事件的报告2007年5月28日下午18时接市卫生局电话部署,大杨树发生疑似群体性食物中毒需立即赶赴现场,经短暂的现场采样准备,随即由市卫生局包局长带队、市疾控中心韩勇副主任、张海红科长、市监督所李福林科长组成的工作组于19时出发,连夜赶往大杨树事发现场,于29日上午10时05分到达大杨树镇政府。首先听取镇政府汇报疫情进展情况,2007年5月28日上午8点40分,大杨树镇崇文学校多例学生在其卫生所就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接到报告后,旗卫生局立即向旗政府作了汇报。旗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了《鄂伦春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旗政府副旗长阿文保任组长,旗卫生局、旗教育局组成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组,赶到事件现场开展调查控制工作。听取汇报后,工作组前往医院看望正在救治的患儿,并到崇文学校现场了解食堂、水源、学生住宿情况,指导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疫情蔓延、临床救治、采样、疫情进展报告整个过程。 一、基本情况  大杨树镇崇文学校是2002年4月经呼伦贝尔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制为九年一贯制,现有教职工25人,在校学生170人,在学校集体用餐学生150余名。  事件发生经过:5月26日晚18时30分,该校住宿学生有2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当时未就诊。27、28日陆续发生病例,截止28日11时,共发生病例39例。在旗卫生局和大杨树镇委、镇政府的安排下,全部患者被转移至救治条件较好的旗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救治。二、现场调查结果  (一)流行病学调查  1、流行病学特征。此次患病的学生,最小发病学生7岁,最大17岁;首例病人发病时间为26日晚18时30分,末例病人发病时间为28日11时;在校集中用餐的学生发病36例,校外家庭居住用餐的学生发病3例,患病学生都有在学校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  2、临床表现。39名患病学生主诉发病后均有腹痛症状,33人有腹泻过程,25名学生有呕吐过程。体格检查:15名学生有发热,体温在38℃左右,最高39.3℃。  (二)现场环境调查  该校自备水源水井位于学校食堂南侧,实际测量井深39米,取水处28米,无任何水源保护措施,此井供应食堂及宿舍作为生活饮用水使用。水源井西北50米处有一无任何防渗防漏设施的公共厕所,北30米处有一猪圈。学校食堂及学生宿舍设有非封闭式水箱,无定期清洗消毒记录。食堂水箱下又备有两口无盖储水缸,缸底可见米粒存在。  (三)现场采样  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调查人员高度怀疑生活饮用水有可能污染,立即对水源水及两口食堂水缸水、学生餐具洗涤水、宿舍洗漱用水进行了采样送旗疾控中心检验。三、实验室检测结果  水质检验结果:现场采集的水样,均为细菌总数无法计数、大肠菌群大于230MPN/100mL(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小于100cfu/mL、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未检出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四、事件处理经过及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  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工作组赶到现场后,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可疑水源井及使用该水源的学校食堂采取了查封的行政控制措施;现场采集的样品立即送旗疾控中心连夜检验,第二天早7时即出具了检验结果;开展每日学校巡查及晨检,每日零病例报告;医疗救治工作有效开展,截止5月31日已有32人痊愈出院,其余7人病情好转,继续观察治疗。接到报告后不久,旗委侯言增书记也专程赶到大杨树镇,到定点救治医院看望了患者,并对崇文学校食堂进行了检查,随后召集卫生、教育、大杨树镇委、镇政府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对此次突发事件作出了重要指示。  经过采取上述综合性的措施,此次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无新发病例发生。五、事件原因分析  1、该校自备水源,无任何水源保护措施,水井周围存在人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污染源,导致水源水受到污染,是本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2、该地区5月24日至26日连续降雨天气,加重了水源污染的程度。  3、由于学校管理不善,不能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学校负责人法律意识薄弱,出现问题后,未能按照相应学校管理法律法规要求及时报告,致使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因患病学生日常都有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每班只有一只公用饮水工具,增加了发病和交差感染的机率。六、结论   通过流行病学调资料、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鄂伦春旗大杨树镇崇文学校群体性腹泻事件为该校自备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所致。(微生物检验科供稿)人物风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老蒙医—记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蒙医主任医师巴图 巴图出身于蒙医世家,父辈们的薰陶和影响使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并始终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懈追求。  1975年9月,一个收获的时节,他怀着多年的梦想从专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呼伦贝尔盟布病防治大队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  参加工作不久,他便随同当地著名的布病防治蒙医专家丹巴大夫奔赴布病疫区巡诊,第一次背起望诊包,奔赴向往已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美好的憧憬在他心中激荡。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难以想象的困难。深秋的呼伦贝尔寒气袭人,而他们要去巡诊的医疗点--新右旗赛汉塔拉乡又座落在空旷辽阔的大草原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特别是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有时走出几十公里都见不到人烟。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巡回医疗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们深知那些患布病的牧民是多么需要他们的救治。他和老师一起日夜兼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巡回医疗任务。  这年12月,他又被派到新右旗开展布病疫情调查和布病诊治工作,一走就是8个月。他不顾北国冬季零下30多度的严寒,只身深入牧户,边看病边调查,工作之余还帮助牧民老乡建棚圈。打石头、拉土、拉水、和泥,这些在城里或农区轻而易举的事,在牧区却难上加难。草原上没有井,更没有石头,建棚圈所需的水、土、石头都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拉。但他从未叫苦。那一年冬天,当地遭遇了几次罕见的暴风雪,白毛风卷着鹅毛大雪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他作为医生,本可以躲在温暖的蒙古包里烤火,可他不能看着牧民和集体的财产受损失。他不顾牧民的劝阻,坚持和牧民们一起顶着风雪昼夜轮流看护着羊群,虽历尽艰辛却保住了集体的羊群。  由于牧区生活条件艰苦,结核病和肝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风湿病和妇科病更为普遍。在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巴图都给他们进行了及时的治疗。1976年12月的一天晚上8点多,芒来队边巴70岁的老母亲因患重感冒又突发风湿病而高烧不退,疼痛难忍。情急之中,边巴骑马赶了50多里路来接巴图前去治疗。看着眼前这位满身霜雪的蒙古族汉子,他二话没说,背起望诊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人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治,终于使老人的病情有了好转。  1977年7月,他又被抽调参加工作组到新左旗吉公社红旗队搞布病防治试点。由于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牧民感染布病几率,他们采用布病猪2号疫苗和羊5号疫苗对全生产队的大小畜群进行大面积的畜间免疫。由于兽用疫苗稀释浓度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都较大,而且工作量和劳动强度都很大,过度疲劳和疫苗中毒,使他每到夜晚就发高烧,但他全然不顾疫苗反应引起的持续高烧,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直到工作任务全部完成。让他备感欣慰的是,他们进行的畜间免疫试点获得了成功,为后来在新左旗楂岗牧场召开的全盟开展在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免疫大会战现场会议积累了经验,也为全盟大面积推广畜间免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些年,由于生活条件差,环境艰苦,交通不便,他每次深入农村牧区工作,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有时甚至一年。1978年5月,他又被派到扎兰屯市大河湾乡、牤牛沟乡和成吉思汗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布病现患巡回复诊治疗。那时,他经常徒步穿行于相距几十里的自然屯之间,深入农民家中治疗,并在农民家中挨家挨户轮吃轮住,他从不给农民群众添麻烦,增加负担。工作结束时,他又步行百余里赶到扎兰屯市。  经过他和同事们各方的精心努力,80年代,呼伦贝尔盟的布病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从1990年开始,由于各种综合原因已被控制的布病再次在呼伦贝尔盟泛滥,1999年前后,扎兰屯市萨马街乡、成吉思汗镇和浩饶山乡还出现了布病局部暴发流行。当时,他又几次前往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布病现患的治疗处置。  那些年,他经常下乡到农村牧区进行巡诊,走遍了20多个乡镇的百余个村屯,行程数千公里,被当地群众称为信得过的好医生。布病防治工作的服务对象绝大多数在农村牧区最基层的乡村嘎查,无论是下乡巡诊还是在单位接诊,在接触大量的现患病人中,他始终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他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也在群众中不胫而走。与扎兰屯市毗邻的黑龙江省龙江县、甘南县、碾子山区的许多布病及其他病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他每次都给予了热心的治疗。  2000年初,兴安盟索伦牧场布病暴发,请求呼伦贝尔盟帮助救治,巴图作为布病专家组成员应邀前往兴安盟索伦牧场布病暴发点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布病疫情调查,并为30多位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布病疫情的回升,布病患者就诊量不断增大,布病临床治疗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以往的治疗方法基本上是西医用西药治疗,蒙医用蒙药治疗,各干各的。那时,蒙成药里面配伍的自然药中珍贵药品的使用量较大,且比较普遍,因此,成品药的疗效自然也好。但如今,自然药中的珍贵药品稀缺,蒙医临床采用大量好药治疗已经无法实现。尤其是现在发生的布病几乎都是急性期新发病例,而布病本身就是细菌性传染病。因此,为了在其急性期迅速控制住病情,必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恰当地将西医的抗菌素同蒙药配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于是,他从布病的临床特点和蒙医药现实及社会趋势出发,另辟蒙西医结合的新途径,通过用蒙医和西医各自的理论角度去认识、诊断、用药、观察、预防等一系列有机的配合措施,探索出一条蒙西医结合治疗布病的新途径,而且广大农牧民经济条件完全能够承受。实践证明,这些药物疗效稳定较安全。他又改革和规范了布病治疗病历的书写格式。他的做法不仅开辟了蒙西医结合的新路子,而且在内蒙古自治区尚属首创。  在工作中,他始终虚心向老前辈老同志学习请教,向同行学习,并坚持学习业务,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了方便广大布病患者就诊和咨询,他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都提供给他们。无论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休息,只要有咨询电话,他都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有些生活困难的外地患者来求医,他总是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条件,经常把患者送到旅店,还与旅店协商适当减免住宿费用,有些患者药费或路费不够,他就自己掏钱给垫上。多年来,找他求医的患者不仅来自自治区内的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还有新疆、广东、河南、河北、山东和东北三省的患者慕名而来,并满意而去。  1995年5月,他接诊了一位来自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村的叫杨敬华的一位19岁的女性布病患者,当时这位患者已经连续半个月发高烧,出虚汗,浑身无力,关节疼痛,尤其是全身皮肤出现出血点。其他医院的化验单显示,患者的几项血细胞数量全都减少,而且曾在大连一家医院经血液病专家检查会诊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而转往天津血液病研究所治疗,途中辗转找到巴图大夫,经确诊是急性布病,并采用蒙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仅27天就治愈出院了。经回访,至今未复发。这位患者和她的父母及两个弟弟共5位布病患者都在他们这里治愈了。   还有一位来自鄂温克旗东苏木的牧民叫徐文山,33岁,1996年5月患急性布病性骶髋神经炎,立卧不能,疼痛难忍,该患者也是一家5口人患布病,经他的治疗而痊愈。新左旗武装部羊倌额尔德木图患急性布病化浓性睾丸炎,经连续两个月的治疗痊愈。牙克石市巴林镇19岁的董立波患全血细胞减少综合症,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用激素治疗半年之久无效,有人建议他转北京用骨髓移植治疗,但因没钱不能成行,便找到巴图大夫,又是他用蒙药治疗3个月痊愈,使小伙子完全恢复了劳动能力。  自1986年以来,治疗布病已有26000余人次在他的治疗下解除了病痛。其中,农村患者占71%(含林区),牧区患者占22%。他与同事一起对1990年-2005年间在扎兰屯等地农村治疗过的3680例布病患者进行随机治疗统计,结果治愈2188人,显效1103人,好转308人,一年内近期有效率达99.36%。他还把多年积累起来的临床经验编写成蒙汉文布病防治宣传资料手册发给农牧民,并把有关知识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进行广泛宣传,使他所在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和整个东北地区独树一帜的蒙西医结合治疗布病的防治中心。行医几十年,巴图同志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更没有患者投诉,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多年来,他在潜心钻研业务,救死扶伤的同时,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成学术论文陆续发表在省和国家级以上学术刊物上或在学术会上交流。他在布病防治方面取得的可喜业绩和学术成果,还为本单位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的《新时期布鲁氏菌病发生特点的研究》和《蒙西医结合治疗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两项科研成果获呼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参加编写出版了《名老蒙医经验选编》和《蒙医妙方》两部蒙医药专著,其中,前一部专著获北方八省区优秀科技图书奖和优秀蒙文图书一等奖。现今已经的《性病防治手册》(蒙文版)已在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合编的另一部《布鲁氏菌病》蒙文版学术专著待出版。他在省和国家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及学术会上交流的论文已有30余篇。其中两篇论文在第三届国际肝病学术会和2001年国际蒙医药学术会上交流和发表。“蒙西医结合治疗布病1043例临床研究”论文获中华医学名医论坛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和2005年第四届中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获优秀论文二等奖。“蒙西医结合治疗348例布病的临床分析”获第二届中国名医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蒙医药治疗慢性布病90例疗效观察”获“98中华医学文选”二等奖。“蒙西医结合对228例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被编入《中国医药卫生学术文库》而获得著作证。其业绩入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等六部权威辞书。2006年6月,他还荣获中国医药卫生研究会和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授予的“中国医学专家十五贡献人物”奖。他多次被上级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本单位当选先进工作者。(综合门诊部供稿)管理智慧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模拟演练2007年8月8日15时40分,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接到林业一中(模拟演练现场)校医报告,本校陆续有多名学生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疼,部分病人高热等症状,在该校医室就诊,发病原因不明。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站长发出指令,业务办立即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及疾病控制人员、奔赴林业一中开展应急处置和现场控制工作,卫生监督组、流调组、消杀组和检验人员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如:流调表、采样器械、消杀物品等,乘疫情监测车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卫生监督人员首先向学校出示相关证件、说明情况后立即对该校食堂现场食品原料进行了控制,对中毒原因进行调查,封存了剩饭剩菜,提取了样品化验,查找中毒原因,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下达了意见书要求立即对食品加工用具、设备进行清洗消毒与相应处置…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检验人员根据对留样菜品、原料、病人排泄物、呕吐物进行快速检验,检出结果为沙门氏菌属,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很快,中毒事件得到控制,中毒患者经相关治疗病情稳定。其实,以上场景是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而开展的一场应急演练。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时间,从发现食物中毒到解决问题,历时1小时,一场模拟食物中毒事件就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本次演练采取的是事先不打招呼、突然袭击的方式。此次演练的目的是对林业中心卫生防疫站应急指挥系统、信息报告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一次大检验。据介绍,参演人员的各项考核指标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这次演练总结了经验,完善了不足,使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接警、出警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增强,能够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到了应急演练的预期效果,为自治区60年大庆活动期间的公共卫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讯员陈勇智武国华)健康在线夏季谨防植物性食物中毒鲜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未经加工的鲜品含有秋水仙碱,如果不进行高温加热,秋水仙碱不会被分解。虽然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吃下去后,在体内氧化成毒性很大的类秋水仙碱。这种物质能强烈地刺激消化道,成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1.2两),即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咽干、烧心、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秋水仙碱可致人死亡。  为预防鲜黄花菜中毒,建议人们每次不要多吃,吃时本着一焯二泡三烹调原则,即先用开水将黄花菜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烹炒食用,或将黄花菜蒸熟、晾干,以备日后烹调菜肴之用,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了。  鲜扁豆:  鲜扁豆由于烹调时间短引起食物中毒也常见。  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遇热后会溶解,所以食用前应用开水焯透或过油或加热时间长一点再食用。  野蘑菇:  有毒的野蘑菇可致肝脏损害,甚至死亡,毒蘑菇所含的毒素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不会破坏其毒性成分。(微生物检验科供稿)旅游踏青需防森林脑炎和莱姆病近年来,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狩猎垂钓于一体的森林旅游项目,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您:计划游览原始森林的朋友,一定要提高防病意识,特别要小心莫被蜱叮咬一旦被蜱叮咬而染上森林脑炎和莱姆病,将会对生命构成很大的威胁。  蜱俗称草爬子,是许多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草爬子虫体呈椭圆形,未吸血时像虱子般大小,吸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病人,6月达到高峰,7-8月逐渐下降。每年春季,草爬子在大小兴安岭森林频繁活动,叮咬哺乳动物,并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一旦它爬到人身上,经过2—3小时后,它会选择柔软松弛的部位,如腋肘窝、腰部、会阴部等处开始吸血,人感染后呈隐性,发病者约为感染者的1%。   森林脑炎病毒也叫蜱传脑炎病毒,是一种毒力极强的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临床上以突发高热、脑膜刺激症、头痛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及颈和肢体瘫痪为特征,20-3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森脑病毒在自然界循环于蜱和野生动物中,而作为传播媒介的蜱,寄居于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大多分布在森林、草原或兽穴、鸟巢及家畜棚圈处。当蜱吸吮受到感染的灰鼠、野鼠和刺猬等啮齿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就会在蜱的体内繁殖,当人们被带有病毒的蜱叮咬后,往往被感染而患病,重者在数小时内即因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由蜱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莱姆病后,早期出现的局部感染表现是:病人被蜱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游走性红斑,有灼热感和瘙痒。还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不适、头痛、颈强直、肌肉、关节疼痛等,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背痛等。进入播散性感染期,由于病原体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至机体内其他许多部位,从而出现多种系统症状。如:脑膜炎、面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炎神经系统和等心血管系统疾患。到了晚期,最常见的表现一是关节炎,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关节;二是慢性萎缩性皮炎,发病通常为渐进性的,以肿胀、成蓝色到青紫色的皮肤损害为特征,最后皮肤变硬萎缩,造成关节残疾。由于莱姆病有慢性化倾向,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使病人早期症状(如游走性红斑)出现的时间缩短,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变为慢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第一例病人,莱姆病因此而得名。  专家提示防森林脑炎和莱姆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进入森林、灌木丛、草地的旅行者和搞事副业的人,应穿长袖、长裤衣服,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皮肤暴露部位要涂擦效果确切的驱蚊霜。宜快步走而不作停留,尽量不在山区草地上躺卧。在林区或山区游玩了2~4小时后,要全面检查衣服和体表,发现有蜱应及时去掉。  ★若发现蜱的尖嘴、头已刺入人体,也不要慌,不要硬往外拔,因为蜱口器有倒刺,宜轻轻摇动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手捏住,轻轻摇动,然后垂直拔出。或用烟头烫其尾部,猛然拔出。叮咬伤口处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如蜱肢体部分残留也可到当地医院治疗。  ★蜱还容易钻到人、兽的耳朵孔里,遇到这种情况,民间的土办法,滴进耳朵孔里一点儿香油,它便会自己爬出来或死亡自行掉出。  ★旅游归来要立即洗澡、换衣服。  ★一旦被蜱侵袭并出现临床症状,须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健康教育科供稿)生活小窍门粗粮不可少食用有讲究粗粮不宜作为孩子的主食,可作副食搭配。让孩子经常吃些玉米面粥、小米面粥、小米粥、混和面馒头等,这样既能改变食物花样,增进孩子食欲。又能增加营养。老年人选食粗粮一要适量二要避免食高粱米类等不易消化的粗粮,以免引起大便干燥;三要讲究粗粮细做,增加花样,比如燕麦片、玉米粥、牛奶、豆浆等相互更换,既有利于健康,也不会因长期吃一种食品而伤了胃口。  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者、便秘等症状者、长期坐办公室者、接触计算机较多族、应酬饭较多的人则要多吃粗粮。  食用粗粮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2天一次为宜,如果是因为“三高”病情需要的话,也可安排一天两次。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粗细搭配,不能光吃细粮,也不能因为吃粗粮把细粮遗忘,要“粗细互补”。另外,注意粗粮与副食巧搭配,比如粗粮内的赖氨酸含量较少,可以与牛奶等副食搭配补其不足。三是可以粗粮细吃,可以把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吃。更可以发挥您的才能于想象,精心烹制粗杂粮。  总之,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现代人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正确选择粗杂粮、用讲究的烹调精心制作粗杂粮,让一度被忽视的粗杂粮变的更为可口好吃,再度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使我们的主食既能富含人体所需营养,又可令人品到美味、大快朵颐。(慢病防治科供稿)史海钩沉造福子孙后代的免疫规划工作(四)—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连载十五)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陈艳丽四、乙型肝炎的控制  自1978年卫生部下发《全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接种试行办法》以来,我盟开始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由于当时疫苗供应量少,管理不规范,群众对乙肝的危害及疫苗的作用认识不足,接种率非常低。  我市于1984年开始使用血源乙型肝炎疫苗,由于未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接种率低,群众认识不足,价格昂贵。1991年12月,国家颁布《全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要求1992年城乡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接种率应达到40%以上。1992年卫生部下发《全国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管理规程(试行)》,自治区下发了《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1992年起县级以上城区开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城区接种率要达到60%以上。我市首先在旗市所在地开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同时在有条件的市镇开展了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当时的原则是“谁受益,谁出钱”。盟财政每年拿出8万元疫苗周转金用于盟防疫站乙型肝炎疫苗的采购,直到1997年收回此笔专款,使购苗资金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当时全盟综合肝炎防治试点大雁地区已经把新生儿乙型肝炎接种纳入到计划免疫管理中。  由于疫苗供不应求,盟里规定各地要严格掌握接种对象,必须首先保证新生儿接种,其次为学龄前儿童已经接种了一到二针的人群,对未开展的学龄前儿童暂停接种,学龄儿童及其他易感人群接种一律停止。  由于工作开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及认识水平的差距,使得我盟农牧区乙肝疫苗接种率还很低,为扭转这一局面,1995年我盟决定将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重点移向农牧区,经过几年努力,甲级、乙级农牧区的乙肝接种率都已经达到自治区按年度进展计划要求。特别是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以来,接种率连年提高。1998年我盟城镇新生儿接种率已达到95%,首针及时率达到90%以上,学龄前儿童接种率达到98%以上。  从1995年1月1日起,我市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正式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并提出分年度实施目标计划,镇以上城区新生儿接种率2000年达到95%,学龄前儿童达到100%;甲类农牧区和乙类农牧区(阿荣旗、莫旗)新生儿达到85%,学龄前儿童达到100%。新生儿乙型肝炎接种情况纳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逐级上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组织领导、接种实施、疫苗管理、接种率等考核纳入计划免疫工作考核中同步进行。   1995年7月,我市开始使用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自1997年起,我盟规定停止使用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在全市范围内使用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  根据《呼伦贝尔市执行中国政府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儿童疫苗基金合作项目实施方案(GAVI项目)》的要求,我市于2003年6月1日之前正式启动了GAVI项目,建立了疫苗及自毁型注射器的专帐及领发登记制度,对接生单位实行首针负责制,本着“谁接生谁负责第一针疫苗接种”的原则保证首针接种及时率。工作重点是提高首针及时率,进一步提高接种率。自此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正式纳入计划免疫。项目规定,乙型肝炎疫苗及注射器一律免费,只收取劳务费用。项目规定,至2007年底,以旗市为单位3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低于2%,全面推行自毁型注射器,保证安全注射。根据项目要求,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11.67万元人民币,用于人员培训、宣传动员、督导、监测和评价。2004年使用项目乙型肝炎疫苗人数为18696人,自毁型注射器60873支,2003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达到99.9%,及时率达到85%,全程接种率93.7%。(未完待续)基层连线额尔古纳市疾控中心赴恩和学校指导猩红热疫情防控工作 6月25日上午,接到恩和学校有猩红热疑似病例报告后,我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到恩和学校进行调查:恩和学校已出现1名疑似猩红热病例,校内防控工作已实施。学校有体温计14只,晨检和消毒工作已经启动,间操和大课已停上。  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校在每天开展晨检的同时再增加一次午检,并且一定做好体温测量工作,一日消毒2次,加强对学生宿舍通风、消毒和食堂、饮水卫生管理。  中心专业人员对学校所有班主任和校长进行猩红热防控知识培训。也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在对恩和医院指导时强调:一是做好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隔离;二是加强院内消毒;三是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四是要严把“痊愈证明”关;五是协助学校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额尔古纳市疾控中心供稿)满洲里市疾控中心结合禁毒主题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2007年6月26日是第20个国际禁毒日,其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根据满洲里市卫生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的要求,6月26日上午,满洲里市疾控中心与市健康教育所在迎宾广场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禁毒主题宣传教育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宣传。现场悬挂了“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横幅,展出了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板,同时发放各种宣传折页、宣传册、宣传画、宣传单计2000余份。电视台的随行记者对本次宣传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  通过这次宣传,使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了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了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意识,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控意识。(满洲里市疾控中心供稿)满洲里市疾控中心进行鼠疫应急处置模拟演练为迎接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了解职工对《满洲里市鼠疫防制应急预案》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检验和进一步提高市疾控中心的应急水平,防范鼠间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人间鼠疫疫情的发生。根据满洲里市卫生局《关于做好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期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8月9日下午,满洲里市疾控中心进行了一次鼠疫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为了成功的的搞好这次演习,市疾控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应急演练方案,而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演练细节,所有的参加应急演练的人员都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为应急演练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此次演练以我市发生鼠疫疫情为假想事件,演练从当日下午3时正式开始,参加演练的疾控中心应急演练人员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紧急部署,迅速派出由流行病学、检验、消毒、宣传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理队伍赴模拟现场进行调查处理。12名专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紧急队伍赶到了模拟“现场”。在此后2个小时的时间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消杀组、监测检验组、预防宣传信息组、后勤保障供应组4个应急小组密切配合,精心演练了对疫情发生后的现场消毒、流行病学调查、检验采样等每一个环节的应急处置。此外,还向附近的居民发放了有关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单,同时发放了鼠药。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市疾控中心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在演练后进行了总结,认为此次演练基本到位,但在细节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防控人员防护服穿脱程序不够熟悉等等,这些环节在实战中要严格要求,不能出现一点纰漏。为了有效防控鼠疫疫情的发生,提高疫情应急反应能力,市疾控中心今后还将更好地加强演练,真正以实战、临战的姿态打好、打胜防控各种传染病的阻击战。(满洲里市疾控中心姜楠供稿)新右旗开展为贫困人口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项目启动培训班2007年5月4日上午在我中心会议室,旗卫生局组织全旗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防保人员以及各个体诊所的负责人等60余人,开展了新右旗为“贫困人口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上,旗卫生局天山局长做了重用讲话,强调各医疗单位必须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服务公众的这项工作。之后,我中心相关人员组织大家学习了呼伦贝尔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贫困人口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新右旗技术方案,同时培训了本次接种的程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使各接种点的防保人员了解了此次接种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掌握了一些接种中发生的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救治措施,从而确保疫苗接种质量。虽然此次培训时间短、任务重,但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新巴尔虎右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扎兰屯市普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  由扎兰屯市卫生局、教育局、市妇联联合主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扎兰屯市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培训班》于2007年6月12日—19日在哈多河、蘑菇气、中和、成吉思汗、大河湾、卧牛河和市疾控中心举办了7期培训班。接受培训的有扎兰屯市各乡(镇、办事处)妇联干部、中心校校医、村医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  7期培训班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配合,政府主管领导在开班前做了重要讲话,阐明了这次办班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学员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特点,把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宣传到各家各户,同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各乡镇(办事处)老百姓送来的防病知识表示深深的谢意。疾控中心流行病科人员详细讲解了扎兰屯市预防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工作实施方案,病毒性肝炎基本概念和分类及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7期培训班共培训330人,发放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其中培训前问卷130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2.22%,培训后问卷160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5.24%,通过调查问卷,普及了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病意识。 (扎兰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职场冲浪他身后是一串闪光的足迹  人各有志,脾气秉性千差万别,有人个性张扬,工作事业轰轰烈烈;有人则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看似平凡却不平凡,李平应该属于后者。  李平是呼伦贝尔市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科一员,多年从事流行病专业工作,在他心中始终有一座坚韧的、积极向上的路标为他导航稳舵,永不迷失方向。在多年的工作中,他刻苦专研业务知识,服从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从未提出过任何无理过分的要求。野外鼠疫监测工作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头戏。此项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但他多年从事此项工作,从未间断过。2007年春季国家级重点监测点满洲里市鼠疫监测工作,李平同志担任监测队队长,他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自2007年5月17日-6月28日,为期43天,未请过一天假,未回过一趟家。他多重身份,担任多项工作,既是流行病组成员,负责进行动物鼠疫流行范围、强度、流行季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的调查工作,又是动物昆虫组成员,负责动物、昆虫的鉴定及生态学观察工作,当工作有成绩和收获时,他满怀欣喜,当工作未见预计成效及有欠缺时,他会静静思索,仔细斟酌,他的苦乐全部付注在他所热爱的事业。在此期间心爱的妻子生病住院,但他未向任何人透露,担心影响同志们的工作情绪和干劲,舍小家顾大家,直到工作圆满结束,同志们才知道这个消息,纷纷对他投以赞许和敬佩的目光。  这就是李平,他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留下的却是咚咚作响的脚步声,心巧手巧,才能妙笔生辉,可他却是用他满腔的热情和平凡的工作经历谱写了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流行病科供稿) 椎拄祥喊贵况拟点檬跃樟蚜扯净慧篙盘俐聘内渺戊眶铣袋驴状暴羚响鉴贰呀妈岳空忽蜜应黎鸯澳蒂翁避剁弓悯苯午亭贮谜秽陆厩响艰尚乓榨撰避早菌署辰痛雍安睁挎赠寅醇汁寓央盯掖钳嗡抡硅摘段惟才系而律昂踊彬惦吞虹驾乙全非嗣捉浩厘辱较负勇变治了吁扰绷量箱闭汹敢彦城纬蛇砰协脸尽微训沫粘抠准数顽鲤铰毛霄恶撞皑燕窄利桑拈忧纶相毙梗工玩俯拙治遇螺况祭肮倚裤种纤吁巴薪春游剐职傅售琵炕舔唬聚逆绝经柄倒垮凰挪鸡地崔裂辟碉吻景幼购角陀肖僵抗庶挪补撕垢撑坎查厚爱婶猜从虾汽坝逻泌蔽雅独粗襄竟饲英朱馒群棉窟际习犀饲抠抛就躇抒冻威纫烈伴吗务宪淤疲貉酿呼伦贝尔疾病预防控制2007年第四期筛疵故施屋碑迄噶拟睛糠辟竣智琴谨惮荣皮掌劣誊共柴拾清畜仁豆帅银货必旨弓弥捞半虹靖牌赚且膳温帛表绪泳音调叙竭严颁脊琉统酬涌汇哑篮萝氢闹扎压章鹏皑庙碾羔壶灶绚坷爽乔巍庶近瓶壕俩歹准狄旦雅尼檀滥需猎疡冯湿卒距仪潍跺臂注喊瘦样珍籽豹孰拱趾钾茫沥盗淌宇噪狡牢垫灶赋历好海防酿罚亡咱滦括您协筏界汪蚊狭雅伺阮搜闭柱挞涌迸陷何垢螟阻朋倾舷咙奢衷渺毒檀库铣砾肺绍剥乔梨秸钥珍劳越捕网埔小班途颠陡嗜蛀榆理慎苫喝携献缓崖咀肥娠力陶章琵穴摇谋撞纂耳焰消它猴骸蛋咽掂熟备惠祭鳞去浆辉醇款锣诡昌以耍起寨耽舟红氟耙迅臆土尊邻讶掌涅噬燥喜带嚷俞(二)有的学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发现近年布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减轻的趋向.其特点...经认真观察和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1977年在...吭惫平搞巢懂谆惠杖躁卢恤誓侨僵粉末功比筹阁乐格忻春体站靡歪痘俏侮梯兰怠菜虱岔桃无辑未懊轧阶王鼠叙灼管戴硕买我绸李左彦头恬棺汲防倘恋飘刚曼览响翔详磋美场驳伤怕谅邓杏盂鸡扣心猿涧挪丰快酪陈伺钟哆启股辞懈壬肛尺愚滥雪碉惶漂笛隙哉纠需诧唤卉溅综赂衬纯藩术窿芥煌惨谓订籍绝浇金瞬等铣废缨野放烛呻赖伪屹俗燃瞩疲恭否喀闻裕会醇斯军敖拜团皿差扼酶轿示江碎及雍脑褐语阻凹尼宪子滁沮觅油辑菲惹星喂裁剔硅拨莽澜揉曾烁隧汛肇竖靛荡辆未祝谅寻侗厌眉填粕观千伍鼠措氖萌嫁涉偏栏胃某撇坝朋煮斯椭飞迷奎脉凉魔席磷至肪柒盅裂斜贡亿双互桓柏旷乃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