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8 KB
  • 2022-06-16 12:33:12 发布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善于沟通,使他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善于沟通,使他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不虚度此生了,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简直凤毛麟角,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到目前为止,仅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一人。他是由于发觉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挨次及结构而获得了1958年和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  在谈到自己胜利的秘诀时,桑格说:“是擅长和别人沟通,使我开阔了眼界和思路,最大限度地汲取了别人的才智,才使我如此荣耀。”  桑格是英国剑桥高校教授,古老的剑桥学府有喝下午茶的习俗,教授们聚集在一起,边品茶边沟通沟通,他们的思想往往会在这时撞击出火花。桑格教授是他们中间最活跃的一个,他总是将自己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大家公开,请大家给提思路和建议。他第一次胜利地测定出了胰岛素的一级分子结构,就是得益于大家的才智,这使他获得了195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之后他又开头了对核酸的碱基排列挨次及结构的讨论,这一次,他仍旧不搞闭门讨论,而是将课题公开,让大家“会诊”。许多次,在喝下午茶的时候,茶室内全部人的留意力都集中到桑格的话题上来,为他献计献策:  物理系一位教授向他建议:“用物理的方法来测核酸结构吧。没准能有大突破。”这时一位生物系的教授说:“荧光染色方法也可用啊,革兰氏染色,还有弗尔根染色,染色后都能见到细胞核的核质。这样,测定DNA的核苷酸序列可能会简单些。”一个讨论英国古典文学的教授也凑过来说:“你闭上眼睛,我将你催眠,在梦中,你问题的答案自然就会到来了……”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大家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思想跳动着、碰撞着,灵感的火花不时出现。桑格教授专注地倾听着、捕获着,觉得谁的建议中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抓住不放,特地找这人深谈,一点一点地沟通。许多次,他都和人交谈到很晚,之后就请大家吃晚餐。所以,有人就开他的玩笑,说他用晚餐换大家的才智。人们特殊喜爱桑格,说他是沟通的高手,他不仅汲取大家的才智,同时也赐予别人才智,他常常给人提出很有见地的建议,使别人受益匪浅。而且,他总是最先提出沟通的话题,激发大家的爱好,在沟通中撞击出灵感的火花。  沟通使桑格教授的思路越来越清楚,覆盖在头脑中的迷雾慢慢淡去,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  他参照大家的建议,制定了试验方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终,最终确定出了核酸的碱基排列挨次和结构。1980年,他其次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接着就是蜂拥而来的庆贺的官员和采访的媒体,面对巨大的荣誉,桑格教授还是那么虚心,一再说:“荣誉属于剑桥,荣誉属于大家,是剑桥的下午茶给我供应了沟通的环境,是大家的才智点亮了我心中的火花,才使荣耀的光环其次次落到了我的头上。”  桑格,这位闻名的化学家,擅长沟通,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的荣耀。    编辑 刘炳龙  E-mail:lbl9119@sohu.com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