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00 KB
- 2022-06-16 12:11:2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的勃兴屈原与战国编钟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你知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为了纪念谁( )A. 孔子 B. 屈原 C. 诸葛亮 D. 李冰2.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 《楚辞》 B. 《论语》 C. 《诗经》 D. 《史记》3. 时临仲夏,岁至端午。历史的车轮碾过2200余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成为每逢此时华夏儿女的一种民族自觉。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屈原,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并几度引用屈原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下面关于屈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③每年端午,我们吃粽子、划龙船,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④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 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A. 屈原、贾谊 B. 刘发、吴芮 C. 马殷、马希 D. 刘备、孙权5. 曾被流放湖南,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屈原 D. 柳宗元6.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 黄帝 B. 老子 C. 孔子 D. 屈原7.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句民谣描写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 )A. 秦始皇 B. 屈原 C. 李冰 D. 张仲景8. 屈原的代表作是( )A. 《春秋》 B. 《道德经》 C. 《离骚》 D. 《论语》9. 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扁鹊 D. 屈原10.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唐诗、宋词 B. 唐诗、宋词、楚辞 C. 唐诗、宋词、元曲 D. 楚辞、唐诗、元曲11. 有人说,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人们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了战争,完全忽略了音乐艺术的发展。下列哪一个文物的出土,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观点?( )A. 秦朝的青铜钟 B. 青铜立人 C. 随州编钟 D. 熔铜坩埚12. 下列人物中,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屈原 D. 韩非13. 我们岳阳人民有‘先忧后乐,上下求索’的精神,这同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 孔子 B. 屈原 C. 墨子 D. 韩非1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于传诵千古的抒情长诗( )A. 《天问》 B. 《九歌》 C. 《橘颂》 D. 《离骚》1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下面史实能够佐证商朝灿烂辉煌文明的有( )①甲骨文 ②司母戊鼎 ③编钟 ④都江堰。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16. 每年的5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 文天祥 B. 司马迁 C. 孔子 D. 屈原17. 2015年的五月初五,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散发着阵阵诱人的粽子清香.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记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 大禹 B. 屈原 C. 孔子 D. 黄帝18. 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
A. 孔子 B. 李冰 C. 屈原 D. 大禹19. 端午节是我国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A. 屈原 B. 蔡伦 C. 华佗 D. 祖冲之20. 秦朝时期,王家四兄弟的情况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C. 老三在家练小篆 D. 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21. 英国前首相希恩曾感叹道:“你们国家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编钟,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世界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两千四百多年前”是指( )A. 春秋时期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22.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 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 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 他的抗秦事迹 D. 他的爱国爱民精神23.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A. 李冰 B. 孔子 C. 屈原 D. 司马迁24. 龙舟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是为了纪念( )A. 老子 B. 舜 C. 扁鹊 D. 屈原25.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曾侯已编钟 B. 青铜立人像 C. 青铜神树 D. 四羊方尊2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论语》 B. 《诗经》 C. 《周易》 D. 《春秋》27.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唐代张建封的这首《竞渡歌》(节录)所描绘的场景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呢?( )A. 齐桓公 B. 屈原 C. 司马迁 D. 李白28. 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 孔子 B. 孙子 C. 屈原 D. 韩非子29.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 屈原 B. 墨子 C. 孔子 D. 老子30.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 四羊方尊31.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32.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我国曾先后出土了许多古代的编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曾侯乙墓编钟出土于( )A. 河南安阳 B. 山东曲阜 C. 陕西西安 D. 湖北随州3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过节时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风俗,这些都是为了纪念( )A. 屈原 B. 孔子 C. 黄帝 D. 刘邦34.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A. 扁鹊 B. 华佗 C. 屈原 D. 司马迁35.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 孟子 B. 墨子 C. 孔子 D. 屈原36.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古筝 D. 笛子37.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李冰 B. 商鞅 C. 扁鹊 D. 屈原38. 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
A. 司马迁 B. 屈原 C. 华佗 D. 商鞅39. 2004年4月,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消息传来,引起国内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就是为了纪念( )A. 屈原 B. 黄帝 C. 孔子 D. 李冰40. 如图出土文物--编钟,反映了哪一时期的文化成果( )A. 春秋时期 B. 史前时期 C. 战国时期 D. 远古时期41. 205年岳书院起了湖文化十杰”评选活动,追踪溯源,湖湘文化的开是( )A. 蔡伦、张仲景 B. 贾谊、王夫之 C. 屈原、贾谊 D. 杨昌济、宋教仁42. 端午节即到来,相传端午节初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的爱国义思想上下神,融汇成湖湘文的要征.这位诗人是( )A. 屈原 B. 贾谊 C. 王船山 D. 曾国藩43.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 老子 B. 孔子 C. 屈原 D. 孙子44. 创造新的诗歌题材--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 屈原 B. 王昭君 C. 关羽 D. 郭守敬45. 战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 )A. 《离骚》 B. 《楚辞》 C. 《诗经》 D. 《诗歌》46. 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 )A. 主张改革变法 B. 创造出新体诗歌,著有《离骚》 C. 提出“仁“的学说 D. 主张“兼爱“、“非攻“47. 根据文字叙述,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离骚》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②他发明了麻沸散,最早在世界上实施麻醉手术,还编制了“五禽戏”③他留下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风貌④他创新了史书编写体例,写出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成为后世史书典范⑤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①⑤③②④ D. ③①⑤④②48. 战国整套编钟出土于( )A. 北京西南周口店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湖北随州49. 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为了纪念( )A. 扁鹊 B. 屈原 C. 鲁班 D. 李冰50. 根据下面的表述判断: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的诗歌代表作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每年五月初五我们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都是为了纪念他。请问“他”是( )A. 黄帝 B. 屈原 C. 秦始皇 D. 扁鹊51. 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 屈原 B. 李白 C. 扁鹊 D. 管仲52. 战国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于( )A. 河南安阳 B. 四川成都 C. 湖北随县 D. 湖南长沙53. 就论证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自沉于汨罗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
A. 史书的记载 B. 屈原的作品 C. 政府的声明 D. 学者的解释54. 屈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下列习俗哪一项与他有关( )A. 吃元宵 B. 吃粽子 C. 吃月饼 D. 吃荠菜煮蛋55. 早在2008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就规定部分传统节日实行公休,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56.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A. 屈原 B. 王船山 C. 周敦颐 D. 胡安国、胡宏父子57. 曾被流放湖南,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是( )A. 柳宗元 B. 杜甫 C. 李白 D. 屈原58.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忧国忧民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 )A. 屈原的《离骚》 B. 李白的《蜀道难》 C.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9. 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 )A. 《论语》 B. 《离骚》 C. 《道德经》 D. 《孙子兵法》60.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汀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 元宵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6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 屈原 B. 蔡伦 C. 李白 D. 魏源62. 下列与端年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屈原 B. 岳飞 C. 姜子牙 D. 周公63. 屈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下列习俗哪一项与他有关( )A. 吃元宵 B. 吃粽子 C. 吃月饼 D. 吃荠菜煮蛋64.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65. 屈原的名句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D. 三人行,心有我师焉66.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位法定假日.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A. 国庆节 B. 端午节 C. 元旦节 D. 中秋节67.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 )A. 屈原 B. 贾谊 C. 王船山 D. 曾国藩68. 2015年5月岳麓书院发起了“湖湘文化十杰”评选活动,追踪溯源,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是( )A. 蔡伦、张仲景 B. 贾谊、王夫之 C. 屈原、贾谊 D. 杨昌济、宋教仁69. 在我国法定传统节日中,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此节日是(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70. 前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 文天祥 B. 司马迁 C. 孔子 D. 屈原71.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 鲁班 B. 顾恺之 C. 屈原 D. 贾思勰72.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73.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诗篇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 )A. 《离骚》 B. 《楚辞》 C. 《诗经》 D. 《论语》74. 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立即引起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芈月传》中哪一位历史人物。 A. 秦王 B. 屈原 C. 宣太后 D. 张仪75.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B. 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 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A. 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 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7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77. 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 A. 编钟 B. 铜钟 C. 七孔骨笛 D. 陶埙78. 下列不是商朝生产的艺术品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编钟 D. 戴枷的奴隶俑79. 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A. 商汤 B. 屈原 C. 舜 D. 禹 80. “参差荇菜,左下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编磬 B. 鼓 C. 瑟 D. 编钟81. 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A. 孔子 B. 李冰 C. 屈原 D. 大禹8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 屈原 B. 蔡伦 C. 李白 D. 魏源83.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他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令我们怀念,我国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就源于对他的纪念,他是( )A. 孔子 B. 屈原 C. 扁鹊 D. 商鞅84. 下图是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成套青铜编钟,它的出土充分说明:
A. 我国古代音乐在春秋战国达到很高水平 B. 夏朝时开始从西域吸取西域音乐 C. 西周时大型宫廷舞有了大型的音乐器械 D. 是为了商朝时的歌舞做伴奏的85.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B.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C.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D.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86.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铜钟 B. 七孔骨笛 C. 陶埙 D. 编钟 87.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中所写的人物是( )A. 郦道元 B. 孙武 C. 屈原 D. 华佗88. 下列关于编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编钟是把几件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铜钟组合成一套B. 编钟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C. 大型编钟分为上、中、下三层,有高音区、低音区之分D. 大型编钟的出现,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89. 在今天的湖南岳阳有一条汩罗江,相传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是在此悲愤自杀。屈原生活于( )A. 战国时期的楚国 B. 战国时期的齐国 C. 春秋时期的晋国 D. 春秋时期的楚国90.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B.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C. 扁鹊是西周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D.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91. 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地说:“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 ) A. 战国编钟 B. 古筝 C. 琵琶 D. 京胡92.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睢》)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 编磬 B. 鼓 C. 瑟 D. 编钟9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一名句出自哪部作品? A. 《离骚》 B. 《论语》 C. 《道德经》 D. 《孙子兵法》94. 传统节日及习俗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 B. 孙子 C. 屈原 D. 韩非子95.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七孔骨笛 D. 司母戊鼎96.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与这句民谣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是A. 扁鹊 B. 屈原 C. 孟子 D. 孙武9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
A. 《白虎通》 B. 《离骚》 C. 《论语》 D. 《史记》98.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古筝 D. 笛子99.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七孔骨笛 D. 司母戊鼎100. 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将端午节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 A. 孔子 B. 荀子 C. 屈原 D. 老子中国古代史中华文化的勃兴屈原与战国编钟【答案】1. B 2. D 3. D 4. A 5. C 6. D 7. B 8. C 9. D 10. A 11. C 12. C 13. B 14. D 15. C 16. D 17. B 18. C 19. A 20. D 21. C 22. D 23. C 24. D 25. A 26. B 27. B 28. C 29. A 30. B 31. C 32. D 33. A 34. C 35. D 36. A 37. D 38. B 39. A 40. C 41. C 42. A 43. C 44. A 45. A 46. B 47. B 48. D 49. B 50. B 51. A 52. C 53. A 54. B 55. C 56. A 57. D 58. A 59. B 60. C 61. A 62. A 63. B 64. C 65. C 66. B 67. A 68. C 69. D 70. D 71. C 72. C 73. A 74. B 75. C 76. A 77. A 78. C 79. B 80. D 81. C 82. A 83. B 84. A 85. A 86. D 87. C 88. B 89. A 90. C 91. A 92. D 93. A 94. C 95. A 96. B 97. B 98. A 99. A 100. C 【解析】1.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历史贡献.2. 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选D.本题考查了《史记》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史记》的相关史实.3. 依据课本知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屈原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历史贡献.4. 湖湘文化,是指湖南地区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其开启者是屈原和贾谊.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湖湘文化,属于地方历史.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5.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曾被流放湖南,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选C.本题以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楚辞和屈原的相关史实.6.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故选D.本题考查了屈原.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7. 据“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可知.这句民谣描写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B.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先秦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8.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虽忠于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我国人民为纪念他,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离骚》.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屈原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屈原的主要成就.9.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D.本题考查了屈原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的相关史实.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名句,属于楚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李白的名句,属于唐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名句,属于宋词.故选A.本题以名句切入考查文学艺术形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名人名人及文学形式.11.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随州编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编钟艺术.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名句都出自《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C.本题考查了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13.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就选自这部作品.题干中‘先忧后乐,上下求索’的精神与屈原直接相关.故选B.本题考查了屈原.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屈原的名言.14.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离骚》.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屈原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15. ①甲骨文出现在商朝;②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③编钟和④都江堰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商朝文明.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16.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故选D.本题考查了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17.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故选B.本题考查了屈原与端午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18. 根据题干中“端午节”可知是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屈原.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我国人民为纪念他,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定为端午节.故选C.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本题掌握历史文化名人屈原相关知识.19.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故选A.本题考查了屈原.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20.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在湖北随县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编钟.在秦朝之前已经发明了编钟,D老四整日忙于发明编钟符合题意.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秦朝的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的相关知识.21.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有这样的编钟”,联系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编钟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2.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他的爱国爱民精神.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今天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故选D.本题考查了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爱国爱民精神使他受到我国人民崇敬.23.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哀怨托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代表作有《离骚》等.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C.本题考查屈原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24. 屈原是楚国的杰出政治家,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后,他在悲愤中投汨罗江殉国,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屈原.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屈原的主要成就.25. 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即曾侯已编钟最为珍贵.故选A.本题考查了“钟鼓之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即曾侯已编钟最为珍贵.26.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诗经》.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诗经》的历史地位.27. 题干给出的“五月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故选B.本题考查了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28.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爱国诗人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后,他在悲愤中投汨罗江殉国,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屈原的准确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与屈原有关的主要史实.29. “痛饮读离骚”可知所写人物是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诗歌新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A.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以对联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30.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整套编钟.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青铜神树出土地点是四川三星堆,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战国编钟.关于战国编钟的史实,还可以考查编钟的特点:编钟悬挂在三层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件钟上都有关于乐律的铭文.经过试奏,证明用这套编钟能够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而且每件铜钟都能敲击出两个乐音,音色优美,悦耳动听.31.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等.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C.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本题重点考查我国传统节日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32. 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即曾侯乙墓编钟最为珍贵.故选D.本题考查了编钟.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即曾侯乙墓编钟.33.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故选A.本题考查了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34.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占,屈原于这年五月初五头汨罗江自尽,后人为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故选C.本题考查端午节的由来.知道屈原的成就及地位.
35.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诗歌新体--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作品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D.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先秦文化和科技成就.36.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编钟的音域宽广浑厚,音色优美,悦耳动听,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达到很高水平.故选A.本题考查编钟.主要掌握编钟的地位和价值.本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编钟的地位和价值.37.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代表作有《离骚》等.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D.本题考查屈原.本题考查屈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38. 根据题干给出的《离骚》,可知对应人物是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故选B.本题考查了屈原.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屈原的代表作《离骚》.39.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A.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相关知识.40.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故编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成果.故选C.本题考查编钟,知道编钟出现于战国时期.本题考查编钟,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编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文化成果.41. 湖文化,是指一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传承关系历史文态战时期屈原和西汉的贾谊被认为是湖湘化的者.故C.本题的是湖南土文化的知识.题难一般,主要考学生对历史识的识记力.42. 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投罗自尽以身殉屈原为而楚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这天吃子划龙舟.后来家把这定为端午节.故选.此题考的是有端午节来的相关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识记能力.但醒我应该知道我国很传统节跟历史上重要事或人物有关.43.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C.本题考查了屈原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的相关史实.44.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A.本题考查了屈原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的相关史实.45.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选A.本题考查屈原.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甲骨文的特点和地位.46.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B.本题考查了屈原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屈原的相关史实.47. ①他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离骚》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是对屈原的描述,屈原是战国人;②他发明了麻沸散,最早在世界上实施麻醉手术,还编制了“五禽戏”是对华佗的描述,华佗是东汉人;③他留下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风貌是对张择端的描述,张择端是北宋人;④他创新了史书编写体例,写出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成为后世史书典范是对司马迁的描述,司马迁是西汉人;⑤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对宋应星的描述,宋应星是明朝人.故选B.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时代顺序.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历史人物的时代.48.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整套编钟.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49.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端午节,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B.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历史贡献.50.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B.本题考查屈原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51.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A.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历史贡献.52.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编钟.故选C.本题考查编钟艺术.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能力.53. 在研究分析历史事件是第一手资料最有说服力,即原始的资料,考证历史主要依据的是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的历史文物等等.古籍的记载是最原始的史料,其可信度即价值最高.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因而屈原的作品不足为证,BCD项都带有主观色彩,不能够最好的说明.故选B.本题考查史实的说服力的证据.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端午节.54.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55.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代表作有《离骚》等.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C.本题考查端午节的来历.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屈原的相关知识.56.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故选A.本题考查了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与端午节的相关史实.57.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D.本题考查了屈原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屈原的相关史实.58. 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选A.本题考查屈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59.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A与孔子有关,C与老子有关,D与孙子有关.故选B.此题考查与屈原有关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要注意区分.60.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等.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C.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学成就--楚辞,与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本题重点考查我国传统节日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61.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B.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C.李白,唐朝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具有浪漫主义精神.D.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选A.本题综合考查古代近代重要历史人物,重点考查屈原.本题考查学生对屈原、蔡伦、李白、魏源四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生活年代及主要贡献的基础知识的掌握.62.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A.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63.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64.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C.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65. 结合所学可知,A是商鞅的,B是司马迁的,D是孔子的.C是屈原的,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故选C.本题考查与屈原有关的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主张等要注意区分.66.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67.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故选A.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但提醒我们应该知道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都跟历史上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68.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的贾谊被认为是湖湘文化的开启者.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湖南乡土文化的知识.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69.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选D.本题考查屈原,掌握其生活时期、代表作、作品特点及影响.学习屈原,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0.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代表作有《离骚》等.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D.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学成就,重点考查屈原和楚辞.本题重点考查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7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屈原的准确识记。结合所学可知,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屈原因悲愤投汨罗江自杀。为了纪念他,在他投汨罗江的5月初五,人们都要包粽子、划龙舟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故选C。72.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就用各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后来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了。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73.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代表作。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中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A。7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屈原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就用各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后来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故选B。75.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屈原的相关知识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能力。材料中表达了作者访长沙经过汨罗江时对屈原的爱国精神产生了一种感慨与惋惜,但并不是认为其“自沉渊”不值得,故D项排除,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中所表达的意思,故A项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司马迁对“楚辞体”的评论问题,排除B项。故选C。76. 本题考查实际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农历也称“夏历”,夏历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是中国现行的阴历的别称。故本题选A。77. 本题主要考查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编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编钟,它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故选A。78. 本题考查商朝的艺术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戴枷的奴隶俑都是商朝生产的艺术品,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故选C。79. 本题考查的是屈原。题干中提到了“湖南汨罗”“离骚”“楚国”等关键字词,自然可以和屈原联系起来。故选B。80.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其中一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故选D。81. 本题考查对屈原的准确认识。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于这年五月初五在绝望中投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就用各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后来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故选C。8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屈原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屈原因悲愤投汨罗江自杀。为了纪念他,在他投汨罗江的5月5日,人们都要包粽子、划龙舟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故选A。
83.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屈原。屈原是楚国的杰出政治家,后来楚国被秦灭亡后,他在悲愤中投汨罗江殉国,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屈原又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所以本题选B。84. 本题考查学生对编钟史实的识记。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表明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故选A。85.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根据所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而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所以A错误。86. 本题考查学生记忆能力,考查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代表。涉及的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我国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最为珍贵的是整套编钟,说明我国音乐达到很高水平。故选D。87. 本题考查的是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有《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楚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我国人民为纪念他,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故选C。88. 本题考查学生对神奇的编钟史实的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选项A、C是指编钟的结构,表述正确,符合史实;选项D是指编钟的历史价值,表述正确,符合史实;选项B因为编钟最早出现在西周,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应该是周朝贵族使用的乐器。故选B。89. 本题考查:屈原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故选A。90.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不是西周时期的,故选C。91. 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通过敲打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从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故选A。92.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其中一整套编钟最为珍贵。故选D。93.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文学形式是楚辞,A项正确;BCD三项同材料无关。故选A项。9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屈原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占领,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就用各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后来演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缅怀爱国诗人,温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民间传统节日了。后人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故选C。95. 本题考查学生记忆能力。涉及的考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之乐”。我国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最为珍贵的是整套编钟,说明我国音乐达到很高水平。故选A。96.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屈原的历史知识。屈原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题干中“粽子香”告诉我们这句民谣描写的是端午节。故选B。97.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抒情诗《离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千古传诵的抒情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故选B。98.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成就。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千多年前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我国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的编钟最为珍贵。故选A。 99.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艺术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这是一种以编钟和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音乐。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故选A。
100.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屈原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诗篇,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屈原在这首诗里,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公元前278年,屈原因为自己的国家被占领,无比绝望,于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