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7 KB
- 2022-12-31 13:30:3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No.6,2011在童谣中感知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文化教学初探王淼(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但是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的教学便贯穿其中。本论文在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特点和童谣的特点后,借助童谣这种儿童文学形式,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教学;童谣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2011)06-0133-03提供参考性探索。一、引言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但是语言和文化密文化教学之特点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文化赖以构建和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同时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积淀,各个阶段中的文化教学始终是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是文化的映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的。那么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人们在这方面已象。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然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研经达成共识,“对外汉语教学不能以培养学生的单纯语言究,而且在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伊始,有关文化的教学便技能(听说读写译)为目的,应该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贯穿其中,其研究也不胜枚举。标”,并且“要解决的是不同文化的人在同一语境中相互张英(2004)认为,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对外汉语教交往的能力”。(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学中的文化教学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两种共存的教学化研究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二期)但是在形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指的是在语言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文化因素导入不当,教学达不到预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教学的侧重点是以字、词、句层面的期目的。有时学生甚至会越听越糊涂”;或者“对文化的表文化为主,因为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它必须把“语层和具象因素与文化的内涵和核心混淆不清,常将文化言”而不是“文化”放在第一位,在文化教学方面只能适可因素视为语言学习或训练之中插科打诨的调料,未能引而止。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则不同,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决起重视。”(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定了它必须把“文化”而不是“语言”放在第一位既要让学划分》,《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四期)而笔者认为,习者“知其然”,还要让学习者“知其所以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涉及到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教学,即对外汉语教教学的每个阶段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初级阶段,即学习者学中的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博大精深,本文只就对外汉语刚刚接触或进入第二文化环境的阶段。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姜游(2007)和莫赛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对听到看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2009)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内容的确定方有趣,处于兴奋的状态,正是对什么都很感兴趣的时候。面作过分析。郭宪春(2008)分别针对汉字教学、词汇教学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求和语用、修辞,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进行文化知欲,使学习者的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教学的几种方法。但似乎迄今未见有人借助文学形式探上,并能唤起学习者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有了兴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本论文试图以童谣为切趣,学习者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入点,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的文化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这就要求对外汉收稿日期:2011-09-28作者简介:王淼(1979-),女,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34·王淼:在童谣中感知中国文化第6期语教师充分利用学习者这一方面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中国的孩子们在出生之始,与外界连接的纽带,自然也可教学方法上做足功课,下足工夫。否则学习者很容易产生以成为对外汉语的学习者感知中国文化的桥梁。因为中挫败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失去兴趣。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甚广,实在是难以在一篇文章中穷关于文化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学者作过深入的探讨。尽,因此笔者只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为对邢志群(2010)将文化教学内容分成三个等级,即初级阶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些许参考。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针对每一阶段归纳出一些文(一)日常交际化教学内容,认为“初级语言阶段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由各国的礼貌用语有着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字和词表示的各种文化含义”。李枫(2010)也将对礼貌原则方面,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事实上礼貌本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并指出“初级身既有文化的普遍性,又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性,这种文化阶段的学习者与语音及物质文化层相互对应”。因此,教差异常常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很多对外汉语的学习学材料的选择既要达到文化传承的教学目的,又要具有者在进行汉语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日常交际的时候,趣味性、可读性。也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接触汉语之初,进行日常交际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的训练,使学习者尽快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在树立其自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信心方面是大有益处的。下面这首《礼貌歌》利用做客的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场景,涵盖了“你好”、“请”、“再见”等礼貌用语,和“欢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迎”、“握手”、“挥手”等肢体语言,使学习者掌握真实、形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象的交际方法。学习者在学习初期,因还没掌握适合自己的第二语言学礼貌歌习方法,注意力长时间的高度集中必定导致用脑过度、疲朋友来,欢迎他: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这就要求教师适时变换教学方说声“你好”,握握手;法,张弛有度,事半功倍。快请坐下,喝杯茶。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在采取合理朋友走,送送他。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使二挥挥手啊,再见吧!者相辅相成,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二)饮食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童谣作为一如同千人千面、心情各异一样,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其纳彼此间也有许多差异,但是几乎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国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无裨益。人的祖先这样,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此辉煌独特的创造。中华民三、将童谣引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族的历史文化,有更为鲜明和典型的“饮食色彩”。中华民阶段中的文化教学族文化的这种“饮食色彩”不仅表现在餐桌上,而且表现“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所接触到的词语的基本意义通在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在展现下面一首童谣之常是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的,而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后,可以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材料(面、米),烹饪方式(煎、的语义指向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又多半存在简单的炒、烹、炸),也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在中国的日常饮食,使对应关系。因此,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我们的教学策学生了解自己在中国吃过什么,怎么做出来的,可以吃些略应该是重点讲清词语的本义,对其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什么,让他们尽快适应中国的生活,喜欢中国的饮食,对‘点到为止’”(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他们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的。性划分》,《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四期)。邢志群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2010)采用“以词带文化”的教学法,列出了初级语言阶初三合子往家转,段的一些文化教学内容,包括:姓名(起名、含义);汉字(形初四烙饼炒鸡蛋,式、形成、发展);普通话、方言;颜色和颜色的含义;文房四初五、初六捏面团,宝;简单的中国饮食;中国家庭结构;十二生肖;简单的人际初七、初八炸年糕。(来自互联网)交流方式方法;简单的日常生活习俗(问候、表示感谢等)。(三)色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文化颜色是我们每天都会看见的,但不同民族、不同的文教学的重点在词的讲解,文化的感知。化又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及文笔者认为童谣极大地符合了两位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化差异以及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使得人们赋予了颜学初级阶段中文化教学内容方面的界定。中国的童谣是色新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下面一首童谣介绍中国的颜
第6期王淼:在童谣中感知中国文化·135·色词汇。狗排十一汪汪叫,小黑熊真顽皮,老猪最后来报到。手里拿着大画笔。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初级阶段,学习者的第二画片天空蓝莹莹,语言水平有限,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应该以寻求理解画个太阳红彤彤,为出发点,重点传授中华文化之精髓,一定要把握适度的画片雪地白茫茫,原则,循序渐进地向学习者展示中华文化,不能一次性地画棵青菜绿油油,灌输给学习者。要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而不要图多、图画串香蕉黄澄澄。快,否则非但不能达到促进语言学习的目的,反而使学习然后再适当加以展开,介绍某些常用颜色词语的文者对知识产生混乱感,欲速则不达。笔者还认为,在整个化内涵。如,红色是广泛使用的颜色,它代表“喜庆、吉祥、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中,有必要适量地使用英语来幸福”等意义。结婚的时候,新娘要穿红色的衣裙,头上要解释一些文化内容,尤其是初级阶段,避免使学习者产生戴红花,门上要贴红“喜”字,要给红包(钱);过年的时候,畏难情绪。要穿红色的衣服,贴红色的对联,挂红色的灯笼。白色是四、结论中华文化中比较忌讳的颜色。人死的时候在中国常使用白色,如穿白色的丧服、设白色的灵堂、撒白色的纸钱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中的文化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黄色是中民族崇尚的颜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色教学阶段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注意保护学习者的代表着炎黄子孙;但黄色同样也有贬义,如“黄脸婆”,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文中笔者借助童谣,在对外汉语初色歌曲、黄段子。级阶段中的文化教学方面作了尝试性的探索,希望能为对(四)动物外汉语教学的“语言传播,文化传承”做出些许贡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参考文献:密切的联系。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情感,如崇拜、喜欢、厌恶、恐惧等情[1]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1.绪。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2]郭宪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方法[J].理论界,文化内涵和寓意,从而形成不同的联想意义。在中国,赋2008,(6).予动物最深情感的莫过于十二生肖了。这首《生肖歌》可[3]邢志群.试论汉语语言、文化的教学体系[J].世界汉语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初期掌握几种常见动物的基本涵义,2010,1.同时也可以对其内涵进行初步的感知。[4]李枫.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处理的阶段性划分[J].语言教学生肖歌与研究,2010,(4).小老鼠,排第一,[5]姜游,佳木斯.初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浅析老牛第二虎第三,[J].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兔子第四跑得欢;[6]莫赛.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文化因素导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龙第五,蛇第六,学报,2009,(6).马是第七不落后;[7]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羊第八,猴第九,言文字应用,1994,(2).十是公鸡跟着走;[审稿:岳中奇责编:张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