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2-06-16 13:16:04 发布

论解放区红色儿童小说主题研究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建文帝靖难之役中失败的必然性AbstractAfterthedemiseofZhuyuanzhang,foundingemperoroftheMingDynasty.Hisgrandson,alsoasthesecondemperorofMingDynastyJianwenhadwagedaconflictwithhisbrothers.Suggestedbytheministersaroundhim,theemperorhaddecidedtocutdownthepowerofmanyfedualprinces.However,astheresultofrevoltwagedbyYanemperorZhudi,thefirstcivilwarinthehistoryofMingDynastyhadbrokeout,whichalsobecalledasJingnanCampaign.ThisthesiswillmainlyargueabouttheinevitabilityofthefailureofemperorJianweninJingnanCampaignaftersearchtherelatedfiles.ThischapterwillstartattheimpactofthedemiseofZhuyuanzhangtotheregimeofMingDynasty,provetheresonsofthefailureofemperorJianwenrespectivelyfromthecomparisonofthepersonalityaswellasthemilitaryforcebetweenemperorJianwenandYanemperorZhudi.Finallyconcludedtheresults:BecauseofthehesitationofemperorJianwenhimselfinthisCampaign,plusheistoohastytocutdowntheforceoffedualprinces.Also,civilofficialsoffernonehelpfulpoliciesanddifficultyinlookingformilitaryofficerswhichareallleadtothedefeatofemperorJianwen.Sincethesebasichistoricalfactsandrelatedanalyze,thefailureofemperorJianwenisnotbyaccidentbutinevitable.Keywords:jianwenemperor;PrinceofYan;Jingnanbattle;ZhuYuanzhang目录TOCo"1-4"hzu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前言1一、朱元璋对靖难之役发生的影响1(一)封王封国的政策1(二)皇族教育1二、建文帝和燕王朱棣的生平和性格比较2三、建文帝和燕王实力对比4(一)文人朝廷与武将封国4(二)战争进程与两军对峙6四、建文帝失败的必然性7(一)建文帝性格优柔寡断、在削藩一事上操之过急。7(二)建文帝维新改革,主少国疑。9(三)文臣治国,武将难寻。9结语10参考文献11谢辞12前言在中国古代皇位的更替中,新王朝建立时,统治者总会用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征兆来表现自己才是“天子”是上天任命的人间的掌管者,以此证明天命的转移和自己建立新王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如果是同一个朝代,皇位的更替往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破坏这种继承制度、推翻朝政的行为就可以称为“谋反”。在历史上谋反屡禁不止。在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子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改变太祖朝“以猛治国” 的严刑峻法;二是针对拥兵自重的藩王进行削藩。在这一过程中,建文帝连削五王后,对燕王用兵。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起兵反抗,建文四年攻入南京,战争历时四年,在战乱中建文帝不知所踪,史称“靖难之役”。一、朱元璋对靖难之役发生的影响(一)封王封国的政策朱元璋害怕自己臣子掌握军权,举兵谋反,一步步将诸王掌握军队合法化。在他在位时期,注重皇家子弟对于军事的掌握,经常带诸子进行军事演练学习。例如在洪武九年,让秦、晋、燕、周、楚、齐在凤阳练兵;随后又命令肃、辽、谷、庆等六王在临清训练将士。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带这诸王进行一些实践性的锻炼,比如让齐王带兵进行围猎。并且朱元璋对于诸王的军事方面进行指点,告诫诸王对于军事掌握是维持明朝长治久安的保证。在朱元璋在位时,对诸王进行了分封。除了燕王被封于北平之外,秦王朱樉,驻扎在西安;晋王朱㭎驻扎在太原;庆王被封于甘肃庆阳;肃王朱楧驻在甘州,其后驻扎在兰州;谷王朱橞驻扎在宣化府;辽王朱权驻扎大宁;辽王朱植驻扎广宁。[1]至此朱元璋对诸王的分封形成了以诸王为中心的北方军事屏障。刚开始朱元璋的分封是让诸王进行练兵、军事学习,提升诸王用兵的能力。随后朱元璋逐步将军权转移给诸王,让诸王进独立进行军事行动,如让燕王名声大振的讨伐乃儿不花等军事活动。分封制是被历史淘汰的制度,但朱元璋还是采取这一制度,分封诸王。对于特别持反对意见的人,朱元璋却认为是离间骨肉亲情居心不良,朱元璋死后,权势渐涨的诸王和初登皇位的朱允炆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二)皇族教育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对诸子的教育十分重视。特建大本堂,取古今图籍充其中,征四方名儒教太子和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2]诸位皇子老师中最为出名的是大儒宋濂。宋濂专门负责对皇太子进行教导,在担任太子老师的十几年里,用礼乐法制约束太子言行,以前代兴亡教育太子处理政事。朱元璋以名师大家教皇子学问,以端正人士陶冶诸子德性,并由自己带领太子学习政事。太子逝后朱元璋对皇太孙朱允炆的教育同其父亲一样,也是学问、德性并重,处理政务。朱元璋虽重视文化教育,但自己是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所以在军事方面的学习,诸王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皇太子、太孙的成为一代明君的要求,诸王更多还要学习军务,成为大明边疆的捍卫者。在朱元璋的教育下,燕王就藩于北京,多次带领诸王和将士出塞作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个人才能突出,而留在南京的皇太孙朱允炆自小接受儒家教育,如何处理政务,怎样当好一个皇帝是朱允炆的日常学习。能文能武的燕王和师从儒家的皇太孙高低立判。二、建文帝和燕王朱棣的生平和性格比较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就侍奉在太子朱标的病床前,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朱允炆当时昼夜不离,尽心尽孝。并且朱允炆也是一个聪慧好学、善良友孝之人。太祖对他很是喜爱,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九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闰月乙酉,太祖崩于西宫。太祖遗诏称:“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3]至此,年仅22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在朱允炆即位之后,一改太祖时“以猛治国”严刑峻法的做法,诏行宽政,大赦天下。八月“天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建文元年二月昭告天下,举荐贤臣;朝廷牧养鳏寡独守者;重农桑兴学校;减免苏松两地税收等。朱允炆改国号为建文已经标示着自己和太祖朱元璋治国有根本变化。他的治国之策在于“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如此为政以德的皇帝深受百姓爱戴。但是,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叔叔们是建文帝的一块心病,使其夜不能眠、如芒刺在背。在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与大臣黄子澄议论过此事,曰:“ 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黄子澄很有信心地给皇太孙建议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尚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4]年轻的朱允炆听完这番话才放下心来。朱允炆在即位之后,和心腹大臣商量之后,着手处理削藩。朱允炆在洪武二十五年即位,“八月,周王橚有罪,发为庶人,徙云南”。“(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发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发为庶人,徙漳州”。直至“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5]上任三个月开始削藩,不到一年时间里,废五个藩王,其中一人自焚而死。一个年轻的新帝如此举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还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明史·成祖纪三》对永乐帝评价道“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北漠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6]《明史》评价中,可以看出来,总体来说朱棣是一个文武双全,知人善任、机智神勇的人,在其在位期间,六次出师,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让明朝成为东方帝国,出现万邦来朝,四方宾服的盛况。这不免有史书吹捧溢美之处,但说明成祖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成祖在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封藩。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伐乃儿不花,晋王害怕不敢进攻,燕王绕道奇袭,抓获全部,自此燕王名声大振。在北平就藩时,与自己的兄弟在藩地骄奢淫逸不同,朱棣勤政爱民,南征北战,在朝廷中获得不少支持。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曾考虑立朱棣为太子(朱棣三位兄长都已去世),不过大臣打消了朱元璋这个念头,为了明朝长治久安,还是以嫡长子继承制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可以说是极具个人魅力的一个人。在古代谋逆是十恶之首,并在《明律》规定,不分“主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他们的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年在十六岁以上处以极刑。燕王如何能够让那么多人可以死心塌地追随自己,这是燕王人格魅力之处。在北平的时候,有一次一个衙役在市场强行“借”一位摊贩的羊肉,小贩不愿意,被这位衙役狠心地打得头破血流,燕王恰巧路过,看到这一场景一怒之下,一剑劈了衙役。在北平府,燕王体恤百姓的事情举不胜举,关于燕王为民除害的逸事在北平广为流传。不仅如此,燕军的军饷是北边戍边部队中最高的,燕王经常与军同食同住,不搞特殊化。并且,燕王对自己的手下也特别好,手下提出的要求只要不违背原则,燕王都会答应。燕王不同于其他的藩王,在朱元璋的文武并施的教育方针之下,燕王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将领。他在北平镇守边疆,长期和北元交战,磨练出燕王的军事才能,成为戍边藩王中,能力最突出的一个。还有一点燕王在文这一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燕王起兵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一有空闲便给将士做思想动员大会,反复强调自己起兵的正义性,开会每次都会强调,朝廷这是离间皇家亲情,有奸臣妖言惑众,让建文帝对自己的叔父下手,自己也是逼不得已的,自己也不会怪皇帝的,主要是帮助皇帝除去奸臣,给叔叔一条活路。在燕王的鼓吹之下,将士深信不疑,并且有许多其他地方的百姓听闻燕王为人,前来投靠。居庙堂之高的建文帝和混迹边疆的朱棣,由于两个人的用人和军事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在起兵过程中,燕王出其不意、作战迅速,而建文帝多次决策失误,最终建文帝战败。三、建文帝和燕王实力对比(一)文人朝廷与武将封国一旦谈到建文帝失败的原因,必然会提到一点用人不善。建文帝是儒家正统经典培养出来的帝王,表现着仁爱治国、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所以建文帝上任后,提高文人地位、重视读书人,组建了自己以文臣为主的核心领导班子,“六月,兵部侍郎齐泰为本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同参军国事。”“秋七月,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 。[7]可以说这三个人构成了建文帝的核心领导小组。这三个人单看都是身体力行、出类拔萃的之人。齐泰在洪武十七年参加应天府乡试夺得第一,第二年成为进士,并担任礼、兵二部主事。朱元璋祭祀庙堂,选九年没有犯错的历官陪同,齐泰被选中。齐泰本名为齐德,因颇受朱元璋赏识,后赐名为“泰”。洪武二十八年,太祖曾问关于边疆将领的个人情况,齐泰对答如流,又问将领的出身,齐泰从袖中拿出一个小本子,简明扼要的回答了太祖的问题,领太祖很是惊奇。朱允炆对齐泰也是另眼相待,等自己一上任,就委以重任。黄子澄在洪武十八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二。传闻,黄子澄本来殿试也是第一,但是由于太紧张,在朱元璋问其出生日期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因此成为第二名。黄子澄一直伴读东宫,常与皇太孙见面。也就有了关于靖难之役里程碑的一件事,就是和皇太孙在东角门讨论关于如何处理藩王的事情。朱允炆又觉得黄子澄的说法很正确,对他更为尊重,每次称黄子澄为“先生”。这三人中,方孝孺名声最大,声名赫赫。方孝孺自由就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乡邻称他为“小韩愈”。年长时从师宋濂。宋濂门生众多,在很多已经成名的门生中,都自愧弗如,认为不如方孝孺有才华。洪武十五年,太祖初次见他就觉得他行为端正,给太子说,此人是可用之才。后因为被仇家所连累,被逮到京师,太祖看到他的名字后就让人把他放了。二十五年,召见他说道“今非用孝儒时”。等到建文帝时,国家大事都会与他商议。这三个人确实都是贤能之士,受儒家教育影响,忠君爱国。但是身上存在着浓厚的文人气息,书生意气,理想化的做事,被后人评说为“书生误国”。朱允炆从皇太孙的时候,对其“多不法”的叔叔们已经忧心忡忡,黄子澄的一番建议给朱允炆一颗定心丸。在朱允炆上任之后,黄子澄、齐泰两人主要处理削藩这件事,而建文帝和方孝孺痴迷于复古改革当中。而黄子澄和齐泰在削藩这件事上,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自己单纯的想法出发,将这件事考虑的太理想化。让胜利的机会一次次从手中溜走。第一次,建议皇帝削藩从周王开始,连除五王,给燕王朱棣一年的准备的时间,让燕王壮大起来:第二次朱元璋忌日的时候,燕王派三子入京代自己祭拜。燕王自己都认为自己儿子回不来了,而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放三子回北平以安燕王新心;第三次,选用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是武将李文忠的儿子,虽说“虎父无犬子”,但李景隆实属“烂泥扶不上墙”,与燕军作战中,连败于郑村坝、白冉河、济南,损失数十万人,一位将军李景隆最大的本事是逃跑。几次大战,李景隆毫无大碍,在燕军入京之时,为燕王打开大门。建文帝走马上任之后,锐意改革。建文帝认为太祖时期以猛治国、滥用刑罚的政治作风太过严苛。即位之后想改变洪武政治,创造一个和谐、宽政的社会。而方孝孺一涉及朝廷政治,便忍不住要“发思古之幽情,并想见诸行事”[8],建文帝也有同样的想法,两个人所见略同、一拍即合。建文帝将削藩之事交给黄子澄和齐泰,自己和方孝孺两人昼夜不分的研究如何建立一个儒家描写的理想社会。以建文帝为领导的文人集团,对朱元璋死后他们所面临的政治任务没有深刻分析,急于求成、书生意气,以自己的理想为纲处理朝政,导致在靖难之役爆发的时候,双方力量发生了变化,让建文帝丢失了皇位。不同于南军,燕王这边还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但从朱棣本人来说,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不说他在起兵之前,做好群众基础、思想运动,就其在起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了一个成熟将领的能力,以十万之众打败朝廷百万之师。除去燕王个人,燕王的谋臣、武将也不是等闲之辈,连自己的儿子都是有才能的人。燕王喜欢招揽一些奇人异士,所以身边的谋臣来自三教九流,多是一些和尚相士,看上去不伦不类的。但这些人集中了民间的大智慧,比起建文帝局庙堂之高的文臣不知高明多少倍。燕王有两个著名的谋士,一个是和尚姚广孝,一个是相士袁珙。袁珙,“ 珙在元时已有名,所相士大夫数十百,其于死生活福,迟速大小,并刻时日,无不其中。”袁珙在给人看相这一方面在元朝都已经出名,每次看相都很准,让人很是惊奇。他在嵩山寺偶遇了一次姚广孝,说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9]姚广孝很是高兴。袁珙给燕王也看了一次相,说朱棣走路的形态如龙似虎,有皇帝的面相吗,等到四十岁,胡子长得超过肚脐眼的时候,就能成为皇帝。与袁珙为人仁和,常常教导人们趋利避害,对待同族的人孝顺仁厚。在燕王起兵的时候,给燕王一颗定心丸。袁珙混迹江湖多年,识人无数,给燕王很多建议。燕王的另一位谋士姚广孝更是不简单。姚广孝十四岁就做了和尚,法名“道衍”。高皇后去世的时候,召和尚在诸王府中为诸王诵经祈福,燕王和道衍很是合得来。然后道衍就追随燕王到北平,主持庆寿寺。《纪事本末》中记载:“诸王封国时,太祖多择名僧为侍,僧道衍知燕王当嗣太位,自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与大王戴。’盖白冠王,其文皇也。燕王遂乞道衍得之。”道衍就这样来到燕王的身边,燕王常常屏蔽左右和他商议。道衍给燕王出谋划策,让燕王装疯买傻,瞒骗朝廷,以安朝廷怀疑之心,借机准备起兵事宜。并且此计让建文帝放了燕王的儿子。燕王出兵之后,道衍留北平辅助世子守卫北平,世子在北平一旦有问题都会请教道衍。在燕王起兵三年只攻占了三座城市的时候,道衍建议燕王,让燕王放弃攻打城市,抓紧时间攻打南京,燕王听从道衍的意见,绕开城市,挥师直指南京。燕王在即位之后,大小事情还是习惯和道衍商量。说实话,道衍是一个奇人。自己十四岁出家当了和尚,本应该本着慈悲为怀的态度,却一直鼓动燕王反,燕王即位后,也不曾要求荣华富贵、朝廷地位,燕王下诏为其恢复姓氏,并且赐名为广孝,但他还是居住在庆寿寺,在他去世后,永乐帝很是伤心,罢朝两日。不论是姚广孝、袁珙还是其他部下,燕王能做到知人善任,并且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胜算,我想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肯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的。燕王的谋臣很厉害,他的武将更是勇猛。燕王从洪武十三年封藩,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他一直在北平,镇守边疆。身边大大小小的将领无数。朱棣的燕军和建文帝的南军差别有两点,一是,燕军经常和蒙古的铁骑交战,实战经验丰富,而南军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初上战场,多有不适;二是,燕军多为北人,在北平这种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多年,身体素质要比燕军强太多,燕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比南军强太多,然后是燕王可以以十万之众打败南军百万之师的一个原因。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大杀武将,留给建文帝的也没有几个经历过沙场的大将,朱棣这边因为长期和蒙古作战,手里大将比比皆是。燕军到达会州的时候建立了五只军队,“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副之;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副之。”[10]这是燕军最初的军队安排,可以看出燕王手里有很多可以带兵的将领,这还不包括,燕王朱棣自身就是一位大将,他的三个儿子除了世子,身体不好,不能带兵,剩下的两个儿子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都可以带兵。不同于朝廷的捉襟见肘、将帅匮乏,燕王这里不乏优秀的将领。(二)战争进程与两军对峙如果要把靖难进行分期,那么应该分为三期。战争前期应该是建文元年秋七月燕王反到建文二年五月李景隆在济南战败;战争中期应该是建文二年七月平安、盛庸为将到建文四年夏四月建文帝召徐辉祖回京;战争后期建文四年四月到六月燕军入京。战争前期,建文帝听从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派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代耿炳文。十一月的时候,李景隆帅兵和燕军于郑村坝交战,李景隆战败,李景隆逃跑到德州,底下的人四下逃窜;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在白冉河与燕军交战,战败。李景隆逃往德州;五月在济南城下与燕军作战,再次失败。 战争中期,因为李景隆的接连失败,这一阶段的主要将领是平安、盛庸、徐辉祖。在这三位主要的领导下,南军和燕军处于对峙阶段,双方各有成败。燕军在此阶段,经历了三次大败,也出现了比较神秘的两次大风,救燕军与危难之中。建文二年七月,盛庸和铁铉击败燕军,化解了济南围困的危险,并且收复了德州;十二月,燕军又攻济南,盛庸击退燕军并且斩杀燕军大将张玉;建文三年三月,盛庸在夹河击败燕军,杀掉燕将潭渊。这一阶段,大大打击燕军嚣张猛劲的势头,南军气势大振,燕王起兵三年只占有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府。然而,因为燕军的障眼法,建文帝天真的以为燕军不再犯,将大将徐辉祖召回。到战争后期,燕王改变策略,听取道衍的建议,略过城镇,乘南京守卫不严,直攻南京。这一阶段燕军加速行兵,将南军甩在身后。建文帝将徐辉祖调回京师,燕军乘前线力量有所削弱,烧毁南军粮运。[20]朱棣帅兵大战齐眉山、灵璧,直奔扬州,从瓜州渡江过镇江、龙潭等地,六月十三到达金陵金川门,金川门守将李景隆、谷王为朱棣开门,迎燕军入金陵。四、建文帝失败的必然性成王败寇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了权力巅峰,建文帝以不知所踪收场。燕王起兵这件事情是否具有偶然性,我们在此不做讨论。单从建文帝和燕王,南军和北军的对峙上来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一)建文帝性格优柔寡断、在削藩一事上操之过急。朱元璋死后,留给皇太孙朱允炆的并不是一个“烂摊子”,明太祖苦心经营三十余年,留下一个总体上还不错的局面:对外,将自己的儿子和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藩王,一是捍卫边疆,尤其将几个善于领兵作战的儿子分封到北方的边界上,抵挡外来入侵;二是“夹辅王室”,在得到皇帝召回后可以带兵入京,保护皇室。对内,政治严苛,为继承人扫清一切威胁和障碍,将有从龙之功的大臣杀死殆尽,挑选了一些可靠的有能力的大臣辅佐皇太孙。朱元璋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安排,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保大明王朝,安享荣华富贵。初登皇位的建文帝,此时该做的事情应该是将皇位坐稳。古有卧薪尝胆,一个聪明的帝王懂得收敛自己的意图,“小不忍则乱大谋”。老皇帝去世,新的当权者初登帝位,铲除异己是很正常的事情,古就有之。[11]但建文帝对削藩的困难性认识不清。建文帝将自己削藩的念头提出来的时候,高巍、韩郁先后上书请用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藩王,不削而自削。”[12]而建文帝一意孤行错误的估计了削藩的难度并迫不及待地动手,迅速激化矛盾。这些都不是他致命的弱点,即使这种处理藩王的方式不够正确,如果他可以狠心到底,打藩王一个措手不及。他却犹豫不决,铸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马基雅维利曾说过“一位机敏的君主从来不乏正当的理由使他的背信弃义显得冠冕堂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建文帝没有做到的事情,燕王做到了。燕王朱棣起兵时,借太祖成法中一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打上“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让自己师出有名。这种莫须有的理由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一个蓄意谋反的藩王都能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一个居于正统地位的皇帝想要削藩,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吗?建文帝师从儒家,凡事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朱允炆即位时“政局稳定,天下太平,没有哪个亲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动向他发起挑战”。而自己在上位三个月雷厉风行大肆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处理了五位亲王。针对削藩的主要对象——燕王,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只能借由其他亲王声名狼藉、行为不端,从其他亲王入手。给燕王提了醒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其实我觉得建文帝屡次在重大问题上决策失误,是因为他在这件事情很矛盾。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拥重兵” 的叔叔们对自己有威胁。他很清楚的认识到对于诸王来说,自己的威慑力不足,难以克制住诸王。所以他想先下手为强,把各地方的军权收回到中央。另一方面,他本来就性格绵软、善良孝顺,又受儒家教育主张仁爱。在削藩这件事上他的态度都是软弱的,他对诸王从内心中深深的忌惮,自己削藩有违朱元璋在此事上对他的教育。所以他将削藩的事情交给自己的大臣来办,这就是他为何在军队出征时还给自己的敌人一个保护符“毋使朕有杀叔父名”!可谓是妇人之仁。建文帝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是他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建文帝在他的性格和决策上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这是他的生长环境影响,对于以诸王为权力中心的北方军事屏障,是朱元璋一手建立的,并且认为这是保卫明朝抵抗外来侵略的一种手段。建文帝和朱元璋在此事上作过讨论,建文帝的建议是一对诸王进行道德感化,用礼法克制;二削减藩王封地;三废藩王;四举兵讨伐。在削藩这件事情上,建文帝完全没有按照自己当时说的去做,直接跳到第四步,举兵讨伐。并且多次的决策失误,导致削藩失败(二)建文帝维新改革,主少国疑。明朝是太祖朱元璋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朱元璋登上皇位,自己手里武将众多。朱元璋本人生性好杀、疑心较重,所以在后期将自己有能力的大臣杀死殆尽。而建文帝认为这种做法太过于血腥暴力,因此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建文”,尊文重道,延揽人才,为推行维新之政做好准备。[13]维新改革中建文帝首先宽刑省狱、减免赋税,建文帝为政以德,缓解人民经济压力;其次改革官职、省并州县,重用文臣,提高文臣地位,裁减冗官冗员。他的新政应该是切中时弊的,但是这种来势汹汹的改革,让官僚中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突如其来的改革让官员们措手不及。朱允炆年纪太小,对于刚上任便改革创新的举动,让大臣难以安心,因此不少大臣在靖难之役时采取观望的态度;重文轻武又给朝廷带来了新的不平衡,让文臣和武将地位不平衡。对于文臣来说,在建文帝执政期间,自己的社会地位上升,得到了很多利益。朱棣太像朱元璋了,一旦上位,肯定会改变现在的局面,自己得到的利益又会付之一炬。对于武将而言,在建文帝的新政之下,武将没有获得新的利益。并且武将没有像文臣那么严谨的忠君思想和气节,谁胜谁败,天下都是姓朱的,不会影响到自己,何况武将大多都喜欢崇拜强者,年轻的建文帝在武将心中并不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臣服的皇帝。从一开始南军将领就很少肯为建文帝和燕王的内斗而拼命。尤其到后期,燕军胜利在望的时候,武将更多选择观望,随时准备投靠燕军。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文臣大多都以死收场,而武将很多都能投靠燕军了。(三)文臣治国,武将难寻。有人称建文帝领导下的明朝是“文人朝廷”。从建文帝即位到失踪,他的核心领导集团是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文人集团。[19]建文帝即位提高文臣在朝廷的地位、兴建学校、拜祭先师孔子。但是建文帝用文臣来处理削藩,实属不明智之举。三位惊才艳艳的文人对于军事却是纸上谈兵。饱读四书五经的文臣,却不能以史为鉴、谨慎行事,在与燕王的博弈中,给燕王留下把柄,让燕军步步紧逼。最终让建文帝失了江山。其实建文朝也有几员大将,比如擅长防守的耿炳文,综合能力强的徐辉祖,知己知彼的平安,青年帅才的盛庸铁铉等。但是,耿炳文因一次战败被换,徐辉祖因是朱棣的大舅子不得重用。却重用“草包”李景隆,李景隆却损失了南军数十万的士兵,连平安、盛庸也难以扭转战败的局面。建文帝和朱棣的人际关系有所不同。诸王同燕王是兄弟,和建文帝是叔侄。在建文帝即位时,燕王的三个长兄都已去世,燕王成为朱元璋诸子中最年长的一个,而建文帝是诸王的侄子,是小辈。燕王兄弟几人是一起长大、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进行军事演练,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和坐上皇位的建文帝是不能比的。在藩王眼中建文帝是自己的侄子是小辈,被晚辈领导和被兄长领导是不同的。在建文帝上位开始,诸王和建文帝就不在同一战线,到建文帝削藩,更是让诸王同燕王统一战线,在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14]建文帝在位期间,不难看出他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好皇帝。轻徭薄赋、仁义治国,但由于关于削藩这件事的决策失误导致自己失败。结语 其实,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在军队数量上,在舆论民心偏向上都要强过燕王,却还是输给了燕王,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从个人能力上,他内心柔仁,燕王隐忍狠辣,他斗不过燕王;从谋臣上,他的谋臣高居庙堂却少谋寡断,燕王的谋士来自民间实践经验丰富,建文帝斗不过燕王;从军事上,他有百万之众,燕王十万之众,力量悬殊,但将领不同。“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建文帝所选的将领同燕军相差甚远;从决心上,建文帝认为此战必胜,自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燕军却是背水一战,只有胜死两种选择,可见燕王是拼了命的。不管从哪一点上对比,燕军都要略胜一筹;综合而言,南军更是相差甚远。所以建文帝的失败是必然的。参考文献[1]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1.[2]吴晗.名师简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34.[3]清.张延玉等.明史卷三太祖纪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55.[4]清.张延玉等.明史列传第二九黄子澄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4015.[5]清.张延玉等.明史卷四恭惠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65.[6]清.张延玉等.明史卷六太祖纪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92.[7]清.张延玉等.明史卷四恭惠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65.[8]樊树志.明代文人的命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29.[9]清.张延玉等.明史卷一四五列传第三三姚广孝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4079.[10]清.张延玉等.明史卷五太祖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72.[11]杨明,张青.明代历史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2):113.[12]吴晗.吴晗论明史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36.[13]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14]洪钊.明朝十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30.[15]吴晗.吴晗论明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24-41.[16]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5.[17]杨国桢,陈支平.明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77.[18]孟森.明史讲义[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27-78.[19]欣妍妍.明朝初期文官集团与皇权的关系[D].安徽:安徽大学,2012.[20]刘娟娟.明清山东移民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