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4 KB
  • 2022-06-16 12:44:02 发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课《蜜蜂》教学设计.pdf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课《蜜蜂》教学设计复备人: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二、教学目标: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袋、证”等14个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证实”等词语。2、反复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得出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法布尔试验的内容及过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讨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难点: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探索精神。四、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2、搜集法布尔的资料及《昆虫记》,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指导学生认读“蜜蜂”两个字。(蜜蜂是昆虫,两个字都和“虫”有关系)。2、区别“密”和“蜜”,“蜂”和“峰”。3、说一说对蜜蜂的了解,也可认说一说“资料袋”中知识,还可认说一说搜集到的有关资料。4、教师小结。(二)自读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证实推测超常 3)思考:法布尔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呢?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字音,“测,阻”是平舌音,“证、试”是翘舌音。字形,“论”的右边是“”,不能写成“仓”;试不能多一撇。3、指名反馈下列词语的意思证实推测超常4、指名反馈: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试验呢?法布尔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他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3、4、5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3、4、5自然段。(2)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3)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1)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2)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3)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角色换位,使学生入情入境,启发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4)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 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心情又是怎样的?2、学生自读体会。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四)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法尔这个人,也初步了解了法布尔所做的试验。各小组也就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了解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五)课堂练习1、巧填词:戴()验()湿()确()袋()检()温()却()2、选选看:(1)听说(密、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那、哪)里,它总是可以回(道、到)原处。(2)(在、再)回家的路上,我推(测、侧)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六、板书设计:14.蜜蜂目的:蜜蜂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试验过程:捉、记、装、等、走、放严谨、科学结果:17只飞回14课《蜜蜂》教学设计主备人:林伟芳审核人:张伟元刘惠芬复备人:一、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课文,学习课文第3、4、5段。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法布尔做试验的过程和结果,从中感情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习作者法布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难点:学习法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研究作风。四、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蜜蜂的知识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指名读、齐读生字词。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二)精读课文,自主探究1、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从第1自然段中体会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结并过渡: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法布尔正因为有严谨的科学作风,不轻信,不盲从别人的结论,他要验证“听说”的事,决定亲自试验一下(这是“我”做试验的原因)。那么,法布尔又是怎样做试验的呢?2、体会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品质。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法布尔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作者考虑周密,做事严谨。)3、作者做试验的20只蜜蜂回到家了吗?试验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思考:回到家的蜜蜂有多少只?它们大概用了多长时间回到家的?4、议一议:作者整个试验过程,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引导学生理解“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体会作者认真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思考的品质。) 小结: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被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品质所感动,同时也一定佩服小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蜜蜂怎么会有这种能力?让我们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5、学习第6自然段。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这样的结论你满意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好,说明了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有疑问并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了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三)总结,启迪学生1、教师:同学们,法布尔用试验告诉我们: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是,它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面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其实,法布尔用这个试验还告诉我们什么?(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初事求是(2)要善于观察,勇于实践(3)无论做什么事情,态度都要严谨,认真(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师:同学们,由于法布尔生活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因此,在当时他不能解释蜜蜂的这种本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个奥秘解开了,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资料。(资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R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蜜蜂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表述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蜜源。)2、师:蜜蜂怎么“舞蹈”请参看课后“资料袋”。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不会迷路?它们凭借什么来判断方向、认识路线呢?①指名交流。②教师小结。(课件出示以下内容)鸽子、狗等动物不会迷路,即使把它带到很远的地方,它都能利用自己的认路本领回到自己家中。鸽子具有辨别地球磁场变化的器官,鸽子的记忆力和视力都非常好,它有强烈的认巢性,通过太阳或星星的方位,准确地判断回家的方向,无论把它带到几千 里之外,它也能飞回老家。狗的嗅觉、听觉非常灵敏,记忆力很强,凭着这些特殊的能力,狗即使离开主人多年,重逢时也能相认,还能找回自己的家。3、总结: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们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因此,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留心观察的人(五)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shìyàndàgàituīcèzhǔnquè()()()()lùtúchāochānglùnzhèngjiǎnshǎo()()()()2、用下列词语造句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管……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板书设计:14蜜蜂提出问题听说实验过程做记号放飞勤思考实验结果飞回来了善动脑得出结论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