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 MB
  • 2022-06-16 12:43:58 发布

小学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4、蜜蜂》课件.ppt

  • 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4、蜜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活贫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初中教数学。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描绘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的生活。。 《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昆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法布尔已经86岁了。 蜂蛹 蜜蜂正在采蜜。 我们都曾经看到蜜蜂忙忙碌碌的身影,它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呢?小小的蜜蜂不怕路途遥远去采蜜,它们是怎么认路的呢?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我们揭开谜底。 自由小声地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论lùn无论讨论理论部首:言结构:左右笔画:6造句:字型解释 试shì试验考试试题部首:言结构:左右笔画:8造句:今天考试我考了满分。字型解释 验yàn试验考验验证部首:马结构:左右笔画:10造句:字型解释 袋dài纸袋口袋衣袋部首:衣结构:上下笔画:11造句:我把钱放进袋子里。字型解释 证zhèng证实验证证书部首:言结构:左右笔画:7造句:我证实他是三年级的学生。字型解释 概gài大概概括气概部首:木结构:左中右笔画:13造句:字型解释 减jiǎn减少减法减轻部首:两点水结构:左右笔画:11造句:字型解释 阻zǔ阻力阻止阻挡部首:左耳刀结构:左右笔画:7造句:字型解释 测cè推测测验预测部首:三点水结构:左中右笔画:9造句:字型解释 括kuò包括括号概括部首:提手旁结构:左右笔画:9造句:字型解释 确què准确确定正确部首:石结构:左右笔画:12造句:这道题,小明做得很正确。字型解释 误wù无误误会错误部首:言结构:左右笔画:9造句:这道题,小英做得准确无误字型解释 途tú沿途用途长途部首:走之底结构:半包围笔画:10造句:我这支笔很有用途。字型解释 超chāo超常超级超车部首:走结构:半包围笔画:11造句:字型解释 lùnshìyàndàizhèng论试验袋证gàijiǎnzǔcèkuò概减阻测括quèwùtúchāomò确误途超陌 lùnshìyàndàizhèngsànjī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gàijiǎnzǔyáocèkuò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quèwùtúquèquè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Chāoyìjiǎnmòmìfēng超常记忆力检查陌生蜜蜂 辨认试验证实几乎大概阻力遥远推测包括迷失准确无误逆风而飞沿途陌生确实超长解释本能蜂窝纸袋 辨认方向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闷了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的家推测包括迷失方向准确无误解释逆风而飞沿途陌生的景物确确实实超常的记忆力本能 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记忆力沿途超常确确实实准确无误 无论试验验证纸袋证实证明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飞散推测测试包括迷失超常记忆力沿途确确实实准确无误检查陌生蜜蜂蜂蜜蜂窝解释遥远减价试卷尽管寻找误会超市逆风 闷热闷头苦闷闷闷不乐mēnmēnmènmèn 几乎茶几几何几时寥寥无几jījījǐjǐjǐ 尽管尽快尽善尽美尽心竭力jǐnjìnjìnjìnjìn 课堂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为了证实蜜蜂(),做了个试验,得出了()的结论。法布尔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而是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交代了做试验的原因:想证实一下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听说”一词,体现了作者不轻信、不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听说一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为作者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写出了试验前两步的做法和作者的观察与猜测。)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介绍了试验的第一步:捉蜜蜂、做记号、放纸袋。)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这句话是写试验的第二步:两里外放飞蜜蜂。(前面的三句话是作者做试验的过程。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这一切都体现了作者做事细致、严谨的品质。)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猜想和推测,可以看出作者善于观察和思考。)(反问句。强调了作者对小蜜蜂的无比担心之情。)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进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我的猜测和试验的初步结果) 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推测”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进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从小女儿的表情和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的试验已初步成功了,可以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对蜜蜂飞行时间的分析,证明了蜜蜂飞行的速度很快。)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15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试验的结果)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见到其他蜜蜂回来。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15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20只蜜蜂中,有17只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准确无误”一词说明了试验的结果,蜜蜂是能够辨认方向的。写出了试验的第三步:检查蜂窝,了解蜜蜂的情况。)确确实实—的的确确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尽管……但……”这一关联词写出了虽然困难重重,小蜜蜂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了家。表达了作者对小蜜蜂的赞叹之情。)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第三部分:写试验得出的结论。反义词:超常—()普通(一般)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作者得出的结论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并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在设个结论是中,可以肯定的是无法解释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仔细默读第二段,试验都有哪些环节? 第一步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做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第二步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第三步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第四步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路,打开纸袋,把他们都放出来。 1.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自己观察。2.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它蜜蜂区分。4.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能不能减少一个环节? 实验结果是什么?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 实验结论是什么?肯定的地方模糊还有疑问的地方→→→蜜蜂靠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实验:实验中被检验的是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试验:用来检验的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通过使用、试用来进行。 法布尔是怎样做试验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先————————,再————————然后—————最后—————————。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 一天,我(先)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再)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还)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蜜蜂识途有两种本领:一是“偏光导航”,二是“香气走廊”。“偏光”就是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蜜蜂利用偏光,就能感知太阳,准确地飞回蜂窝。蜜蜂腹部有一种嗅腺(xiuxian),飞行时腹部收缩(suo),嗅腺分泌的香气便留在飞过的地方。后面的蜜蜂沿着香气去采蜜。许多蜜蜂来来往往,就在蜜源和蜜房之间,形成一条“香气走廊”。沿着这条“香气走廊”蜜蜂采运花粉归家,就不会迷路。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探测高手:蜜蜂是名副其实的探测高手。首先蜜蜂有异常灵敏的嗅觉,比狗鼻子还强许多。其次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大量不同的气味。人们很容易训练蜜蜂飞向一种散发气味的物质,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不仅能够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还能把这种认识传给自己的同类。换句话说,只要训练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触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样“训练有素”。最后,蜜蜂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基本上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 蜜蜂是探测高手:美国军方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两项研究,由美国蒙大拿大学的昆虫学家主持。一项是研究利用蜜蜂探测地雷并定位,另一项是利用蜜蜂探测生物武器。因为蜜蜂完全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探测高手。首先蜜蜂有异常灵敏的嗅觉比狗鼻子还强许多。其次它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够记住大量不同的气味。人们很容易训练蜜蜂飞向一种散发气味的物质,不管它是不是食物。而且蜜蜂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它们不仅能够记住自己闻到的气味,还能把这种认识传给自己的同类。换句话说,只要训练一只蜜蜂,就能使同它接触的所有蜜蜂都跟它一样“训练有素”。最后,蜜蜂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它们基本上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 有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做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繁忙的劳动场面哪!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下地劳动的人们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趴在那儿;他们结束劳动回家时,他还趴在那儿。他们无法理解小法布尔的行 为,说:“这孩子大概‘中了邪(xié)’!”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有一段时间,小法布尔对螳螂产生了兴趣。他偷偷地爬上了邻居家的苹果树,找到一只螳螂,屏住呼吸观察起来。正当他看得入迷的时候,树下有人喊道:“哈哈!这回你跑不了了! 跟我到警察局去!”原来,邻居当他是偷苹果的小偷呢!法布尔家里穷,所以连小学都没念完,但他刻苦自学。他勤奋地观察昆虫做笔记,创作了《昆虫记》(共十卷)。这是法布尔最著名的作品,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法布尔为它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到87岁时才出版第十卷。但他并不满足,92岁去世的时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1.“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2.“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3.“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借用了同仁的资源,在此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