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8 KB
  • 2022-06-16 12:40:01 发布

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年治疗的100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100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用蜂蜜调和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50例用芒硝溶液湿敷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金黄膏;中药外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年来我院就诊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8~55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诊断标准:静脉近期有损伤史,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结合沿浅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疼痛的索条状物等临床表现, 即可明确诊断[1]O12治疗方法蜜制金黄膏配制: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g,南星、陈皮、厚朴、苍术、甘草各100g,天花粉500g,共研细末,以蜂蜜调和为膏状;治疗组以蜜制金黄膏外敷,1次/d,对照组以芒硝溶液湿敷,1次/d,两组患者均以活血化瘀药物静脉滴注,共治疗15d后观察疗效。2结果21疗效标准显效:浅静脉走行区红肿及索条状物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22结果见表1。3体会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体表的血栓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以浅静脉走行处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多发青壮年,以四肢为多见,次为胸腹壁。属于中医“青蛇毒”“黄锹痈”等范畴,外由湿邪为患,与热蕴结,与寒而凝滞,与内湿相合,困脾而生痰;内由经脉受损,气血不畅,络道瘀阻引起[2]o治当清热利湿、活血散结。金黄散源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该方用于“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肌肤赤肿,颠仆损伤,大头时肿,湿痰流毒,风热天疱,凡一切顽恶无不应手起效,诚疮科良药也”[3]o金黄散以蜂蜜调和即为蜜制金黄 膏,是中医传统外用箍围消散药,具有清热利湿、散瘀化痰、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方中大黄解毒消痈,行血瘀通经络,清热除湿,泻热通便,凉血止血。《本草新编》形容: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善荡涤积滞,调中化食,通利水谷,推陈致新,导瘀血,滚痰涎,破症结,散坚聚,止疼痛,败痈疽热毒,消肿胀,俱各如神。陈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藥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生胆南星温通经络,化痰散结。姜黄化瘀行气,通络止痛。《本草正义》记载:姜黄始见《唐本草》……《唐本》谓治心腹结积,症忤,下气破血,盖辛能散,温能通,故可破结辟恶,消痰下气,是物功用,即在此数者之中;然又谓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则正以入血泄散,故痈疡之坚肿可消,疡科普通敷药之如意金黄散用之,即是此意。白芷通络止痛。《本草经疏》中记载:白芷,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天花粉清热润燥,消肿散结。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4],外敷使药物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即可起到止痛的作用,解除血管痉挛,减轻或消除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保持血流通畅,促进细胞再生。还能限制炎症范围扩大以及减少组织坏死等作用,且渗透性好,见效迅速,药性温和,适于血栓性静脉炎。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散瘀化痰、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临床功效表明:金黄膏外 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配制方便,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疗效高,起效快速,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2004:559.[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87.[3]张春容金黄膏外敷治疗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4]黄秀中药联合蜂蜜治疗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