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 MB
- 2022-06-16 12:30:3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诺贝尔邱海槟毛道中心学校
每年的()月()日下午(),在瑞典王国首都(),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12104点半斯德哥尔摩
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就诞生在这儿。为什么要在12月10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逝世的时间。②①这里连续用了两个设问句,为什么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整个生命”意味着什么?“整个生命”意味着一辈子,所有的精力,所有的一切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认真默读第3-9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诺贝尔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炸药的研究事业中。1864年9月3日,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但诺贝尔毫不气馁。“毫不气馁”是什么意思?一点也不放弃,不退缩。
1864年9月3日,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炸药的研究之中,还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为了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地工作。
你看到了怎样的诺贝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懈努力、百折不挠。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我们做简单的乘法:365×4=1464,我们可以说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天。
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从哪个词语,看出了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连生命也不顾。亲自齐读句子。如果是你,你有这样的勇气吗?一旦爆炸,自己的命可能没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从哪里看出炸药威力大?从声音的巨响,从滚滚浓烟等这些地方说明炸药的威力很大。要是你,第一反应是怎样?
诺贝尔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是怎样的神情?欣喜若狂、激动万分……是什么力量让诺贝尔如此投入。再读读句子,会有更多的感悟。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本文记述了发明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的中心思想:诺贝尔炸药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精神。
呕心沥血的诺贝尔在逝世之前又给世界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观看诺贝尔颁奖视频)
你强烈感受到什么?(诺贝尔奖是一份荣耀,世界性最高级别的盛会,是科学巅峰上的明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什么是小传?“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小练笔主要写明:人物的出生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与贡献等。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pdf
- 断裂在贝尔凹陷油运聚成藏中作用.pdf
-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介绍.pdf
- 奥苏贝尔学习教学理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1].pdf
-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doc
- 21诺贝尔(修改).ppt
- 上海贝尔员工健康指南.ppt
- 数学家阿贝尔.ppt
- 改良型奥贝尔(Orbal)氧化沟.pdf
- 诺贝尔__课件.ppt
- 诺贝尔__课件1.ppt
- 动手做行动计划由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ppt
-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ppt
- 达朗贝尔原理6.ppt
- 工程力学12-1-达朗贝尔原理习题课.ppt
-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doc
-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ppt
- (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小诺贝尔 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