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13 KB
  • 2022-06-16 12:30:20 发布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现代科研合作——以2008—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2年第10期si。。粕dT。主篙m。tR。。arch20l2N。.10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2.10.052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现代科研合作——以2008h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艾凉琼(河南新乡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新乡453003)摘要:从近三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研成果来看,科研合作在同一个实验室的紧密型合作为主要科研合作形式之一,以性情融合为基础,兴趣一致或知识能力互补等构成了科研主体的合作动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的合作氛围增强了科研主体的创新能力,是一些科学家获得诺奖成果的原因之一。为此,要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从政策、管理上提倡科研合作,为科研合作创造良好条件,让科研合作多一些自主性,少一些“人为”性。关键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研合作;合作动机;科研创新中图分类号:G30: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2)10—0229—04ViewonModern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fromNobelNaturalSciencePrize——Taking2008/2009/2010NaturalScienceNobelPrizeforExampleAILiangqiong(SocialandSciencesDepartmentofXinxiangMedicalCollegeofHenan,Xinxiang453003,China)Abstract:FromtheNobelscienceprizeinnearlythreeyears,scientificresearchachievementsobtainedinthesamela·boratoryareoneofmain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forms.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consistsfromthemotiveofgettingalongwellwitheachother,consistentinterestandcomplementaryintegrationorknowledgeability.Theeoopera·tionspiritistohelpandinspireeachothertostrengtheninnovationabilityofscientists,ItiswhymanyNobelpzewin·hersobtainimportantscienceresearchresults.Therefore,improvingabilityofinnovationinscienceneedspolicyandmall·agementtopromotethe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tocreatefavorableconditionsforthe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Letthe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moreautonomyandless”artificial”interference.Keywords:Nobelnaturalscienceprize;scientificresearchcooperation;cooperationmotive;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现代科学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使我们以2008-201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成果以增加人类新知识为宗旨的现代科研呈现出复杂性。为例,对现代科研合作的动机、形式和作用进行梳适应现代科研的科研主体同样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理,探求现代科研合作在科学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近代科研主体的单一化到现代科研主体合作化的以及对我国科研创新的启示。转变。如近代科学史上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波义1何谓科研合作耳、伽利略等这些人都是单一科研个体做出了划时代的科学发现,这种单枪匹马的单干模式是小科学所谓的科研合作,按照科学计量学家凯兹时代的产物;现代是大科学时代,许多重大的科学(J.Katz)和马丁(B.Martin)的说法,认为科研发现是在科研合作的态势下进行的,这是大科学时合作就是研究者为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目标而在代的要求。早在20世纪7O年代,美国的科学社会一起工作J。这种说法可以说是通常意义上的科研学家朱可曼关注了师徒科研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问合作。从这个定义来看,科研合作是有目标的,其题L1J,但是对科研合作的动机、形式以及作用的相目标是给人类的知识宝库贡献新的内容。但是,科关分析很少。在我国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中国科学研合作是否一定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工作是在一个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两位研究者对中国科技期刊界科实验室还是一个研究机构里,这是值得探讨的。如研合作的动机进行了科学计量学的研究J。在这里,果科研主体各自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在科研方面互收稿日期:2011—09—13,修回日期:2011一l2—19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科学学派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2010一ZX一189) 230艾凉琼: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现代科研合作相帮助,难道就不能是开展合作吗?很显然,该科(CCD)图象传感器,这是贝尔实验的两位科学家威研合作概念不能概括科研合作的方方面面。科研合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通力合作的成果。作不应狭隘地限制在一起工作之范围内,只要科研20i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授予了6名科学家,其中主体为达到增加人类的新知识而互相交流、互相帮4名科学家的科研合作成果获得诺奖。2010年的诺助、相互切磋地探讨自然奥秘,就应该称之为科研贝尔医学奖是由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合作,而不一定限制在一个实验室或研究机构,特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而得奖,但是他的合作研究者别是现代科研的国际性合作、跨学科研究的科研合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在2010年颁奖时已经去世,非作,都不一定非把科研主体限制在一个实验室开展常遗憾未能与他的合作者分享诺奖。2010年诺贝尔科研。所以,在这里探讨的科研合作,更多的是广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义上的科研合作,或者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研合作。肖洛夫是师生关系,也是长期的科研合作者,他们科研主体开展良好的科研合作,却不在同一个共同的研究成果石墨烯被授予r2010年诺贝尔物理实验室工作的典型是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的3名科学奖。学家,他们的获奖成果是对端粒的研究。从该科研在这里,我们仅仅从获奖研究成果来考察23位合作来看,绍斯塔克(JackSzostak)和布来克苯科学家的科研是单一科研主体开展的、还是科研合(ElizabethBlackburn)进行科研合作,缘由1980年作的形式下进行的,从中洞察科研合作在现代科研他在一个会议上听了布来克苯的报告,并对端粒研的普遍性(见表1)。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与布来克苯合作,看看表1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研成果的合作情况端粒是否在酵母中起作用。绍斯塔克有自己的独立人,%实验室,他在布来克苯的帮助下在酵母中鉴别出端粒,他们共同提出了一个科学猜想,认为细胞必然会拥有一种特定的酶,这种酶重复地将端粒片段加入染色体末端,以补偿DNA复制酶不完全的工作。1984年,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格雷德(CarolGreider)和布来克苯是师生关系,在博士阶段,格雷德是在布来克苯的指导下进入到端在这里仅仅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是否粒研究,两位女科学家在一个实验室进行了科研合在科研合作形式下进行加以比较,至于这些获奖者作,布来克苯和绍斯塔克提出的猜想是由格雷德加在不同时期在其他方面的科研合作,不在本文的讨以验证的J。很显然,这3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论范围。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的合作研究,是科研合作成功的典范。学奖研究成果的获得者有一半以上是在科研合作的2近三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的科研合作现状形式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科研合作是现代科研主体之间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说从2008年到2010年3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明现代科研合作的普遍性。的获得者共有23位自然科学家。因为每年的诺贝尔3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看科研合作动机自然科学奖只有3项,分别是物理、化学、医学(生理学),按照诺贝尔的遗嘱,每一个奖项都不能近3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研成果的合作率超过3人,这使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人数的递在50%以上,在这里要探讨获奖科学家的科研合作增每年都是有限的。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给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开展科研合作。了8名科学家,其中4人是因科研合作成果而获得从近3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来看,这些诺奖。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由3名法国科学家包揽,科学家们的科研合作动机可以大致概括为两种:兴其中蒙塔尼和巴尔一西诺西两人是在同一个实验室趣主导下的科研合作和知识互补主导下的科研合作。开展合作研究发现了爱滋病病毒。2008年诺贝尔物3.1兴趣主导下的科研合作理学奖由3名科学家获得,其中两位日本科学家小科研合作能够愉快地进行,动机可能是多方林诚和益川敏英在日本京都大学的合作研究成果得面的,比如大家之间的性格合得来、能够很好地奖。2009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给了9名科学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彼此能够互相欣赏等,但是在其中5名科学家的获奖成果是典型的科研合作的结科研合作中,更多的是科研工作者对所研究的科果。200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的3名科学家——布来学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科研动机的主要因素克苯(ElizabethBlackburn)和格雷德(CarolGrei.是兴趣占了主导地位,称为兴趣主导下的科研合der)、绍斯塔克,他们的成果是端粒研究。2009年作动机。近3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电荷耦合器件兴趣主导下开展科研合作的有如2008年诺贝尔 艾凉琼: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现代科研合作231医学奖的2位科学家蒙塔尼和巴尔一西诺西。在不在同一个实验室开展研究的科研合作的,从近31982年,蒙塔尼组建研究团队研究爱滋病,巴尔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研合作情况来看,占了一西诺西进入蒙塔尼领导的实验室,共同的兴趣少数,只有1例。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的3位科学使两人开始了愉快的科研合作旅程,他们的合作家中,布来克苯和格雷德在同一个实验室开展端粒动机是基于学术兴趣的需要而开展的J。另外,研究,另一位获得者绍斯塔克拥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如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对端粒研究室,由于对端粒研究的浓厚兴趣,在布来克苯的帮的浓厚兴趣使3位科学家进行了愉快的合作;助下,在自己的实验室开展研究,两人提出一个大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贝尔实验室的威拉胆的猜想,被后来加入到布来克苯实验室的格雷德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两人很合得来,共同对这个大胆猜想进行了验证。对科研课题感兴趣,一起作出了重大的科学从诺贝尔奖成果的科研合作方式来看,紧密型发明。的合作研究占了绝对的优势。这种密切合作,也反3.2知识能力互补主导下的科研合作映了现代科研方式的转变。在探索自然奥秘的道路现代科学专业化的分工,使得每位科学家的知上,孤独探索者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合适的时间选识不可能是牛顿时代的全才,而科研创新需要具备择合适的科研合作者进行科研合作,不失是增强个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体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大科学时代了科研合作。近3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一些科的要求。学家们在知识、能力互补的动机下开展科研合作的5科研合作对创新的作用有4位科学家,如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JiI敏英,他们从同一所从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的科研合作情大学毕业、在同一所大学工作,开展科研合作研究况来看,科研合作能够提高科研个体的科研能力,的动机是他们的知识能力互补。小林诚性格好静,弥补个体知识的不足,在增强个体科研创新能力等思维缜密,长于动手;川敏英性格好动,思维开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科研合作对科研长于创意J。从中可以看出,两位科学家的科研合创新的作用为:作动机是彼此在性格、能力和知识方面能够做到很(1)合作使科研个体之间相互启发思维,提高好的互补,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彼此的科研创新能个体创新能力。力。同样,2010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罗伯特·现代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充满着复杂性、爱德华兹是一位生理学家,他的诺贝尔奖成果的合不确定性,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作者是帕特里克·斯特普托,一位妇产科医生,两的,科研个体单枪匹马进行研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人在知识、能力的互补使他们合作获得了重大的科代科研复杂性的要求,科研合作使科研个体之间相研成果。互启发,使个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科研合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2008年物理学奖获得者小林诚4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研合作的方式和益川敏英充分利用思维方式的不同,相互启发,综观3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共同完成了诺奖研究成果。同样还有2009年诺贝尔的合作情况,根据他们在合作中关系的密切程度,物理学奖的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两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合作方式,即在同一个实验室合是在1969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威拉德·博伊尔作的紧密型的科研合作方式和彼此合作却并没有在的办公室展开了他们的科学问题的讨论,在黑板上同一个实验室进行研究的松散型科研合作方式。比划着,一个想法进入他们的脑海,“如何做成一个4.1紧密型的科研合作方式成像装置”。这个想法是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的,之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科学家后,他们共同努力作出重大的发明——CCD图象传的科研合作,大多是在同一个实验室开展科研合感器。作,属于紧密型的科研合作方式。近3年12位诺(2)合作弥补科研个体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贝尔奖获得者是在科研合作方式下进行,在同一科研创新。个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的有2008年的获奖者蒙学科的分化导致科研个体专业知识面的狭窄,塔尼和巴尔一西诺西、小林诚和益川敏英,2009这对科研创新是不利的。为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年的布来克苯和格雷德,2010年的罗伯特·爱德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开展了专业知识互补型的科研合华兹和他的合作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作。如201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罗伯特·爱德华诺沃肖洛,他们都是密切的科研合作伙伴。兹,他的合作者是帕特里克·斯特普托,罗伯特·4.2松散型科研合作方式爱德华兹发现了人类受精原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从科学家们是否在同一个实验室开展科研来看,遇到了棘手的技术难题,这时候,他读到了妇产科 232艾凉琼: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现代科研合作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的相关论文,了解他的合学,他也随着老师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继续和老师开作者具有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解决相关难题,然后展科研合作,在获奖后他们在媒体上公开提到英国他们取得了联系并进行科研合作,最终两人在合作曼彻斯特大学为他们的科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中取得重大成果。条件。(3)合作使科研创新的连续性增强。我国的科研创新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要在政科研合作可以增强科研创新的连续性,如2009策上、管理上、实验室硬件建设等方面为科研人员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成果是3位科学家在科研合的科研合作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截止目前,虽然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衔接中进行持续科我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依然空白,但是诺贝尔研创新。布来克苯的端粒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然科学奖每年由哪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奖具有很大绍斯塔克在1980年听了布来克苯的一个学术报告后的偶然性,何况重大科技成果的获得是由众多因素对端粒研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布来克苯开展了促成的,而其中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端粒是否在酵母中起作用”的合作研究,他们两因素之一。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世界范围人共同提出了科学猜想,在1982年发表;1984年格内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要使众多雷德在布来克苯的实验室决定验证这种猜想是否正的科研工作者实现自己“奥运金牌”的梦想,就要确J,他们在合作研究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人为他们的科研合作创造优越条件,使他们的创新能的科研合作使端粒研究创新成果不断,演奏了一曲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进一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科研合作的完美乐章。想和价值追求。6.3科研合作多一些自主性,少一些“人为”性6对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的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研合作来看,通过对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12位科学家这些科研合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科的科研合作情况进行考察,这些科学家在科研道路研合作是自主的、自发的、自组织的,是建立在兴上的合适时间选择了合适的人进行了成功的科研合趣一致、性情融合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外界“迫作,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他们的科研合作对提高使”他们合作,这样他们的合作更为高效、更为融我国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发。洽、更为持久,更有利于科研创新。6.1鼓励竞争,更要提倡合作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提高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科学界存在着激烈的科学竞争,这是科学界的要在科研管理上转变观念,减少人为干预,给科研奥林匹克精神。但是近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工作者多一些自主性,尤其为有合作意向的科研者者的一半以上是科研合作的典范,他们的合作取得打开方便之门,为科研合作创造条件,这对提高我了科研的辉煌成果,这说明在科研创新方面要鼓励国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更要提倡合作。目前,科研竞争是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也参考文献:可以是国际性的。为了提高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1]朱可曼.科学界的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6[2]马凤.武夷山.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界科研合作动机及其相关研能力,要鼓励他们参与科研竞争,更要促成他们开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8):572—575展科研合作,充分借鉴诺贝尔奖科学家成功合作的[3]谢彩霞,刘则渊.科研合作及其生产力功能[J].科学技术与经验,提高科研效率,在科研合作中做到互相交流、辩证法,2006(2):99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科研个体的创新能力在科[4]王丹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命科学中最美妙的三重奏研合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N].北京:科学时报,2009—10—13(3)[5]冯武勇.林一益川:“双子”照亮“破碎虚空”[EB].新华6.2为科研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网,(2008—1O—O1)http://news.xinhuanet.corn/world/2008—科研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主观条件上,如在性10/12/content一101824o5.htm格、性情相投,兴趣一致,有合作的意愿等主观因[6]王丹红.2010诺贝尔物理学[EB/OL].(2010—10—05)ht-tp://Hews.scienceneLcn/news/nobe12010.aspx?id=420素,要真正地开展科研合作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良好的科研合作环境和条件,如2010年诺贝尔作者简介:艾凉琼(1970一),女,汉族,河南南乐人,河南新乡医物理学奖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科技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洛夫的合作。最初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荷兰是系统哲学。以博士生的身份与他的老师安德烈·海姆进行科研合作的,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老师到曼彻斯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