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34 KB
  • 2022-06-16 12:30:20 发布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呼伦贝尔学院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推荐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学校名称:呼伦贝尔学院中心名:呼伦贝尔学院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网址:www・hlbrc・cn/dcp/bidogy/index・htm中心联系电话:0470-8259162中心通讯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府路83号申报日期:2008年6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隶属部门/管理部门呼伦贝尔学院普通生物学示范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生物学驚时丨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在呼伦贝尔学院的领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于1993年成立了动物学实验室等17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功能单一,仪器设备也很有限。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呼伦贝尔学院《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教学改革中于2002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目前,《中心》涵盖动物学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等,另有于其配套的显微镜实验室、天平实验室、动植物标本实验室等。《中心》目前涵盖实验室共有20间,合计1050平方米;仪器设备共有6040台/件,合计300多万元(人民币)。中心建设发展历程《中心》的特色是:依托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自然地域优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将实验室延伸扩大到大自然中去。使《中心》功能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中心》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讲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一支包括教授、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在内的管理队伍。每年面向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近10个本、专科专业500多名学生开设30多门理论课程和近20门实验课程;;同时为体育系等相关专业开设选修实验课程、为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开设开放性实验课程。每年开设各层次实验项目300多个,年实验人时数达到近18万多。《中心》还承担国家级、省级、学院级科研项目20余项;对学院各系、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开放,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中心》下的实验室在2005年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双基“《合格实验室》(有牌扁)。呼伦贝尔学院科学技术大楼已接近峻工,介时《中心》的设备资源将更加丰富,管理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 中心主任姓名梁秀梅(教授)性别女出生年月1959年8月民族汉族专业技术职务呼伦贝尔学院教务长/《中心》主任学位学士毕业院校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通讯地址呼伦贝尔学院邮编021008电子邮箱Liangxiumei91623163.com联系电话0470-8268810主要职责负责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全面工作,领导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1、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室、实验项目、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建设。审核设备器材购置计划,合理调配设备器材的使用。2、组织中心教师开展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组织申报、完成各级教研和科研项目。3、组织制定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与条例,负责中心实验室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4、组织、领导、协调各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工作,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技能训练活动。5•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向现代化发展;建立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化管理。6、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服务与科技开发,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7、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人员编制计划、进修培训计划等。负责本部门职工年度考核工作。8、负责师资队伍建设。9、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学生数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专业课3学时5届300人2•遗传学专业课3学时5届200人3•人类遗传学专业课3学时3届99A4.中学生物新课程研究继续教育班课程5届每届课时16262人学术研究课题:1・2.3.4.呼伦贝尔謝鼠的种群调查及生态学防治(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达赛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2005年5月一2008年12月)项目主持人呼伦贝尔盼鼠种群结构及经济生态防治系统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野生中草药的引种驯化和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教学科研主要经历(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5•达赛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对呼伦贝尔草原影响评价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4年5月一2007年12月)项目主持人发表的学术论文:1.梁秀梅;王俊森;黄学文;戎可东北翱鼠一一蒙新亚种新发现初探《高师理科学刊》2004.42.梁秀梅利用单克隆抗体4A2检测发芽大麦中极限糊精酶ELISA条件的优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核心)3.梁秀梅;卜秀玲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植物研究》2001.1(核心)4.梁秀梅;李芬;王洪振;王兴智啤酒大麦发育过程中界限糊精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2.35.梁秀梅;黄学文;戎可微生态肥在呼盟地区的应用和推广《黑龙江大学学报》2002.36.LIANGXiu-mei;LIFen;WANGHong-zhenandWANGXing-zhiChangesofLimitingDextrinaseinGerminatingProcessofMaltingBarley《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2.92006.27.AnexperimrntalAssessmentoftheFactorsZnfluencing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Intomato《RussianJooufnalofPlantphysiology》 教学科研主要成果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呼伦贝尔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000、2001、2002三年;2•呼伦贝尔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3年;3•呼伦贝尔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年;4.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项目主持人;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1104014233.5占总人数比例(%)14.314.3057.114.357.128.67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8286850015.6万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J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10556040268.229597%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1(样内自编试用教材)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在2002^2007年期间,本中心经费主要来源和用途如下:五年来经费总投入240万元,其中:2004年“双基”实验室评估,投入60万元;2005年投入30万元;2006年投入20万元;2007年“迎接本科评估”投入80万元;2008年已投入50万元,本年投入还没结束。(以上未包括科技楼建设投资)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院计划投资。主要投向:主要投向实验室设备建设和实验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添置和更新、环境建设、网络建设、实验教学仪器研制、实验教材建设等。 一、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1999年获高等师范学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三等奖;2.2003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评为学科带头人;3.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教学能手;4.2006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全院唯一一位教学名师;5.200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6.2006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首批拔尖人才。7.呼伦贝尔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2000、2001、2002三年;8.呼伦贝尔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3年;9.呼伦贝尔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0.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2007年项目主持人;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1•科研成果二等奖呼伦贝尔学院2004年;12.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2007年项目实施人;13.1996年获呼伦贝尔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4.1996年获优秀教师称号;15.2002年获优秀教师称号;16.2005年获优秀教师称号;17.2006年讲授的植物学课被评为呼伦贝尔学院优质课。18.1993.11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蛋白质的合成抽动模型”优秀成果论文19.1996.8内蒙古教育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先进个人20.2005.8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系统先进个21.2005.10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系统先进个人22.2006.9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校级精品课程(2门)1、《生物教学论》;2、《有机化学》出版特色教材《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梁秀梅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9 三、主要教学与科学研究项目1.呼伦贝尔酚鼠的种群调查及生态学防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2.达资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2005年5月一2008年12月)项目主持人3.呼伦贝尔盼鼠种群结构及经济牛态防治系统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4.野牛中草约的引种驯化和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2年3月—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5.运用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手段的研究项目主持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年3月-2004年5月)6.多媒休网络课件开放式制作与管理系统项目主持人呼伦贝尔学院重点项目(2002年3月—2004年5月)7.呼伦贝尔酚鼠的种群调查及生态学防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年3月—2006年5月)项目实施者&达资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项目(2005年5月—2008年12月)项目实施人9.呼伦贝尔紛鼠种群结构及经济生态防治系统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2年3月—2006年5月)项目实施人10.呼伦贝尔双翅目昆虫的研究呼伦贝尔学院科研处项目(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主持人11达费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对呼伦贝尔草原影响评价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4年5月一2007年12月)项目参与人12.呼伦贝尔覇鼠的种群调查及牛态学防治内蒙古口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年3刀一2006年5刀)项目实施者13.奥科里堆山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内蒙占自治区教育厅项目(2006年5刀—2008年12刀)项H主持人14.呼伦贝尔紛鼠种群结构及经济生态防治系统的研究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02年3月一2006年5月)项目实施人15.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种类的调查呼伦贝尔学院科研处项目(2002年3月—2006年5月)项tJ主持人16.达责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对呼伦贝尔草原影响评价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重点项tJ(2004年5刀一2007年12刀)项H参与人 四、教研、科研论文1.梁秀梅;王俊森;黄学文;戎可东北盼鼠一一蒙新亚种新发现初探《高师理科学刊》2004.42.梁秀梅利用单克隆抗体4A2检测发芽大麦中极限糊精酶ELISA条件的优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1(核心)3・梁秀梅;卜秀玲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植物研究》2001.1(核心)1.梁秀梅;李芬;王洪振;王兴智啤酒大麦发育过程中界限糊精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2.32.梁秀梅;黄学文;戎可微生态肥在呼盟地区的应用和推广《黑龙江大学学报》2002.33.LIANGXiu-mei;LIFen;WANGHong-zhenandWANGXing-zhi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ChangesofLimitingDextrinaseinGerminatingProcessofMaltingBarley《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2.94.AnexperimrntalAssessmentoftheFactorsZnfluencing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Intomato《RussianJoournalofPlantphysiology》2006.25.赫杰;梁秀梅;魏民;田美红;张峰肌动蛋白是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核心)6.徐春光;梁秀梅;黄英;王黎明;崔庆峰云南酸性土壤中度嗜酸链霉菌的多样性《微生物学报》200&4(核心)7.谢宾利用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11•谢宾球根秋海棠繁殖技术及其组织培养的研究《时代风采》(教育版)2007.212•谢宾观赏花卉秋海棠的分类介绍《时代风采》(教育版)2007.313.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14.戎可厦门蚊虫染色体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9415.戎可我国的鹤《生物学通报》1997.12 16.戎可呼伦贝尔学院校区内植物种类调查《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117.戎可鼠妇《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18.戎可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现状与趋势《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业术务专技臥属级科所二学中心工作年限心作责中工职是否专职人部职所单、兼员在位门1梁秀梅女59/8学士主任教授生物7管理兼教务处2陈霆男大学副主任高级实验师生物7管理是3张翠薇女718大学实验员助师生物7管理是4李艳女79/2硕士实验员助师生物6管理是5杨丽霞女81/12学士实验员助师生物4管理是6张鹏男81/11大专实验员化学3管理是7郭金花女63/6大专实验员化学管理是2・实验教学2-L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改变“小而全”的实验室格局;•加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改进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三基”训练,把学生的技能课和野外实习训练纳入实验室工作范畴;•对实验项目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增加扩展实验,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在本科生中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集中共享一切资源,使实验室功能更加强大,将实验通用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和调配,达到优化配置、提高仪器的使用率;集中维护,避免重复设置,减少浪费;•实验实行单独设课,单独考试和记分,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养,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目前正在完善《中心》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探索和建立实验教学行之有效的教考模式,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使之更有效的为教学、科研服务。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中心》目前主要承担生物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化学,应用化学4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教育、化学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3个专科专业学生的相关实验教学工作。另处还承担体育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成人函授、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等实验教学工作。中心开设实验课程包括:动物解剖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植物系统学实验,植物分类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态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开设三个层面实验课程,即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型实验。使实验教学既与相应学科的理论教学保持了有机的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实验课。实验单独设课,独立考试,单独记录成绩。(均有存档)《中心》承担在校生500多人的30余门的实验,总实验人时数达到15.6万多。另外还承担函授生,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500课时以上。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站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中心》自2002年5月成立以来,基本上单独设课程,在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实验内容、考务工作等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承担全校10几个专业所有的生物学实验和化学实验课程;开出了动物学实验、解剖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植物系统学实验,植物分类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态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年实验项目60多个,其中综合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占32%,扩展性实验占11%。《中心》除完成正常实验教学任务外,还为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提供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在自主设计实验方面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使之更加贴近实际。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按照《中心》建设目标,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尤其考虑为后期专业课实验奠定基础和合理衔接,因此去掉低水平的重复性实验,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并且考虑到学生能力不同,编制扩展实验,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要求学生先写预习报告,教师批阅,通过了方可进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想 向力和创造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比例。本中心采用多元实验教学考评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具体方法是:由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给以解决)、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得出成绩。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鼓励创新,采取平时成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为主要依据。要求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学生提交论文;为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验成绩登记、建档。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实验内容的改革。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更新实验内容,减少、合并基础型实验,加强综合设计型、创新研究型实验。所编教材和讲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中心鼓励实验教学教师在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课题资助下,与出版社合作,正式出版实验教材。已出版的实验教材《动物学野外实践教程》戎可等编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1.实验队伍2-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学校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加强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管理人员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中心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制订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坚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道德素质,增强教书育人、实验育人意识;从政策上鼓励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验教学工作,采取专兼职结合等多种方式,稳定和充实实验教学队伍;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互结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育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团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重点引进,口我培养,结合学科建设,稳立人才队伍,打破理论与实验教学队伍界限,促进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提高。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目前《中心》的实验教学由相关生物和化学教研教师承担,其中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自《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派出教师、技术员到外地学历提高、进修学习或参加短期培训28人次;《中心》教辅人员除完成实验准备任务以外,分别负责实验室管理,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专职教师(理论、实验)32人,各层次人员比例如下表: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专职总2数人数2137104141332占总人数比例(%)6.240.621.831.212.543.740.6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校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 《中心》是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单位之一,筹建初期就建立了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教风,同时也是学校科研工作基础研究的平台。实验教学人员每学年承担生物科学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承揽校外科研项目样品的测定等。《中心》目前承担省级科研项目6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学院级科研项目11项(见第一部分) 1.体制与管理2-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一、实验中心建制《中心》属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建制,属于校、院两级管理。中心下设动物学实验,解剖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植物系统学实验,植物分类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生态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15个功能实验室。1.中心实验室建设由学校负责,实验教学管理由教务处负责。中心对各学院的教学任务由教务处下达、检查。2.学校对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以专项的形式划拨到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专款专用。3.中心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所有实验资源统筹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向全校师生及 社会相关各界开放,使用效益高,有相应的开放管理制度。1.中心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只要承担了某实验室的管理任务,就承担起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元器件管理和卫生清洁等工作。必须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设备完好。2.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成果等信息逐步实现网络化管理。二、管理模式1.中心为校、院两级管理2.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3.中心与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4-2.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中心》各实验室与学校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联网,并且配有电视录像及DVD设备,可实施录象、光盘及多媒体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材料、试剂等均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在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中心》实行实验教学人员聘任制,技术人员竞争上岗,实验室管理责任到人。《中心》先后制订、出台了《五年工作规划》、《教学管理改革措施》、《教学管理实施方案》、《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大型仪器使用管理办法》、《化学试剂及材料的领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详见材料3),年终评优奖勤罚懒。《中心》实验教学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坚持实验准备和预做实验,要求带教教师实验课全程在岗辅导学生,其表现记入本人当年工作业绩档案。《中心》运行经费由学校每年按年初计划分期拨款。 5•设备与环境2-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中心》根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求和所开设的实验教学内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数量配置合理,避免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中心大部分仪器设备处于国内较先进水平,仪器设备配备的档次符合要求,套数已有一定规模,以保证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为依据。仪器设备更新每年平均保持近8%;仪器设备完好率97%,利用率90%。实验室(部分)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价值类型仪器名称数量(台)购置时间原值(元)脉冲电子刺激器11999.112394心电图机11999.116630电热鼓风干燥箱41995.11173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11999.114801精密酸度计152002.94680稳压稳流电泳仪12002.124000可调移液器122002.92227恒温干燥箱21999.114060恒温振荡器11995.112498接触调压器22002.123600学生用电子天平162004.51768双层摇瓶机11999.115945高速分散匀浆机12002.75922三相多用电泳仪1199&116522电泳仪22004.52280凯氏定氮仪21998.118443循环水真空泵142004.51750直流稳压稳流电源62002.81446全自动电动离心机62002.53555超声波清洗机12002.84120圆盘旋光仪52004.52280X4显微熔点测定仪11996.112302精密电动搅拌机41999.121045恒温磁力搅拌器71999.122423通用离子剂52004.52420自动电位滴定仪52004.54500紫外分光光度计22004.59000 类型仪器名称数量(台)购置时间原值(元)电视显微镜11999.1118000单笔记录仪11999.1112000PCR热循环仪12002.1250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002.944800二氧化碳培养箱12002.773500咼速低温离心机12002.797000人工气候箱42002.819000生化培养箱12002.730240数显光照培养箱42002.913320双筒生物摄影显微镜12002.712195紫外检测仪12002.714767气相色谱仪12002.770700荧光显微镜12002.927360微机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002.723800电子天平32002.1217596RC系列精密天平12002.916335双人单面超净工作台21999.1120000光谱投影仪11999.1116367多功能电泳仪12002.716740数字熔点仪12004.510800细胞融合仪12002.913500单人双面超净工作台12002.815097数字振荡培养箱12002.919440二道生理记录仪42002.612808双目显微镜351995.112796连续变倍体式显微镜11995.111365复式显微镜172002.6299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12002.78233恒温培养箱52002.83200台式离心机101999.114000照度计82004.51960冰箱72002.122780血红蛋白测定仪42002.42038前置放大器11999.113315听觉实验仪11999.111287电动记纹鼓42002.65636生理实验多用仪42002.61218电子刺激器42002.62299电刺激器31996.61913相差显微镜11995.115046 5-2.维护与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措施,维护维修经费保障等)按照《呼伦贝尔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呼伦贝尔学院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的规定,严格做到:1.仪器设备由专人保管,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物相符,附配件齐全,新进仪器设备认真验收,及时登记编号。2.仪器设备一律由中心调度,借还时必须严格执行登记验收手续(包括仪器技术资料),说明质量情况,清点随机附件,并做到按时归还。3.精、贵、稀仪器一般不予出借,由中心控制使用,并建立技术档案,登记使用情况。4.为充分保证教学和科研需要,中心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对外出借,有特殊情况者,须经中心主任批准,才能办理出借手续。5.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者会同实验管理人员检查原因,排除故障,严禁敲打和擅自拆修。6.仪器设备要经常保持清洁,应采取防尘、防潮等维护措施。每年通电测试两次,经常保持完好备用状态。并应按照规定送计量室计量鉴定。7.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分析原因,如属自然损坏,应按校规定办理报损销帐手续,如属责任事故,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定处理。&报废、报损仪器设备由中心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步技术鉴定,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学校职能部门。9.仪器设备简单故障由中心实验室主任负责维修。10.仪器设备大的故障由资产设备处负责维修。 5-3.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安全、环保等)中心实验用房总面积为1055*,教学环境优越,易于管理、安全。中心有学生实验室,准备室、标本室、显微镜室、天平室等,可同时可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验。《中心》具有与本学科相适应的教学和学术水平以及体现精神文明的人文环境。生均面积2.7可同时接纳40人进行显微镜观察。中心在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把实验技术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了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学院十分重视中心实验室的安全、环保工作,制订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及废品处置办法,中心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制订有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基本措施及安全制度。高压容器、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存放,专人管理。有三废处理措施及生物实验室环保和安全措施,对实验动物的购置、使用和实验后的处理(包括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有规定和处理措施。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认真而又广泛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与环保教育意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中心》教学环境清洁、整齐、卫生和生物安全环境达到相关部门有关要求,避免师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6.特色特色呼伦贝尔学院《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与发展、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了以下特色:1、依托综合性学院的学科优势,贯穿现代生物学整体系统的教学理念2、注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动,建立新的生物学实验体系3、引入规模化现代设备,建设集约化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4、利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达赛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域优势,把实验从实验室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在学生的野外实习和技能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7-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突出的教学成果:本中心基础实验教学课程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学生对实验教学评价优秀。通过学校教务处观摩学生实验课及问卷调查对实验教学评价总体为优秀;学生测试成绩优良率达95%。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成功率达到97%;能自主学习、发挥个性特长的达到93.5%;对教师业务水平满意度为98%;学生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创新成果多。“开放式、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在结合知识传授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以应试教育、验证实验为主的局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培养拔尖人才创造了条件。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开放的实验体制,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保证了学生的大面积成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连年攀升时间就业率考研率200689.245%200797.311.5%实验教学成果及获奖情况生化学院的《生物教学论》和《有机化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7-2.辐射作用1.《中心》成立以来,经常有上级领导,兄弟院校同行,相关科研部门,本市各中小学的教师、学生陆续来本中心检查指导和参观学习,得到领导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中心下属的两个实验室2005年4月被教育厅评为“双基”《合格实验室》(有牌匾)。现在《中心》逐步成为学院的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2.《中心》还与日本燕京农工大学(丸山直树教授)合作办学,与达费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建立起密切的业务往来。3.《中心》为当地的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品检测和测试鉴定工作。4.《中心》为呼伦贝尔市部分中学,提供仪器设备支援和实验技术指导。 8.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wT自i.《中心》与学科科研紧密结合、管理规范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由学校教务长兼任中心主任,将中心和学科统一协调领导,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师紧密互通互动,实施学校、生化学院两级管理,全面负责本科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工作。2•负责基础教学、面向其他专业开设相关课程承担我校生物、化学学科近10个专业的生物、化学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任务,面向其他专业(体育系)等全面开放,承担的实验教学覆盖面广。3•投入大、设备齐全、先进近年来实验中心增添了大批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具备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环境,增强了实验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为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实践性人才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理念和体制新,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中心以实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建设的实验教改理念,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现已基本发展成熟,实验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新,在中心体制改革、运行管理、实验教学、实验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设备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中心模式。5•师资队伍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中心负责人教学科研水平高。中心有一支较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学队伍经过优化组合,全员岗位聘任,已形成一支有丰富基础的实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队伍。10•条件保障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综合性学校,坚持以现代大学的理念指导办学,把发展教学和科研、办成名校作为目标的办学宗旨;重视基础、重视质量、重视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的教学传统,以及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学科建设发展,都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条件保障。8-2.实验教学中心今后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1.根据教育部关于强化实验教学的精神,认真落实实验教学中心的“十一五”发展规划。2.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3.加强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强化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内形成一支以教授领衔,以副教授、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1.继续加强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争三年内再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1.加速信息化建设,完善教学网络,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实现师生互动和学科互动。2.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逐步实现全方位开放实验教学。3.进一步强化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创新设计、争取在国际国内专业刊物上多发表高水平文章,争取更高的科研奖励。4.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共建合作,开发新的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环境。5.加强与全国兄弟院校示范中心的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的建设、运行和开放经验。 9.各部门意见学校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