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2-06-16 12:30:14 发布

苏教五语21《诺贝尔》教学设计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木课生字,理解山牛字组成的词语。3.情为主线,读中悟情,引领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4.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亳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透过语言文字深刻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口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前置学习活动:白学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搜集诺贝尔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吋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片段。师:我们先来看段视频,(播放片段)看了刚才的视频,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那你知道颁奖仪式在哪里举行吗?为什么?什么时间颁奖?为什么?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诺贝尔的一篇课文。2、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过渡语:诺贝尔是一个发明家,他这一辈子发明了好多东西。而他最主要的发明就是炸药,那他都发明了那些炸药呢?请同学们到课文小找一找,看谁最先找到,然后告诉老师。二、质疑讨论,提纲挈领。1、过渡:我们知道,炸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东西,那诺贝尔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来研究和发明炸药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3至9自然段,说说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生自由读书。2、交流:(谁己经发现,来读一读?)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师对你的要求再高一点,你看你能不能用“为了……他发明了……炸药”这样的句式来概括地说呢?生1:他为了一下了把人山劈开,他发明了液体炸药。 点评:咱同学真聪明,老师一教他就会了。谁能继续用这样的句式來说?生2:为了能够安全运输他发明了黄色炸药,也就是固体炸药。师:把咱同学说的这些“为了”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他本人曾经说过的:出示: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齐读三、圈点划注,感受人物。1、发明炸药这段历程是诺贝尔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科学家,他身上冇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3到9自然段,找出和关的语段标画下來,看从这些地方你能感受到一位怎样的诺贝尔,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文章空白处。(出示读书要求)生开始边读边划边写一一师巡视,圈点划注是我们读文章的一种好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章进行圈点划注,表示在这里我们思考过,有过收获,有过困惑。找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能够表现诺贝尔品质的词语。(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毫不气馁、冃标专一、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百折不挠……)2、交流:先同桌交流,再班内交流,如果选一个词,哪一个?什么叫毫不气馁?(一点儿也不放弃)3、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生读:“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师:说说你的理解?读出你的理解。刚才这位同学顺着这个诃向前读,就读出了毫不气馁的含义,这叫联系前文,我们再联系下文,瞻前顾后的读,看从后面哪里还可以读出诺贝尔的毫不气馁?生读: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四年来,诺贝尔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已无从记起,但一次失败了,他一:I•次失败了,他——;一百次失败了,他还是——:三百次失败了,他仍然是——……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再來读这句话。出示句子师:我们刚才读的这两句话都写得很概括,但却包含了诺贝尔太多的艰辛和伤痛。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再读时,就还能读出毫不气馁这个词更深的内涵。比如:当我们读到“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时,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就会想到,实验室里的什么都被炸没了?出示:实验室爆炸了,诺贝尔内心痛楚万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但是,他还有一一还有一一还有——小结:对呀,从这里我们就乂读出了“毫不气馁”的含义:那就是——即使什么都没了,但只要信心还在、理想还在,一切就部可以从头再来! 同学们你看,我们就这样瞻前顾后、设身处地地读着想着,亳不气馁这个词就被我们读出了丰厚的内涵。这种读书法同学们今后可以经常用0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终于有所收获了。老师引读:(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乂发明了……从此……)也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诺贝尔向着口己的理想挺进,他的理想就是一一生齐读。4、重点旬段8和9也就在这不放弃的坚持中,他乂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课文中的哪两个自然段写到了这个内容?指名读,生点评。(学生评价——师:我们要想把这两段读好,只要耳中冇声,脑中冇画面就行。说说你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把它读出来。(巨大的爆炸声;成功的欢呼芦;人们的惊讶声;导火线燃烧的嘶嘶声;)如果你是摄像师,你的镜头会聚焦在哪些画面上?(火星慢慢接近炸药;他的双眼;他冲出实验室人喊成功;实验室爆炸;)在这些场面屮,哪个场面最令你震撼?为什么?再指名读。点评。师:让我们一起有声有色地读这两段。师领后生齐读。师:他,就是诺贝尔,同学们,你们说,他,是怎样的诺贝尔?生齐说:他是坚持不懈的诺贝尔;他是舍生忘死的诺贝尔;他是毫不气馁的的诺贝尔;他是百折不挠的诺贝尔;他是英勇无畏的诺贝尔……四、总结延展,升华情感。1、然而就是这样的诺贝尔,1896年却在意人利逝批了,临终时,他立下遗嘱。同学们让我们捧起书,挺直腰十,一起恭恭敬敬地朗读诺贝尔留下的临终遗嘱吧。出示临终遗嘱,生齐读。这份遗嘱是他留给世界的一份永恒的财富。虽然他已离去,但是他仍然还在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2、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科学家,他的命运却是非常坎坷的,出示他的坎坷经历。老师感情叙述。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氏生活在病弱的阴彩屮。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生活俭朴,一生在艰苦屮度过,而且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其至从來没有请人画过肖像,目前仅存的一幅比像是他死后才画的。诺贝尔一牛•未婚,没有子女。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他死后,墓室修建得非常简朴。 师:同学们,知道了诺贝尔的人生经历后,你觉得他幸福吗?生:自山回答,有理即可。3、师:其实,无论你认为他幸■不幸,有一个事实是永远不町改变的:那就是他的近400项发明,一总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也一总在引导着无数的梢英们不断的为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口己的才智。久同学们,那就让我们把诺贝尔说过的这旬这旬关于他理想的话,再替他铿锵冇力的说一遍吧,齐读——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1.最后,让我们以这句诺贝尔的名言来结束这节课。(出示):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口己的作用。——诺贝尔孩子们,记住这句话,并用你的生命去努力实践这句话吧!这是向诺贝尔表达的最崇高敬礼!2.向所有为了人类进步而献身科学研究的人致敬!在科学上没冇平坦的人道,只冇不畏艰险沿着陡悄山路攀登的人,才冇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五、布置作业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读一读曾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在读廿笔记上。板书设计诺贝尔发明炸线热爱科学热爱人类设立诺贝尔奖无私奉献教学反思《诺贝尔》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重点写了诺贝尔在炸药方面的巨大成就和他将大部分遗产捐献出来,设立诺贝尔奖金的事,赞扬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注重对零散的材料的整合。抓住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奖金”两个要点对文章进行了重纽。在“发明炸药”这一部分,从诺贝尔在炸约方面的一系列成就,到他和他的家族为了发明炸药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再到他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工人减轻劳动强度。重点以诺贝尔在实验室里亲口点燃导火线一事为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将个人生死置Z度外,他是如此执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让学生感受到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成就巨大的科学家,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人物。教学中对课文进行这样的重组,冃的是为了将最冇感染力的材料凸现出來,突出人物的主要品质,使人物更加鲜明。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成效显著,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