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8 KB
  • 2022-06-16 12:30:12 发布

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_蒋显文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14卷第2期中南工学院学报Vol114No122000年6月JOURNALOFCENTRAL2SOUTHINSTITUTEOFTECHNOLOGYJun12000文章编号:1006—737X(2000)02—0075—05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12蒋显文,贺显斌(1.中南工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1;2.韩山师范学院英语系,广东潮州521041)摘要:贝尔以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翻译过程的心理模式.本文拟对其加以述介和评论.关键词:翻译过程;贝尔;心理模式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0引言人类的翻译实践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是怎样进行的等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人们至今争论不休.贝尔(RogerT.Bell)认为,翻译(translation)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翻译过程——译事(translating)、翻译过程的产物——译作(atranslation)和包括上述两者的抽象概念[1](translation).既然翻译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翻译理论也就势必需要描述和解释翻译过程和翻译产物两个方面,而现在的局面是翻译理论主要集中于译作而排斥了翻译过程,因而有必要通过系统地研究翻译过程而使两者重新平衡起来.翻译理论只有靠研究翻译过程才会有发展,因为先有翻译过程,后有翻译产物,只有理解了翻译过程,我们才能有望提高翻译技巧.翻译理论的目的是达成对翻译过程的理解,而不是为实现完美的翻译而提供一套准则,因此,研究翻译过程应采取描述性方法而不是规定性方法.贝尔根据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借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功能语法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翻译的心理模式.贝尔翻译理论的问世在译论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据何自然介绍:“在近年的西方翻译理论文献中,要数纽马克的理论和贝尔的最为流行,只是两家分属形式语言学翻译理论和[2][3]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而已”.蒋骁华称赞贝尔的理论“思路开阔”.吴义诚称贝尔的著作是“一部试图对翻译过程进行系统、客观描述的开山之作”,称贝尔是一位在探索人类双语收稿日期:1999—09—06作者简介:蒋显文(1954—),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 76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6月[4]转换时心理奥秘道路上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先锋”.国内学者虽然给予了贝尔较高的理论评价,但目前除了一篇书评外,尚未见系统地介绍,特别是他的翻译过程模式.本文拟对该模式作一述评.贝尔将翻译过程分为分析过程和综合过程两个阶段.1分析过程分析过程:源语语篇——(语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语义表述).翻译过程是人类信息处理过程的特例,它利用某些机制对源语语篇进行解码,并将其编码成目的语.这种解码和编码过程是在小句层进行的,并以一种不受特定语言限制的语义表述机制(SemanticRepresentation)为中介.111句法分析翻译首先要阅读原文,这就需要有个能辩认已被接受的词和尚未被接受的词(non-words)的“词汇辩认系统(wordrecognitionsystem)”,该系统将有形的刺激变成一串线性的符号,并为翻译的第二步——句法分析——提供输入.如:Thedogbittheman.翻译的第二步是在“句法分析器(SyntacticAnalyser)”中进行的.句法分析器由“高频结构储存(FrequentStructureStore)”、“高频词汇储存(FrequentLexisStore)”、“语法分析器(Parser)”和“词汇检索机制(LexicalSearchMechanism)”四个部分组成.高频结构储存里装的是频繁出现的结构.在英语中,这些结构即指由主、谓、宾、补等成分组成的基本句型,如SP,SPO等.高频词汇储存指的是词汇表或词汇数据库的心理联系,即能立即查出词和惯用语的查询设施.小句(形式上是一串线性符号)进入句法分析器后先传到结构储存,再传到词汇储存.这个顺序很重要,因为读者在没有理解小句中的单词的意义时仍能分析小句的语法,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如果小句需要进行语法分析,则需经过语法分析器再进入词汇储存.词汇检索机制的任务是试图弄清与高频词汇储存中的项目不一致的词项的意义.使译者苦恼不堪的是,有些词有时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意义,词汇检索机制提供了弄清生词意义的手段.112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通过“语义分析器(SemanticAnalyzer)”进行的.正如句法分析器的任务是根据词汇辩认系统输出的一串线性符号来推导出其结构一样,语义分析器的作用是从句法结构中得出内容,即分析该小句表述什么意思,参与过程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小句的概念意义(Ideationalmeaning)、符号学意义(SemanticSense)和命题内容是什么.以小句Thedogbittheman为例,就内容而言,从句法分析器得到的信息是这个小句结构由一条SP0线组成的.语义分析器从该小句所表示的命题中识别出了“动作者+过程+目标”这一结构,小句的主语相当于动作者,谓语相当于过程,宾语相当于目标.就目的而言,目前只能推断出它是一种陈述.113语用分析句法分析器分析结构(即语态Mood)并分配词义;语义分析器检索内容(及物性Transitiuity).语用分析器和句法分析器一样,也有两个功能:分解述位结构和提供语域分析.第一个功能涉及信息的分布和是否按标记(Marked)顺序.例如: 第14卷第2期蒋显文等: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77Thedogbittheman主位述位该例中的主语、动作者和主位相同,因此是个无标记结构.第二个功能涉及到语域.例如:Thedogbittheman动作者物质过程目标言语行为:告知主位结构:无标记的话语体式:可接近的话语方式:——参与性+频道限制(写出来供阅读的)+公开的话语范围:+指称的这些关于小句的信息及以上所作的文体描述往下移动,构成了不受特定语言限制的语义表述.语义表述是由小句所表达的全部思维意义构成的,包含了句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具体地说,它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小句结构:语态和词汇选择,包括词义及罕用该词的场合;2)命题内容:及物性选择、句法结构的逻辑联系;3)主述位结构:主述位选择(含标记指示);4)语域特征:话语的体式、方式和范围;5)源自话语范围的施为力;6)小句的言语行为.语义表述是对小句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但必须意识到,翻译过程并不是将甲语言小句译成乙语言小句,而是将甲小句分解成其语义表述,并以此作为在另一语言中构建一个可选择小句(即翻译)的基础.与此同时,整个分析结果被输入到意义组织器(IdeaOrganizer).意义组织器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积累信息及根据新信息在必要时修订部分语义表述,后一个程序在一些译者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他们说在翻译之前,他们往往通读整个语篇.计划器(Planner)也吸收分析的结果.继续读下去是否值得以及是否应该翻译的决定就是在这里作出的.至此,整个分析过程结束.2综合过程综合过程:语义表述——(语用综合——语义综合——句法综合)——目的语语篇.源语语篇中的小句转换成语义表述时,综合过程就开始了;这时读者已决定进行翻译了.不过,综合过程与分析过程的顺序恰好相反,是从目的语的语用综合器开始的.211语用综合目的语语用综合器(PragmaticSynthesizer)接收语义表述中的所有信息,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如何处理原文的目的——译文应对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行保留还是改变; 78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6月2)如何处理原文中的述位结构;3)如何处理原文的风格.212语义综合目的语语义综合器(SemanticSynthesizer)接收显示出来的施为力(目的),创造容纳命题内容的结构,提供满意的命题,以传递至下一个综合阶段.213句法综合目的语句法综合器(Syntacticsynthesizer)接收来自语义阶段的输入,扫描高频词汇储存,寻找合适的词项,并在高频结构储存中寻找能表述命题的句型.如果高频结构储存中没有小句结构能表达特定的意义,命题就传递到语法分析器(这时它起句法综合器的作用),最后激活书写系统(WritingSystem),形成小句.一个小句处理完以后,翻译过程即回到原文,开始处理下一个小句(详见图1).图1翻译过程模式Fig11Themodeloftranslating 第14卷第2期蒋显文等: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79贝尔区分出翻译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有益于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贝尔将翻译时理解原文的阶段视为对源语语篇的分析过程和信息解码过程,将表达阶段看作在目的语中进行综合和编码的过程.分析过程和综合过程都要考虑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因素,即既要考虑到词、句的命题意义和句法结构,又要考虑信息结构,妥善处理好原文的目的和风格.贝尔借用了信息论、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家理论,它涉及到翻译本质、翻译心理过程、译文评价标准等方面,是一种理论基础夯实、内容完备的多学科翻译理论.贝尔将翻译过程定在小句层次上进行,同时又指出,翻译过程并不是将甲语言小句译成乙语言小句,而是“将甲语言的小句分解成其语义表述,并以此为基础的乙语言中建立可选择[5]的小句(即翻译)”.这也是他的理论与众不同之处.贝尔对翻译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他在心理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翻译过程心理模式.多数学者研究翻译过程采用规定性方法,首先规定翻译应遵守的原则;然后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看译文是否“对等”或“信、达、雅”.而贝尔独树一帜,模拟人的思维活动,制出了翻译过程模式图,打开了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缺口,为当前的译论寻找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极大的丰富了译论研究方法,代表了未来翻译过程研究的趋势.因此,说他是该领域的先锋,不为言过其实.参考文献:[1]BellRT.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M].NewYork:LongmanInc,1991.82.[2]何自然.语用学习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92.[3]蒋骁华.近十年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8.[4]吴义诚.贝尔的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评介[J].中国翻译,1993,(5):14.[5]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1.21.ReviewonBell"sPsychologicalTranslatingModel12JIANGXian-wen,HEXian-bin(1.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Central2SouthInstituteofTechnology,Hengyang421001,Hunan,China;2.DepartmentofEnglishLanguage,HangshanTeachers"College,Chaozhou,521041,Guangtong,China)Abstract:RogerT.Belldevelopsapsychologicalmodelintheprocessoftranslationbasedontheresearchresultsinthefieldsofpsycholinguisticsandhumancapacity.ThispapergivesanintroductiontoandsomecommentsonBell"smodel.Keywords:processoftranslation;RogerT,Bell;psychological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