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88 KB
- 2022-06-16 12:30:0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1诺贝尔一、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并规范书写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艰苦”、“逝世”两词的书写;结合语境理解“盛会”、“遗嘱”、“毫不气馁”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创设情境,走进诺贝尔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10自然段,并依托段落提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抓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以“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为主线,品读4—9自然段,感受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历程,从中体会到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4•借助课文提供的具体的语言材料,用简洁精练的语言,为诺贝尔写小传,完成课后第4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以“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为主线,围绕课文4—9自然段,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难点:结合语境,设身处地,走进诺贝尔内心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10自然段。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1.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诺贝尔的资料。(二)初读感知1•检查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1)老师出示生词,多种方式朗读。(2)重点指导“艰苦”、“逝世”两个词语的正确书写。(3)指名读后齐读。指导读准“机械”的“械”,读音为xi*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1.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诺贝尔主要写哪几件事?2.同位交流后指名讲。借助段落提纲,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来什么?读第1、2、10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的写法)1•朗读1、2、10首尾呼应段,认识诺贝尔奖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指名读1、2、10自然段,谈一谈,你读出了什么?2•请结合具体的语言,谈谈你对诺贝尔奖的认识。3•从盛大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你体会到什么?过渡:是啊,同学们,人们通过盛大的诺贝尔颁奖仪式来表达对诺贝尔无限的崇敬与怀念之情,那么,诺贝尔对人类巨大的贡献,到底表现在哪里呢?作者在文中对他的贡献进行了最准确的评价,你能用笔标出来了吗?4•同位交流后,指名讲。出示:“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轻声读这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2)怎样理解“整个生命”?(3)从“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200万英镑的专利费”,你体会到了什么?(4)出示诺贝尔遗嘱。面对这样的一份遗嘱,你想说什么?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一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五)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思路,认识了诺贝尔奖,以及诺贝尔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近诺贝尔,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品读他发明炸药的艰难历程中,感悟“他的整个生命”。(六)品读4-9段,深悟“整个生命”1•默读4-9段,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液体炸药一一固体炸药一一雷管一一爆炸力更大的炸药3•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的4—9小节,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尤其是哪个词最触动你的心弦?就把它们画下来。为什么让你感动?最好能在旁边及时写一写你的体会。4•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5.交流展示。预设一: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1)结合句子理解“毫不气馁”的意思:文中诺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毫不气馁”的?(2)结合语境想像一下:“诺贝尔当时承受着什么痛苦?(3)创设情境,走进诺贝尔内心世界:1此时此刻,面对诺贝尔,白发苍苍的父母会说:“:面对如此风险,住在周围的居民一定会说:“:而对众人的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
此时此刻他心里又默默地想:“预设二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一一黄色炸药。(1)引导学生抓住“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终于”等词拓展想象,感受诺贝尔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的形象,指导学生读岀他为研制黄色炸药付出的艰辛。(2)看着“四个年头几百次失败”你想到了哪些词语?(3)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预设三: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peng)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1)抓住关键词“亲自、紧盯、仍然盯着”等着重体会诺贝尔的专注;(2)抓住关键词“震撼,滚滚浓烟,涌出来,满身鲜血”等着重体会诺贝尔实验的成功。(3)引导学生抓住他“满身鲜血”,仍“高举双手呼喊着:"我成功了!成功了!"”来体会他为了进行研究,不顾个人安危,勇于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环节三、回归整体一一升华拓展,读写训练(七)浏览课文,重识诺贝尔
1・填空,回归整体诺贝尔是的化学家。他一生在和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他先后发明了、和的炸药。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O1.2015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刚刚过去,2016年的诺贝尔分颁奖典礼即将来临,在会议开始前,照例会有一段写给诺贝尔的致辞,你能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段小传吗?2.学生自由练写、交流4•你还知道有中国人哪些曾获诺贝尔奖?板书设计:21、诺贝尔液体炸药固体炸药雷管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毫不气馁无私奉献锲而不舍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在教学时,积极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紧紧绕“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自己的整个生命”这一文本内容主线来展开教学。同时,将“培养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去读”作为本节课的阅读训练主线,双主线同时推进,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诺贝尔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了诺贝尔精神的可贵。
2.由扶到放,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发明炸药过程中,提岀“在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这个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读一一品一一说一一读”,有效地将对文本的利用和对学生的关注结合在一起。3•课后设计了“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写人物小传”这一拓展练习,巩固加深了学纶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不足之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读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蒙古省呼伦贝尔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拉夏贝尔2013春夏企划案
- 内蒙古省呼伦贝尔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九年级全一册第4课时中华文化
- 【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诺贝尔|苏教版(含答案)
- 北京贝尔人力资源
- (呼伦贝尔兴安盟专版)2018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九年级全一册第2课时认清基本
- 诺贝尔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 《诺贝尔化学奖》PPT课件
- 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
- 201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数学试卷
- 内蒙古省呼伦贝尔市2017_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呼伦贝尔2010年英语中考试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17_2018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以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曾被斥为伪科学家
- [精品]苦候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们之金融理论部分
- Bell Labs 贝尔实验室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