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39 KB
- 2022-06-16 12:29: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自开奖到2012年的112年间,全球共有109位作家获此殊荣,其中欧美国家有100人获奖,亚非国家有9人获奖。长期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因其难脱本位主义、地域歧视、文化偏见之俗被世人所诟病,但其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依旧首屈一指。若用动态的思维模式和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活动,也有一个不断完善、逐渐向“诺贝尔精神”回归的过程。本文将使用spss软件,对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量化的方式观察并分析诺贝尔文学奖,阐述20世纪以来百年文坛创作理念的嬗变。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spss软件,统计分析感谢阿尔弗雷特·诺贝尔。遵从他的遗喊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衍生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家族,促现了一种诺贝尔文学现象。诺贝尔文学作为20世纪的重要文学现象,可以做为分析20世纪文学走向的一个范型。诺贝尔文学奖按照诺贝尔先生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的遗嘱,每年颁发一次,自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首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到2012中国作家莫言摘取桂冠,应当颁发112次,实际颁发105次(1914、1918、1935、1940—1943年7年因故没有颁奖)。计有109人获奖(1904、1917、1966、1974年均有2人分享该奖),来自40个国家的109位作家获此殊荣。如图1所示,在40个国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国,其获奖人数高达13名之多,而位居其后的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都属于欧美国家。由表1的洲籍可以看出,在109位获奖人中,来自欧洲的作家有81位,占总人数的74.3%之多。如果把几个大洲划分为东方与西方来看,来自东方国家(亚洲、非洲国家)的获奖者仅有9名,而来自西方国家(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获奖者有100名之多。而在26种语言中,如图2所示,其中有26名获奖者使用的语言为英语,占据语种中最大比例。其次的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也都属于欧洲国家的语言。可见,自开奖以来针对着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质疑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国际性的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也难脱本位主义、地域歧视、文化偏见之俗。由是观之,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应该大打折扣。它违背了“诺贝尔精神”,改变了诺贝尔先生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设奖的初衷。诺贝尔先生没有在授奖范围上为诺贝尔文学奖设限,“我的明确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虽然,诺贝尔先生的遗嘱比较粗略,措辞也不那么严密,但是,他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看得清楚的,他设立的奖项应该具有世界意义。因此,斯德哥尔摩的评委和诺贝尔文学奖备受质疑成为自然中事,“西方中心”之说,至今仍然不绝于耳。质疑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只考虑欧美大国、富国,不顾及亚非小国、穷国,因而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变成西方国家的奖,西方作家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力军,东方作家被边缘化。通过数据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有失偏颇这一事实,但随着时间的变化,诺贝尔文学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文化观念的嬗变。[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图1:表1:洲籍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值欧洲8174.374.374.3北美洲1211.011.085.3南美洲65.55.590.8非洲54.64.695.4亚洲43.73.799.1大洋洲1.9.9100.0总和109100.0100.0[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有一些非欧美国家的文学巨匠如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等未能赢得这一奖项使得诺贝尔奖有失偏颇,但依然有泰戈尔、罗曼·罗兰以及萧伯纳众多著作等身的文豪被列在内。表2统计的是109位获奖者在获奖时的岁数,其中获奖时最年轻的是42岁,而最年长的则到了88岁,几乎相当于终身成就奖了。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为64.36,众数为60岁。且不论这一奖项是否完全公平公正,我们从获奖年龄这一组数据也可获知摘取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奖项的不易。它其实已经不仅是为了表彰某位作家在近一年内的优秀作品,而是在赞誉这位作家长久以来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了。表2:获奖岁数N有效值109缺失值0平均数64.36众数60最小值42最大值88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始评选至109位获奖作家中共有12位女性,只占到总获奖人数的11%。在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女性写作有意无意地受到男权文化的压制和有意无意的埋没,女性创作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中肯的评价,这从另一方面就更加证明这12位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及其作品的社会价值。[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表3:性别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有效值女性1211.011.011.0男性9789.089.0100.0总计109100.0100.0从表3中可见,从1901年至2012年,在109名诺贝尔获奖者中,男性占97人,女性占12名,获奖的女性作家比例远远小于男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女性比例虽只占11%,但相比其他诺贝尔奖项,已是最高。)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将三个时期获奖者的男女比例进行比较。将20世纪初到二战之前夕(1901年~1939年,共36年,其中1914年、1918年、1935年因故停奖)设为第一阶段,将二战后到80年代末设为第二阶段(1944年~1989年,共46年,1940年~1943年因二战停奖4年),将90年代初到如今设为第三阶段(1990年~2012年,共23年)。发现在第一阶段的36年中,获奖人数为38人,女性人数为4人,占第一阶段总人数的10.5%。而二战后漫长的46年中,共有48人获奖,而女性仅占其中的2名,比例也仅为4.2%。在第三阶段的23年中,女性作家人数为6名,占这一阶段获奖人数的26.1%。分阶段分析后的结果与之前大不相同,我们可以从描述性的数据中探究出百年文学理念的嬗变。第一阶段在二战以前,当时的诺贝尔奖更倾向于“理想主义”的作品,女性细腻的手法在歌颂生命、母性光辉时还算不乏认可。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的4位获奖女作家虽不算多,但依然能占据十位数以上的比例。而到了二战之后,世界人民受难颇深,这一时期的获奖作品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作品,而作为弱势群体,经历二战洗礼后并且针对这一类题材进行现实描述的女性作家着实过少,因此这一阶段仅有两名女性作家获奖。而到了第三阶段,女性获奖作家人数明显增多,得益于文化多样化的传播和渗透。表4:性别阶段对比性别女性男性时期第一阶段Count434RowN%10.5%89.5%第二阶段Count246RowN%4.2%95.8%第三阶段Count617RowN%26.1%73.9%[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关于种族类别,笔者在此也就三个阶段进行了分阶段对比。可以看到,在第一阶段,仅有一名属于黄色人种的作家获奖,他就是来自印度的泰戈尔。而到了第二阶段,情况有所改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到了第三阶段,属于白色人种的作家仅占了56.5%,可见诺贝尔文学奖也在逐渐改善,适应并承认世界文学的多样化。表5:种族阶段性对比种族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时期第一阶段Count3710RowN%97.4%2.6%0.0%第二阶段Count4440RowN%91.7%8.3%0.0%第三阶段Count1391RowN%56.5%39.1%4.3%最后我们来看看三个阶段的作品类型,我们大致将获奖作家的代表作类型分为5类:传记、剧作、散文、诗作和小说。可以看到在三个阶段中,小说都是被利用得最多的文学载体。同样的,诗作仅次于小说,在三个阶段都备受青睐。反差较大的是剧作,用此作为载体的作品在第一阶断占据了21.1%至多,与诗作平齐;而在第二阶段誉第三阶段则略显式微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文化创作理念逐渐由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多样化的风格中,各个载体所发挥的作用。表6:代表作类型阶段性对比代表作类型传记剧作散文诗作小说Total时期前期Count18381838RowN%2.6%21.1%7.9%21.1%47.4%100.0%中期Count122133048RowN%2.1%4.2%4.2%27.1%62.5%100.0%后期Count02151523RowN%0.0%8.7%4.3%21.7%65.2%100.0%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称之为“照亮世纪的黑暗”。由此生发,“理想主义”是否可称之为跨世纪的光芒呢?只不过这种光芒时暗时亮、时灰时艳,然而也正是这种时暗时亮、时灰时艳,更值得我们用广阔的视域去探寻与研讨它,使我们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步伐走得更快,步子迈得更大。[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贝尔4G常见告警解析及网管常用操作
- 雅斯贝尔斯教育观
- 阿贝尔恒等式与数学竞赛
- 2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届取得者[精品]
- 呼伦贝尔沙地研究综述
- 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现状_问题及对策_罗刚
- [考试]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1
- 呼伦贝尔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站2018年1月—6月审查合格
- 贝尔斯登的破产
- 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版)
- 2018年呼伦贝尔市中考物理题
- 人物简介 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伦琴
-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贝尔格莱德
- 2015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其启示
-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 Pre-Lie代数的扩张与非阿贝尔上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