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 MB
- 2022-06-16 12:29: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UDC密级编号专业:王直筐理2012年11月
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墓直太堂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兰二至三(垒日期:22匕厶Zf日期:二2叟!兰:!j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娅指导教师签名:日甘日.占叼f2、17期:里!!!:!
摘要本研究介绍了呼伦贝尔移动通信分公司自独立运营以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网络现状,分析、研究网络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做出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战略规划。随着通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发展中建设的网络优势和探索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正在面临考验。要不断创新和学习先进的网络建设经验,保持网络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地位。在电信行业新格局情形下,三大运营商各具优势,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们要改变思维模式、竞争策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应对挑战。深入研究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益,明确了网络建设研究思路,针对网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移动网络建设,加大加深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来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同时,分析研究网络设施的共建共享项目,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支出。这些将对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运行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分析研究,战略规划
AbstractThisstudyintroducestheHulunBuirmobilecommunicationsbranchfromtheindependentoperationsince,theconstructionofmobilecommunicationnetworkcurrentsituation,analysisofnetworkconstruction,practicalandforward—looking,makeHulunBuirmobilenetworkconstructionstrategyplanning.Withthetelecommunicationsmarketnewcompetitionpatternformation,wehavethecompetitiveenvironmentisundergoingprofoundchanges,thepastdevelopmentofnetworkadvantagesandtoexploretheformationofmanyeffectiveexperiences,practices,isfacingatest.ToinnovateandlearntheadvancedexperienceinnetworkconstruCtion,maintainthenetworkscaleandtechnologyleadingposition.Inthe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newstructuresituation,threebigoperatorshavealladvantageeach,facingthenewcompetitionsituation,wemustchangethemodeofthinking,competitivestrategy,studyandformulateeffectivemeasures,answerachallenge.TheflLrtherstudyofHulunBuirmobilenetworkconstruction,hastheextremel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andlong-termbenefits,theconstructionofnetworkstudytrainofthought,inviewofthenetwork’S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scientificanalysis.Inaccordance淅ththerelevant"provisionsofthestateand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todevelopmobilenetworkconstruction,increaseenhancenetworkcoverage,activelyCalTyoutnetworkoptimization,toimproveperformanceofthenetwork,ensurethe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Atthesametime,analysisandResearchontheCO—constructionandsharingofnetworkinfrastructureproject,decreaserepeatconstruction,savetheconstructionexpenditure.ThesewillbeonHulunBuirmobilenetworkconstructionplanningforthevaluablereference;tooptimizethenetwork,improvenetworkqualitytohavepositivestimulativee任宅ct.Keywords:HulunBuirmobile,networkstatus,analysis,strategicplanningII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阐述本研究的背景⋯⋯⋯⋯⋯⋯⋯⋯⋯⋯⋯⋯⋯⋯..11.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3研究的思路⋯⋯⋯⋯⋯⋯⋯⋯⋯⋯⋯⋯⋯⋯⋯⋯..21.4内容及安排⋯⋯⋯⋯⋯⋯⋯⋯⋯⋯⋯⋯⋯⋯⋯⋯..31.4.1论文主要内容⋯⋯⋯⋯⋯⋯⋯⋯⋯⋯⋯⋯⋯⋯31.4.2论文内容结构⋯⋯⋯⋯⋯⋯⋯⋯⋯⋯⋯⋯⋯⋯4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52.1呼伦贝尔市概况⋯⋯⋯⋯⋯⋯⋯⋯⋯⋯⋯⋯⋯⋯⋯.52.1.1行政区域划分⋯⋯⋯⋯⋯⋯⋯⋯⋯⋯⋯⋯⋯⋯52.1.2各旗市区地理环境⋯⋯⋯⋯⋯⋯⋯⋯⋯⋯⋯⋯..52.1.3各旗市区消费群体情况⋯⋯⋯⋯.⋯⋯⋯⋯⋯⋯⋯52.2移动网络规模、质量、效益现状⋯⋯⋯⋯⋯⋯⋯⋯⋯⋯..72.2.1G网现状⋯⋯⋯⋯⋯⋯⋯⋯⋯⋯⋯⋯⋯⋯⋯..72.2.2TD网现状⋯⋯⋯⋯⋯⋯⋯⋯⋯⋯⋯⋯⋯⋯⋯.82.2.3传送网现状⋯⋯⋯⋯⋯⋯⋯⋯⋯⋯⋯⋯⋯⋯..82.2.4WLAN现状⋯⋯⋯⋯⋯⋯⋯⋯⋯⋯⋯⋯⋯⋯⋯142.2.5小区、集体专线现状⋯⋯⋯⋯⋯⋯⋯⋯⋯⋯⋯..142.2.6与联通、电信共建共享现状⋯⋯⋯⋯⋯⋯⋯⋯⋯..142.3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152.3.1网络覆盖方面⋯⋯⋯⋯⋯⋯⋯⋯⋯⋯⋯⋯⋯..152。3.2设备容量方面.⋯⋯.⋯⋯⋯⋯。⋯⋯⋯⋯⋯⋯..152.3.3运行效率方面⋯⋯⋯⋯⋯⋯⋯⋯⋯⋯⋯⋯⋯..162。3.4G网、TD、WLAN基站站址及TD空洞点方面⋯⋯⋯⋯⋯。16第三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173.1宏观环境分析⋯⋯⋯⋯⋯⋯⋯⋯⋯⋯⋯⋯⋯⋯⋯.。173.1.1政治文化环境分析⋯⋯⋯⋯⋯⋯⋯⋯⋯⋯⋯⋯.173.1.2地理经济环境分析⋯⋯⋯⋯⋯⋯⋯⋯⋯⋯⋯⋯..17TTT
3.2产业应用环境分析⋯⋯⋯⋯⋯⋯⋯⋯⋯⋯⋯⋯⋯⋯.183.3全业务运营业务及网络分析⋯⋯⋯⋯⋯⋯⋯⋯⋯⋯⋯..18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194.1移动网络总体构建策略⋯⋯⋯⋯⋯⋯⋯⋯⋯⋯⋯⋯⋯194.1.1数据城域网建设策略⋯⋯⋯⋯⋯⋯⋯⋯⋯⋯⋯..194.1.2传输接入网络建设策略⋯⋯⋯⋯⋯⋯⋯⋯⋯⋯⋯194.1.3全业务接入网建设策略⋯⋯⋯⋯⋯⋯⋯⋯⋯⋯⋯204.2网络产业具体发展策略⋯⋯⋯⋯⋯⋯⋯⋯⋯⋯⋯⋯⋯244.2.1无线网络技术⋯⋯⋯⋯⋯⋯⋯⋯⋯⋯⋯⋯⋯..244.2.2有线网络技术⋯⋯⋯⋯⋯⋯⋯⋯⋯⋯⋯⋯⋯..254.2.3网络设备技术⋯⋯⋯⋯⋯⋯⋯⋯⋯⋯⋯⋯⋯..284.3共建共享发展战略⋯⋯⋯⋯⋯⋯⋯⋯⋯⋯⋯⋯⋯⋯.294.3.1共建共享前景⋯⋯⋯⋯⋯⋯⋯⋯⋯⋯⋯⋯⋯..294.3.2合作共赢策略⋯⋯⋯⋯⋯⋯⋯⋯⋯⋯⋯⋯⋯..29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315.1城区规划方案⋯⋯⋯⋯⋯⋯⋯⋯⋯⋯⋯⋯⋯⋯⋯..315.1.1城域传送网建设⋯⋯⋯⋯⋯⋯⋯⋯⋯⋯⋯⋯⋯315.1.2创新网络运营模式⋯⋯⋯⋯⋯⋯⋯⋯⋯⋯⋯⋯.415.2WLAN建设维护规划⋯⋯⋯⋯⋯⋯⋯⋯⋯⋯⋯⋯⋯⋯4l5.3传送网建设维护规划⋯⋯⋯⋯⋯⋯⋯⋯⋯⋯⋯⋯⋯..4l5.4农、林、牧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455.4.1农、牧、林区光缆传输建设维护⋯⋯⋯⋯⋯⋯⋯⋯.455.4.2农、牧、林区基站建设⋯⋯⋯⋯⋯⋯⋯⋯⋯⋯⋯505.5四网融合建设规划⋯⋯⋯⋯⋯⋯⋯⋯⋯⋯⋯⋯⋯⋯.5l5.6共建共享规划方案⋯⋯⋯⋯⋯⋯⋯⋯⋯⋯⋯⋯⋯⋯.545.6.1传输、基站共建共享⋯⋯⋯⋯⋯.⋯⋯⋯⋯⋯⋯.545.6.2城域网管道共建共享⋯⋯⋯⋯⋯⋯⋯⋯⋯⋯⋯..54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5参考文献⋯⋯⋯⋯⋯⋯⋯⋯⋯⋯⋯⋯⋯⋯⋯⋯⋯⋯⋯.56致谢⋯⋯⋯⋯⋯⋯⋯⋯⋯⋯⋯⋯⋯⋯⋯⋯⋯⋯⋯⋯58IV
第一章绪论1.1阐述本研究的背景通信网络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经过近十三年的努力,呼伦贝尔移动通信分公司,花大力气开展网络建设,网络覆盖的广度不断拓展,网络能力大幅增强,实现了全市大部分地区的良好覆盖。以创新和持续的网络优化提升网络深度覆盖,建立了以客户感知为标准的质量考核体系,网络质量指标和客户满意度稳步提升。大力推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网络维护体制改革,开展多项网络质量专项提升工作,有效改善网络运维效率,网络安全运行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TD-sCDMA)建设任务,TD网络建设己大见成效。为保证中国移动全程全网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我们很早就开始网络建设标准规划分析、研究、实施,在技术测试、新技术试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这些举措,对我公司后续的网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持续的艰苦努力,我公司在2G网络覆盖和网络质量上构建了宝贵的竞争优势。我们推进了全球最大规模的IP专网和2G/3G融合的IP化核心网建设,助力企业的低成本高效运营,使我公司成为全球网络工P化领域的领跑者。1.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勇担重担,面向运营的TD-SCDMA技术创新,加大TD网络建设的步伐,网络质量稳步提升,带动了TD产业的成熟和发展。随着TD技术研发深入开展,国家重点专项和新技术试验稳步推进,有力促进了TD—LTE产业链发展壮大并跻身国际主流。手机支付、手机电视、移动商场、移动阅读、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一批关键重大技术创新呈群体突破,助力我公司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呼伦贝尔移动通信分公司已经形成了网络的规模优势,构建了一流的移动网络及支撑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公司未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第一章绪论通过对移动通信网络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与运营业绩的相关性。实践充分证明,我们技术创新工作的落实,使得网络建设更加科学,有力支撑我公司运营绩效不断增长。但是,随着通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我们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发展中建设的网络优势和探索形成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正在面临考验。而我们对危机的认知、对形势的判断,未知要远远大于已知。面对未来的竞争与危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公司网络的现状,认真分析网络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要不断创新和学习先进的网络建设经验,保持网络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地位。在电信行业新格局情形下,三大运营商各具优势,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们要改变思维模式、竞争策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应对挑战。过去,我们在移动网络规模、网络质量方面曾经具有优势,但是,新的竞争格局形成后,优势结构发生变化,这些都给移动公司的经营带来更大难度。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和策略,将过去积累的优势和经验转化为动力,积极有效地应对的市场竞争。电信重组后,3G发展面临诸多挑战,TD—SCDMA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关注,并对中国移动发展TD寄予厚望。TD建设和运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创新思路,全力完成好移动网络建设工作。随着3G发展、IP化和全业务的推进,对网络建设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在架构、质量和安全方面应该进一步增大。提高网络建设优化、运行维护水平,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企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1.3研究的思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以TD技术为主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成为国家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公司网络建设发展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当前,TD产业链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业务数量较少、应用体验欠佳、终端款式不够丰富,网络覆盖和性能还存在差距等制约因素,需要产业链各方2
第一章绪论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来解决。在过去实际当中,中国移动在网络建设方面通过自身的努力,确确实实使TD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后续还要高度重视它更广泛的发展,还要继续深入地抓住技术创新这个关键不撒手,使我们这张网络能够迅速地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使我们的终端、服务等方方面面都具有竞争力,确保中国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新一轮的网络建设规模、优质服务的竞争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分析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从国家层面来说,加强创新型网络建设发展是移动公司支持国家自主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从行业层面来说,加强创新型网络建设发展是移动公司主动适应行业环境变化,有效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从移动公司自身发展来说,加强创新型网络建设模式是我公司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迎接严峻的挑战!加大TD网络、终端、测试认证和后续演进技术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力度,加速推进TD产业成熟、规模应用和技术演进,努力促进TD发展。加快推进TD相关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强带弱提升全集团TD运营能力;加强网络优化平台和智能网优工具的应用,提升TD网络优化和“2G/TD”协同优化的水平,助力提升TD—SCDMA网络质量。加强涵盖2G、3G和LTE的网络演进策略研究和系列标准研究,加大TD-LTE试验力度,多举措加快TD—LTE产业化进程。全面、扎实推进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建设规模领先策略,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为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呼伦贝尔移动新阶段的新跨越提供有力支撑。1.4内容及安排1.4.1论文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益,明确了网络建设研究思路。详细介绍了G网、TD网、传送网、城域网运行、小区、集团专线现状,深入分析了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做出我公司网络建设规划及建设策略。在全面掌握了现有网络建设规模的第一手资料后,从地理环境、产业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从网络覆盖、设备容量、运行效率,以及G网、TD网、wLAN基站方面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网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3
第一章绪论地分析。网络建设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充分论述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制订移动网络建设的发展规划,促使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协调持续地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移动网络建设,加大加深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来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充分利用2G已有网络资源,发挥已有的投资效益。同时,分析研究网络设施的共建共享项目,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支出。依据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基站站址、城域网、传送网等的专项规划,该规划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求,得到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3G网络建设规划是本着网络建设应用发展和创新原则展开的。本研究对解决网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整改方案。此网络规划研究,会对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网络优化,提高网络运行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4-2论文内容结构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依次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第三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各部分的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阐明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思路。第二章,介绍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域划分,网络规模、质量现状,与联通、电信共建共享现状,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从宏观环境、地理经济和产业应用分析移动网络构建的环境状况,进行全业务运营业务及网络分析。第四章,研究移动网络总体构建、网络产业具体发展策略,研究共建共享前景,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第五章,城区城域网建设规划,G网、TD网、传送网、WLAN建设维护规划,分区域规划光缆传输、基站建设,规划传输、基站城域网管道共建共享方案。第六章,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本研究的结论,根据研究的结果论证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的前瞻性和可行性。展望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美好的未来,勾画出更具科学性的网络建设蓝图。4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2.1呼伦贝尔市概况2.1.1行政区域划分呼伦贝尔市现辖13个旗市区。其中有1个区:海拉尔区;5个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74个镇(含两个矿区)、23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25个苏木(其中一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2.1.2各旗市区地理环境表2-1呼伦贝尔地区地理人口概况序地名区号邮编人口面积号(万人)(平方千米)1呼伦贝尔市04702100082712639532海拉尔区04702100002614403满洲里市0470214000166964扎兰屯市047016265044168005牙克石市047022150040275906根河市047022350017196597额尔古纳市04702225009280008阿荣旗(那吉镇)047016275032120639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047021300032510210新巴尔虎左旗(阿穆古郎镇)047021200042200011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047021500062119212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0470165450285980013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0470211000141911l14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04701628503210500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5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境内。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海拉尔为市行政中心,满洲里为内蒙古最大的内陆口岸,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草原地形为主;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平原为主;根河市、牙克石、鄂伦春自治旗以林地为主;额尔古纳市、扎兰屯为林地、平原共存地形。2.1.3各旗市区消费群体情况在岭东,早期“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流者,基本都垦荒种地。其生产方式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由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获得显著改善,开始大量购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引农机具,使部分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二十世纪八十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实行,出现了一些大型的个体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全面普及,如喷灌技术、大型的农业机械(收割机、播种机、插秧机),一些地区以农家乐为特色开设旅游点。工业上,快速的发展以轻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成为了呼伦贝尔的财税主要收入,如海拉尔啤酒集团、呼伦贝尔巴特罕啤酒集团、三元乳业呼伦贝尔分公司、扎兰屯淳江油脂公司等。由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业也已经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遍及了交通、邮电、通讯事业。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提高达到了65%,网络已经进入了居民家中。网络已经成为了千家万户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呼伦贝尔全市生产总值779.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6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增长25.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59.08亿元,增长25.4%,建筑业增加值45.08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320.42亿元,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6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上年22.8:36.4:40.8调整为19.8:39.1:41.1。人均GDP为28882元,增长17.3%。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4%,工业品价格指数100.2%。全市各旗县中满洲里、海拉尔、牙克石、扎兰屯GDP排于前列,居民消费水品较高,购买能力较强。2.2移动网络规模、质量、效益现状2.2.1G网现状截止到2011年6月份,呼伦贝尔移动目前现网运行有13个BSC,其中爱立信BSCl0个,华为BSC3个,现网基站889个,小区2357个,载频10488个。其中爱立信基站661个,小区1749个,载频8165个,华为基站228个,小区608个,载频2323个,现网频段为GSM900MHz,尚未开通GSMl800MHz频段。具体BSC承载情况见下表:表2—2各BSC承载情况表序号BSC旗县基站数小区数载波数厂家1HLBSCI大杨树38110470爱立信2HLBSC2扎兰屯62175805爱立信扎兰屯\牙克石\3I{LBSC36l147435爱立信根河\额尔古纳4HLBSC4莫旗1143241123爱立信5HLBSC6满洲里61125804爱立信6HLBSC7牙克石\鄂伦春84213867爱立信7HLBSC8扎区\满洲里2266392爱立信8HLBSC9阿荣旗1022781113爱立信根河\额尔古纳\大杨树\9HLBSCIO86222869华为牙克石\扎兰屯\阿荣旗IOHLBSCll新左旗\新右旗75206712华为1lHLBSCl2海拉尔区591411060爱立信12HLBSCl3海拉尔\牙克石\大雁581701096爱立信13HLBSCl4陈旗\伊敏\鄂温克67180742华为总计:889235710488如下图2-I所示各BSC区域划分。7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图2-1各BSC区域划分图目前呼伦贝尔业务区GSM无线网主要承载语音和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发展较快,用户数及话务量增长迅速,近年来随着EDGE技术的引入,数据业务被分流,GPRS数据流量呈现下降趋势。2.2.2TD网现状截止到2011年6月份,现网TD宏基站256个,小区768个。均为华为基站。室分基站185个,小区185个,均为华为基站。目前呼伦贝尔业务区TD网络仅覆盖市区及各旗县主城区,用户数及话务量增长较快,对数据业务有一定分流作用,但由于建设时间较短,覆盖范围较窄,尚需加大建设力度。2.2.3传送网现状城域传送网是覆盖城市及其郊区范围,以多业务光传送网络为基础,采用多种接入技术,为多种业务和通信协议提供综合传送承载平台的网络。城域传送网向上与一级干线、二级干线相连,向下负责综合业务引入,为移动交换局与基站提供电路、为数据网提供多种业务接口,同时为集团客户提供光纤、电路和以太网接13。经过前期的建设,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已经形成了以环形为8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主,环网加支链为辅的网络结构,构建了以SDH、PTN、OTN为主,PDH和微波为辅的传送网络基础平台。在网络结构方面,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分为局间传输层、网间互联层、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其中网间互联层主要解决移动与电信、联通、铁通等互联业务传输;局间传输层主要解决MSC与MSC及关口局之间的业务传输。基站、数据等业务的接入和汇接主要由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解决。如图2—2所示,为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分层结构。图2—2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分层结构示意图核心层位于城域传送网三层网络中的最上层,一般由盟市交换局组成,负责连接汇聚层各个主要业务节点之间的传输通道,提供较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输能力。核心层是整个城域传送网的核心部分,对于业务的传输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要求最高,呼伦贝尔公司城域传送网核心层目前采用IOG/IOGE设备组环。汇聚层介于核心层与接入层之间,对接入层上传的业务进行收容、整合,并向核心层节点进行转接传送。汇聚层利用设备的交叉连接能力,对接入层颗粒较为分散的业务按其通路组织方向进行归并整理,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汇聚层采用IOG/IOGE和2.5G设备组环,同时OTN已覆盖主要汇聚点。接入层处于整个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的最底层,由基站、数据及其他业务接入点组成,采用MSTP/PTN技术完成多业务接入和传送,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9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接入层采用GE/622M和155M设各组环。经过历年的建设和发展,呼伦贝尔城域网已具相当规模,具有较高的覆盖率,为今后的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较高效率和安全性的多业务传输平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陆续建设,呼伦贝尔城域传送网核心、汇聚层、接入层已基本建设完成。城区及郊县城区内光缆以管道方式敷设为主,城区外光缆以直埋敷设方式为主,架空方式为辅,现有本地网光缆总长度约为12129.3457公里,其中核心、汇聚层光缆总长度约为5434.918公里。呼伦贝尔移动本地网现有通信管道总长度约为496.165沟公里。表2-3光缆现状汇总表序号光缆芯数光缆长度(kin)141664.426110.524381808.4344123355.464516154.006618226.2572086.7598244133.832948353.4771096203.91114432.312合计12129.3457表2-4管道现状汇总表城域管道旗县管道序号孔数小计(沟公里)1l9.90816.91926.827245.93197.967243.89730O.01497.52126.941224.46150.512O0.512680.45800.4587合计154.328341.837496.16510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呼伦贝尔移动OTN传送网采用中兴M820设备组网,DWDM传送网采用中兴M800设备组网,目前共有M820设备14端,M800OTM设备57端,OLA设备6端。呼伦贝尔围绕河西局、第二生产楼、陈旗、扎区、满洲里、西旗、东旗、牙克石、扎兰屯、阿荣旗、莫旗、大杨树、鄂伦春、根河、室韦、额尔古纳组建了本地波分,主要承载SDH网络汇聚层,OLT上联的GE电路和部分数据电路,除此之外,还承载PTN汇聚环。表2-5OTN传送网设备数量统计表序号层面设备类型速率数量1核心层中兴M82040.10G32城域网汇聚层中兴M82040*lOG113西部环汇聚层中兴M80040*lOG154东南北环汇聚层中兴M80040*lOG42合计7l呼伦贝尔PTN传送网采用中兴ZXCTN9008、ZXTCN6300、ZXTCN6200、ZXTCN6110、ZXTCN6100设备组网,目前共有设备564端,其中IOGE设备ZXTCN9008为8端,ZXTCN6300为46端,GE设备ZXTCN6200为254端,ZXTCN6110为70端,ZXTCN6100为186端。目前环上网元比例较低(13.15%),存在大量的GE链(336个),其中5个节点以下的链324个,5-10个节点的链10个,10个节点以上的链2个。接入环平均利用率24.89%,双节点接入率为100.00%。PTN传送网2011年网络现状如下表所示:表2-6PTN传送网设备数量统计表序号层面设备类型速率数量备注1城域网核心层中兴ZXTCN900810GE82城域网核心层中兴ZXTCN630010GE21扩展子架3城域网汇聚层中兴ZXTCN630010GE254城域网接入层中兴ZXTCN62001GE2545城域网接入层中兴ZXTCN61101GE706城域网接入层中兴ZXTCN61001GE186合计564呼伦贝尔SDH传送网采用中兴ZXMP系列设备组网,目前共有设备943端,其中lOG设备以ZXMP$385和ZXMP$390为主,2.5G以ZKMP$385、ZXMP$38011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和ZXMP$325设备为主,155/622M设备为ZXMP$325、ZLgP$320、ZXMP$200、ZXMP150V2。另外网上还有微波设备212跳。目前汇聚层电路利用率为40.78%,接入层电路利用率为37.52%,个别接入层电路利用率大于60%。接入层采用PP环保护,汇聚层采用PP环保护,双节点率为95.65%。环上网元比例不高(58.13%),还有较多的链路和长链存在。SDH传送网2011年网络现状如下表所示:表2-7SDH传送网设备数量统计表序号层面设备类型速率数量备注1城域网核心层$39010G62城域网核心层$3852.5G153城域网汇聚层$3252.5G14城域网汇聚层$3802.5G45城域网接入层$3252.5G36城域网接入层$325622M27城域网接入层$320622M108城域网接入层$320155M1019城域网接入层$200155M910本地网汇聚层S3852.5G601l本地网汇聚层$3802.5G12本地网接入层$325622M7313本地网接入层$320622M15014本地网接入层$385622M115本地网接入层$385155M116本地网接入层$325155M317本地网接入层$320155M42918本地网接入层150v2155M4419本地网接入层$200155M19合计943呼伦贝尔PON网络采用贝尔设备组网,目前共有OLT设备33端,ONU设备148端。12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表2-8OLT端口统计表OLT上行上行方OLT机房名称所属区域端口SR机房名BRAS机房式PON已用型号称名称(OTN/板口PON配置数口数裸纤)公交公司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芦苇公司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牧管局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OTN286呼大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OTN286东旗营业部东旗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才兄自莒业邵牙克石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扎兰屯营业部;H兰屯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阿荣旗广电北阿荣旗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莫旗网通莫旗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7阿里河中心站阿里河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6大杨树移动新址大杨树73424GE综合楼3楼OTN287西旗营业部西旗73424GE新局2楼OTN286满洲里营业部满洲里73424GE新局2楼OTN286额尔古纳营业厅额尔古纳73424GE新局2楼OTN286根河南根河73424GE新局2楼OTN286伊敏新办公楼伊敏73424GE新局2楼OTN286陈旗营业厅陈旗73424GE新局2楼OTN286扎区移动公司扎区73424GE新局2楼OTN286新局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裸纤287大雁北河大雁73424GE综合耧=楼综合楼=楼OTN28海拉尔开发区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i木誊综合楼=楼OTN28河西局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耧综合楼=楼裸纤28河东局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耧综合耧=榉OTN28西大街海拉尔73424GE综合楼=梏综合楼=橙OTN28圣华小区海拉尔73424GE综合榉=榉综合楼=楼OTN28红花尔基伊敏73424GE新局2楼OTN28满洲里道南满洲里73424GE新局2楼OTN28敖运木沟伊敏73424GE新局2楼OTN28满洲里超级基站满洲里73424GE新局2楼OTN28扎区新区政府扎区73424GE新局2楼OTN28富华小区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OTN28审计局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OTN28蒙西水泥厂海拉尔73424GE新局2楼裸纤2813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2.2.4WLAN现状截止到2011年6月份,现网WEAN站点644物业点,AP数量3848个。传输方式以PTN为主,PON方式为辅。2.2.5小区、集体专线现状集团专线与小区接入开展时间较晚,覆盖率较差,市场占有率较低,业务收入相比较整网收入比例较小。2.2.6与联通、电信共建共享现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呼伦贝尔移动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表2-92010年12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详细报表资源需求总表(包含TD、铁通资源)分自建自用收到满足已有设施已有设施中公资共另两共享源其中建共建率家企共享率自建司设业的预留小计自建施共享小计实现预留需求共享铁57123450.55%1349570.90%O11410塔杆475552015.15%615488.52%O94O路基57123450.55%1349570.90%O14210呼站伦传贝输1323.91952016.00%665481.82%O97.7i0尔线路市管5800.00%5O0.00%O3.70道室内0O0O0分布14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2011年截至6月,新增共建共享需求如下:共建铁塔8处,共建基站8处;满足其他运营商铁塔l处,基站l处:共享其他运营商铁塔4处,基站4处。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共建共享比例仍然较低,仍需继续提高共建共享建设力度。2.3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2.3.1网络覆盖方面海拉尔市区及各旗县城区无线覆盖率已经实现全覆盖,今后发展的重点将移向高配置小区的分裂及室内覆盖方向。呼伦贝尔公路、铁路无线信号的覆盖,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截止到2009年8月份,主要铁路滨州线覆盖率已经达到95.5%。省级以上公路覆盖率已达95.97%。呼伦贝尔全市现有790个行政村,3500多个自然村,其中,47%的行政村覆盖率大于80%,达到区公司考核标准,但是还存在21%的行政村无覆盖,16%的行政村虽然有覆盖但覆盖率小于50%。呼伦贝尔地广人稀,加之大部分为林区和山区,多年来考虑经济状况、建设难度、投资收益率等因素,无线网的建设滞后,导致现网好多村屯、林区、旅游景点、公路等地区无覆盖或弱覆盖。目前,点线面基本到位,局部仍存在不足:点覆盖率低、重要线目标覆盖不连续、传统非覆盖区(如人迹少至的林区、牧场区等)行业需求尚未满足;未来,随着自治区、市两级十二五计划的启动和持续推进,以新城、新区、新路为代表一批新的建设目标也将形成新的覆盖需求。2009年逢与森林工业集团合作建设森林防火楼覆盖及网络建设契机,双方本着互利共赢为目标,共同建设双方网络。项目若可实施,即完善了移动公司网络,又能给森工集团信息化提供坚实基础。2.3.2设备容量方面呼伦贝尔业务区为旅游地区,全年八、九月份话务量较高,进入九月以后话务量有所下降,因为七八月为旅游旺季,话务量为全年最高值。海拉尔、满洲里、阿荣旗、莫旗、扎兰屯、牙克石网络资源占全网的66.63%,其他旗县占比较小,海拉尔、伊敏、大雁、满洲里、扎区基站站型较大,额尔古纳、鄂温克、莫旗、新左旗、新右旗站型较小。由于呼伦贝尔各旗县经济、人口、面积等因素,各营业部分区内话务分布15
第二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现状概述不均匀,在所有分公司、营业部中,海拉尔、满洲里、扎兰屯、牙克石、阿荣旗、莫旗所占的话务比重较大,约占全网总话务的66%,是需重点考虑区域。由于TD覆盖较低,数据业务主要仍以2G基站EDGE为主,占用资源较多。市区及各个旗县城区内话务增长迅速,目前各基站站型已经很大,需要建设大量基站来分裂基站分担话务,2009年底启动“双百会战”工程,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提升网络容量,另外随着TD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大量2G微蜂窝跟近共址建设,吸收了大量室内话务量,对分担宏站的系统容量起了决定性作用。2.3.3运行效率方面呼伦贝尔主要以山区为主,采用宏站对农村进行覆盖往往会受到山体阻挡而导致山背信号不好,目前内蒙古移动已经启动了三期采用多种技术解决弱覆盖工程,利用直放站、飞地压扩、射频拉远等方式解决零散覆盖问题,以减少建设成本。随着经济发展,市区内高楼建设越来越多,楼内信号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需要建设大量的室内分布和微蜂窝来解决楼宇覆盖问题,及时对无线利用率高的小区进行扩容,减少掉话率和拥塞率等。2.3.4G网、TD、WLAN基站站址及TD空洞点方面G网经过多年建设,覆盖较好,空洞现象较少,下一步主要侧重于小区分裂方面建设。TD基站建设时间较短,基站数量少,由于协调、施工难度等问题站址不连续,同时,TD基站覆盖范围远小区G网基站,因此,TD存在较多空洞问题,下一步在扩大覆盖基础上,兼顾解决TD覆盖及网络切换问题。WLAN建设时间较短,主要为室内覆盖,对业务需求量大,数据业务发展潜力大的室内热点进行覆盖。后期,将逐渐对室外商业街道、小区等进行无缝覆盖。16
第三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第三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呼伦贝尔市作为内蒙古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均得到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通信建设投资逐年加大,为网络构建提供了经济基础。3.1宏观环境分析3.1.1政治文化环境分析在政治、文化发展方面,呼伦贝尔市各级政府正大力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在应用层面上的融合。大力发展宽带接入,支持和鼓励各部门、各单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现联网,扩大网络资源的共享范围。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银行、网络广告、网上娱乐、网上查询、网上预订等信息服务。加强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建设。采用市场运作模式,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应用ERP、CAD、C,4M、CRM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抓好呼伦贝尔市现代教育网络、“村村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整体数字化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数字(cA)安全认证体系和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伴随着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在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呼伦贝尔移动公司也紧随其发展步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善现有的2G城域传送网络,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设新的3G移动通信城域传送网络。3.1.2地理经济环境分析从地理经济方面看,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岭西呼伦贝尔大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岭东地区的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为农业经济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乳制品、肉类加工、制药、造纸、水电、矿产、石油、制酒、建材、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正在快速向前发展。境内交通便利、通讯网覆盖全市、电力充足可靠,自然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口岸种类齐全。呼伦贝17
第三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环境状况分析尔市已开发了以海拉尔为中心,包括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及鄂温克旗巴彦呼硕敖包山的草原景色旅游区;以满洲里为中心,包括呼伦湖、国门、蒙古族牧民族旅游点在内的草原、湖光旅游区;以扎兰屯市为中心,包括吊桥公园秀水、喇嘛山等风景区在内的扎兰屯风景区。呼伦贝尔市2008年人均GDP为23413元,全区排名第9为,人均GDP增速为15.O%。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为呼伦贝尔移动城域传送网络的构建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3.2产业应用环境分析传送网络在整个电信网的体系中位于底层,负责传送/承载业务,属于基础网络,过去的传送网络都是以微波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信号的传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别是Internet的兴起和无线通信终端的急剧增加,采用微波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此需要有新技术的注入来改变现阶段的不足,而光传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传送网络最终成为高效、灵活、低成本、快速响应及管理方更快捷的多业务综合接入平台提供了条件,因此产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技术性问题的分析。3.3全业务运营业务及网络分析随着电信业产业重组后,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合并,大力开展全业务运营,对集团接入、集团信息化建设、宽带社区接入加大建设投资,全业务运营业务收入逐年增加,是未来中国移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网络建设将逐年侧重,提升网络质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由于前期中国移动为移动运营商,因此主要为移动网建设,在全业务运营后,固网网络突显不足,为保证全业务运营,固网网络建设将得到较大投资,为网络构建提供基础。18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4.1移动网络总体构建策略打造具有覆盖广、覆盖深、质量高、速率高的业界一流网络。推进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4.1.1数据城域网建设策略随着语音业务IP化的深入以及移动固网、传统语音与互联网融合,各种接入格式趋于统一,而服务趋于差异化。数据业务逐渐成为业务量增长的主体(网游、移动商务、可视电话、音乐下载等)。随着全业务运营定位与关键业务需求的IP化,基于IP的丰富多彩的业务、开放性架构带来更多的全新的商业机会。数据城域网建设实现城域IP化。随着数据带宽需求的增加,建设城域波分,数据网络建设目标实现波分承载,汇聚承载GE以上带宽,终端用户实现IOOM以上接入,可为终端用户提供语音,TPTV、互联网等多项业务的数据业务服务。4.1.2传输接入网络建设策略传送网作为基础承载网络,为所有业务网及终端客户提供电路服务。传送网的规划建设应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前提,并适度超前。进一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增强网络的调度灵活性,降低运维成本,以达到结构合理、扩容灵活、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和技术先进的目标。传送网已经从无线和交换的配套网络发展成为包容数据、语音等各种业务的基础承载网络,传送网的长期规划必须根据传送网的结构特点、总体考虑网络的布局和构架,设置合适的核心和汇聚节点,满足各种业务的发展需求。1、传送网络建设目标建设灵活、安全、动态的传输网络,满足业务多样性的接入需求,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城域传送网建设目标19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面向综合业务的传送网是满足各类业务需求、调度灵活、安全可靠、高效运营、快速业务提供、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传送网络。接入、汇聚和核心三层结构的城域传送网络结构将保持相对稳定,向全IP化演进。(1)核心层核心层的建设目标,在核心层形成以高速平台为基础的多平面机制,多个平台进行负荷分担,提高核心层网络的安全性、覆盖性、通达性和高效性,满足规划期内2G/3G业务的发展对传输带宽的需求;完善具有大颗粒IP业务灵活接入和调度能力的OTN网络,网络结构由环网升级至MESH网。(2)汇聚层构建分布合理的核心业务汇聚方式,以适应业务流量流向新的变化趋势;完成汇聚层覆盖区域的基本架构,并充分考虑网络拓扑的稳定:同时,根据业务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升汇聚传送网的接入能力、系统容量,并进一步提高汇聚层网络的安全性。新增部分汇聚节点,为下一代技术演进网络建设作为战略资源储备,逐步优化汇聚层网络结构,完成汇聚层双节点改造,尽量将汇聚节点调整为分布在两个核心节点双侧,使业务通过汇聚层就近接入核心节点,在减轻核心层传输压力的同时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汇聚点原有2.5GMSTP/IOGEPTN设备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扩容和改造,同时,加大PTN网络的建设力度。(3)接入层(有线接入网)接入层主要完成基站和以太网业务的接入,重点提升数据接入能力,在配置上除了预留必要的TDM资源外,充分考虑数据、视频等各类IP业务的接入需求,总体上使网络向着快捷、可靠、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接入层发展成具备多种接入方式的综合业务接入网,MSTP、PTN、GPON与WiFi多种技术相辅相成,以有线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建设具有较强数据接入及汇聚能力的接入层网络为目标,融合数据和传送能力,建设一体化的承载网。4.1.3全业务接入网建设策略1、总体策略随着技术与网络条件逐渐成熟,基于话音业务将继续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同时基于窄带的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应用将呈指数型增长,宽带业务需求已经出20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现,CATV业务发展也将从城市向乡镇进一步转移。因此,有线接入网建设的总体发展策略是:继续加快光纤接入网向用户迫近的建设进程,加强窄、宽带相结合的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继续发挥“普及型”(窄带业务,个人用户)业务的网络规模和资源优势,提供“提高型”(宽带业务、集团用户)业务能力和竞争能力,在满足需求的同时,紧紧把握接入网技术发展方向,适度超前,并将“提高型”业务逐步向“普及型”扩大、推进。总体策略如下:(1)光纤接入网宽带化是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近期宽带业务需求趋势和各种接入网产品实用价格的不明朗性,所以给运营商如何将FTTC/B继续向FTTH/O推进的进程、手段带来不明确性。虽然HFC、GPON、HFW接入手段都是由FTTC/B推进的,但最终选用何种最后lOOm(引入层)的媒质仍不明朗。因此,宽带业务和接入网建设将以多种宽带接入手段并存。根据不同用户、用户群特征,不同地区的宽带业务要求,定向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及时满足用户宽带业务需求。(2)接入网光缆的建设要适度超前,接入网主干光缆、配线光缆的建设除要满足今后15~20年的需要外,也要满足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的需要以及租用需求。(3)管线建设必须与接入网统筹规划,管线(含光缆)建设应根据交换区、交接区的划分。光接入网覆盖区域等规划方案分步实施。进一步终端接入传输的长度。(4)光节点密度、节点服务区的划分应根据城市、农村用户和地理分布的不同特点进行。城市主要根据大客户、商业和重要用户、住宅小区以及根据管道资源、机房设点情况由远及近地优先安排光节点密度和服务区,主要以减少主干传输距离为原则。农村主要根据大客户和业务需求群安排光节点密度和服务区。(5)接入网设备以采用综合光纤接入设备为主。综合接入设备必须具备提供ISDN、DDN等接入能力。(6)ADSL是近期内光纤用户接入网的有益补充。ADSL主要的用户对象可定位在目前中国移动接入光纤资源匮乏的农村等地区,通过与中国铁通合作的方式共同发展。2、建设原则PTN和SDH/MSTP技术主要面向可靠性和OoS要求较高的业务接入,是基站21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和重要集团客户的主流接入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客户发展中应优选并引导客户采用PTN接入,当客户明确要求采用SDH/MSTP设备时,应采用现网调剂的方式解决。PON主要面向可靠性和QoS要求相对较低的业务接入。WLAN、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应以PON技术为主接入。协议转换器/光调制解调器等仅在PON、PTN无法部署或经济性较差的场景,由于网管无法监控,对网络维护压力较大,作为补充手段审慎使用。目前,随着业务的发展,视频监控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政府的平安城市建设,还有大型企业、校园的安保监控、环境监控,对于此类业务需求,在没有专线需求的情况下,建议采用PON方式接入,即可提供稳定的高带宽,又不占用传送网资源,对于有专线需求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带宽资源相对充裕的PTN方式接入,在不具备PTN的地区,采用SDH传输。(1)PTN建设原则PTN有线接入网应以环形结构为主组网,环上节点建议不多于10个,单个接入环接入的节点数(包括环带链的节点)建议不多于15个,接入环应优先考虑上联至两个汇聚节点,提升网络可靠性。PTN有线接入网应以GE环为主,当GE接入环负荷峰值超过有效带宽的70%时,可采取裂环或新建GE环的方式增加网络容量,仅当业务密集区域的带宽需求超大时可考虑引入IOGE接入环。(2)PON网络建设原则PON网络部署应继续按照“EPON、GPON并重,优选GPON”的原则开展建设。PON设备由OLT(光线路终端)、光分路器、ONU(光网络单元)组成,具体设置要求如下:①OLT设置综合考虑用户分布、局房条件和光缆资源情况,OLT设备应设置在业务汇聚点机房。未来三年内将继续进行OLT下沉,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当OLT与SR/BRAS同机房,OLT上联带宽较小时可通过汇聚交换机进行带宽和端口汇聚后上联到SR/BRAS,OLT上联带宽较大时可直接连接到SR/BRAS。当OLT与SR/BRAS不在同一机房,OLT上联可通过wDM/0TN或光纤直连的方式连接到SR/BRAS。若OLT上联带宽较小,可通过一层汇聚交换机进行带宽和端I:3汇聚后再上联到SR/BRAS,也可通过PTN网络上联到SR/BRAS。②光分路器设置PON网络除FTTH、FTTO场景使用二级分光外,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一级分光,22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尽量不超过两级分光,以保证传输距离及终端并发用户的带宽。用户规模较小时,光分路器应集中设置;用户规模较大时,光分路器可适当分散设置,方便用户接入。③ONU设置根据业务需求,采用FTTB(光纤到楼)模式建设时,ONU可设置在楼内。综合考虑布线、供电等需求,ONU可部署在楼道、弱电间等位置,在用户较少时,可使用具备反向供电的8口ONU,后期,反向供电技术发展成熟,具有16、24口反向供电ONU设备时,优先采用此类设备,降低施工难度,并节省维护费用。为用户同时提供宽带上网和语音类业务时,语音类业务优先采用5类线内空闲的2芯统一传输,也可采用家庭网关提供。采用FTTH/O(光纤到户/办公室)建设模式时,ONU设置在用户侧,并考虑用户的感知度,建议优先采用具有WIFI功能的ONU设备。(3)PON网络F,rTB/FTTH建设原则PON网络建设中,应统筹考虑客户类型、带宽需求、客户分布等因素,灵活采用FTTB/FTTH模式接入wLAN、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①WLAN回传802.119型WLANAP分布较密集时可采用FTTB模式,分布较分散时可采用FTTH模式:802.11n型WLAN由于带宽较大,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采用FTTH和FTTB模式接入。②普通集团客户普通集团客户分布较分散,且对信息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建议以FTTO模式为主,灵活采用SBU/MTU接入。③家庭客户家庭客户应以FTTB+LAN模式为主接入,末端可灵活采用wLAN接入方式。对于别墅区、高档小区等高价值客户,综合考虑未来三网融合、高清电视、Femtocell等宽带需求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开通率和建设成本等因素,可灵活采用FTTH模式接入,为每用户提供100M带宽接入能力。为进一步降低单用户成本,可根据用户需求适当采用单FE/GE用户接口的ONU。新建小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四网协同接入力度。④高校、商业区、大型工业园此类地区用户密集,数据业务需求量较大,投资收益比较高,建议有线接入网实现PIN、OLT的覆盖,为2G\3G\WLAN及专线接入提供传输支持。23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⑤分光比要求采用FTTH/0模式建设PON接入网时,GPON和EPON分光比应分别为1:64和1:32。在功率预算不足时,可适当降低分光比。4.2网络产业具体发展策略4.2.1无线网络技术随着无线网技术的逐渐成熟,无线网技术的不断演进,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如智能化基站、全IP组网等方式逐步引入到无线网的建设中。智能化基站。未来的基站将是一个智能化的实体,将实现即插即用,免除繁复的数据配置、网络规划和优化。BTS将在BSC的控制下,自动进行数据配置,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频点的干扰情况、和邻接小区的互工作情况,自动进行频点优化和邻接小区的参数优化等。智能化基站的应用,将减少人为的干预,降低对维护人员的水平和数量需求,降低成本。多模混合业务。在未来,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将使用多种具有不同覆盖范围和容量的空中接口技术,如WCDMA、GSM、EDGE、WLAN、WiMAX或TD-SCDMA等。然而,空中接口资源的稀缺是运营商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集中统一管理不同的资源,是运营商最大效率利用这些资源的关键。无线网络发展的未来方向将是支持多模式接入的无线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多种不同的接入技术必须无缝地整合在单一的无线接入网中,而终端用户无须知道当前需要用那种方式接入网络。同样的,从运营商运营和管理的层面看,也有必要将所有这些不同的接入技术整合到一个单一的网络中去。否则,如果对这些不同接入技术分别进行管理将耗资巨大,而且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质量。多模基站的使用,将对多模无线业务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的多模组网成本。全IP化组网。移动通信网络的IP化逐渐从核心网IP化推广到无线接入网IP化。IP基站不但支持IPAbis接口,而且基站内部也可以提供IP交换功能。使用IP组网不但有效降低传输成本,而且使组网变得更加灵活,满足向全IP网络的演进,支持多业务的融合。节能环保基站。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未来小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的基站和手机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并普及。模块化基站、分布式基站和HomeBTS,24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都具有明显的环保理念,模块化基站的每个模块独立全密封、总体体积小、功耗低、效率高、噪音非常小、此外安装非常灵活。分布式基站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分离,基带单元构成基带资源池,射频单元靠近天线安装,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之间通过裸纤连接,无需7/8”馈线,大大降低损耗,从而可以降低功耗、提高基站效率。家庭基站。近来,一种称为Femtocell的家庭基站(HomeBTS)引起了广泛关注。HomeBTS发射功率达到毫瓦级,以太网传输和供电,体积小重量轻,静音设计,和传统的DAS比较起来,布设简单、辐射更小,非常适合室内覆盖。更为重要的是,支持多种技术,包括GSM、LAN、WiFi、ADSL等。无机房网络建设。伴随着新的传输技术和基站架构体系标准的出现和使用,各种新型的GSM基站已在慢慢崭露头角,包括微微基站、模块化基站、分布式基站等。这些基站显著的特征是无需机房,无需空调降温,采用自然散热技术,安装简单方便,相比传统的基站,成本更低,建设速度更快。1、GSM无线网发展策略新建基站的建设性质分为小区分裂、深层覆盖、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工业园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等,2007—2009年度十二期——十四期工程重点对小区分裂、深层覆盖、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工业园区进行覆盖,兼顾了村屯覆盖,同时,每年启动的村通工程重点对行政村、自然村进行覆盖。今后建设的重点依然是GSM网工程重点解决质量容量问题,村通工程重点解决村屯覆盖问题。2、GPRS/EDGE建设及发展策略内蒙古移动2008—2009建设了EDGE二期和三期工程,二期首先对市区及各旗县城区、交通干线、旅游景点开通了EDGE,三期工程在二期基础上继续扩大覆盖范围,较大乡镇、次级公路及旅游景点增加了覆盖。4.2_2有线网络技术根据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关于城域传送网的指导意见,并结合内蒙古公司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地域特征和城域网的自身特点,内蒙古公司在城域网建设方面,应该考虑以下总体原则:(1)内蒙古公司城域传送网的建设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关的标准、体制和技术要求,保证网络建设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先进性”。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2)网络架构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建设,考虑3—5年,具体配置考虑满足2-3年的业务需求。(3)城域传送网按照核心层、汇聚层两层结构规划建设,原城域传送网接入层纳入有线接入网规划。核心层主要采用PTN或PTN+OTN组网,汇聚层主要采用PTN,在网络规模较大的地市,OTN可按需逐步部署至汇聚层。持续推进城域传送网的IP化进程,快速完善PTN网络覆盖,PTN设备与现网SDH/MSTP设备应独立组网。应逐步启用PTN网络的流量统计复用功能,根据业务QoS优先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带宽收敛。(4)在熟悉本地网所使用设备的基础上对网络架构进行合理优化。以提高网络利用率及安全性,PTN骨干/汇聚环利用率超过70%可考虑扩容,接入层以GE环形组网为主。当GE接入环负荷峰值超过有效带宽的60%时,可采取裂环或新建GE环的方式增加网络容量,仅当业务密集区域的带宽需求超大时可考虑引入IOGE接入环。(5)基站接入首选PTN光纤接入的方式进行接入,尽量形成环路。(6)所有骨干层、汇聚层传输设备所在局房要求尽量为自有产权机房,如为租用机房要求与出租方签订长期租用协议,租期不得少于十年。即要求位置长期稳定,不受搬迁和其它市政建设影响,电源保障度较好,且都必须配置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汇聚点机房可考虑与数据汇聚点同址建设,在水灾高发区,建议选择机房时尽量不在一楼。(7)考虑到传输网为所有业务的基础支撑网,因此,要求所有基站电源必须首先保证传输设备的供电,如否需进行二次下电改造,骨干/汇聚节点机房蓄电池容量建议为1000AH,一般基站蓄电池容量建议为500AH,一般基站升级至骨干/汇聚节点时应增配相应蓄电池,注意在增配蓄电池时,不应新老蓄电池并用。(8)积极推进城域传送网IP化,继续PTN网络的建设,逐步替代SDH/MSTP设备建设,新建设备应采用PTN。现有SDH/MSTP网络仅限于插板扩容和网络调整,严格把控投资规模,原则上SDH/MSTP设备总量不再增加。PTN设备与SDH/MSTP设备在有线接入网中应相互独立,不进行对接。对于PTN设备接入的新增2G基站E1电路,原则上通过PTN电路仿真技术再在汇聚层通过cSTM一1业务接口(UNI)实现PTN和SDH/MSTP对接,转接至核心层SDH设备落地;对接光口应进行i+1保护。完善PTN核心汇聚层网络,推进多平面分担,加大汇聚节点分布密度,便于业务的快速开展。、26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9)新建TD基站全部采用PTN设备接入。前期建设的TD基站业务积极改造为由PTN网络承载,在两年内完成PTN设备的替换。新增2G基站要求采用PTN承载,原有采用SDH接入的2G基站暂不要求割接到PTN网络。(10)大力提高传输网安全水平,全面采用双节点上联的组网方式,对核心/骨干同路由情况重点进行盘查,加强光缆网络的建设和优化,提升自有传输接入率,提高基站成环率,杜绝3个节点以上的长链。(11)完善现有频率同步网,随着传送网逐步分组化,可适时采用同步以太网和1588v2等基于分组的技术来实现频率同步。(12)TD—SCDMA系统的时间同步需求由传统的基站加装GPS模块的方式逐步转变为采用IEEE1588v2地面传送时间同步的方式,积极跟踪时间同步试验网工作,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13)PON是解决全业务接入的重要方式,技术的选择上EPON/GPON两者并重、优选GPON,根据业务需求做好整体规划。(14)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其他运营商进行多方位的合作,落实共建共享,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城域传送网络的建设速度和覆盖范围。“共建共享”原则需合理运用,对长距离的光缆路由可采用杆路共建、光缆自建的方式。(15)光纤物理网的建设应遵循“水平分区、垂直分层”建设原则,独立建设、超前规划。光缆的建设优先级应遵循以下顺序:①解决汇聚层光缆纤芯紧张的问题,完成节点进出局的异路由改造。由于早期汇聚层光缆都以12芯光缆或作合建租用的形式为主,但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本地网大量组环和不合理的跳纤,导致纤芯资源大量消耗,目前许多地区已呈现出纤芯紧张的现象(如合建租用的4芯光缆,早己全部用完)。因此,急需重新布放光缆。②解决汇聚层单链的问题。由于内蒙地广人稀,为解决基站接入组环,存在部分汇聚层单链,急需进行优化改造。④解决接入层光缆长链和同路由假环的问题。由于在G网基站接入工程的前期,主要考虑的是工程进度、成本和施工的安全、便捷,而未去从全局出发,考虑环路优化和未来网络的可拓展性,从而导致大量的长链和同路由假环的存在。又考虑到地广人稀等因素,有些地区的确在投资所限的大前提下,想要改造环路,但性价比并不高。故建议在以后工27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程进行过程中,只要条件成熟,即可随时在引入基站光缆的同时,顺带解决接入层长链和假环问题。④解决接入层微改光的问题。微波的传输容量就目前现阶段而言,基本能保证网络的传输。但由于微波传输的不稳定性、易受外接干扰等众多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应尽量逐步的、有侧重的解决年平均故障率较多的微波站。总体要求微改光接入长度在10公里以下并能配合长链改造的,建议改造并成环保护,原则上不再进行纯微波改光端。4.2.3网络设备技术波分系统继续朝着容量更大,距离更长的方向发展。现有40G的波分系统目前应用相对较少,除PMD受限等原因在组网时受限颇多,而且不便于光缆的OLP保护。随着相关PM-QPSK技术的采用,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目前IOOG的波分系统目前已有了商用化的产品,在接下来一二年,各大厂家的IOOG波分系统将陆续推出,IOOG波分系统吸取了40G波分系统的教训,标准先行而设备后推出,因此各大厂家设备的标准度相对较好,IOOG波分系统由于采用了基于相干的PM—QPSK的编码技术,色散容限达到了40000ps以上,而采用了电域PMD补偿技术,PMD容限达到了35ps以上,因此IOOG波分系统反而比10G和40G系统具有更好的跨距性能,目前商用系统已能达到无电3000KM以上的传输距离。IOOG系统业界预计将有1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各厂家也陆续推出基于相干PM—QPSK的40G波分系统,因此现有的40G波分技术很可能是一种过渡技术。所以采购现有的40G波分系统要相对慎重。OTN系统目前主流设备的交叉容量均已是几个T的级别,今后,除了设备交叉容量会进一步大幅提升到十几T甚至几十T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OTN的分组化,也就是今后OTN的交叉矩阵将不再是固定速率的交叉矩阵,而是基于包交换或者信元交换的矩阵,这样可以对所有数据接口的业务进行打散再整合,也可以实现任意固定速率的交叉。这也就是我们称之为P-OTN或MS—OTN技术。P-OTN技术除了针对以太网业务1GE/10GE/40GE/looGE新定义了0DuO/0Du2e/ODU3e2/0Du4外,还定义了ODUflex容器,以支持任意客户业务。现阶段的P-OTN传送平台已经具备了任意CBR业务的传送能力,包括SDH业务、以太网业务、公共无线接口业务(CPRI)和光纤通道业务(FC)等。所以P-OTN28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不但能满足未来高带宽多业务承载,而且适应工P化承载需求,可从当前部署的OTN平滑升级,并达到了运维管理模式统一简单的目的,可以大同步降低运营商网络的CAPEX和OPEX。4.3共建共享发展战略2010年,内蒙古移动公司在其他运营商建设规模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从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优化系统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工作,截止到12月底,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基础值和加分值,并初步估算节约建设资金约2.33亿元。4.3.1共建共享前景通信网络建设投资金额巨大,而其中接近70%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能够实现基础设旌共建共享,将大大节约投资额度。此外,基础设施层面的共建共享相对可操作性较强,而通信主设备层面由于运营商采用的制式标准可能不同,共享的难度较大。例如,国内3大运营商3G建网标准就各不相同。各国运营商和设备提供商基本达成共识,首先做好基础设施层面共建共享,再考虑向通信主设备层面深入。我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已经开展近两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呼伦贝尔移动为例,每共享铁塔一处,可节省投资15万元,共享基站机房一处,可节省投资20万元,随着共建共享力度的加大,对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省资源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通信建设施工难度越来越难,通过共建共享不仅可节省资源,而且可降低施工难度,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为用户提供业务,对市场占有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未来共建共享将是各运营商均积极采取的建设方式,具备极高的发展前景。4.3.2合作共赢策略从战略层面看意义深远。首先,应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强国战略层面出发看此举措的深远战略意义,并应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科学地共建共享电信基础设施不仅不会阻碍与削弱多运营商全业务竞争发展环境,只要处理得当,科学
第四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构建策略研究务实,还能促进竞争发展更加快速、有效,各运营商根据自身优势制订好发展战略,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1、明晰产权资源共享三家运营商将在通信铁塔、杆路、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等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中,遵循产权清晰、互惠互利、节约资源、合理负担等原则,以资源互换、租赁、共建等形式,实现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各运营商间协商共建共享费用主要依据以下原则:租用价格应以成本为基础,附加一定的收益。2、资源立库减少争议建立和完善各类电信资源信息库和网络电子地图,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和争议处理提供依据。力争实现9096左右的争议在地市层面处理解决,8%左右的争议通过省公司层面处理解决,2%左右的争议通过管局组织专家组进行认证、委托第三方机构仲裁或上报集团公司协调解决。30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5.1城区规划方案5.1.1城域传送网建设为了贯彻落实“科学规划、优化管理、量入为出、投资长远”的计划建设工作总体方针,进一步推动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建设,提升网络能力,满足各类业务发展需求,现提出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城域传送网、有线按入网及其光缆网络的建设,包括与铁通公司合作建设的网络资源。一、总体原则(一)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建设应面向需求,重点保障基站、WLAN、重要集团客户等接入,逐步提升集团客户接入能力,注重效益,合理安排家庭客户等接入。(二)在保障建设重点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有节奏地适度开展汇聚节点机房、管道等基础资源储备,确保长远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三)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主干接入光缆,充分利用现有局房、管线资源,按需分阶段逐步开展分纤点延伸至用户侧的接入光缆建设。(四)加强与铁通公司的协同建设,深入开展资源协作,逐步推进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的网络融合。(五)积极推进落实“共建共享”,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合理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着力获取城区稀缺管线资源。(六)加快网络的IP化和宽带化进程,坚定不移的大力推进PTN网络建设,逐步引入OTN组网,按需部署PON网络。二、网络界面划分城域传送网为接入网业务提供汇聚和传送功能,并为其他业务网络提供城域范围内业务传送功能,主要包含核心机房、汇聚机房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分为核心层和汇聚层,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域传送网可适当简化网络层次。核心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层负责提供核心节点间的局间中继电路,并负责各种业务的调度,核心层应具有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送能力;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内各种业务的汇聚和疏导,汇聚层应具有较大的业务汇聚能力及多业务传送能力。城域传送网主要采用了PTN、SDH/MSTP、WDM/OTN等技术。有线接入网为基站、WLAN、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等提供接入,主要包含汇聚机房以下到用户侧接入设备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光纤、接入设备等)。有线接入网主要采用PON、PTN、SDH/MSTP等技术。对于PTN和SDH/MSTP组网,仍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汇聚层归属于城域传送网,接入层归属于有线接入网,并应进行端到端组网规划和运维管理。三、基础资源建设与储备汇聚节点机房和管道为战略性资源,首先应满足近期业务发展需求,其次应在投资允许范围内,保障投资效益,积极寻求建设时机,有节奏地适度开展资源储备工作。(一)汇聚节点机房汇聚节点机房包括城域传送网的汇聚机房和综合业务接入区的业务汇聚点机房。为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长远规划机房面积和物理选址。逐步推进汇聚节点机房建设,大力提高自有产权比例,新增汇聚节点机房应以购、建为主,租用为辅,租用期限应不低于10年。汇聚机房可按照用途和在网络中的地位,分为骨干汇聚机房和普通汇聚机房两大类。骨干汇聚机房为汇聚层重要物理节点,负责汇聚和疏导相应覆盖区域内普通汇聚节点收敛的各类业务。普通汇聚机房主要负责汇聚和疏导相应覆盖区域内各类接入业务。业务汇聚点机房主要负责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业务汇聚和疏导。汇聚节点机房应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机房类型和位置配置合理的装机面积,并完善电源、进出管道等配套资源。(二)管道管道建设时机受市政、物业等诸多因素影响,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建设时机,加大建设力度,面向长远业务发展规划路由及管孔数量,满足3—5年业务需求,优先建设城市核心区及业务密集区的管道资源,全力做好资源储备。末端接入管道应根据客户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城市业务密集区域管道的管孔数建议为:快速路和主干路4—6孔,次干路2—432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孔,支路管道可建设1-2#L;其他区域可根据业务需求酌情减小管孔数量。四、光缆网络建设城域光缆网络的建设涉及机房、管线、光交接箱等支撑公司发展的重要资源,应统筹基站、WLAN、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等各类业务接入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局房、管道、光缆资源,规划建设“一张光缆网络”。城域光缆网络包括核心、汇聚层光缆和主干接入、末端接入光缆,核心、汇聚层光缆用于城域传送网,主干接入、末端接入光缆用于有线接入网。(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了满足WLAN、集团客户、家庭客户等业务接入需求,结合城市自然区划和路网结构,将城市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应统筹WL/LN、集团客户、家庭客户等业务接入需求,原则上现阶段城市客户密集区域可按照2—5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其他有业务需求的区域可按照5一lO平方公里规划,或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更大面积规划。业务汇聚点、管线、光交接箱等资源的建设应基于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展开。1、业务汇聚点: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应合理设置一到两个业务汇聚点,业务汇聚点应优先选择城域传送网的汇聚机房,也可放置在条件较好的基站、营业厅等机房。2、分纤点:根据客户分布及接入需求做好分纤点的规划建设,可在基站室内、室外分纤或在室外光交接箱分纤,主要采用一级分纤,综合业务接入区较大时可采用二级分纤。优先利用维护便利、光缆丰富和方便客户接入的基站,积极推进光交接箱建设,进一步缩短分纤点至最终客户之间的末端光缆距离。(二)光缆应根据业务需求规划光缆纤芯数量,提高光缆使用效率,增强对光缆纤芯使用的精细化管理,避免短期内在同一路由上部署多条同一层面的光缆。l、核心、汇聚层光缆核心、汇聚层光缆应统筹传送网、其他业务网承载的需求,面向5年以上进行规划,为保障业务安全,建议单条光缆芯数不超过144。2、主干接入和末端接入光缆各类业务接入应优先利用原有基站接入资源,基站接入光缆资源不足时,可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1)主干接入光缆:业务汇聚点至分纤点光缆为主干接入光缆,应以环网33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结构为主。主干接入光缆建设应根据业务发展具体情况,面向5年以上需求,规划光缆芯数,主干接入光缆可采用72—144芯,业务需求较大区域纤芯数量可适当增加。(2)末端接入光缆:分纤点至各类客户段光缆为末端接入光缆。末端接入光缆应根据各类业务接入需求建设,光缆芯数一般可采用24—48芯。3、光纤/光缆类型选择综合考虑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的技术演进及新产品引入,城域光缆网络原则上应采用G.652D无水峰光纤。驻地网布线环境复杂,可采用低弯曲损耗光纤。关注和推动光缆新技术的应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域光缆网汇聚层、主干接入等使用带状光缆以增加光纤芯数,节省管道资源;在接入末端,可灵活使用微管、微缆等多种方式来解决末端用户接入。五、城域传送网按照核心层、汇聚层两层结构规划建设城域传送网,原城域传送网接入层纳入有线接入网规划。核心层主要采用PTN或PTN+OTN组网,汇聚层主要采用PTN,在网络规模较大的地市,OTN可按需逐步部署至汇聚层。(一)建设原则持续推进城域传送网的IP化进程,快速完善城域传送网的PTN网络,力争在2011年底城域传送网的PTN网络覆盖范围与现有SDH/MSTP网络基本相当。现有SDH/MSTP网络原则上仅限于插板扩容,并严格控制其投资规模。PTN设备与现网SDH/MsTP设备应独立组网。PTN网络应根据城市规模及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网络结构:对于网络规模较大的城市,核心层应尽量采用网状结构组网,汇聚层应采用环形结构组网,环上汇聚节点数量建议为4-6个;对于网络规模较小的城市,核心层、汇聚层应采用环形结构组网,汇聚环上汇聚节点数量建议为4—6个。(二)关键功能要求1、PTN应逐步启用流量统计复用功能,根据业务QoS优先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带宽收敛。对业务采用CIR(保证带宽)和PIR(峰值带宽)进行配置,超出CIR但低于PIR的流量可在网络拥塞时限制转发。2、对于PTN设备接入的新增E1电路,原则上通过PTN电路仿真技术在核心层PTN设备落地:若需要通过核心层SDH设备落地,应优先选择在汇聚层通过cSTM一1业务接口(UNI)实现PTN和SDH/MSTP对接,也可在核心层对接。六、有线接入网34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一)技术定位有线接入网主要采用PON、PTN、SDH/MSTP等技术,接入基站、WLAN、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等各类业务。PTN和SDH/MSTP技术主要面向可靠性和QoS要求较高的业务接入,是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的主流接入技术。在客户发展中应优选并引导客户采用PTN接入,当客户明确要求采用SDH/MsTP设备时,应采用现网调剂的方式解决。PON主要面向可靠性和QoS要求相对较低的业务接入。WLAN、普通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应以PON技术为主接入。协议转换器/光调制解调器等仅在PON、PTN无法部署或经济性较差的场景,作为补充手段审慎使用。(二)PTN、SDH/MSTP网络建设大力推进PTN建设,面向基站回传等内部业务需求,新建设备必须采用PTN。综合成本、利旧现网资源等因素,原则上仅当现有系统新增少量站点或扩容少量TDM电路时,可通过插板扩容和网络调整等方式少量采用SDH/MSTP设备,严格把控投资规模,原则上SDH/MSTP设备总量不再增加。PTN设备与SDH/MSTP设备在有线接入网中应相互独立,不通过网络口或业务口对接。PTN有线接入网应以环形结构为主组网,环上节点建议不多于10个,单个接入环接入的节点数(包括环带链的节点)建议不多于15个,接入环应优先考虑上联至两个汇聚节点,提升网络可靠性。PTN有线接入网应以GE环为主,当GE接入环负荷峰值超过有效带宽的70%时,可采取裂环或新建GE环的方式增加网络容量,仅当业务密集区域的带宽需求超大时可考虑引入IOGE接入环。(三)集团及小区网络建设该类客户特点是业务发起区域相对固定,对数据吞吐量的需求很大,会有大规模的速率要求,且并发业务人数较多,通常有50--200的人员会同时在线,此外在会议室和会客厅需要通过游牧类的WLAN接入公司网络。对该类客户主要采用有线接入的方式,同时在有无线接入需求的的办公区域建设WLAN网络,做为有线接入方式的延伸和补充。此类客户接入以实际需求为准,采用区公司切块资金方式,按需建设。具体建设可分为以下场景:(一)高端集团客户1、高端客户分散、数量少,对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较高,如党政机35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关、国税地税、金融企业等。此类客户建议采用PTN专线接入;对于带宽要求较低(低于IOM),但安全性要求高且不具备PTN接入条件的少量高端客户,可以采用SDH专线接入。表5-1集团高端客户接入原则客户覆盖其他运营商接入类型协议设备规格备注室进入情况技术PTN业务高安全性、高稳定签订PTNGE专线性,有内网LAN高端集团对于带宽要求较低(低于签订SDHIOM),但安全性要求高且专线155/622不具备PTN接入条件,有内网U卅2、部分高端集团客户组网分为办公网和互联网,两张网要求物理隔离,考虑到同时采用PTN接入的成本太高,且办公网需求带宽需求不高(IOM左右),可以采用SDH专线接入集团办公网,PTN接入集团互联网。由于此类客户对价格不敏感,是全业务运营中的重要攻坚对象。3、投资测算:如一个市区某银行的下辖网点,分布极其分散,其管线造价视具体隋况而定;以一个某市金融企业为例,其下辖10个分部网点,需运营商提供宽带上网业务,需求带宽为tOM。采用PTN专线接入。表5—2集团高端客户接入设备造价序PTNSDH号项目数量合计(万元)数量合计(万元)1设备费lO3010202施工费2.11.43其他费2.61.84合计34.723.15总接入用户数106可保证带宽107折合每用户造价(元/用户)3471623144以上估算是在核心汇聚层带宽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核心汇聚层36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容量不够,还需增加扩容投资,每点造价会更高。可以看到MSTP/SDH接入的设备成本比PTN低34%左右,但是SDH的刚性带宽机制使其对高带宽承载具有天生的局限性,所以,在PTN网络已经大规模建设的今天,不建议大规模采用SDH承载集团高端客户。(--)一般集团客户l、该类集团客户主要包含商务楼宇、企业园区、学校、医院、酒店等,它们需求业务类型众多,如语音接入、WLAN接入、宽带接入等。大型公司对语音数据业务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高,一般需要提供高带宽、高稳定的接入方式,这些公司一般有自己完善的内部网络,并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运营商只需提供数据/语音出口即可。小型公司要求较低,可采用FTTB的接入方式。2、对于一般集团客户,建议选用FTTB(GPoN)模式接入,多个住户共用一端ONU,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表5-3一般集团客户接入原则0NU配客户协室内布覆盖接入技术ONU规格置总端备注类型议线产权窒口数签公司FTTB,ONU到整个楼宇一家大楼连接至内4/SFE型公司,已有内订物业网LAN,运营商网仅需提供出口FTTB,ONU到不超过本楼宇内有多个签公司30%楼道,五类线16/24FE总用户小公司:按总用一般订物业待用户开通数的户30%预覆盖,集团时布放50%后期可按实际需求扩容客户F1vrB,ONU到不超过签楼道,并布放订移动100%16/24FE总用户到用户的五数的5%类线FTTB,ONU到不超过按总用户30%预签电信或楼道,五类线总用户订联通30%16/24FE覆盖,后期可按待用户开通数的实际需求扩容时布放50%注:上表中仅给出ONUFE口的规格,实际方案中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POTS口。3、投资测算:以一栋20层大楼为例,每层楼面积为1000平方米,且每层均有弱电间,每层容纳户数约为8户,商务楼总户数约为160户;大楼内部没37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有部署LAN网络,需要运营商统一布线,则采用FTTB(GPON)和采用FTTO(GPON)进行全覆盖的设备成本核算如下所示(不含管线投资):表5—4一般集团客户设备接入成本FTTB(固话FTTO(宽带序号项目FTTB(宽带)FTTO(宽带)和宽带)和固话)1设备费4.45.213.216.42施工费O.30.40.91.13其他费O.30.51.11.54合计5.1615.3195总接入用户数1606平均每用户带宽14.37543.125折合每用户造价73173759561188(元/用户)可以看到在全覆盖情况下,FTTB(GPON)的每用户设备造价仅为FTTO(GPON)的33%左右,在商户需求带宽较小的情况下,商务楼宇宜采用FTTB(GPON)接入。如果集团同时有固话接入,每用户成本会上升18%左右。(三)家庭客户接入建设策略1、分类家庭用户又可细分为高档小区、新建小区和现有普通小区的居民用户,高档小区一般指别墅区和售价极其昂贵的公寓,这类客户的消费能力极强,对价格不敏感。新建小区是指目前没有电信或者联通的固网宽带线路的新建商用住宅小区。普通小区是指目前已经有电信或者联通固网宽带线路入户的小区,移动光缆接入较为困难,普通小区又可细分为次新建小区和老小区。次新建小区指建设年代较近,且对布线有一定规范的普通小区;老小区是指建设年代久远,对布线要求不高,甚至可以布放明线的普通小区。2、基于以上小区分类,特制订如下接入策略。表5—5家庭客户接入原则38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客户协室内布0NUONU配置类型议线产权覆盖率接入技术端口总各注规格数别墅签FTTH,分光器布放ONU按实际接入用户Ⅸ订30%N4,区机房,ONU1或布放:实际接入客户4FE较少时,分光器按照待业务开通时安装用户总数的30%设置ONU按实际接入用户FTTH,分光器布放1或布放;实际接入客户签小区30%到楼道,ONU待业订物业4FE较少时,分光器按照务开通时安装用户总数的30%设置高档小区FTTH,分光器布放为所有用户布放入签移动或100%到楼道,ONU待业1或户光缆,前期每分光订铁通4FE务开通时安装点放置一端分光器签电信或若不可共建共享,则订联通不建议进入签小区FTTB,ONU到楼道,16/2不超过按总用户30%预覆订物业30%五类线待用户开通4FE总用户盖,后期可按实际需时布放数的50%求扩容新建签移动或FTTB,ONU到楼道,不超过小区100%并布放到用户的五16/2全部用为所有用户布放入订铁通4FE户数的户线,类线70%签电信或若不可共建共享,则订联通不建议进入电信或谨慎接入,不作为主联通已攻方向。考虑预发展次新进入,FTTB,ONU到楼道,的用户数,如果可以建小签16/2订室内布五类线待用户开通超过10%的渗透率,区线产权时布放4FE则可以考虑接入,但属于小ONU端口不超过总用区物业户的30%签电信或若不可共建共享,则订联通不建议进入不建议移动重复接入,对于少量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铁通ADSL接入小区,如确有铁通ADSLADSL实有竞争需要,可考虑按小区总用户数30%进行PON网络预覆盖39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客户协室内布覆盖率接入技术0NUO唧配置端口总备注类型议线产权规格数没签2G/TD+WLAN移动已难进入,可考订虑室外WLAN电信或不建议接入。如预发联通已FTTB,ONU到楼道,展的用户数可以超签进入,五类线待用户开通室内布时布放;16/2过10%的渗透率,可订4FE以考虑接入,但ONIJ线产权或室外WLAN端口不超过总用户属于小的30%区物业不建议接入。如老小签电信或FTTH,ONU到家;l或区可以布放明线,且老订联通或室外WLAN4FE用户较少,可采用小FTTH打开市场不建议移动重复接区入,对于少量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铁通ADSL接入小区,如确有铁通ADSLADSL实有竞争需要,可考虑按小区总用户数3096进行PON网络预覆盖没移动已难进入,室外签2G/TD+WLANWLAN订广电合作核心层相各种签小区无法再次敷连提供带宽出口;设线缆,移动难或者楼宇侧采用0NU+作为补充策略,小区订CLT不主推以进入FTTZ(GPON)+Eoc方式a、考虑设备成本及维护压力,建议小区用户以无线固话方式解决用户固话需求。b、小区接入以GPON为主,如果是利旧铁通网络或者由铁通维护及计费的极少量小区可考虑ADSL方式建设。C、对于规模较小的小区,应根据周围小区总体分布情况,采取多小区共用分光器方式,分光器最高放置点可上升至OLT端局。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5。1.2创新网络运营模式在现有网络运营模式下,积极探讨新技术、新方案,创新网络运营模式,提升网络运营质量,节约网络运行成本。5.2WLAN建设维护规划WLAN主要作为数据业务分流,分担2G网络压力,在建设时充分考虑带宽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收益比,按需建设,对业务需求热点地区建设,提高投资利用率。具体可参考四网融合建设规划。5.3传送网建设维护规划一、线路部分呼伦贝尔2012年共建设光缆2130公里,其中24芯光缆2090公里,48芯光缆40公里。共需新建管道115公里,2孔管道100公里,4孔管道15公里。其中包括海拉尔区新交界街、越橘路、学府路、铁路四道街等及各旗县接入管道。其中A方案:共新建24芯光缆1630公里,新加48芯光缆40公里。共需新建管道100公里,其中2孔管道85公里,4孔管道15公里。其中B方案:共新建24芯光缆460公里。共需新建管道15公里,均为25L管道。具体建设方案如下:(1)新建呼伦贝尔汇聚层东部环大杨树——鄂伦春——伊东——牙克石光缆线路工程,解决本地网汇聚层东部环及北部环共边部分汇聚层纤芯不足的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架空光缆640公里。(2)新建呼伦贝尔汇聚层北部环伊东一根河一莫尔道嘎光缆线路工程,解决本地网汇聚层北部环此段落纤芯不足的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架空光缆120公里。(3)新建呼伦贝尔接入层长链改造光缆工程,解决SDH接入层光缆长链、大环、单节点和同路由假环的问题,同时替换本地网汇聚层北部环黑山头一五卡一七卡段租用部队纤芯及机房,提高网络安全性,并为恩和建设PTN节点提供纤芯资源。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光缆195公里,其中架空光缆35公里,直埋光缆160公里。41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4)新建呼伦贝尔汇聚机房光缆双路由改造工程,解决现有汇聚机房进出局单路由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光缆105公里,其中管道光缆60公里,直埋光缆45公里。(5)新建呼伦贝尔市PTN光缆线路优化工程,解决现NPTN接入层光缆单链、大环、单节点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管道光缆200公里。(6)新建呼伦贝尔OLT全业务配套光缆线路工程,2012年根据业务需求新建OLT全业务汇聚节点9处,其中宝矿、免渡河、甘河、得耳布尔、嵯岗不具备光缆,新建本工程解决无传输资源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直埋光缆150公里。(7)新建呼伦贝尔黑山头——二卡光缆线路工程,此段为旅游公路,新建此光缆解决旅游公路覆盖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直埋光缆220公里。(8)新建呼伦贝尔市铁通工程,此段为满足铁通公司业务需求,包括移动至铁通互联互通资源光缆双路由等光缆需求。本工程共需敷设48芯管道光缆40公里(9)新建呼伦贝尔市各旗县光缆线路优化工程,解决旗县SDH长链、大环、单路由假环等问题。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管道光缆60公里(10)新建呼伦贝尔嵯岗——塔班敖德——苏仁诺尔——莫达木吉光缆线路工程,解决6个微波基站改为光缆传输基站,并形成接入环保护。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直埋光缆200公里。(11)新建呼伦贝尔巴彦呼硕——西博——鄂温克四方山——北辉——南辉——乌公社光缆线路工程,解决5个微波基站改为光缆传输基站,并形成接入环保护。本工程共需敷设24芯直埋光缆200公里。具体段落及AB类方案详见附表。(12)呼伦贝尔市市区通信管道工程。本工程共需新建4孔管道15公里。(13)呼伦贝尔市各旗县通信管道工程。本工程共需新建2孔管道75公里。(14)呼伦贝尔市市政跟进管道工程。本工程共需跟进市政建设步伐新建2孔管道25公里。具体段落见下表;4.2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表5-6城域传送网管道建设段落表序区域管道名称管道区段孔数沟公里备号注1断点贯通管道管道断点、堵塞段落45.5A2市政跟进管道跟进市政建设25A圣华、公交、西大街、3汇聚机房双路由进局芦苇公司、审计局、呼伦贝管道牧管局、呼大、富华、43.06A尔市区地税、东大街等汇聚机房进出局管道4铁路四道街靠山街一工人新村40.6A5西交界街文化街一西山4O.35A6越橘西路文化街~陈巴尔虎路4O。49A7海拉尔新区规划路45A8呼伦贝尔市区二、计‘209牙克石城区管道26.1AlO扎兰屯城区管道22.4A11阿荣旗城区管道21.3A12莫旗城区管道21.5A13大杨树城区管道21A14根河城区管道23.8A15阿里河城区管道22.5A16额尔古纳城区管道24.8A17满洲里城区管道25.7A18呼伦贝尔旗县东旗城区管道21A19西旗城区管道27A20鄂温克城区管道23.3A2l陈旗城区管道24.6A22旗县市政跟进管道跟进市政建设220A23断点贯通管道管道断点、堵塞段落215A24满洲里城区管道24.2B25扎兰屯城区管道25.3B26阿荣旗城区管道23.8B27额尔古纳城区管道21.7B28呼伦贝尔旗县i、计29529合计1152100分列合计41543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二、设备部分具体建设方案根据轻重缓急分为A类方案、B类方案,具体如下:A方案:(1)城域传送网OTN及DWOM设备扩容改造OTN城域网汇聚层增加鄂温克节点,扩大OTN汇聚层覆盖范围;DWDM东南北环从40*lOG系统扩容为80*lOG系统,解决波道资源紧张问题;OWDM东南北环在海拉尔——牙克石、扎兰屯——阿荣旗、阿荣旗亚东——莫旗3段做OLP保护;DWDM西部环在东旗——西旗、西旗——满洲里、满洲里——扎区、扎区一一西乌珠尔、西乌珠尔——陈旗5段做OLP保护;DWDM西部环在达赉东和宝东增加2个OLA节点;呼伦贝尔目前的DWDM设备不支持1588V2时钟的传递,所以需要替换为支持1588V2时钟的OTN设备。本规划考虑改造12处机房和电源,为替换OTN设备做准备。(2)城域传送网PTN设备扩容改造在莫尔道嘎、亚东、蘑菇气、伊敏移动办公楼、伊敏敖区机房、七卡各增加l台ZXTCN6300设备,在宝矿、磋岗、查干矿、贾乌拉、西旗口岸、得耳布尔、恩和、免渡河、甘河各增加1台ZXTCN6200设备,加大PTN设备覆盖范围,为基站及数据业务的开展打好基础,ZXTCN6300PTN设备需承载在DWDM设备上,DWDM设备需扩容IOGEOTU板16块。(3)有线接入网PON设备扩容改造在莫尔道嘎、亚东、蘑菇气、宝矿、磋岗、西旗口岸、得耳布尔、免渡河和甘河各新增I台OLT设备,在新局OLT扩容2块PON板。(4)有线接入网PTN设备扩容改造工程目前的PTN接入层组网以支链为主,有保护电路偏低,需要进行成环改造。现有PTN设备上均有空闲GE光口,只要成环光缆敷设完毕,即可实现成环改造。(5)机房储备可根据用户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汇聚机房的资源储备工作。具体建设方案详见附图。B方案:(1)有线接入网SDH设备扩容改造工程扎兰屯办公楼、东部环l号IOG、河西局3903台设备更换CSE交叉板6块。44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局端下载设备扩容2块$3858口155M光接口板用于与BSC对接。嵯岗——塔班敖德——苏仁诺尔——莫达木吉新建光缆线路,新增6端$320设备,解决6个微波基站改为光缆传输基站,并形成接入环保护。巴彦呼硕——西博——鄂温克四方山——北辉——南辉——乌公社新建光缆线路,新增l端$320设备,并利旧4端$320设备,解决5个微波基站改为光缆传输基站,并形成接入环保护。新右旗蓝旗庙——新左旗甘珠尔庙西155M接入环升级到622M。新左旗南——新左旗麦点155M接入环升级到622M。新左旗巴尔图林场——鄂温克伊敏水厂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满洲里新候机厅——新右旗黄金海岸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额尔古纳坤库力——陈旗东能化工厂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牙克石道木达——牙克石库都尔板厂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阿里河嘎仙——阿里河莫冷革155M接入环升级到622M。阿里河奇齐岭——大杨树春亭阁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大杨树森警队——大杨树开发区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阿荣旗得力其尔——莫旗双青山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莫旗达也扎德——莫旗郭恩和t55M接入链升级至U622M。大杨树电视台——古里乡155M接入链升级至U622M。大杨树架子山——大杨树烟筒石155M接入链升级到622M。阿荣旗西六合——阿荣旗新胜155M接入链升级至U622M。莫旗三河发——莫旗莫克里622M链升级到2.5G。莫旗良田——莫旗莫克里155M接入环升级至U622M。根河——-满归155M链升级至U622M。5.4农、林、牧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5.4.1农、牧、林区光缆传输建设维护径。一、架空光缆线路设备质量标准(一)电杆质量标准l、直线段电杆正直,根部左右偏差不超过5厘米,梢部偏差不超过半个梢45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2、培土坚实牢固,成馒头形,高10-15厘米,半径为15—25厘米(从杆边算起)。杆梢开裂用铁线捆扎牢固。杆身开裂长度超过50厘米,宽度超过0.5厘米,用4.0铁线捆扎牢固。若腐朽长度在10厘米以上,深度达到原杆径1/5以上或有中空,要进行换杆。3、木杆角杆根部内移一个根径,杆梢向外角倾斜应保持与直线一致:水泥杆角杆根部内移半个根径,杆梢向外角倾斜,使角杆在收紧拉线后,应在二直线段的交叉点上。4、终端杆、飞线跨越杆、飞线终端杆允许向受力反侧倾斜一个杆梢,但不得向内侧倾斜。5、水泥杆横裂不超过周长1/3;环向裂纹宽度不超过1毫米,无明显断裂;纵向裂纹宽度不得超过O.5毫米,连续长度不超过杆长1/2,能保证强度要求。6、帮桩:(1)帮桩无腐朽无中空,水泥帮桩无断裂及严重破裂。(2)留根式帮桩加设方向:连续帮桩时单号杆在左,双号杆在右;角杆在拉线的反侧;坡度杆在下坡一侧;跨越杆在跨越档一侧:定向风地带在风向反侧:分线杆在拉线反侧。(3)帮桩埋深与原杆相同,留根式帮桩出土1.2米,下箍线距地面30厘米,上箍线距帮桩顶端18厘米,偏差±2厘米。(4)截根式帮桩应加穿钉,帮桩在直线部分装设在顺线路方向。其它同留根式帮桩。7、护杆装置:(1)在易受车撞、水冲、牲畜咬或经常堆积物之处,应设护杆桩、水围桩。(2)护杆桩、水围桩埋深不小于1米,出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8、杆根周围50厘米内无杂草。线路附近无堆积易燃、爆炸等危及线路安全的物品。9、电杆编号应齐全、清楚、正确。杆号牌制做标准按照资产所有方的标准制作。(二)拉线质量标准1、拉线隔装数、程式应符合规定。距高比为1:1,限于地形,不得小于0.75或大于2。2、位置正确,拉线出土位置,左右偏差不超过±10厘米,拉线与线条间距离一般应在8厘米以上。最小不小于7.5厘米。46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3、拉线无松驰、跳股现象。拉线上无严重锈蚀,无杂物。4、拉线上、中、下把缠绕紧密,各部尺寸符合规范。5、地锚埋深和出土符合规范。无拔出、严重锈蚀、断股现象。(三)架空线路吊线质量标准1、钢铰线延伸率应不大于0.2%。2、吊线牢固,无断股,垂度合格。吊线、夹板、抱箍穿钉等铁件无严重锈蚀。3、长杆档飞线的设置应符合设计的要求。4、挂勾应均匀整齐,挂勾间隔为50±3厘米,挂勾程式应符合规范。(四)架空光缆吊挂平直整齐,无明显下垂,无扭曲打背扣现象,光缆外护套应无损伤。如图5一l所示,架空光缆杆上光缆预留及保护标准。l一游绻#2一攒己鳃瓣z3~拖繁;毋·挂镝图5-1架空光缆杆上光缆预留及保护架空光缆隔距标准见表5—7、表5—8。47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表5-7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树木间最小水平净距名称净距(米)备注消火栓1.O指消水栓与电杆的距离铁道地面杆高的4/3市区15.0加油站、加气站距油罐、气罐边郊区30.0房屋建筑2.0人行道边石0.5市区树木0.75易受雷击地段的高大树木处郊区、农村树木2.O应增大至10米电力线、铁塔、高耸建筑物20.0低压电力杆、通信杆、广播杆地面杆高的4/3易燃品堆场(含烧窑)贮罐、库房或生产车间40.0甲类物品库房或生产车间45.0采石场300.0离爆破点库存容量≤2吨160.0易爆危险品仓库库存容量>2吨220.0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地下管线0.5距离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表5-8架空线路与其他建筑物、树木、电气设施间最小垂直净距离名称平行时交越时平行时交越时名称垂直净距备注垂直净距(米)备注市区街道4.55.5最低缆线距地面胡同(里弄)4.0(4.5)5.O5.5最低缆线距地面公路3.O最低缆线距危险地段最低缆线距地面7.8公路面土路3.05.0最低缆线距地面铁路3.07.5最低缆线距铁轨面距建筑物的屋脊0.6最低缆线距屋脊房屋建筑2.0间距屋平顶(阳台)1.5最低缆线距屋平顶最低缆线距最高洪水不通航2.0位河流最低缆线距最高洪水通航1.0位时的最高船舶项或船帆点市区1.251.0树木郊区2.02.O不宜小于距其他架空两条通信线最近线条通信线路0.64/3杆高通信线路之间供电线接户线0.6带绝缘层霓虹灯及其铁1.6架有轨电车及无通信线路不允许架空轨电车滑接线交越lKv以下1.252.0(架空电力线路卜10Kv以有防雷保护设备)下4.0(架空电力线路电无防保护设备)3.0(架空电力线路力35—110KV有防雷保护设备)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线以下5.0(架空电力线路无防保护设备)4.0(架空电力线路l54—220KV有防雷保护设备)以下6.0(架空电力线路无防保护设备)49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二、光缆抢修要求1、光缆线路维护抢修指标以资源所有方的维护指标为准。2、光缆线路障碍抢修本着“先抢通,后恢复;先主用,后备用;先核心,后边缘,分故障等级进行处理”的原则。3、抢修、日常维护所需备料由光缆产权方负责提供,光缆的年维护备料年保有量不得低于线路总长度的5%,不足50公里按照50公里计算;光缆接头盒年维护备料保有量按照线路总量的10%×2+2套,50公里以下年保有量按照4套提供。备料不足时,维护单位应当提早通知光缆产权单位对备料进行补缺。4、迁改过程中,资产所有方向共享提供新杆路的共享资源,确保原传输系统畅通;同时提供迁改后的共享资源。5、对于迁改类等需要另行提供大量备料的作业内容,产权方应当提早通知共享方,提前时间至少满足各方方案商定、材料订购等准备时长。6、大修改造操作方式同于迁改操作。7、共享资源应向共享方提供至少一份维护资料,新建工程按照工程相应要求提供竣工资料。8、每半年召开一次维护会议,商讨维护事宜。5.4.2农、牧、林区基站建设农、牧、林区特点为地广人稀,在基站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建设难度及投资收益比,基站建设于话务热点地区,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不应单纯考虑覆盖。基站是网络运行的基础性设施,为保障通信网络畅通,需完成如下工作:1、保证安全、优质供电,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为通信网络提供基础保障。2、检测、分析动力系统及设备运行状况,主动维护,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3、建立完善可行的通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4、设备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5、设备运行安全稳定、无故障。6、设备维护指标达到要求。7、技术资料齐全、完整。8、基站环境温湿度标准:温度10-30。C,湿度20%-85%。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9、生物环境要求: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的存在。10、空气洁净度要求:无爆炸、导电、导磁性及腐蚀性尘埃。1l、应保证存放地面没有积水,并且不会漏水到设备上;自动消防设施应避开紧挨设备。12、基站机房应密封良好。13、基站的环境应保持整齐、清洁。14、供电设备:各项性能良好,满足使用要求:电气指标符合标准;运行稳定、安全、可靠。15、共建共享设备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故障修复为辅的运行维护管理原则。积极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无线网设备中的隐患,降低故障发生率和障碍历时,保障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16、做好日常巡查和宣传保护工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基站设备及其配套设施被盗窃、破坏。17、完善维护手段,配备维护所必须的各类仪器、仪表、测试系统等,并要求维护人员能熟练使用。5.5四网融合建设规划为了创造竞争新优势,不断提高网络质量,加强四网协同覆盖的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四网协同覆盖工程管理流程,推进GSM、TD—SCDMA、WLAN及传送网在商业区、住宅小区、高校区、工业园区覆盖方面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实现规划、设计、施工、优化、营销等各环节统筹考虑,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做好时间、空间上的协调,共同推进四网协同发展,四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GSM是中国移动话音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是中国移动利润的主要来源,将长期存在。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度承载数据业务。2、TD-SCDMA的建设和运营时中国移动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未来向TD-LTE演进的基础,目前应主要承载手机数据业务,同时在GSM网络资源紧张的区域也要起到替代GSM话音业务的作用。3、WLAN是中国移动无线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载PC、手机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是无线蜂窝网络承载移动数据业务的重要补充。51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4、传送网是实现公司网络和业务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传送网的规划建设要面向全业务经营,统筹考虑无线接入网、集团客户专线和家庭宽带的需求,个人用户达到IOM,集团用户达到100M数据承载能力。四网协同的主要场景应用如下:商业区:以某商业区为例。如图5-2所示,该商业区共有20幢楼,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包含大型酒店、广场、步行街、综合性商场、高档购物区、医院、影剧院、KTV、超市、办公楼等,是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中心,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其中蓝宇大厦包含蓝宇大酒店和蓝宇商贸大厦;金川贸易大厦、临河商厦、河港商贸城都是综合性购物中心;影剧院广场、人民广场经常作为展销、文艺汇演的场所;步行街是临河人流量最大的街区;富源商厦低层为商场和餐饮休闲中心,高层为办公楼。图5-2商业区分布图52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商业区内宏站建设:按现网建设情况;商业区室内分布系统:商业楼宇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平层、地下室和电梯;街道站:新建街道站覆盖系统;GSM/TD—SCDMA系统:信源采用BBU+RRU,采用宏基站与室内分布系统进行覆盖,传输采用PTN接入;WLAN系统:采用室外WLAN基站、室外AP加板状天线、室内AP加室内分布系统,利用商业区宽带接入系统的光缆和ONu:商业区宽带接入:PON接入、光纤到楼;LTE系统:预留相关配套;机房配套:商业区内租用机房或利旧宏站共址机房;资源共建共享:商业区宽带和WLAN共享商业区内光缆和ONU、商业区内共享物业已有管道、GSM/TD—SCDMA/wLAN共享分布系统、所有系统共享商业区内机房及相关配套。住宅小区:以某小区为例。如图5—3所示,该小区共有20幢楼,外围为1l层的小高层住宅,中心为5层跃层的多层住宅,共有998户;占地面积约为8万多平方米。第l幢11层的小高层有地下车库,在地下室有个租用机房。第2幢和第3幢之间,第3幢和第4幢之间分别有个地面车库,5层的跃层1楼都是车库。小区为高档小区,入住的居民属于白领或者精英阶层。整体入住率在60%左右,其中小高层的入住率略高,5层跃层的入住率相对低些。图5-3小区分布图覆盖方式:通过AP合路小区覆盖分布系统,通过美化天线覆盖室内外;11层高层覆盖6-1l层的电梯厅。组网方式:通过PON网络接入AP,分光器放置于机房,低层楼宇ONU和AP放置弱电井,通过室外美化天线进行覆盖;高层采用电梯走廊置放AP+天线进行覆盖。53
第五章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建设规划方案校园区:对于现有高校:结合现有通信网络的覆盖情况、信源配置情况/容量情况,以拆闲、补忙、补盲弱为主,通过对现有网络采取新建或改造的方式以提高通信网络整体质量;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后期施工难度和节约成本。对于新建高校:结合移动周边大网的信号覆盖/质量、其它竞争对手的网络情况及本高校移动用户的规模和行为,在相应的楼宇内进行机房设置(租用、购买或新建)、设备容量配置(G网、T网和WLAN网)、有线接入网的基础资源及后期网络发展预留资源的配置;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后期施工难度和节约成本。工业园区:因工业园区的特殊性,各种业务在园区内分布不均,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接入方式的选择。PTN+LAN:园区内只有2G/3G/wLAN接入需求时,可采用PTN+LAN方式接入。PTN可分区接入。2G/3G业务通过PTN设备实现业务上联,WLAN业务通过PTN+光交换机+电交换机的方式实现业务上联。PON:当园区内部分楼宇只有WLAN、宽带或IPTV等接入需求时,可单独采用PON接入。PTN+PON:当园区内楼宇2G/3G/WLAN和宽带、IPTV等需求都有时,宜采用PTN+PON方式接入。5.6共建共享规划方案5.6.1传输、基站共建共享积极与各运营商沟通协商,了解各单位网络资源覆盖。以三年滚动规划为依据,建设前积极发函,对其他运营商有资源建设点采用共享方式满足业务需求,对无资源建设点,建设之前充分沟通,争取采用共建方式,节省投资,降低施工难度。5.6.2城域网管道共建共享管道资源为基础传输资源,随着市容市貌要求的提升,管道建设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于现有管道资源的运营商积极开展共享工作,对于覆盖区域建设管道,以共建方式一次建设多孔管道,满足各运营商业务发展需求,初期考虑满嘴5-10的业务发展。同时,积极跟进市政建设步伐,对于道路建设、工业园建设初期,与市政建设同步进行,一次投资完成。、54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经过近十三年的努力,呼伦贝尔移动通信分公司,花大力气开展网络建设,网络覆盖的广度不断拓展,网络能力大幅增强,实现了全市大部分地区的良好覆盖。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地理等情况从宏观环境、地理经济和产业应用分析移动网络构建的环境状况、网络规模及存在问题,同时,结合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移动网络总体构建、网络产业具体发展策略,并提出城域网建设规划,G网、TD网、传送网、WLAN建设维护规划,分区域规划光缆传输、基站建设规划,规划传输、基站城域网管道共建共享方案,促使呼伦贝尔移动网络协调持续地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移动网络建设,加大加深网络覆盖,积极开展网络优化,来改善网络性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充分利用2G已有网络资源,发挥已有的投资效益。同时,分析研究网络设施的共建共享项目,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成本。通信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产业,网络架构的建设是通信网发展的基础,构建稳定、先进的通信网络,是通信企业的发展的基础,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55
参考文献[1]孙江宏,段长新.局域网组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2]何磊,王光全.基于ASON技术的传送网规划和设计[J].邮电设计技术,2005.[3]顾生华.3G传输网络的规划建设策略[J].移动通信,2007.10.[4]温天祥.广东电信光传输网络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上)[J].邮电设计技术,2001.10.[5]沈子信.中国3G发展分析[J].通信世界,2005.11.7.[6]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J].信息网络,200(3).[7]臧志宏,朱锐.本地传输网络优化问题浅析[J].邮电设计技术,2004.5.[8]黄永攀.论3G时代电信运营商市场拓展策略[J].通信世界,2006,39:21—22.[9]蔡康,李洪,朱英军.3G网络建设与运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0]周力.从电信重组谈3G牌照的最佳发放方式[J].通信世界,2005,8:49—50.[11]胡晓明,吕廷杰.牌照发放对促进信息产业新发展的重大意义[J].电信科学,2005,7:4—8.[12]张榆琼.3G手机渠道之变:合作是共赢之策[J].IT时代周刊,2006,02:26—27.[13]王勇,刘国亮.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形成及演进周期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8):1155—1159.[14]中移综[2006]294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通知”[z].[15]信部电[2008]42号.关于2008年扎实推进村通工程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的意见[Z].[16]中移计[2008]120号.关于中国移动实施2008年村村通电话工程的指导意见[z].[17]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移动十一期、十二期、十三期扩容工程无线网单项工程——阶段设计(呼伦贝尔分册)[Z].[18]吉林吉信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2010-2012三年网络专题规划[Z].[19]工信部联通[2010]106号.关于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Z].[20]工信部联通[2008]235号.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z].[21]工信部联通[2011]142号.关于2011年推进电信基础实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Z].[22]内蒙古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策略[z].56
参考文献中移计批[2010]34号.关于<中国移动3G(TD—SCDMA)网络2010年内蒙古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z].中移技[2009]364号.关于印发<中国移动共建共享铁塔技术规范>等三个企业标准的通知[Z].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集团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分析及研究项目[Z].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TD—SCDMA核心网维护管理办法[Z].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手册[Z].中国移动内蒙古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手册[z].57钉钔印印铂踟匝晗眩眩眩眩
致谢本文是在付伟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撰写到最后定稿,付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并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在论文的撰稿阶段,还得到了吉林吉信通信咨询设计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内蒙古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务办刘孜老师对我的不懈督促、鼓励和支持!因此,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撰写和定稿。值此论文结束之际,我以最诚挚的感情,向给予本人热情鼓励、关心帮助、悉心指导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15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景观设计公司比对(贝尔高林 vs edsa)
- 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分布特徵与2004年获奖成果的科学贡献
- 纽贝尔监舍音视频门禁管理实施方案
- 纽贝尔银行门禁及库包管理实施方案
- 呼伦贝尔草原产草量动态变化研究——以新巴尔虎右旗为例
- 两种疗法对恢复期贝尔氏麻痹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呼伦贝尔学院教学评价
- 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研究
- 论呼伦贝尔的生态文学
- 呼伦贝尔大草原歌曲_歌曲歌词_歌手介绍
- 呼伦贝尔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分制下学风建设的思考
- 呼伦贝尔草原特色旅游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
-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
- 大班绘本故事《贝尔熊很害怕》
- 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试卷
- 呼伦贝尔市总工会2012“春风行动”活动总结
- 201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 m.费赫现象学、解释学、生命哲学——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狄尔泰及雅斯贝尔斯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