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3.74 KB
  • 2022-06-16 12:16:44 发布

鲁班土建~建模常见错误20151027(1)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BIM建模常见错误汇总(土建、钢筋、机电)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2014年12月05日 目录第一篇土建1一、柱2二、墙2三、梁2四、板3五、基础3六、二次结构4七、零星构件4八、装饰4九、计算5第二篇钢筋6一、柱7二、墙7三、梁8四、板8五、基础9六、二次结构9七、计算10其它10第三篇机电11一、电气12二、给排水12三、消防13四、暖通13五、共性问题13 第一篇土建一、0 一、柱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智能门垛”生成门垛的高度错误(门边100)依据图纸设计说明,确定洞边门垛高度是否随洞口高,确认在生成门垛时,高级选项卡中“门垛高按洞高生成”选项是否勾选2“转化柱状构件”转化而来的构件名称错误对照图纸,逐个检查核对构件名称以及尺寸3“智能构柱”生成构造柱的尺寸、位置错误严格依据图纸中的设计说明设置构造柱自动生成的属性及方式,生成之后检查并增减和调整尺寸,使构造柱的布置合理规范4上下层砼柱之间断开无连系建模时要着重留意标高与层高不同的柱子,注意相邻上、下两层中,相同位置与其搭接的柱子标高是否需要调整(梁上柱和墙上柱除外)5首层柱底未随基础用“自动随底”命令调整柱底部至基础二、墙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已经绘制完成的砼墙在转化砖墙时被砖墙替代(先转化砖墙再转化砼墙)方法一:布置完砼墙并检查完毕后,用“构件锁定”的命令将砼墙锁定,再转化砖墙方法二:转化砖墙之前,将已经绘制完毕的砼墙移动至绘图区空白处,待砖墙转化完毕后再将砼墙移动回原位置2墙长数值小于墙厚数值时,墙体绘制不成功方法一:新建一个墙体,设置适宜的墙厚,同时在绘制时改变墙体的绘制方向(通常情况下与原方向垂直)方法二:如果将要绘制的墙一端有已经绘制完成的墙,那么将该端作为起始端进行绘制14 一、梁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梁原位标注错误(标高)根据图纸判断原位标注的标高信息是对应与软件的工程标高还是楼层标高,不能混淆2将基础梁转化成了框架梁或次梁转化基础梁时,将框架梁、次梁、独立梁识别名称设置成空白,然后根据图纸中基础梁名称设置基础梁的识别名称,再转化3梁标高调整中既使用了“高度调整”命令,又使用了“原位标注”命令,致使梁标高混乱绘制多跨梁时尽量整根绘制并正确识别支座,构件属性中标高信息与梁集中标注或设计说明保持相同。遇图纸中的原位标注时,用“原位标注命令”对梁跨的参数进行设置4梁节点及女儿墙节点用墙绘制,致使相同位置的其他墙体被替代掉建议梁节点采用圈梁方式,女儿墙采用外墙节点命令绘制。最终由项目负责人确认统一5次梁低标高低于主梁低标高根据图纸核对相关梁的标高及尺寸是否正确,图纸中是否有相关设计说明或节点做法,而后对梁进行修改或记录图纸问题二、板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楼梯休息平台正确而梯段上下跑方向错误用“镜像对象”的命令调整楼梯上下跑方向,使其与图纸设计的方向保持一致2用常规楼梯类型变通绘制具有一定弧度的楼梯时,楼梯柱、楼梯梁以和楼梯板与墙出现偏差,有缝隙在砼墙和砖墙全部绘制完毕后,再着重检查此种楼梯,对其进行调整使之合理3楼梯梁、楼梯板套项错误楼梯梁、楼梯板套项与楼梯一致,工程量计入楼梯面积或体积14 一、基础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基础构件标高错误认真识图,分清楚图纸中构件标高信息指的是顶标高还是底标高,绘制完毕后三维检查合理性2高低筏板放坡错误用“设置边界”的命令按照图纸中的放坡线设置筏板基础的放坡。图纸中无放坡线亦无相关剖面图时,要注意图纸中筏板交界处的边线是标高最低的起坡线3实体集水井边坡参数设置错误布置集水井时严格按照图纸剖面图中的数值设置,同时注意个别需要换算的数值不要出错二、二次结构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在坡屋面工程中,在对构件使用随板调高之后,墙柱梁构件顶边突出坡屋面进入对应柱、墙、梁构件的附件尺寸,修改计算部位,确保工程量准确2相邻过梁重叠的错误用“设置搁置”的命令手动修改过梁搁置长度3建模时没有将洞口标高换算,造成洞口标高绘制错误根据图纸具体说明(洞口标高除特殊注明外都是建筑标高)进行绘制或者换算后再绘制4砖墙为外墙的位置,板边线位于墙中线导致两者工程量都存在偏差先“生成外边”,再用“形成楼板”的命令,按墙梁生成的方式生成三、零星构件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在编辑完自定义构件的断面之后,对应图纸输入相应的顶标高,三维模式下查看标高却不对在编辑完断面之后,把插入点移到图纸标高标注的部位,或者根据插入点的位置换算标高数值14 2自定义线性构件扣减错误对其代表的构件进行计算规则的修改3卫生间防水翻遍、屋面防水翻遍等防水翻遍遗漏将说明中的相关内容制成表格,方便查找,避免遗漏一、装饰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多面墙体交接处,位置关系复杂,影响装饰布置用“绘制装饰”的命令手动布置装饰,并用“可视化校验”的命令复核2在外墙已经布置保温层的情况下,布置外墙装饰的时候,忽略了保温层厚度,造成外墙装饰的工程量不准在使用“外墙装饰”命令时,在对话框中勾选“含保温层”,这样生成的外墙装饰会在保温层表面生成,工程量更准确3遗漏门洞位置楼地面的计算计算门洞所占位置的楼地面工程量时,先单独定义一个楼地面构件,再使用“布置门下楼地面”命令布置,最后进入楼地面计算规则,将“扣主墙”扣减项移除4“单房装饰”命令点击无反应确定房间墙体闭合后再用“单房装饰”命令布置装饰二、计算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项目的计算规则存在错误单构件计算规则可用可视化校验去检验。此外,工程整体计算规则要根据工程适用的清单、定额进行核对检查,可在软件的“工具”菜单下“计算规则设置”进行调整修改。2梯柱工程量归属错误梯柱清单定额应套取矩形柱,工程量计入矩形柱3转角窗、门联窗等特殊门窗处理错误当遇到转角窗或者门连窗等,可用带型窗布置,名称命名和套项按实际处理。遇变斜的窗用自定义构件,然后套相应清单定额。14 十、其他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模型拼接时,遗漏分层里面构件拼接之前确认“分层0”之外的其他分层里面是否有构件,不能遗漏2特殊构件命名混乱首先常规构件严格按照建模构件命名标准建模,对于建模标准未提到的构件,与同事沟通统一14 第二篇钢筋14 一、柱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需要注意基础层柱的读取方式,通常读取复合基础柱计算设置修改第4条选择按复合基础形式2有核心区箍筋时需要注意在计算设置中调整柱计算设置第35条填写核心区箍筋3注意柱底部、变截面或顶部节点说明,在计算设置中合理调整柱计算设置第15条4暗柱约束边缘构件做法工程开始前应会议决定约束边缘构件的具体做法,统一一种做法5注意嵌固部位的选择柱计算设置第1条关于嵌固部分的修改6顶层柱进行边角柱识别工程完成后要对顶层柱进行边角柱识别7柱平面尺寸与柱表详图尺寸比例不一样,转化柱截面尺寸错误进行建模前应先确定图纸比例,防止导入图纸转化错误二、墙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需要注意基础层墙的读取方式,通常读取复合基础墙计算设置第6条选择按复合基础实体2墙构件提示无关联构件查看上下层墙体是否存在标高误差,如果不存在忽略即可3梁直接搁置在墙上时需注意墙中是否需要附加暗柱做完工程后需要进行云模型检查,对于梁以墙为支座时会提示附加暗柱4注意连梁在顶层需要调整计算设置,在锚固区附加箍筋连梁计算设置第7、8条计算设置的修改5注意墙水平筋纵筋的起步距离是否需要调整剪力墙计算设置6墙洞属性内含有默认钢筋需根据对应图纸说明自行修改7构件倒角墙梁完成后要对构件进行倒角延伸,使其形成封闭区域方便后续成板8基础与基础上一层的柱墙标高不合理。正常情况下,钢筋专业的柱墙顶标高在0层应该与基础顶保持一致,局部降板区域也与降板标高一致建模过程中应注意基础局部的降板,在竖向构件建模过程中注意标高的调整14 9完成剪力墙布置后注意进行外边识别三、梁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注意是否需要在计算设置中设置梁侧面腰筋以及拉筋梁计算设置第36条腰筋拉筋的定义修改2吊筋以及附加箍筋是否设置梁建模完成后,记得布置吊筋与附加箍筋3屋面框架梁端部节点的选择,注意在计算设置中调整屋框梁计算设置第19条端部构造选择调整4悬挑梁的布筋方式注意在计算设置中合理选择梁计算设置第25条悬挑梁端部配筋构造进行修改5对梁倒角延伸时,容易清除梁原位标注,需注意软件bug梁原位标注在倒角过后会出现部分丢失,建模时需注意建模的顺序6梁跨问题。个别梁标注梁跨和识别后明显不同,需要判断是图纸问题还是识别错误对于图纸中梁跨与实际梁跨不符的问题,需要建模人员判断确定梁跨7梁鸭筋与梁垫铁的设置梁计算设置第8、9条关于鸭筋与垫铁的修改8梁主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间距,此类计算设置的修改易遗漏梁计算设置第45条关于搭接区箍筋间距修改9框架梁cad转化后,识别原位标注时注意:识别后的钢筋根数和图纸原位标注钢筋根数的比较梁构件转化完成后需要导入图纸认真检查10梁绘制范围超出板区域导致随板调整标高失败梁部分在板外进行随板调整不成功,需对该梁进行手工调整四、板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注意支座筋、跨板负筋计算设置中分布筋的属性设置以及起始计算长度等支座筋计算设置第7/8条,跨板负筋计算设置第6条2板筋超过双层双向时需要根据板筋图进行检查是否合理当板筋超过双层双向时需要查看是否存在附加筋4板撑脚、筏板撑脚容易漏布板筋完成后需要做撑角等支撑构件5支座钢筋布置范围。板筋中有支座钢筋或附加钢筋时,布置范围模棱两可对于一些板筋的布筋区域位置不能确定时应提交设计,待设计确认6板筋布置在外支座14 钢筋完成后云模型检查经常出现板筋布置在板外,这是因为部分板区域是不规则形状,板筋无法自动识别。这种情况需对该部位进行手动修改7转化的板筋未进行布筋区域匹配板筋转化完成后需要进行布筋区域匹配,未进行匹配的板筋将不会统计工程量8对于对称的工程,板筋随板镜像,要注意中间部分的重叠对称工程板筋镜像时,应注意中间部分是否存在公共区域,防止构件重叠9绘制板筋时,对于跨板负筋板筋区域的确定对于板筋区域不能确定的需组内讨论,讨论后还不能确定的需记录图纸问题,提交设计确定五、基础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注意是否需要设置筏板封边筋注意筏板封边钢筋布置,不要遗漏2基础定义时,保护层厚度默认值需要修改基础保护层厚度需要建模时手动修改3条形基础标高设置的是基础底标高,需注意条形基础与其他基础标高形式不同,条基设置的是基础底标高,需注意4基础层梁需仔细区别是基础梁形式还是框架梁形式在做基础梁时首先要确定基础梁的形式5集水井未读取到筏板,钢筋未计算查看集水井标高是否高出筏板6基础部分钢筋设置、锚固问题,设置细部锚固容易出现错误基础部分的各构件锚固需根据图纸图集认真选择修改7构件属性设置,在建模的过程中不去设置,待模型全部结束后集中设置,这样容易导致遗漏,甚至出现错误对于构件的属性应根据建模流程一一完成,防止后续遗忘8基础梁找不到支座软件默认基础梁以柱为反支座六、二次结构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构造柱智能布置后位置要手动检查调整,由于图纸要求不同,需要根据情况具体进行判断生成的构造柱需要进行检查核对2填充墙中隔墙加筋(墙下无梁板底加筋)的布置方法14 将上一层梁图导进本层,只显示梁边线,隔墙加筋位置清晰明了3填充墙中窗台板的做法窗台板用圈梁代替布置4边框柱高度是否应随门窗高结构设计说明中应注意边框柱高度是否有说明应随门窗高5二次结构和主体构件易出现重叠完成二次结构后要进行云模型检查,防止与主体构件重叠七、计算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施工段布置好之后,计算后报表不能按照施工段统计计算时应勾选按施工段计算其它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图纸熟悉程度与时间节点控制工程建模开始前应提前熟悉整理图纸,确定时间节点2定尺长度修改在计算规则修改时,要记得修改定尺长度,可在当地定额中查到,若未找到,暂按软件默认3用其它构件代替做的,构件汇总类别注意修改对于节点或是其他构件代替做的需要进行汇总类别的修改,分开统计工程量4模型合并应在前期做好合并计划合并模型前需要对模型不同的构件属性做了解,做好合并计划5模型交付时,一定要有问题记录和非正常的处理方法交底对于图纸问题记录一定要详细问题位置和模型处理方法6利用土建二次结构建模,进行楼层间砖墙复制时,注意门窗洞口7只做车库时,车库与塔楼交接处车库底板锚入地下室底板的部分的钢筋未考虑应将塔楼筏板也绘制上去,充分考虑插筋8钢筋比重值修改将直径为6的修改成6.5的9人工挖孔灌注桩构件法中护壁钢筋输入后,无计算结果人工挖孔灌注桩护臂钢筋需要换算钢筋根数,直接输入间距无计算结果12钢筋规格过密查看是否是钢筋信息输入错误,如不是记录图纸问题13工程设置中个别构件修改不全建模前应仔细阅读建筑、结构总说明14 第三篇机电14 电气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电气系统编号繁多,在建模中容易把系统编号错乱建模时从第一个配电箱的第一条回路开始布置,完成后布置第二条回路,按照顺序,以此类推2管线敷设方式设置错误在建模时对应着每条回路的敷设方式(CC、FC等)建模,及时切换敷设方式3转化时容易遗漏电气构件利用“CAD文件褪色”结合“显示控制”命令进行检查4电气专业,在选择布管线时垂直管线若要生成金属软管,管内无法生成导线需在属性定义中将金属软管配线,在使用“选择布管线”命令布置管线5转化电气管线,如何才生成正确的竖向管线根数。插座、开关在“属性定义”中定义对应名称的孔数以及联数6转化电气配电箱时,同一CAD底图,但是不同的构件名称,如:如3SF-1、2SF-1会转化成同一配电箱名称配电箱建议手动布置,重命名为不同的名称7管线根数选择错误,主要针对开关连接部位和有标注的地方在“选择布管线”时根据开关的联数以及有标注的位置及时切换管线信息8生成接线盒时,配电箱等设备也会生成注意需将此类设备的接线盒删除9控制模块的标高设置随就近的设备标高决定10在弱电中添加RVS双绞线时会容易定义成单根单芯电线,导致工程量加倍在“属性定义”中利用电缆的定义方式定义双绞线11配电箱柜尺寸未设置根据系统图标注尺寸在“属性定义”中设置,若无标注,按800*600*200尺寸设置一、给排水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地漏短立管管径生成错误按照地漏的规格自动生成短立管管径规格2建模中常常因为构件较多,对阀门法兰、排水附件、仪器仪表等遗漏根据系统编号现将一类管道布置完成,如:卫生间排水管,再布置这类管道上所有附件3室内室外以及分支进户的管道管材容易错乱编辑不同的系统编号,如:室内给水、室外给水,根据系统编号布置不同管材,系统编号起到提醒作用4三维查看不显示管道三维在“材质规格表”中设置管道的内外径14 一、消防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箱连主管时容易遗漏个别消火栓箱箱连主管完成后,本层三维详细检查2喷淋主管转化完成时,主管与标注不一致主管转化完成时,对照CAD管道标注鲁班管道标准详细检查3喷淋管道未能完全转化,存在*PLG管道利用鲁班“搜索”命令,对*PLG管道进行定位,用“名称更换”命令修改4箱连主管命令注意配件是否完全生成或生成正确箱连主管命令选择主管时尽量将鼠标放在主管旁,这样捕捉率较大5转换喷淋头要注意是上喷还是下喷在“转化设备”中选择上喷或下喷的三维模型,构件名称也需区分上喷或下喷二、暖通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风专业风机没有剖面图和标注时,高度不能确定根据风管高度确定风机高度2风管转化的条件标注为基本文字形式;标注尺寸与实际尺寸一致;风管不能为块;风管标注的乘号改为*号3风管和风机连接部位的风管布置这段风管一般没有尺寸标准,风管长度平面量取,风管宽度根据长度估计,记录图纸问题4空调系统管道的布置注意冷凝管标高因为冷凝管为重力排水,管道标高要比其他管道低三、共性问题序号问题正确处理方法1建模过程中容易遗漏构件,如:套管模型完成后,对应《安装建模标准》检查2建模说明和图纸问题描述不全面图纸问题要求图号、位置、问题描述清楚、模型处理方式应当言简意赅,建模说明要求尽量详细,具体详见《图纸问题基本要求》14 3平面图的标注与系统标注不一致按系统图为准,记录图纸问题4报表中阀门名称未显示管径建模时在“属性定义”中对阀门重命名,后加管径规格,再进行阀门布置5各类管道是否有保温模型完成后,利用“属性应用设置”命令对各类管道保温厚度、材质进行设置6各类管道的连接方式模型完成后,在“属性定义”中,对各类管道的连接方式进行设置7管道配件无法生成生成配件的条件:构件小类一致;系统编号一致;标高一致;中心线相交8建模中构件大小类与系统编号不一致,如:管道为排水管,系统编号为给水以系统编号为准,先布置完一条系统的所有管道,再布置下一条系统,以此类推9构件名称与构件属性不匹配增加好新的构件点击“系统重命名”检测10不能一次转化所有构件时,会进行二次转化,部分构件会重叠在二次转化时要提取未转化的CAD底图11建模时先确认大样图与平面图比例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利用CAD命令“AL”调整比例,调整一致后再建模12两根相同属性、标高、系统的管道、风管或桥架交叉处,图纸没有扣弯,会直接生成四通或三通利用软件的“自动扣弯”命令进行扣弯13复制粘贴或移动构件有时会出现标高发生改变的情况原因是捕捉了CAD图层标高,在操作之前先框选CAD图层,右击特性—块参照—位置Z轴标高改为0,再进行复制粘贴或移动或“创建标准房间”14各专业设备不要出现名称重复的情况,如【1】【2】【3】…等情况若出现这类似情况,使用“名称更换”命令对其调整15风管、桥架的标高方式在布置风管、桥架时注意是以底标高、中心标高、顶标高哪个标高为准16安装需与土建保持楼层高一致、模型基点一致项目协调人与土建沟通创建工程模板17关于模型的自检1.云模型检查2.上传至pds进行模型:对应《安装建模标准》检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