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4 MB
- 2022-06-16 12:14:5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及其特点1、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几种病原体的形态结构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HIV)H1N1病毒蛔虫(细菌)(病毒)(寄生虫)
疾病名称是否是传染病疾病名称是否是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结膜炎(“红眼病”)麻疹贫血水痘龋齿肺结核蛔虫病近视眼禽流感是是是是否是是否是是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分组讨论1:结合资料分析①(P73-74)流行性感冒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小明小甲
传染病人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携带病原体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水传播、饮食传播空气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小孩子老年人病人
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让感冒患者吃药、住院等教室内通风、病人用过的东西消毒等没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触病患、锻炼身体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分组讨论2:控制切断保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学以致用你能说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吗?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主要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预防措施流行性传染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及预防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H1N1甲型流感 B.肺癌C.麻疹 D.乙型肝炎2.正在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病人,属于()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BB练一练
4、我国政府连续三年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C3、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为了()A、搞好环境卫生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D
5、什么是“非典”?“非典”即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非典”的病原体,科学家监护它命名为“SARS病毒”。科学家们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最早来源于动物。非典型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偶有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多数病人症状较轻。根据卫生部门组织专家调查,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经传播。(1)非典型性肺炎(SARS)能够在人群中流行,是因为它同时具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2)根据自己学过的有关传染病的知识,说说“非典”的病原体是________,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它首先危害人体的____________系统。(3)通过阅读资料,你认为得病的动物应属于__________(病原体或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SARS病毒空气传播呼吸传染源
谢谢大家!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时珍夜宿古寺.ppt
- 李时珍第一课时.ppt
-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ppt
- 李时珍夜宿山寺.ppt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改: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ppt
- 科学家的故事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ppt
- 本草纲目-完整版李时珍(按照每部细分)word文件.doc
-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课后反思.doc
-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教学设计.doc
-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练习题.docx
- 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李时珍》.doc
- 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时珍 北师大版.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昌庆锋).ppt
- 南京市小行小学《李时珍夜宿古寺》龚晓红.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 李时珍夜宿古寺微课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