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7 KB
  • 2022-06-16 12:14:52 发布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李时珍教案1语文S版.docx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5*李时珍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教学思路: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教学用具:1.《本草纲目》书。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 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三、作业。  课文后思考题1、2。  教学板书:25*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