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1 MB
  • 2022-06-16 12:14:43 发布

17-李时珍夜宿古寺(完整版)

  • 7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砸缸救人史学家《资治通鉴》(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手术(3)法国留学画家《奔马》(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一《本草纲目》李时珍徐悲鸿童第周司马光智力游戏: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简介(1518——1593),字东璧,湖北蕲(qí)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行程一万余里,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共计16部,52卷,约200万字,共收录了1892种药,收集医方达11096个,书中附有手绘插图1160幅。此书是我国医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xiànwǎnnánɡmò宪 碗 囊 墨lěizhīdǎonì垒 脂 捣 逆 读一读,认一认庞宪陶碗行囊笔墨垒成胭脂捣烂呃逆涎滑 住宿药材师徒灰尘煮沸破庙修订砖头 端详扯下 庞宪陶碗行囊胭脂垒成捣烂呃逆mò笔墨纸砚(亭台楼阁、琴棋书画、日月星辰)Xiànwǎnnángzhīdǎonìsùcáitúchénfèi晓行夜宿药材师徒灰尘煮沸miàodìngzhuānxiángchě破庙修订几块砖端详扯下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一心赶路飞鸟归林断垣残壁枯枝杂草长年累月山风呼啸 饥餐渴饮隐隐约约长年累月晓行夜宿若有所悟察访药材1、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2、父母()在外奔波,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3、我批评了小狗,它低着头,一副()的样子。4、远处的高楼在雾中()的,分辨不清。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药材长年累月若有所悟隐隐约约 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发展的?请你按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夜宿古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1——4自然段8——13自然段5——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第一部分(1~4):写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破败的古寺住一夜。第二部分(5~7):写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修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第三部分(8~13):写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为了记载准确,李时珍不怕风险,亲自品尝草药,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读读下面的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写夜晚的景色。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 皎洁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傍晚景色:夜幕降临隐隐约约轮廓飞鸟归林月下景色:皎洁大好月色写人:晓行夜宿 合作探究: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中,都吃了哪些苦?从这些苦中,你觉得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学习提示:默读全文,在相关语句下划横线,写下感受,再在进行交流,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两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晓:天明。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安徽省:东西宽约450000米,南北长约570000米,总面积约13.96万平方千米。湖北省:总面积约18万多平方千米。河南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从整体上介绍李时珍和他的弟子在外察访药材,非常辛苦。 你眼前是一座什么样的寺庙? 破败 到处是灰尘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垣:围墙。残破倒塌的墙壁。形容破败荒凉的样子。 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为什么决定在这里住? 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两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两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1、你从这里的环境描写,读出来什么?2、从这里的“!”,你又悟出了什么? 环境描写,表明了古寺的荒凉、破败和简陋。投宿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一个感叹号,道出了李时珍平和从容、乐观旷达的心境,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 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 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 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 水一边啃干粮。 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 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 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 水一边啃干粮。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 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喝矿泉水、啃干粮,充分说明了他们师徒生活艰苦。 喝矿泉水、啃干粮,充分说明了他们师徒生活艰苦。如果他们住在家里,可以过怎样的生活? 喝矿泉水、啃干粮,充分说明了他们师徒生活艰苦。如果他们住在家里,可以过怎样的生活?可是他们今天却住进这样一座破败的古寺,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齐读第五自然段。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都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一个“笑”字表现出李时珍以苦作乐的精神。虽然察访药材的过程很辛苦,但他不怕吃苦,甘愿付出。如此大的年岁,如此苦的生活,都融入一个“挺”字之间,突显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毅执著的信念。这个反问句就是最坚定有力的回答。 嗯,长年累月的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无私奉献、为民着想、不怕吃苦······ 这段话中有两处对比,一是“破庙”和“家里”对比,强调“苦多了”;二是“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对比,强调吃苦“值得”。这两个对比表现了李时珍以苦为乐、甘愿付出的精神,体现啦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心系万民的博爱胸怀。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自由朗读8—12自然段:A、你从书中知道了哪些中草药?说说它的药效!B、说说书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又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可以治呃逆。”“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来。这两种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先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第8自然段李时珍不顾一天的奔波劳累,在没有烛光照明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在月光下吧一天训翻所得记录下来,充分表现了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中药名称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鸡肠草鹅肠草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药物及药效的介绍 金银花泡茶解暑消热 药物及药效的介绍“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药物及药效的介绍“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e逆(打嗝)。” 药物及药效的介绍“鸡肠草,生嚼涎滑;······”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内服:煎汤,5-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畜鼻。 药物及药效的介绍“鹅肠草,生嚼无涎······”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活血止痛。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鸡肠草鹅肠草 鹅肠草鸡肠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端详”“咀嚼”,写出了李时珍为了区别药性,不畏风险,亲自品尝药材。他以身试药,为的就是“万民造福”。这既表现出李时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又表现出他一心为民的崇高责任感。 补充资料:为了取得更准确的资料,李时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有一次,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李时珍竟然亲自吞服了曼佗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苏醒,他就把亲身体验记载下来。这样付出生命危险的代价,化作了《本草纲目》里简单的一句话:“此花,子有毒,并入麻药。”像这样的语言,《本草纲目》上还有许多。他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风啸鹰叫”表明李时珍师徒夜宿荒野的艰苦生活,“皓月当空”写出夜已经很深了,但李时珍师徒仍在研究草药。因此,课文结尾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一心修订《本草纲目》,为民造福的可敬形象。 写景即写人。 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本草纲目》出版。《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后来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它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此书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约瑟博士 此时,瞻仰着他的遗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甘草有解毒、 祛痰、止痛、以 及抗癌等药理作 用。补脾益气, 滋咳润肺,缓急 解毒。 柴胡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 天麻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水肿等。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呕吐吞酸,高热神昏,目赤,牙痛,消渴等。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你还知道《本草纲目》中记录的那种药物及药效?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小小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