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0 KB
  • 2022-06-16 12:11:40 发布

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屈原和《离骚》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西安市2017年信息化教学大赛屈原与《离骚》微课程教学设计主讲人:西安市高陵区药惠草王小学刘海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语文天地“日积月累”第三部分“读一读”教材分析:这两句诗选自屈原的《离骚》,编排在第五单元“心愿”的主题之中,是想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美好的理想而抗争不屈,执着追求引导学生要有美好的心愿和为理想而努力的决心。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的人物形象和文学影响;2、简单了解《离骚》这部作品的内容和特点;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两句诗的意义而感受伟大的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出示两句诗(课件),教师朗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二、简单介绍屈原的人物生平及政治、文学影响,《离骚》的作品内容和特点。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屈原用楚辞体创作诗歌,《离骚》是代表作,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共373句,二千四百多字,才气纵横,感情跌宕起伏,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救国无门的极端痛苦和忧伤。三、强调重点字词,理解诗句意义1、教师播放朗读《屈原,你在哪里》的诗歌节选视频,辅助学生理解诗句。2、第一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亦:也余:我,自称善:美好的东西或自己所珍爱的事物九:虚指,多次的意思犹:也句子意思:这些都是我心中认为最珍爱的东西,为了他们我就算去死也在所不惜。 理想信念:这一句表现了诗人要为自己认定的理想坚持到底的决心,绝不妥协,绝不中途变节。2、第二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曼曼:同“漫漫”指漫长或迷茫的意思。修:长求索:追求,探索。句子意思:在追寻真理上,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那么漫长,可我仍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理想信念:这一句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4、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发问:屈原的心愿是什么?结合这两句诗中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探索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他的心愿是:清除朝内奸佞,辅助楚王励精图治,使楚国转危为安,一展抱负。5、但他的心愿实现了吗?很显然,没有!而他赤诚的爱国之情、为理想矢志不渝的信念,却凝聚在这两句诗中。请大家把这两句诗背诵下来!四、总结课文,延伸课堂结合即将来临的端午节所举办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同学们还可以进行更深的了解和交流。 教学反思:这个微视频通过采用录制屏幕的方法结合教师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地位以及《离骚》的相关内容,采用两句凝聚着诗人满腔爱国热情和为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的诗句,引导学生从小生发美好的心愿,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使本单元的积累教学更加的便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