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8.31 KB
- 2022-06-16 12:11:3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屈原列传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08天津卷)2、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08安徽卷)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列传》)(05湖南卷)
3、屈平不与赞同4、因谗之曰诽谤,说别人坏话5、平伐其功夸耀6、乃令张仪佯去秦假装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广博明晓熟悉2、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重点词语
7、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凭借掌权的人8、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最终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无论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因为11、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
举本义是双手举起来,用作动词。(3)举起,抬起。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诀以示者三。(《鸿门宴》)(1)推举,选举。如: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4)攻下,占领。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5)拿,拿出来。如: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6)发动,兴起如: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2011山东卷)(2)全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举国欢腾,举世无双(7)完、尽如:杀人如不能举
属(1)动词,读zhǔ。①连接,连续。如: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②撰写,写作。如: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③通“嘱”,意为“嘱咐”“委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邀请,劝请。如:举酒属客。《前赤壁赋》)(2)动词,读shǔ。①隶属,属于。如: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3)名词,读shǔ。相当于“等”“辈”“类”,常与“吾”“若”“之”等结合,表人称复数,可译为“我们”“我们这些人”“你们”“你们这些人”“这些人”等。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
疾①痛恨,憎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原列传》)②强,猛烈声非加疾也(《劝学》)③快,迅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④缺点,毛病必为有窃疾矣(《墨子公输》)
徒1类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2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3只是,仅仅徒以吾两人在也4徒步,步行徒步5所属的人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齐桓晋文之事》)
因介词,1、凭借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2、依据我欲因之梦吴岳3、趁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因为,因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5、由,经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连词,于是,就屈平不予。因谗之曰因留怀王,以求割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动词,沿袭蒙故业,因遗策名词,机会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翻译:军队遭到挫败,土地遭到削减,丢失六个郡,自己也像客人一样在秦国死去,被天下人耻笑。军队被打败,土地被削减,
被动句一、用“于”字表被动。例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例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二、用“见”字表被动。例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三、用“见……于……”表被动。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四、用“为”字表被动。例1:吾属今为之虏也。(《鸿门宴》)例2: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六、用“被”字表被动。例1: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例2: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七、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例1: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五、用“为……所……”表被动。例1: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例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教案
- 2019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模拟试卷(附答案)和关于屈原的作文:屈原,我想对你说(合集9)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中考回应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随堂检测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预习检测
- 屈原与楚辞及宋玉、荀卿赋
-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
- 《屈原列传》导学案教师版 (2)
- 《屈原节选》导学案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岳阳屈原小学黄娜)
- 屈原《离骚》译注
- 8《爱国诗人屈原》ppt课件1 3
- 论屈原《九歌》的形象塑造和抒情艺术
- 屈原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 屈原二中开展“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活动总结
-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杜甫、荆轲
- 写给屈原的一封信
- 屈原你的心情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