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51 KB
- 2022-06-16 12:02: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TheNobelPrizeinChemistry2001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威廉S.诺尔斯(WilliamS.Knowles)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RyojiNoyori)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夏普雷斯(K.BarrySharpless)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
这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在于找到了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高效手性催化剂和立体选择性反应的方法,可以高效、方便地合成手性分子的单一异构体。他们在发展不对称催化反应方法的同时也促进了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的进展,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产物是手性分子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构成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些手性活性分子虽然从原子组成来看是一模一样,但其空间结构完全不同,它们构成了实物和镜像的关系,和人照镜子一样,也可以比作左右手的关系,所以叫手性分子。
在生命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自然界往往对一种手性有所偏爱,如自然界存在的糖为D-构型,氨基酸为L-构型,蛋白质和DNA的螺旋构象又都是右旋的。所以,手性药物、农药等化合物两个异构体表现出来的生物活性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个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生在欧洲的“反应停”事件,孕妇因服用酞胺哌啶酮(俗称“反应停”)而导致海豹畸形儿的惨剧。
后来研究发现,反应停药物包含两种不同构型的光学异构体1.一种异构体起到了镇静的作用2.另外一种异构体则有致畸作用。因此,如何合成手性分子的单一光学异构体就成了化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化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报道把金属负载在蚕丝上,然后催化氢化合成了具有一定光学活性的产物,但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1968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诺尔斯应用手性膦配体与金属铑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虽然当时取得的结果并不是十分完美,研究结果也只发表在英国化学会的《化学通讯》上,但这是这一研究领域获得突破的原始刨新性工作,它开创了均相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分子的先河。以这一反应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诺尔斯就在孟山都公司利用不对称氢化方法实现了工业合成治疗帕金森病的L-多巴这一手性药物。
这不仅仅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例手性合成工业化的例子,而且更重要的是成为了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分子的一面旗帜,极大地促进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
此后,日本的野依良治对其工作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发明了以手性双膦BINAP为代表的配体分子,通过与合适的金属配位形成了一系列新颖高效的手性催化剂,用于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得到了高达100%的立体选择性,以及反应物与催化剂比高达几十万的活性,实现了不对称催化合成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将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夏普雷斯则是从另一个侧面发展了不对称催化反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利用C2对称的天然手性分子酒石酸与四氯化钦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实现了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并在此后的将近10年的时间里,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对这一反应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不对称合成研究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此后,夏普雷斯又把不对称氧化反应拓展到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目前,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和双羟基化反应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反应。近年来,夏普雷斯还发现了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手性放大及非线性效应等新概念,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不对称催化反应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诺尔斯发明野依良治发展夏普雷斯发现并发展拓展(合成手性物质)
OVER
威廉·S·诺尔斯(美国有机化学家)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17年出生(美国公民)。1942年获哥仑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圣路易斯Monsanto公司,1986年退休
BACK
野依良治(日本有机化学家)1938年9月出生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196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作助教,1968年到名古屋大学理学院作副教授。1967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1969到19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72年33岁时成为名古屋大学教授,并担任该校研究生院理学研究科主任至今。2000年起任日本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BACK
K-巴里-夏普雷斯(美国有机化学家)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Scripps研究学院。1941年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费城。1968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任美国Scripps研究学院化学教授。
BACK
反应停(酞胺哌啶酮)功能主治:为一种镇静剂,对于各型麻风反应如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有一定疗效,对结核样型的麻风反应疗效稍差。据说它能在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BACK
图11(1R,2S,5R)-异薄荷醇的环羰基化反应新型不对称催化反应
图12(1R,4R)-异柠檬烯的羰基化反应新型不对称催化反应
不对称还原反应水解反应H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
图13手性醇的酰基化反应CALB-假丝酵母脂酶金属催化剂与酶联合不对称催化反应BACK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图14离子液体中的不对称氢化反应BACK
催化剂环氧化反应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BACK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讲解结束!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其启示
- 《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 Pre-Lie代数的扩张与非阿贝尔上同调
- 阿贝尔群上2度有向Cayley图的研究
- 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举例
-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DOC)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的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理)测试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的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文)测试题
- 《诺贝尔》课文读后感
- 21 诺贝尔课件
-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2《首届若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
- 希卡贝尔品牌介绍
- 帕赫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Canon in D;Johann Pachelbel古典吉他谱
- 《诺贝尔》PPT课件3
- 湖州市第六届诺贝尔杯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及答案
- 呼伦贝尔大草原详述
- 呼伦贝尔市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