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4 KB
  • 2022-06-16 12:01:39 发布

时政热点专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届高三时政热点专题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付霄一、【热点背景】2015年度诺贝尔牛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一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屮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咲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I矢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自述,提取青蒿素的成功,是在190次的失败经历后姗姗来迟的。西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嵩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Z。”给了屠呦呦灵感。这句话让她想到,之前所使用的传统加热提取方式也许破坏了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她决定用沸点只有35°C的乙瞇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瞇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Z后才出现的屠呦呦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I矢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二、【热点解析】1•从《经济生活》角度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从《政治生活》角度屠呦呦响应国家号召,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研究。一方面从中医药古方中寻找灵感,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十年如一口地展开研究,终获成功。屮共屮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屮医药管理局,对屮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国家重视I矢药科学的发展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重视和保护公民的牛命健康权;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发展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该奖项的获得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3•从《文化生活》角度(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屮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2)越是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乂是世界的。(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瞇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她的获奖说明,东西方I矢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5)科学技术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索。青蒿素的发现是来源于传统中医药,但是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从传统屮医药里开发出来青蒿素。屮医药是屮华文明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是一个大宝库,需要用现代科技挖掘和研究。(6)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向屠呦呦学习,学习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她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学习她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4•从《生活与哲学》角度(1)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成功,尊重了医学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屠呦呦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I矢,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经过191次实验,终于在实验室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3)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屠呦呦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才成功提取青蒿素;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屠呦呦呼吁中医药继续更好地造福人类;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治疗疟疾的药物的探索符合这个特征。(4)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屠呦呦响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研究,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才成功提取青蒿素。 (5)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屠呦呦响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研究,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才成功提取青蒿素。(6)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屠呦呦成功的提取青蒿素,主源在于她及其团队的艰苦努力,又离不开国家对医药科学发展的重视。(7)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8)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学会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C的乙醛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就抓住了“牛鼻子”一一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9)树立创新意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谁第一个找到青蒿?谁第一个提炼岀抑制率100%的青蒿素?谁第一个运用于临床?”这三个环节的第一个完成者是谁?在研发新拔青蒿素的三个关键点上,屠呦呦都是“第一人”。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发言人汉斯•弗斯伯格表示:“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被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岀新药的研究者”。(10)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一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三、【热点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诺贝尔牛物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上世纪末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瞇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屮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屮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Z法的原因。(10分)(2)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四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请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12分)(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请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4分)【参考答案】 (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屠呦呦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3分)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屠呦呦团队广泛收集《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实现创新。(3分)③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在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团队运用西医炼药技法,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实现创新。(2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2分)中医西医是互补的,具有同一性;(1分)中医西医作为不同医学体系,有各自的医疗理论、医疗方法,具有斗争性。(1分)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3分)中医四医的互补以其差异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联手;(1分)中【矢西I矢在联手中乂要维护各自的理念和利益。(1分)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2分)中医西医应通过竞争合作,共同联手呵护人类健康。(1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3)①中医药的发展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传承,更要创新。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世界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③将西医文化的精华融入屮医药文化,推动屮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每条2分,答出2条即可。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