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80 KB
  • 2022-06-16 12:01:20 发布

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获奖现场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9日揭晓,获奖者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作家村上春树今年仍无缘奖项。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2012年的这一奖项则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那么,诺贝尔文学奖的由来是什么?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简介知多少?一起来了解下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吧。 诺贝尔文学奖的由来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文学奖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20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Modiano1945—),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为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那么,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到底是什么人物?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是谁?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简介吧!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年轻帅气照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知多少?一起来看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于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母亲为比利时籍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在家的成长环境让他与哥哥吕迪相依为命,不幸的是,吕迪在10岁时患病去世,这宣告了他孩提时代的结束,而他因此心里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怀旧情节。莫迪亚诺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十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该小说于当年获罗歇·尼米埃奖。1969年,他的作品《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于1972年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它搬上银幕后摘得奥斯卡金像奖。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暗店街》于1978年获龚古尔文学奖。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莫迪亚诺创作的主题有所变化,由“追寻自我”到揭示人类的渺小性和荒诞性,《青春狂想曲》(1981),《往事如烟》(1985)和《八月的星期天》(1986)显示出了作者这一阶段的创作倾向。在九十年代,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发展他原来作品中的一些寓意,代表作品有:《结婚旅行》(1990)。《来自遗忘的深处》(1996)和《陌生的人们》(1999)。在1984年和1996年,莫迪亚诺因他全部作品分别获得彼埃尔· 摩纳哥基金会奖和法国国家文学大奖,这是法国文坛对他辛勤耕耘成果的肯定“最近,莫迪亚诺最新发表的小说《夜半撞车》(2003)也被我国外国文学评论界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之一,这表明他的作品已逐步受到中国和外国文学界的关注。此外,他还创作了多部童话,其中《戴眼镜的小姑娘》最为引人关注"他还曾与著名导演路易·马勒(LouiMalle)合编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4),根据该剧本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3]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以上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简介和个人资料,那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有哪些作品呢? 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莫迪亚诺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有哪些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的代表作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诺贝尔文学奖莫迪亚诺的作品吧!莫迪亚诺的作品:莫迪亚诺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星形广场》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该作品获罗歇· 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他还写有《夜晚巡逻队》、《环城大道》、《家庭手册》、《凄凉的别墅》和《黑店街》等等作品,并与路易·马勒共同创作过电影剧本《拉贡勤·吕西安》。其中《环城大道》和《暗店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分别荣膺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莫迪亚诺的作品:从此莫迪亚诺成为一名不负众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在法国均引起巨大反响。他被人称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对这派作家作品的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莫迪亚诺在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自制,语言简明流畅、优美稳健、诙谐幽默、富有寓意。莫迪亚诺的作品:海滩人莫迪亚诺的作品: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文坛上极具独创性的作家,在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出现的总是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因此“海滩人” 形象是理解莫迪亚诺作品的关键,在莫迪亚诺迄今为止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总是致力于表现同样类型的人物海滩人,他笔下的人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海滩人”形象的缩影。通过对该类型人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失去自我是“海滩人”形象最重要的特征,这一点也与莫迪亚诺试图解决身份危机的创作动机相吻合。正是从此点出发,莫迪亚诺通常会选犹太人、无国籍者、飘荡的流浪者作为他文本的主人公。这些人物都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根、附着处和立足点,处于漂浮的状态"同时,莫迪亚诺把他自己从战争中支取到的象征性压力投射到他笔下的“海滩人”身上,因此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在处处充满危机的环境中痛苦挣扎,为自己的命运和处境焦虑不已。莫迪亚诺通过采用追寻的叙述模式,表现“海滩人”孜孜不倦的追寻。尽管他们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显示出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机与活力。 以上就是莫迪亚诺的部分作品和代表性作品,那么,莫迪亚诺的作品有哪些写作特点呢?莫迪亚诺的作品好在哪里?法国文学家莫迪亚诺作品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有一定的写作特点,今年的获奖者莫迪亚诺也不例外,那么,莫迪亚诺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呢?一起来看看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吧。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片段式叙述法 莫迪亚诺在创作中往往会打破时空的界限,以追寻为主线,把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揉和在现时的叙述中,以片段撑起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如《暗店街》就是由47个片段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有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有从其它地方得到的调查报告,有朋友之间的通信,也有主人公回忆起来的过往生活的图景。片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自成一篇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结构。莫迪亚诺的作品《夜半撞车》也是由一些片段组合而成的小说,它以文本的主人公“我”寻找肇事车辆的车主雅克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故事:琳娜·博塞尔让为主线,串联起“我”早年生活的片段。由于“我”向他伸手要钱而把我扭送到警察局的父亲、“我”曾倾心的女孩埃莱娜、博维埃尔博士主持的讨论会、童年时被轧死的狗、幼年时的居所等画面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我” 的脑海。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少年时的颠簸、青年时的穷困和成年时的浑浑噩噩。不但上述这两部作品,莫迪亚诺的小说都既没有具体的情节,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更没有蕴含道德内容的价值评判,他只是借助片段,以虚构和臆想的手法,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困惑的虚实相间、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事实上,莫迪亚诺也正是想用这样的手法来揭示当代人所面临的支离破碎的社会现实。以上就是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如果你要了解更多关于莫迪亚诺的写作特点和莫迪亚诺的文学作品,可以多看看莫迪亚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