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0 KB
  • 2022-12-28 13:30:16 发布

2011年内蒙古高考满分作文.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广州市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初稿) 一、总纲(一)工作目标培养技校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过硬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心理弹性韧力,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主要任务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助,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三)工作原则1.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2.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四)工作要求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内容为主的教育,要防止只面对少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单一倾向和做法。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依法施教,严格遵循保密和价值中立原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谨慎使用心理测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社会上心理咨询班的讲课内容、学术界尚在研讨且未定论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方法引入学校,并直接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5.学校不能以承包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委托给医院,不能将出现一般性心理困扰问题(如自信、情感、学习和人际沟通出现问题)的学生一律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用医疗模式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6、对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应负责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治疗。(五)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课进行教育。班主任工作渗透:主要通过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进行渗透教育。相关主题班会内容应由专职心理老师协助班主任完成。学科教学渗透:主要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或咨询)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主要通过心理具表演、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知识展、励志演讲比赛、心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维护的氛围。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同步教育:要求班主任具备起码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遇到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能够鉴别并及时与心理老师取得联系。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学校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一)教育内容1.发展性教育内容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通常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开展。包括心理健康常识、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目标理想、环境适应、学习心理、挫折教育、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职业心理等,其中个性品质、挫折教育、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培养、学习心理、职业心理是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均需进行教育。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因为现行的德育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课、职业核心能力课等课程都有涉及,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应避免与这些课程内容重复,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课程授课计划。2.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刚入学学生应该侧重个性品质、行为习惯、青春期心理、亲子教育、情绪心理的教育内容;高技学生应侧重目标理想、社会适应、职业心理的教育内容。(这里是否还可以细分到中高技的各个年级)3.学科渗透教育内容学科教学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情绪调节、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 专业课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态度等。4.针对性特殊教育内容补救性教育内容主要有:自我认识偏差、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异性交往与恋爱心理问题、亲子关系不良、个性偏差与人格障碍、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性心理障碍、神经症(包括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心理危机干预等。(表述是否准确)对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应负责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治疗。(二)教育方式1.发展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发展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程进行;学校广大教师应全员参与、分工负责;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主要方式分工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课程表》)………………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班会课教学计划》)……………班主任负责,专职心理老师协助学科教学渗透…………………………………………各学科教师负责团体培训……………………………………………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专职心理教师牵头全体教师分工负责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负责2.针对性特殊教育的主要方式 针对性特殊教育面向少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的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来实现,应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负责。主要方式分工负责个别咨询或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团体心理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对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应负责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教学规范与要求(一)建立教育内容体系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各年级教育内容。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各有所侧重,每一年级选择3~6个方面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二)落实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可安排在理论课、活动课或第二课堂课时内进行。学时分别安排两个学期,一年级、二年级分别开设一个学期的课程,每学期课时20学时,全部心理健康课总学时为40学时。(三)教学要求教学要有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注重有效性;教学过程要采用多种形式,做到心理认知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备课时要把握心理知识的连贯性与辅导设计的合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组织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集体备课,并开展教学研究。(四)师资要求 教师要通过专业培训,专业心理老师须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有心理学本科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