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2-12-27 13:30:5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新课程下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摘要:笔者通过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提出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思路,同时结合课例进行分析,探究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最后反思并探讨在任务型语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效果实践反思一、任务型语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背景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和传授,要求教师重新认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并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探究式教学途径等语法教学方法。笔者通过三年的新课程实践和研究,认为任务型教学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可行的途径。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一)内涵:其基本内涵就是将任务型学习理念应用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与高中英语语法项目相关的教学任务,呈现激发学生兴趣,而难度适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语法知识的感知、领悟和内化,在不知不觉中用英语做事,以实际运用语言而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理论依据:Krashen(1982)的语言习得理论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它认为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通过置身语言其中并在参与其运用中来获得,其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需求及活动作为学习经历,这种学习的直接性和相关性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在学生加工相关信息来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通过易领会的输入而获得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能力,实际交际能力,强调在任务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三、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及理论,语法课中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目标明确性原则 教师对语法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要有准确的把握,任务的设计有意义,自然而不枯燥,重点和针对性,抓住语法中最本质而关键的核心,教师对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二)趣味性,情境真实性原则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和设计的任务要尽可能有趣、真实,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使课堂更有活力。(三)脚手架原则 首先要设计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任务并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的学习材料。其次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语言输入机会,由于难度不同,需意义先行。(四)任务层次性具体化原则 如在感知语言规则阶段,需激活原有的语法知识;在内化语言规则阶段,需重视细节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整个教学任务设计,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每一项任务逐步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语法知识和规则有意识重复,循序渐进。(五)在做中学原则
任务型语法语言教学把语法学习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学习者在积极参与具有层次性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真正明白语法的表意功能,培养他们在真实语境中准确使用语法规则的习惯,主动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六)任务完成的合作性原则: 任务型语法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小组或结对的方式,通过讨论,竞赛或发表意见和看法来完成任务,所有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这要求教师将小组的工作细化,步骤化,易于操作,做到在小组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在部分语法项目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任务型教学途径来组织课堂。(一)任务型语法教学的一般流程。 任务型语法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指教师设计一个任务来巩固操练和运用语法知识,它包括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所学语法项目组织教学,以强化语法知识的应用和习得,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一般说来,可分为三个阶段:语法项目的引入(pre-taskpreparation),新语法项目的练习(while-taskprocess),新语法项目的输出(post-taskactivity)。旨在让学生发现语言现象,感悟语法规则和语法功能,最后通过组织恰当的实践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1、语法项目的引入(pre-taskpreparation)
首先,笔者用一定的时间引入新语法项目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如句子(单句,组句),图片(单幅图片,组图),语篇(段落,对话,诗歌,语篇等),提供学生学习语境,帮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选择形式。呈现途径,可以通过听力、阅读;学习方式,可以通过个人领会,结对讨论,小组讨论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习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某种联系。同时训练学生对语法结构的形式和特定意义的感知能力。2、语法项目的操练(while-taskprocess) 学生能在老师所创设的不同层次和目的的语境中,包括非真实语境和真实语境中,充分的运用语言,特别是充分的运用目的所授语法项目,此为新语法项目的练习阶段,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如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相互提问让学生感知语法规则,从操练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机械操练mechanicalpractice,意义操练meaningfulpractice和实际运用阶段,利用图片或实物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准确的模仿和重复说出新学的语法结构;从注意语法结构的形式转向注意语法结构的内容和意义,使学说的认知从语法的外部特征转向语法内在的表意功能。3、新语法项目的输出(post-taskactivity) 这是学生活用具体语法形式的体现,学生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新学的语法结构来做事情,交换信息,通过体验和内化来进行有意义的语法学习,同时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综合的运用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4、必要的新语法笔头巩固练习(necessaryexercises&homework) 在完成所有任务之后,应该有一个完成练习的过程,这样的练习旨在检查学生在语法的三个层面(形式,意义和运用)的掌握情况,练习的设置应以语篇呈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