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27 KB
- 2022-12-27 13:30:4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五则部编版配套作文原题+优秀标题一、(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烛”这一古典意象,写出了青春时期的困惑,赞美了“烧烛成灰”点亮世界的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勃发的青春和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心理波澜,折射出山村生活的新变化。 班级计划举行部编本新教材读书会,主题为“青春情怀”,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你从以上四则材料中有机选择2-3则,结合课本内容和自身经历,谈谈你心目中青春如何度过。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
《迸发青春之光,强我泱泱华夏》(考虑结合《沁园春·长沙》、《红烛》)《冲破青春迷惘,迈向光明大道》(考虑结合《峨日朵雪峰之侧》、《哦,香雪》) 二、(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故都的秋》赞美了古都的秋色,抒发了深沉的爱国之情;《荷塘月色》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内心“颇不宁静”的感受;《赤壁赋》描绘了苏子泛舟赤壁,抒发了乐观旷达的情怀;《登泰山记》中,姚鼐描写了雪后泰山的独特景致……无数经典的课文描绘了无数优美的景色,培养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电视台邀请你客串《写景美文欣赏》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篇目,使题目完整,可以选材料中的篇目,也可以是高中语文部编本中的其他篇目),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带你走近<赤壁赋>》(副标题可以写成“万物皆无尽,而又何羡乎”。温馨提示:半标题作文,你可以补充副标题来表明观点) 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把原本古板的艺术品做得“萌萌哒”,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再有,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引爆网络,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同时,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化公众号,使孔子的形象生动可感……这些方式,一改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让人获得了全新的感观。欣赏之余,也引发人们反思此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考未来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服务于当下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部编本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诸多古典名篇,曹操的《短歌行》、陶潜的《归园田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都让我们得以品味古人的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假设你是复兴中学文学社社长的候选人,参加竞选活动,竞选的题目是,你打算通过怎样的方法在校园里举办一次“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请写一篇竞选发言稿,注意结合3-4则具体篇目来谈你的创新思路。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让传统鲜活于当下》《秋水共长天一色,古典与创新齐飞》 四、(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劳动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课本中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劳模张秉贵、“时代楷模”植物学家钟扬,以及生活中的“网红”李子柒,直播带货之王李佳琦、薇娅,都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榜样。请写一篇文章,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诞生意义》《我劳动,我光荣》 五、(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部编本语文教材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占全部选文数近乎一半。材料2:几年前,某版语文教材改编将经典文学作品删除,而选入当下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教材,引发了网络热议。 某班举行辩论赛,就“流行歌曲的歌词能否进入语文教材”进行辩论,请你以正方一辩或者反方一辩的身份,写一份发言稿,注意结合2-3则具体作品。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标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方一辩:赞同流行歌曲的歌词进入语文教材)《沉淀造就经典,经典更需学习》(反方一辩:反对流行歌曲的歌词进入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