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 KB
- 2022-12-27 13:30:3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满分作文三思而后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行,意思是要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去做;俗语又说:“当断不断,反被其乱。”这两则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得套作。【审题提示】“三思而行”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去做。做事之前考虑周详,各方面的利弊都考虑到位,也能听听别人的意见,而不急于行动。这句历来被奉为稳妥做事的经验法宝,也是人成熟老练的标识之一。“当断不断,反被其乱”,强调只要是正义的事,正确的事,是自己认准的事,应该马上就做,不要顾虑太多,患得患失,明哲保身,犹疑不前。我们当然知道,做事时鲁莽武断一定效果不好,但遇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也往往会错过行动的最佳时机,或把事情办砸,因此古人说“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对于这两种立意,可以肯定前一种,也可以肯定后一种。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的两则材料意思相反,考生审题时就要找出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选择其中一条立意成文。【范文】三思而后行我们应当以什么态度面对生活?是英勇无畏地敢冲敢闯?可有时止步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是以年轻澎湃的心不断地尝试挑战?可顺从旁观者与过来人的意见有时也可以避免我们撞得遍体鳞伤。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行”应该就是我们需要的一种态度。话说蜀之鄙有二僧,贫者告富者以其欲之南海。(作文中的叙述文字不要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夹杂的现象)富者讥笑着说自己多年来都梦想着去南海,然而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呢!很明显,以富者的经济基础的确更有可能到达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艰难险阻击碎了富者的南海之梦,对于贫者又怎样呢?连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赞成我去,去很难吧?于是贫者选择了放弃。不!不是这样的!放弃通常不是一种合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更是不能轻言放弃。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多在人迹罕见之处,不可轻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队员曾说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感岂是登上哪个小土丘可以媲美的?”
所以贫者并没有放弃。他考虑着,南海是不可到达的吗?当然不是,佛教圣地永远对每个来访者敞开胸怀。一瓶一钵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风景如画,不求安逸舒适,只求最后到达神圣的所在。我能到达吗?我相信我能。一切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加以我虔诚不二的朝圣之心,千里之外的南海最终会为我所拥抱。可以去南海了吗?试试看吧。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贫者选择了“为之”。他周缜地考虑了事情的条件与情况,此谓之“三思”。最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通往南海的路,此谓之“行”。三思而后行,他成功了。第二年从南海归来,从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圣地回来,也就是那个富者不曾到达的地方。不得不说,是三思而后行帮助他实现了南海之梦。南海之梦由来非一朝,但他没有冲动地马上实行。他在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他在思考,思考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他忍住了猛地袭上心头的冲动,我想这也是佛家共有的一种智慧吧。三思而后行,前提是思,重点是行。面对生活,三思,然后就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