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 MB
- 2022-06-17 16:08:5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概况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火球。主要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光到达地球只需8分多钟。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表示太阳辐射的物理量是,其值是。太阳常数8.24焦/平方厘米·分
核聚变反应:高压4H1500万度高温1He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探究活动:根据P8图1.7,说说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生物的生长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水的运动
太阳辐射能的间接利用天然气石油煤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煤 石油
太阳辐射能直接利用——发电,取热等。太阳灶做饭,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太阳发电,看电视
3、根据P8图1.7,说说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3)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源;间接利用——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波浪能、水能、生物能、沼气等(1)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直接利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
探究活动P9,看图1.8和图1.9回答下列问题:
图1.8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生物量2Kg/(m2.a)生物量0.8Kg/(m2.a)(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别?热带雨林生物量大,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小
由此可见,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物的生长情况又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有)热带雨林位于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亚寒带针叶林位于较高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较小—植物生长缓慢,生物量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种类少、稀疏、层次少热带雨林:植被种类多,高大茂密、层次多(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哪几层?2.什么是太阳活动?它的主要类型有哪些?3.什么是黑子、耀斑?它们出现的周期大约是多长?4.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探究活动:阅读课本内容,合作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光球色球日冕由里到外1、太阳的大气结构
太阳活动与地球
读图:太阳的大气结构主要分为哪几层?从里到外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2、太阳活动的概念活动周期:11年1)黑子——光球——太阳大气大规模的运动3、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原因:温度比周围低
现象:太阳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色球爆发)2)耀斑—色球活动周期:11年
色球(耀斑、日珥)
日珥
日冕(太阳风)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黑子多的年份—太阳活动极大年黑子少的年份—太阳活动极小年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周期:11年
其实是高能带电的粒子流3)“太阳风”—日冕看图1.13或下图,回答(1)—(3)问题探究活动P11
太阳黑子
(1)第一、呈现波状变化。第二、约11年的变化周期。(2)第一、呈现波状变化。第二、约11年的变化周期。(3)第一、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呈现波状变化;第二、大致变化周期为11年。
请自行阅读P11~12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太阳活动高峰年?什么是低峰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强烈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P12案例1)
B、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C、在极地地区出现极光。(夜间可见)
极光极光
D、可能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引发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探究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读图:1、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2、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多少年?
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太阳黑子与年降水的相关性不同。1、50——60ºN:黑子多——降水少黑子多,降水多黑子少——降水多黑子少,降水少1910年前1910年后2、60——70°N:黑子多,降水少;黑子少,降水多。3、70——80ºN:黑子多,降水多;黑子少,降水少。
教学反馈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能3.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是通过A.表面温度高B.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内部温度的变化D.太阳辐射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A.使地球上三个纬度带的降水出现与之相关性B.使地球上大批动物死亡C.使地球上传输的无线电信号加强D.使地球上的罗盘定向更加准确
开动脑筋 想一想1)2002年的夏天与往年不同,人们似乎特别怕晒。在阳光直射的杭州街头,多了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女士。这是为什么呢?听了广播之后,不少人才恍然大悟。请你猜猜广播中说了什么?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紫外线增强,对皮肤又损害作用。
(2)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国海军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你认为上述原因哪一种比较合乎情理?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B.雷达本身的故障;C.外界杂波的干扰;D.太阳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