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 KB
- 2022-06-17 16:06:4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训练(附答案)+中考满分作文:美丽的苹果主题二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有删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1.(2018•济宁中考)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2.(2019原创题)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
3.(2018•广东中考)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4.(2018改编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不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B.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标准货币C.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5.(2018中考)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6.(2018模拟)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像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尊孔复古”7.(2018中考)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8.(2018模拟)“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亚历山大东征 B.张骞通西域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玄奘西游9.(2018中考)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犁将军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10.(2018模拟)“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qì,不生草木的沙石地),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1.(2018模拟)全国统一以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 )12.(2018原创题)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推行了郡县制;西汉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这两项措施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3.(2019原创题)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汉朝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汉朝的核桃、葡萄等植物通过这条路传到西方。( )三、综合题14.(2019原创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西汉与乌孙联姻成功。……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从骠侯赵破奴带属国骑兵及郡兵数万攻姑师、楼兰……”“在河西开设四郡,肃清东西交通的大道后,西汉便开始在西域的中心地带屯田,确立经营西域的根据地。”——郭丽《西汉时期的西域开发及其民族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经营西域”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两部《秦汉史》著述中所选史料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谁的著作。请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丝绸之路1.(2019•改编题)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文字
⑤设立刺史制度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C.②⑤ D.①③④⑤2.(2018•福建中考)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 D.张骞通西域3.(2019•原创题)2018年7月,“全球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对于深化丝路城市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汉时期始开丝绸之路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D.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一带一路”建设4.(2018•江西模拟)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1)请说说“丝绸之路”得名的原因。在“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中谁做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哪条路?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北朝以后摩尼教、祆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2)根据材料二,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何种态度?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A 2.D 3.B 4.D 5.A 6.C 7.A 8.B 9.C 10.B 11.F 12.F 13.F
14.(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组织结构完善,行政职能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权力集中。(2)派使节、进行战争、设郡县、屯田等。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对西域(或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西汉大一统王朝的发展。(3)秦皇: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钱穆。理由:钱穆所引用的是刻石,属于文物,能见证当事人秦始皇所做的事,属于第一手资料;而翦伯赞的叙述是根据其他史料而形成的历史记述,属于第二手资料。(4)大一统,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加练预测】1.A 2.C 3.D4.(1)因运输丝绸产品、瓷器、茶叶而得名。张骞。海上丝绸之路。(2)兼容并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制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丝绸之路是中国对欧亚乃至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丝绸之路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丝绸之路影响深远,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中考满分作文:美丽的苹果 祖母爱吃苹果,尤其是爱吃妈妈削的苹果。 妈妈削苹果的姿势很漂亮。她安详地拿起水果刀,飞快地在苹果上转着,果皮便宛如一只轻盈点过水面的燕子,绕着苹果自由地飞舞。片刻之间,圆圆的苹果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削完后,妈妈总会拿过碟子,将苹果一片片切好,递给祖母。那一瞬间,妈妈那写满微笑的双眼那么美丽。祖母每次递给我几块,而我吃完后总是不懂事地嚷着还要。望着妈妈那似嗔却笑的样子,我乐滋滋的。不过,心里总想,要是能吃上一个完整的苹果该多好啊!
岁月流逝,祖母年纪渐渐大了,但仍然和以前一样搂着我看妈妈削苹果,妈妈依旧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沁人心脾的“艺术品”。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她亲手削出的大苹果。品着那甜甜的苹果,我时常想,要是自己也能够这样为祖母或妈妈削一次苹果,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那年深秋,祖母病了,昏迷了好几天。我依稀记得她那慈祥的容貌和那被疾病折磨的身体。那天,祖母奇迹般地睁开双眼,吃力地说着什么。我急忙把耳朵贴到祖母嘴唇边,才听清祖母说的是“苹……果”。爸爸在上班,妈妈上街了,谁来为祖母削苹果呢?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模仿妈妈动作操作起来。可那小刀好像特意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想削好,刀子越不听使唤,深一刀浅一刀的,果皮果肉洒落了一地。当我颤抖着将那仅剩下半边的“丑八怪”苹果递到祖母眼前时,分明读到了一种幸福的笑容。如今,祖母的病好了,我们晚饭后吃苹果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不过,水果刀已经掌管在我的手上。每每望着租母和妈妈那惬意的笑脸,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传递爱心的“小天使”,快乐着家人,也快乐着自己。